中医和气功同源,二学构成了庞大的易经生命学体系,对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组成与结构、机理与功能、现象与本质、病疗与养生等 生命问题 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详尽的论述。
中医用脏腑经络理论 反映了生命现象─—疾病与伤患,气功用经络 和精气神理论 论述了生命功能─—养生。
易学有言: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身三宝精气神”。
精气神理论 在气功 和中医中 都有较细致的论述,尤其在气功学著作里论述得更为具体,
因为 气功 是使精气神相互转化的技术,就是实现“聚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特殊技术。
中医认为:“肾藏精,肺藏气,心藏神,肝藏血,脾主运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讲的“肾、肺、心、肝、脾”泛指五脏和五行经络,而人们往往只当作五脏论。
易学物质结构理论中的三才理论,用之于质点物质 得到了八卦理论,用之于生物结构 则形成了精气神理论。
精气神理论 是对生物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功能、生成转化运动规律、对生物的影响效应(即形成的生命现象)进行论述的学问。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所有生物 都是由生命的基本单元─—细胞这类物质结构而成的。
炁学理论指出,先是由化学物质(分子、离子类非生物物质)和炁体构成细胞个体(自由细胞,形成体液),然后是自由细胞和炁体结构形成细胞团体(结构细胞,形成骨肉)。
在骨肉细胞网络之间 充满了体液和炁体。
体液网络属阳,如血管、毛细血管,炁体网络属阴,就是俗称的经络,所以炁体又称为经络物质。
经络是生命的动力系统。
体液和炁体两大网络的阴阳作用,即体液和炁体的抗衡,形成了生命活动,实现了生命功能,造成了各种生命现象(身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