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堂记》中了解苏轼——
原文:(略)
择部分译文:
建州人章质夫,在公堂之西建了一座厅堂,取名叫“思堂”。他说:“我要天天记住这个‘思’字,凡是我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先思而后行,请你为我写篇记文。”唉!我是天下最不懂得思虑的人。遇事就说,不假思索。如果事情还没发生就思考它,那原本就没有事;如果事情已经发生再去思考它,就已经来不及了。我这一生都是如此,从不知应该思考什么,心里有话就脱口而出,说出来就得罪人,不说出来自己就憋得难受。我认为宁可得罪人,也一定要说出来。难道还要事到临头再去思考,判断事情的好坏,决定是躲避还是参与吗!所以临到行义时想到获利,那么所行的义肯定不会有结果;面对战斗时想要偷生,那么打起仗来一定不会勇敢。
我能感到那无思无虑的乐趣,真是无法言表的:虚幻而明实,简一而通博,不倦怠而身安,处闹市而心静,不饮酒而醉,不闭眼而眠。
“《周易》上说:‘无思也。’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
评论:由上可见,苏轼的性格是说话直率,有什么说什么,是根本藏不住话的人(这也反映他的 ”真性情” );
同时,我也想学习他的 “无思无虑”,但不知能否做得到?
原文:(略)
择部分译文:
建州人章质夫,在公堂之西建了一座厅堂,取名叫“思堂”。他说:“我要天天记住这个‘思’字,凡是我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先思而后行,请你为我写篇记文。”唉!我是天下最不懂得思虑的人。遇事就说,不假思索。如果事情还没发生就思考它,那原本就没有事;如果事情已经发生再去思考它,就已经来不及了。我这一生都是如此,从不知应该思考什么,心里有话就脱口而出,说出来就得罪人,不说出来自己就憋得难受。我认为宁可得罪人,也一定要说出来。难道还要事到临头再去思考,判断事情的好坏,决定是躲避还是参与吗!所以临到行义时想到获利,那么所行的义肯定不会有结果;面对战斗时想要偷生,那么打起仗来一定不会勇敢。
我能感到那无思无虑的乐趣,真是无法言表的:虚幻而明实,简一而通博,不倦怠而身安,处闹市而心静,不饮酒而醉,不闭眼而眠。
“《周易》上说:‘无思也。’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
评论:由上可见,苏轼的性格是说话直率,有什么说什么,是根本藏不住话的人(这也反映他的 ”真性情” );
同时,我也想学习他的 “无思无虑”,但不知能否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