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51贴子:412,844

回复:陆游其实不及元稹情深善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还只是其一,如果消灭脏官,只以现行的法律秉公执法,这还算有个标准可以执行。但是朝廷的政策,有时候又是很复杂的我感觉,因为朝廷完全可以把一项损民害民的政策包装粉饰得有理有据的高大上,加上反复洗老,哪怕是平民百姓看到也会觉得,嗯,好有道理,哈哈哈哈!比如当年计划生育如今又开放三胎,谁能说没道理呢?更何况很多政策又存在不同立场阶层行业各有不同意见,有的政策有些阶层行业叫号,可又损害别的阶层行业的利益,人家谁肯干?所以郑智真的是个很复杂的事,是不是正义很难判断。宝玉如果只以朝廷政策为标准,为君父效力,也不一定就在伸张正义。比如你前面不还说田文镜逼官绅一体当差,官绅激烈反抗也不是全无道理,可人家田文镜也不过执行朝廷政策命令而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86楼2025-01-24 17:48
回复
    大明王朝那部剧里就有一个像曹雪芹这样的文人书生,他提出“以改兼振,两难自解”的方案原本是出于一片公心想解决朝廷财政和百姓灾情的难题,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同一纸空文,甚至反被脏官利用,如果不是幸得胡宗宪等人的提点,反而会给百姓带来巨大损害。所以我认为没有相当的郑智眼光、智慧和能力,只是空有一腔热血,别说难以实现正义,甚至还有可能好心办坏事造成惨烈后果。你也说了,郑智上的一点点改良可以带给千万人的受益,同样的,郑智上的一点点想当然的政策,也可能带来无边的恶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87楼2025-01-24 17:52
    回复
      你这个就是混淆概念了,《红楼梦》是小说,不是政论。小说讲的是故事,当然是感性的东西。你要求实操如何做,这个就属于政论。如果《红楼梦》丢开小说故事,去大篇幅讲述怎么政治方略,且不说此书会不会被禁,单是从可读性上看,就大为下降,几乎不复可读。且不说曹雪芹究竟没有可操作的方略,就算有,也不可能写到《红楼梦》里面。就像《三国演义》写那么多神机妙算,但诸葛亮等人如何分析如何推算出来的,《三国演义》具体写了吗?你用政论的要求去衡量小说,这并不是小说“幼稚”,而是你没分清楚文体。曹丕《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本人是比较成功的政治家,政治经验很丰富。但你看曹丕的诗赋作品中有具体讲如何权谋、如何执政的吗?如果你要了解曹丕的政治方略,不应该去看奏议,而不是诗赋吗?《红楼梦》也是同理。不管曹雪芹有没有政治方略,你都别指望在小说中具体展开写这些。


      IP属地:四川488楼2025-01-24 18:00
      回复
        回复网友“火车”:
        书中宝钗与宝玉之间具有“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的高度精神契合。而在书外,宝钗的愤世嫉俗、淡泊出世、法爱慈悲,跟我的思想也是高度契合!
        回复网友“火车”:
        百度那些是写条目的人自己都没弄懂,自然无法以己之昏昏而使人之昭昭。我也是认真学习了佛学,弄懂了这些概念以后,再进行的深入分析。
        回复网友“爱明悟”:
        苏轼晚年倒可以说是破法我二执,但苏轼中青年时期不是,苏轼一生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儒为主,甚至更早时期为纯儒家。
        回复网友“火车”:
        宝钗是大乘。但贾宝玉属于小乘,一则是因为宝玉需要出家的形式来戒持,二则是因为宝玉是被宝钗度化,他不能主动度人,反倒需要妻子宝钗的引导点拨。宝钗则可以度化他人,而且宝钗自己也不需要用出家的形式来戒持。
        回复网友“火车”:
        宝钗是大彻悟,宝玉、惜春也是悟道,但境界不一样。宝钗是证悟佛果或菩萨果,宝玉、惜春最多到阿罗汉果。宝钗修的是菩萨乘,惜春修的是缘觉乘,宝玉修的是声闻乘。此为佛法三乘在《红楼梦》人物中的具体体现。简单来说,宝玉作为声闻乘,就是需要别人引导开示。惜春作为缘觉乘,就是天生自带佛根,可以自修自了。宝钗作为菩萨乘,则是要普度众生,引导点化他人。跟宝钗、宝玉、惜春三人处于悟道之路的对立面的,则是林黛玉、王熙凤等人。对于林黛玉,癞头和尚直接要化其出家或者要求其终身隔离,否则无可救药。对于宝钗,癞头和尚不仅不化宝钗出家,还要为宝钗安排婚姻,让宝钗嫁给宝玉,成就金玉良姻。因为癞僧、跛道都知道,宝钗是女娲后身,不会因为爱情婚姻而沉沦,反倒可以借助金玉良姻,拯救并点化顽石贾宝玉。这就是宝钗作为菩萨乘的体现。宝玉在金玉良姻中则是宝钗度化的对象,因“声闻”宝钗的引导开示而悟道出家。这是宝玉作为声闻乘的体现。至于惜春,癞头和尚不用找她,惜春自己会悟的。这是惜春作为缘觉乘的体现。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89楼2025-01-24 18:02
        回复


          IP属地:四川490楼2025-01-24 18:03
          回复
            我懂你说的意思,可你看看宝玉那样子,你觉得他进入官场能有啥作为?要么被搞死,要么被人当枪使。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1楼2025-01-24 18:10
            回复
              人是会变的,宝玉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成长起来。老实说,如果宝玉更早接受宝钗的教育,而不是贾母的溺爱,也不见得就不能变成有为青年


              IP属地:四川492楼2025-01-24 18:15
              回复
                书里说顽石无才补天,是真的无才补天啊!性灵质粗,性灵,算是有着朴素的正义感,除此之外,一无是处。你居然对宝玉这么看好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3楼2025-01-24 18:23
                回复
                  顽石无才补天是事后得出的结论,但宁荣二公之灵不也认为宝玉略望可成吗?如果真没有贾母、林黛玉搅合,沾了女娲灵气的废石头即便补天不成,补地的修为还是可以有的


                  IP属地:四川494楼2025-01-24 18:25
                  回复
                    我觉得宝玉要想成才,第一还是要多读书,这点是肯定的,家里鞭策他上学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可你看看他上学堂在干嘛,打架闹事,搞同性恋。第二真不能逃避躲在闺中,越逃避越废越社恐,哪怕社会有黑暗面,也要走出去历练。一定要接触一点实事,才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也能扩展认知。其实我觉得哪怕要他跟贾雨村等谈讲仕途经济也没啥,哈哈哈哈!知己知彼,才能知道怎么对付脏官嘛!难道消灭脏官就不用跟脏官打交道了吗?反而恰恰需要跟恶势力周旋斗争的智慧和能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5楼2025-01-24 18:40
                    回复
                      因为宝玉没有遇到真正认同其愤世思想的人来引导他,本来宝钗就是这样的角色,但宝玉婚前又陷于情迷,错失良机


                      IP属地:四川496楼2025-01-24 18:45
                      回复
                        所以《红楼梦》反复批判反思情痴情迷,因为一旦情迷,就可能丧失理智,作出错误的判断,陷入错爱孽缘之中。只有爱而不失理智,做到由情而悟,这才是更高境界的爱情——振聋发聩啊!我当年是跟一个有妇之夫有了感情,开始很甜,他给我很多帮助,救赎了刚出社会还迷茫无法立足的我。后来我未婚产子,哭过闹过,自杀过。我还是输给了现实,他放弃了我,我们彻底断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错爱孽缘,因为他也算是让我爱得刻骨铭心又恨得咬牙切齿的男人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7楼2025-01-24 19:51
                        回复
                          而在书外,宝钗的愤世嫉俗、淡泊出世、法爱慈悲,跟我的思想也是高度契合——真的吗?我怎么觉得你这话说得有点吹牛,你好自负啊!我不信!哈哈哈哈!说大话唱高调谁不会?人都习惯高估自己,切,真深陷诱惑之中你能把持得住自己?没啥事当然随便吹牛咯,哈哈哈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8楼2025-01-25 12:01
                          回复
                            我也跟宝钗一样愤世嫉俗、淡泊出世,这怎么是吹牛?愤世出世是价值取向,又不是能力标准。我的能力或许不如宝钗,境界或许不如宝钗。但思想契合只需要价值取向的方向一致。宝玉不也是能力和境界远不如宝钗,但照样是“钗、玉二人较诸人皆近”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99楼2025-01-25 18:22
                            回复
                              郑无极批驳李菁《红楼冷香梦》的诬钗观点今天中午抽空观看CCTV10百家讲坛。正好遇到厦门大学的李菁讲《红楼冷香梦》,讲到《红楼梦》第38回宝钗的《忆菊》、《画菊》二诗。百家讲坛以前很多人都讲过《红楼梦》,但从来没有专门为宝钗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这次李菁讲《红楼冷香梦》,专门以宝钗为题,算是在CCTV的节目当中破了天荒。但仔细听过以后,大失所望,并没有看到李菁的观点有任何推陈出新之处,反倒基本上仍然是拥林派造谣诋毁宝钗的各种陈词滥调,拿脂评本《红楼梦》原文来对照,依然是几乎每句话都错的极端离谱。以下重点讲两个问题。首先,关于宝钗《忆菊》、《画菊》二诗的思想主题,李菁《红楼冷香梦》就完全解释错了。李菁沿用过去蔡义江等拥林派红学家的说辞,将宝钗《忆菊》、《画菊》的主题解释成所谓“独守空闺的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认为这两首诗是作者在预示宝钗未来的命运,这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按照脂本正文及脂批的提示,全书大结局乃是宝钗主动引导宝玉悟道出家。脂批明说,宝钗即使隐居山野,守节抚孤,她也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曹雪芹亦用“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来概括宝钗的一生。宝钗自己的《更香谜》、《临江仙•柳絮词》也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既然宝钗乃是“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醿梦也香”、“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她又怎么会因为丈夫离去而“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如果宝钗《忆菊》、《画菊》当真是所谓“独守空闺的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这不跟“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醿梦也香”、“任他随聚随分”、“风雨阴晴任变迁”等语自相矛盾吗?作者怎么会用这种自相矛盾的叙述来预示宝钗未来的命运?而且,十二首菊花诗,对其他作诗人皆无预示其未来命运的用意,又何以对宝钗是如此?曹雪芹又怎么会这样自乱体例?所以,宝钗《忆菊》、《画菊》二诗中的“菊花”,根本就不是指代她未来的丈夫贾宝玉,而是指宝钗心心念念所追求的社会正义理想。实际上,同样在第38回中,宝钗作《螃蟹咏》“讽刺时事”、“借蟹讥权贵”,猛烈抨击当时的官场黑暗。宝钗《螃蟹咏》中即有“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一句,此处的“菊”与“姜”就分别是指代澄清吏治的正义理想和横扫赃官的老辣手段。宝钗《忆菊》、《画菊》二诗中的“菊花”形象也是如此。宝钗思忆的乃是政治清明的世界,为了追求这样的社会正义,她才会“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正因为现实中最终未能实现澄清吏治的正义理想,所以宝钗才会“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由愤世嫉俗转向淡泊出世,最终走向了“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佛、道大彻悟境界!说白了,李菁《红楼冷香梦》将宝钗阐明其政治理想的《忆菊》、《画菊》二诗,曲解成俗不可耐的“闺怨”诗,实际上跟很多拥林派喜欢搞“钗黛反色”一样,是把林黛玉的价值观强行套到了宝钗身上。林黛玉是重名重利、心机多端的世俗女子,她念念不忘于“邀恩宠”、“独立名”之类的世俗荣耀,最为在乎的就是婚姻名位,所以才会把男人爱不爱她,娶不娶她,看的比天还大。但宝钗根本就不是林黛玉这样依靠男子上位的绛珠草,要靠男子用甘露浇灌才能久延性命。宝钗是女娲后身,是志在补天地的上古女神,她不仅不倚靠男人,反倒可以拯救并点化她的尘世丈夫,即顽石贾宝玉。女娲宝钗可以爱顽石贾宝玉,对后者产生皮格马利翁式的情结。但女娲宝钗照样可以舍弃婚姻幸福,选择引导丈夫悟道出家。她又怎么会为失去男人就愁思断肠?事实上,只有社会黑暗、民生疾苦,才能让女娲宝钗牵肠挂肚。这才是女娲宝钗“怜愍众生”的法爱慈悲精神的体现。李菁《红楼冷香梦》为了贬损《红楼梦》中宝钗形象的伟大意义,将宝钗强行描述成林黛玉式的女子,只能说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的一种曲解。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00楼2025-01-25 18: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