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确实证明了儿子的权威在他面前完全不堪一击,但也把一个成年的、有政治经验的现成的太子给弄没了。结果导致他需要另立年幼的刘弗陵当太子,既要提前把钩弋夫人弄死,以绝将来太后干政的后患,又要挑选霍光等人当顾命大臣,设计个多个权臣相互牵制的机制。不仅费心费力,还要冒小太子上位导致权臣篡位的风险。如果刘据不死,刘彻本不必这样。所以刘彻后悔了,感觉还是有个成年的、有政治经验的现成太子更好。就像有的昏聩老头子,天天骂儿子不孝,这样挑剔那样嫌。结果有一天儿子死了,没人供他使唤了,这下后悔了,逢人就说儿子生前多么听话孝顺。至于卫子夫、卫青、霍去病,如果是在正常社会,凭借他们的才华,他们本来就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只是他们生在等级森严的煌拳社会,出身又过于低微。在这种严苛的设定之下,如果不是偶然遇到了刘彻的提携,基本上一辈子也不可能升上高位。卫子夫最多在平阳公主家做个管家娘子,卫青最多是府邸卫队的头儿。毕竟是刘彻给了他们更大、更高的平台,这倒不能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