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51贴子:412,842

回复:陆游其实不及元稹情深善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很正常吧,按照你说的,暴力严重失衡的国家和地区,王朝覆灭更迭的时候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惨烈战争,很多时候拥有强大暴力的集团在争夺政权的时候甚至各种屠城虐杀。可是一个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力量发动大规模的激烈战争呢?再则,暴力严重失衡的国家会无限给底层加压,但底层总有不堪重负的时候吧,一旦突破那个临界点,底层要么大规模饿死要么以命相搏被扑灭而死。这样的话,当然会造成你说的改朝换代人口锐减的大乱。但是一个暴力均衡的国家,对底层加压的力量也有限,也难以逼迫致死吧?所以,感觉一个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的王朝更迭更像是当前王朝经营不善地转让资产,即便战争也像小打小闹,哈哈哈哈!可是一个暴力严重失衡的国家和地区的王朝更迭则几乎是消耗殆尽地推倒重建。总而言之,暴力失衡的强大造成的破坏也大,暴力均衡不够强大想搞破坏也难啊!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60楼2025-01-15 15:26
回复
    这个很正常吧,按照你说的,暴力严重失衡的国家和地区,王朝覆灭更迭的时候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惨烈战争,很多时候拥有强大暴力的集团在争夺政权的时候甚至各种屠城虐杀。可是一个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力量发动大规模的激烈战争呢?再则,暴力严重失衡的国家会无限给底层加压,但底层总有不堪重负的时候吧,一旦突破那个临界点,底层要么大规模饿死要么以命相搏被扑灭而死。这样的话,当然会造成你说的改朝换代人口锐减的大乱。但是一个暴力均衡的国家,对底层加压的力量也有限,也难以逼迫致死吧?所以,感觉一个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的王朝更迭更像是当前王朝经营不善地转让资产,即便战争也像小打小闹,哈哈哈哈!可是一个暴力严重失衡的国家和地区的王朝更迭则几乎是消耗殆尽地推倒重建。总而言之,暴力失衡的强大造成的破坏也大,暴力均衡不够强大想搞破坏也难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1楼2025-01-15 15:29
    回复
      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战争和反抗更频繁,因为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强者,弱者有更多机会反抗,因此战争的频率就更多。但也正因为战争和反抗更频繁,统治者往往不敢或者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绝、压迫太狠,所以战争破坏的烈度就很低。反之,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强者通吃,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平时看起来似乎战争和反抗更少,但这是以底层受到极大损害和压榨为代价的,所以一旦发生战争和反抗往往就是鱼死网破,属于毁灭式的破坏


      IP属地:四川362楼2025-01-15 21:24
      回复
        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战争和反抗更频繁,因为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强者,弱者有更多机会反抗,因此战争的频率就更多。但也正因为战争和反抗更频繁,统治者往往不敢或者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绝、压迫太狠,所以战争破坏的烈度就很低。反之,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强者通吃,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平时看起来似乎战争和反抗更少,但这是以底层受到极大损害和压榨为代价的,所以一旦发生战争和反抗往往就是鱼死网破,属于毁灭式的破坏


        IP属地:四川363楼2025-01-15 21:25
        回复
          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战争和反抗更频繁,因为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强者,弱者有更多机会反抗,因此战争的频率就更多。但也正因为战争和反抗更频繁,统治者往往不敢或者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绝、压迫太狠,所以战争破坏的烈度就很低。反之,暴力均衡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强者通吃,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平时看起来似乎战争和反抗更少,但这是以底层受到极大损害和压榨为代价的,所以一旦发生战争和反抗往往就是鱼死网破,属于毁灭式的破坏。


          IP属地:四川364楼2025-01-15 21:28
          回复
            我现在在看电视剧《汉武大帝》,有个问题想请教。匈奴后来都被逼退到漠北了,汉朝到底还有没有必要穷兵黩武地赶尽杀绝?我的理解,一个有脑子的理性君主在发动战争时该考虑的是当前形势,自身国力兵力实力,以及利弊分析,打赢有哪些利益和好处,又会付出什么代价。说白了,也就是说值不值得打?如果只是为了出口气(所谓的国耻)或者装逼,那是匹夫之勇的蠢货所为。如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仗有屁的值得打?汉武帝把匈奴逼退到漠北,解除了边境威胁,也因此开通了与西域其他各国的通商之路,这些算是利,可是连连征战劳民伤财国力耗损,就算赢了自身也会损兵折将,这些是弊是代价,问题是值不值得划不划算?本来我以为卫青和伊稚斜最后的大会战是决战了,谁想到十八年后匈奴还有残部?靠,这么说匈奴很可能根本就没法斩草除根消灭干净,又或者说不是短时间内能彻底消灭的。本来斩草除根有时候也是有必要的,否则放虎归山对方春风吹又生怎么办?项羽妇人之仁放走刘邦不就是前车之鉴?可问题是我看这匈奴好像不是短时间内能消灭干净的,刘彻倾举国之力那样子地打,十八年后人家还有残部顽强对抗,继续耗损国力发动战争我感觉没必要。周边国家多得是,你还能把所有他国都消灭殆尽了?既然短期内难以攻克,且对方都俯首称臣了,就不能转变下思路,非要死磕我不明白有什么意义?都打得不划算了,赢了也是输。打出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有啥意义?就不怕有人渔翁得利?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5楼2025-01-16 08:05
            回复
              有人就评论汉武帝,四代人努力,一人装逼。汉文汉景打基础,汉宣霍光擦屁股,就刘彻一人装逼霍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6楼2025-01-16 08:12
              回复
                汉匈战争汉军在最初阶段是占优势的,卫青、霍去病都节节胜利,但到后期则是屡战不利,特别是李广利的全军覆没,导致汉军很难再维持攻势。幸亏匈奴发生了内部分裂,否则到西汉后期完全可以导致形势大逆转。汉武帝为了维持长期战争,实行盐铁专营,还有算缗、告缗制度,导致海内虚耗,工商之民破产太半,西汉内部连续爆发大规模起义,国力急转直下。所以长期维持大规模战争是不明智的。所幸汉武帝及时刹车,下轮台罪己诏,加上稍后霍光杀桑弘羊,废除了一部分过于严苛的专营、专卖制度,才使得西汉统治得以延续。


                IP属地:四川367楼2025-01-16 08:24
                回复
                  汉匈战争汉军在最初阶段是占优势的,卫青、霍去病都节节胜利,但到后期则是屡战不利,特别是李广利的全军覆没,导致汉军很难再维持攻势。幸亏匈奴发生了内部分裂,否则到西汉后期完全可以导致形势大逆转。汉武帝为了维持长期战争,实行盐铁专营,还有算缗、告缗制度,导致海内虚耗,工商之民破产太半,西汉内部连续爆发大规模起义,国力急转直下。所以长期维持大规模战争是不明智的。所幸汉武帝及时刹车,下轮台罪己诏,加上稍后霍光杀桑弘羊,废除了一部分过于严苛的专营、专卖制度,才使得西汉统治得以延续。


                  IP属地:四川368楼2025-01-16 08:25
                  回复
                    你怎么看巫蛊之祸?从我的常识理解,刘彻应该是借小人的手除掉一些人,但没想到玩脱了,害死了太子。刘彻不是很忌惮外戚吗?一开始也只是卫家的人被祸及吧?汉武帝玩了一辈子的郑智权谋,难道还会被几个小人耍得团团转?以我的常识无法理解也不相信,难道真是老了昏聩了?而且一开始纵容江充等搞得血雨腥风那么久也没见管管,太子死了,就开始清醒了?他这年老昏聩还真的是可以随心所欲自由控制啊!笑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9楼2025-01-17 13:15
                    回复
                      像汉武帝这样任性的帝王,没必要也不屑作秀吧?思子就真的是思子,给李夫人写赋,也是真的爱和怀恋李夫人,虽然他的爱未必长久且不能踩到他的郑智底线,他不会让感情凌驾于郑智之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0楼2025-01-17 13:16
                      回复
                        巫蛊之祸本质上就是煌蒂、太子争权的结果。刘彻是雄猜之主,对臣下不仅冷酷无情,而且动辄猜忌。这种心态也会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煌蒂越是年事已高,臣下出于为自己谋未来、谋前途的考量,就越会向未来的煌蒂,也就是太子靠拢。慢慢地就会形成以太子为中心的另一个拳力喝锌,对老煌蒂的权威构成一定挑战。老煌蒂会发现臣下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表现出敷衍、应付的一面。如果是正常老煌蒂,会把这个过程看成是权力过渡的正常现象。但刘彻则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嫉恨心态,更加倾向于打掉太子的权威。江充不过就是基于这种心态,才得到了刘彻的宠信和重用。但刘彻的本意,只是希望通过江充打掉太子权威,逼迫满朝文武不得在刘彻生前就向刘据暗中靠拢。结果却是玩失手了,太子起兵反抗,导致皇后、太子皆死,继承人成了大问题。所以刘彻又以诛灭江充家族,来发泄自己的后悔、懊恼情绪


                        IP属地:四川371楼2025-01-17 21:44
                        回复
                          刘彻没必要作秀,他已经高居权力顶峰,没有掩饰的必要。从刘彻以往的作为来看,皇后、宰臣都可以说废就废,他也不太在乎树立什么道德名誉。所以,他喜欢谁、讨厌谁,都可以直抒胸臆,不需要藏着掖着。最多你可以说他喜怒无常,但他的这些情感流露不是虚伪的


                          IP属地:四川372楼2025-01-17 21:48
                          回复
                            巫蛊之祸本质上就是煌蒂、太子争权的结果。刘彻是雄猜之主,对臣下不仅冷酷无情,而且动辄猜忌。这种心态也会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煌蒂越是年事已高,臣下出于为自己谋未来、谋前途的考量,就越会向未来的煌蒂,也就是太子靠拢。慢慢地就会形成以太子为中心的另一个拳力喝锌,对老煌蒂的权威构成一定挑战。老煌蒂会发现臣下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表现出敷衍、应付的一面。如果是正常老煌蒂,会把这个过程看成是权力过渡的正常现象。但刘彻则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嫉恨心态,更加倾向于打掉太子的权威。江充不过就是基于这种心态,才得到了刘彻的宠信和重用。但刘彻的本意,只是希望通过江充打掉太子权威,逼迫满朝文武不得在刘彻生前就向刘据暗中靠拢。结果却是玩失手了,太子起兵反抗,导致皇后、太子皆死,继承人成了大问题。所以刘彻又以诛灭江充家族,来发泄自己的后悔、懊恼情绪


                            IP属地:四川373楼2025-01-18 08:02
                            回复
                              刘彻没必要作秀,他已经高居权力顶峰,没有掩饰的必要。从刘彻以往的作为来看,皇后、宰臣都可以说废就废,他也不太在乎树立什么道德名誉。所以,他喜欢谁、讨厌谁,都可以直抒胸臆,不需要藏着掖着。最多你可以说他喜怒无常,但他的这些情感流露不是虚伪的


                              IP属地:四川374楼2025-01-18 0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