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51贴子:412,827

回复:陆游其实不及元稹情深善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朝确实有故意冲入敌阵送死的武将。故意送死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不死也会被君主治罪,最后仍然难逃一死,不如阵亡沙场,还能有个殉国的好名声。但历史上胡宗宪不是故意殉国,而是畏罪自杀。当时,嘉靖正在惩治严嵩余党,胡宗宪已经由于替严世蕃私拟圣旨一事被关押,杀头是迟早的事。胡宗宪知道没有生机,就自杀了


IP属地:四川250楼2024-09-20 15:33
回复
    剧里的徐阶感觉真挺低调谨慎的,不显山不露水,却又德高望重。看有人说历史上的徐阶扮猪吃老虎,看来历史上的徐阶也隐藏得很深哇,老狐狸。活了八十一岁,晚年安宁,虽然宦海沉浮,但也算寿终正寝了。张居正劳猝而死,死后还不得安宁被清算,徐阶结局不错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51楼2024-09-20 17:18
    回复
      历史上的徐阶也是很低调的,但他的家族却比较高调


      IP属地:四川252楼2024-09-20 18:34
      回复
        你认为真的存在那种深爱过但很有原则自尊,分手很高傲潇洒转身的女人吗?很多剧可能是为了迎合女性观众市场,经常塑造一批很高傲的女性角色,在感情上永远是男方舔,分手也是男方忍不住犯贱舔求复合,但女的却一副高傲姿态,永远不会犯贱忍不住主动找男的。可我觉得,真的爱,就会有犯贱主动找对方的行为。能够那么潇洒从不主动的,只能说明根本没那么爱,甚至根本不爱。很多女性其实只是享受被爱而已,而非爱对方。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53楼2024-09-30 08:18
        回复
          我看过的一部古早韩剧,里面的女主并不是恋爱脑,反而是有才华有思想和理想的事业型女性。开始和男主理想一致共同创业,可后来因为无法认同男主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行为和男主分道扬镳,后来在生意上跟男主竞争作对(带有一点赌气较劲)。可在得知男主为了名利打算迎娶富贵千金后,女主甚至犯贱下跪求复合。可是即使女主这么犯贱,我却觉得并不影响女主形象,反而让我觉得这才是真的深爱过!真的深爱过,在放下走出来前,在破茧重生前总会有一段作茧自缚的痛苦犯贱过程。那种所谓的有原则自尊潇洒转身毫不留恋我只觉得根本没那么爱,甚至根本没爱过,不爱当然不会犯贱啦!不爱当然可以很高傲潇洒啦!后来这个女主经历过一段很痛苦的心理历程才走出来,最后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虽然曾经那么犯贱过,可我却觉得这才是真实优秀的女性形象。一直犯贱才让人看不起,真的爱过,哪怕后来发现三观不合两看相厌,可毕竟曾经欣赏过真爱过,也有过美好的过去,在放下走出来前怎么可能不会有一段痛苦犯贱忍不住舍不得主动找对方的行为?一时痛苦犯贱没关系,反而证明是真的爱过,重要的是最终能放下走出来。一直犯贱才是真的贱!而所谓的从不犯贱的我只觉得根本就没爱过,不爱谁不会高傲地等着别人主动舔啊?甚至别人主动舔,本姑娘还爱答不理!这有什么难的?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54楼2024-09-30 08:19
          回复
            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在感情上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转身的女人,我在感情里哪怕表面装得再高傲自尊,其实内心真的是有着抑制不住想主动找对方的犯贱冲动,只是出于赌气自尊苦苦压抑克制罢了(捂脸)。我承认我是个意志软弱的女人,所以我很好奇真的存在那种真的爱过却从不犯贱高傲潇洒转身的女人吗?我想知道是我的认识局限性问题吗?反正从我的认识和感受理解,真的爱过,在没有彻底放下走出来前,内心是会有抑制不住想找对方的犯贱冲动,而且出于自尊忍得好辛苦,呜呜呜呜呜呜。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55楼2024-09-30 08:31
            回复
              所谓“那种深爱过但很有原则自尊,分手很高傲潇洒转身的女人”,宝钗不就是这样的女性?宝钗对宝玉是法爱,一方面是至情至爱,为拯救宝玉可以与之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另一方面宝钗又可以主动引导丈夫悟道出家,“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把天下女子所最为在乎的一切,比如婚姻名位等等,全部看冷看空,给主动舍弃了。这就是所谓“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这就是所谓“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这就是所谓“吟成豆蔻才尤艳,睡足酴醾梦也香”。只是宝钗属于曹雪芹理想中完美妻子、完美女性的形象,现实中的女子很难做到像宝钗这样“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醾梦也香”。能跟宝钗有几分近似,已经远远超过99%以上的女人了。


              IP属地:四川256楼2024-09-30 08:55
              回复
                所谓“那种深爱过但很有原则自尊,分手很高傲潇洒转身的女人”,宝钗不就是这样的女性?宝钗对宝玉是法爱,一方面是至情至爱,为拯救宝玉可以与之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另一方面宝钗又可以主动引导丈夫悟道出家,“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把天下女子所最为在乎的一切,比如婚姻名位等等,全部看冷看空,给主动舍弃了。这就是所谓“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这就是所谓“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这就是所谓“吟成豆蔻才尤艳,睡足酴醾梦也香”。只是宝钗属于曹雪芹理想中完美妻子、完美女性的形象,现实中的女子很难做到像宝钗这样“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醾梦也香”。能跟宝钗有几分近似,已经远远超过99%以上的女人了。


                IP属地:四川257楼2024-09-30 08:55
                回复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宝玉受诬下狱,好似晴空霹雳。宝钗毅然决然,深入暗无天日的黑牢,安慰、拯救丈夫,宛若无边苦海中的一位碾玉观音。运倒势败,大厦倾颓,昔日花团锦簇的玉堂金府,转眼化作绳床瓦灶的寒屋陋室。潦倒不通世务的贾宝玉,全靠薛宝钗勤苦于女红养活。共同的愤世思想、出世精神,让宝钗、宝玉在极其艰困的岁月中患难与共、鹣鲽情浓。宝钗腹中的小生命在悄悄孕育,手中的针黹活计正为她铺展开一片新天地。然而,更大的苦难厄运却又不期而至……彤云密布,白雪空茫。一向对宝钗敬爱有加、眷恋甚深的宝玉,却为何丢下姣妻、爱子,悬崖撒手而去?梵铃声中,酴醿梦香。见证了丈夫出家的终局,面对自己不得不孤独守节一世的悲苦命运,宝钗又为何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内心里充满了“睡足酴醿梦也香”的坦然和幸福?郑无极《白雪梵音薛宝钗传》首次以脂本宝钗为故事第一主角,严格依据脂评本对后三十回佚稿的提示进行撰稿,竭力还原曹雪芹原构思中宝钗的愤世出世形象,并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再现了脂评本《红楼梦》中宝钗引导宝玉出家的大结局。值得所有敬爱宝钗的红迷、钗迷一观。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8楼2024-09-30 08:58
                  回复
                    我说的不是宝钗这种情况,而是指分手。我是觉得曾经爱过,真的投入过感情,在分手感情戒断期会有一个内心煎熬纠结犯贱的心路历程。可能我不是个理性到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所以我无法理解那种很容易就分手断掉干脆洒脱的情况。在我看来,那么容易就分手断掉的感情,就是没那么爱或者根本就没爱过。就比如你说的宝黛这种情况,他们最后深入了解看清彼此感情走不下去了,但分手的时候真就那么干脆洒脱?我自己的感觉,感情走到末路,分手的时候都有种爱恨交织纠结痛苦的感觉,理性上我知道走不下去了,可感情上还是会割舍不下,想到曾经的美好又留恋不舍,可想到不能调和的矛盾又恨得不行。尊严上我不想主动去找他,苦苦压抑犯贱找他的冲动,内心又无比渴望他来求和。我果然是优柔寡断太纠结了(捂脸),所以我无法理解那种拿得起放得下干脆利落洒脱的人,我看着感觉就是没爱过。但凡真的爱过,放下一段感情哪能那么容易?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59楼2024-09-30 12:18
                    回复
                      分手也有不同情况,从好说好散到撕心裂肺都有。只是一般人的感情属于占有欲之爱,所以如果爱到相当深度再分手,基本上都是锥心之痛。只有非占有欲的法爱,可以做到爱的很深,也依然不执迷于占有。只是法爱这种感情属于千里挑一,很难在现实中遇到。随机遇到的,极大概率都是占有欲之爱


                      IP属地:四川260楼2024-09-30 14:38
                      回复
                        你说的非占有欲的法爱,我不是很能理解,爱得很深,但是分别的时候不会觉得很难过痛苦吗?这种状态我还真不太能理解。我是觉得真的爱过,在分手到真的放下这段感情这段时间,肯定会有一个心酸纠结痛苦煎熬辗转反侧的感情戒断期。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61楼2024-09-30 16:10
                        回复
                          还有关于你们说的黛玉欺骗宝玉的问题我也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你们说黛玉欺骗宝玉会不会有点上纲上线了?恋爱期间谁都会向对方展示自己好的一面而隐藏自己不好的地方,而且与人相处打交道人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投其所好,毕竟正常人相处并不想与人交恶。黛玉或许有迎合宝玉投其所好的做法,可是上升到欺骗我还是觉得有点过了。现实里很多情侣开始新鲜感荷尔蒙作祟还有你说的晕轮效应上头情投意合,但是后来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彼此不合适分道扬镳的比比皆是,我觉得宝黛就属于这种。我自己跟人相亲也会装淑女,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暴露我奸懒馋滑的本性啊,哈哈哈哈哈哈!本来谈恋爱就是彼此互相深入了解熟悉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这么了解彼此,那还要谈恋爱这个过程干嘛?直接结婚好了!我觉得宝黛只是在后来深入了解看清彼此后,发现三观不合两人不合适而分手,不是很能认同你们说黛玉欺骗宝玉的观点。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62楼2024-09-30 16:42
                          回复
                            非占有欲的法爱,在人类情感之中本来就属于极少数,属于利他情感中最顶尖的那一级。除开《红楼梦》中宝钗“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醾梦也香”,能够主动以“了”为“好”,引导丈夫悟道出家之外。像《众许摩诃帝经》记载耶输陀罗支持悉达多出家修道:“如夫所志,我亦随往”,《悲惨世界》中冉阿让为了养女珂赛特的幸福而选择放手,《双城记》中卡顿深爱露西而决定顶替达内去死,这类都可以算在法爱范畴。但这种顶尖级别的至情法爱,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在日常生活中很难遇到,却代表了人类之爱的道德标高。法爱与欲爱差不多也就是圣心与凡心的区别。


                            IP属地:四川263楼2024-10-08 15:00
                            回复
                              跟别人打交道,绝大多数人当然很自然地倾向于扬长避短,尽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或受对方喜欢的特点,掩饰自己的缺点或受对方憎恶的特点。但凡是有个度,如果对方厌恶的,偏偏是自己喜爱的,却为了特定目的而硬要装作很认同,这就是一种欺骗。反之亦然。林黛玉迎合宝玉,这究竟算不算欺骗。具体标准,或许可以见仁见智。但曹雪芹和脂砚斋实实在在是站在宝玉一边,认为林黛玉是耍弄心机,欺骗了宝玉:“不直偷,可畏可怕”、“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凡三句,暗为黛玉作评,讽的妙”。既然都用上了“机谋深远”、“不直偷”等评价,足见按《红楼梦》创作圈的标准,林黛玉确确实实算是欺骗了宝玉。至于林黛玉欺骗宝玉,当然是有具体的心理动机。毕竟,林黛玉家世寒微、父母双亡、体弱多病、性格乖戾,这些都是给别人家做媳妇的大忌,她在婚姻市场上处于绝对劣势,宝玉已经是林黛玉所能攀附到的天花板。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的心机多端也是事出有因,甚至情有可原。但欺骗本身毕竟还是欺骗,所以作者毫不客气地说宝玉错爱黛玉,这是《终身误》,黛玉错爱宝玉,这是《枉凝眉》。


                              IP属地:四川264楼2024-10-08 15: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