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吧 关注:173,637贴子:3,963,327

跟大家说说我的历程,给大家点信心,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年了,基本痊愈。
真的非常理解大家现在的感受,所以想跟大家讲讲我这一年的经历,从发病,症状,到心理,到恢复,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我是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第一次发作,具体症状不想说了,反正就是那一套呗,不能喘气心跳加快嫉妒惊恐。因为当时是在出租车上,导致我很长时间一坐车就惊恐发作。
第一次发作是在车上,下车时强挨着一步步蹭回了家,到家立刻倒在沙发上,拼命大喘气,浑身大汗淋漓,沙发罩都湿透了。躺了能有几个小时,慢慢平复了呼吸,开始一浪高过一浪的恐惧,就是对未知的恐惧,因为我不知道我怎么了,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这样,瞎猜的过程中越猜越慌乱。
后来就是在家挺了几天,后来发现经常无原因的惊恐,不能喘气,甚至有缺氧的感觉,就开始了漫漫的检查之路,跟大家差不多,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肌酶谱,脑部ct,血常规,肾,甚至颈椎腰椎都查了无数遍,基本上三天去医院查一次,医生都认识我了。我最初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焦虑症,还是其中一个大夫跟我说:“我觉得你的检查指标完全正常,你是心理疾病,焦虑症。”
我回家立刻百度,上贴吧,这才恍然大悟,应该就是焦虑症,症状完全吻合。然而,终于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毛病,其实病情的缓解并没有多大作用。躯体症状开始轮番出现了。
我的躯体症状是:头痛 头晕 胃痛 脸麻 手麻 脚麻 舌头麻 发烧的酸痛感 背痛 缺氧感 心跳重 心跳快。这些症状轮番出现,一个接一个,慢慢的,一点点的,摧毁我的心理防线。
我的疑病症状随之变得很重,身上起一个小米粒大的包,都能联想到致命的传染疾病。
每天疑神疑鬼,恨不得拿放大镜照全身,不敢吃东西怕过敏,不敢吃药怕副作用,开始没有安全感,在医生多的地方呆着才会心安。
不敢出门不敢走路,一出门保准犯病,呼吸不了头晕眼花,习惯性拱起后背,一边拼命大喘气,一边头晕眼花往前挪,伴随着极度的莫名其妙的恐惧,总之走路的速度,还没楼下遛弯的94岁老太太快。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7-02 10:49回复
    然后自然而然变得敏感又悲观,每天都一直躺在床上,拒绝出门拒绝交流,辗转反侧找姿势呼吸,真的太悲哀了,连正常呼吸都做不到,放谁能开开心心???说一句话就喘得头晕,哪还有心情聊天。更何况时不时就来一波惊恐,吓得我晕头转向只能趴着才有点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因为缺乏安全感,不自觉地开启防卫模式,一直端着肩膀弓着腰,生理本能保卫自己,我的妈啊那肩膀和后背疼的,肌肉一天到晚绷得紧紧的,能好受才怪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7-02 10:53
    回复(22)
      其实我去年几乎一整年都泡在这个贴吧里,精品贴子看了无数遍,我当时真的是绝望的,就跟所有人一样,没有一天能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过,看不到未来,感觉没有希望。我开始恐病,心脏和脑血管的病,你们懂的。然后开始某度看病,挨个症状往自己身上套。
      头疼?哦符合xx癌症状。
      后背疼?哦符合xx癌症状。
      身上起包?哦符合xx传染病症状。
      搁谁天天被这样暴击伤害也受不了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7-02 10:57
      收起回复
        真的觉得自己浑身是病,没一个好地方。我当时深陷泥潭格外悲观,其实也正常,也没有个进展,上哪来的信心觉得自己能治好?挨着日子一天天过呗,浑浑噩噩,经常一躺一天,也没人说话聊天,没犯病时刷刷微博看看小说,犯病了弓起身子往被窝里一钻,啥时候挺过劲了,再接着玩手机。再加上躯体症状轮番上演,一个接一个还有倒班制度的来,我是想好好过日子,焦虑症也不给我机会呀。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7-02 11:01
        收起回复
          你以为我是来倒苦水博共鸣的???nonono,我觉得没得过这个病的再怎么安慰人也安慰不到点子上,隔靴搔痒罢了。其实只有我们这种切身经历过的人,才更懂焦虑症患者的绝望恐惧和迷茫。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事其实就是我当时一头陷进去了,钻进牛角尖所以说啥也想不明白,又没人来点醒我,自然而然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但是现在看来,我把自己从泥潭里拔出来了,也就想明白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7-02 11:04
          回复(14)
            首先就说这个疑病吧。我负责人的讲,包括我自己在内,凡是在搜索引擎里靠查症状看病的人,都是傻子。
            我去看医生,老医生语重心长的劝我啊,孩子啊,我们这的医生,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必须实习,来这还得有老医生带着涨经验,才敢出师给人去看病。天天从早到晚忙得吃饭都没时间,哪有几个有功夫上网给人看病啊?
            再说了,你要是搜索个文章,看几个症状,就能给自己诊断了。那我们医院买几千万几千万的设备,缺心眼啊??我们医生上学最短八年,上班没事还得拿着书背去交流经验,我们得多蠢啊??那还要医生干什么?还要设备干什么?
            老医生跟我说,谁告诉你症状能确诊病例的?就拿头疼说,你思虑过重头会疼,来月经之前头会疼,视力疲劳头会疼,感冒发烧头会疼,血压过高头会疼,长瘤了头会疼,某些传染性疾病头会疼,你用你头疼的症状给我确诊一个?你以为摇骰子呢啊?
            最后他总结:“你啥都不懂还以为自己啥都懂,最为致命,外行人讲几句,内行人一看就笑。”
            不有个相声说过差不多这么一句话吗:“我要是去航天局跟专家说你火箭得这么造,他看我一眼就算我输。”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有数的道理。
            这给我臊的啊,一句话没憋出来,是,我连医学院校的门都没摸过,我在人家这显摆啥知识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7-02 11:14
            收起回复
              然后就是躯体症状,这个无解,你不知道它啥时候来啥时候走,来无影去无踪,而且症状多得跟百花争鸣似的,孙悟空七十二变都没它变得快。
              但是无解不代表就对它没办法。
              我总结出来我的一个特点,我特别怕各种躯体症状,一来症状就慌了神,一慌就倒,一倒就惊恐发作,越惊恐发作躯体症状越重,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拿本记录了我的躯体症状。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啥症状,持续多久好了。
              等下次这个症状再来时,掏出本一看,啊这个症状我之前有过好几次呢,大概过多长时间就好了,心理压力立刻减轻很多。其实说白了!就是对未知的恐惧,你不知道它能持续多久,甚至不知道它能不能消失,才害怕心慌担忧得不得了。
              而且我的躯体症状是轮番来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
              我在恢复期时发现了一个规律:症状轮番上演+几天的无症状期 再 症状轮番上演+几天的无症状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规律里,症状轮番上演的强度越来越低,症状多样性减少,无症状期越来越长,这证明你在恢复,你的神经在坚强地自我调节。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7-02 11:21
              收起回复
                我有次偶然在微博看到一个动图,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想哭。就是身体内有病毒入侵,体内的白细胞疯狂咬噬的画面。你的身体里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在为了你拼了命的工作,你发达精密的神经在趋近崩溃的状态依然在努力的调节,努力的让你恢复正常,你就往床上一倒爱咋地咋地,能行吗??
                我现在在手机里还存着那个动图,我在脑内脑补我的神经,趋近崩溃乱码的神经系统,玩了命的修复自己,我开始觉得我得做点什么,我不能一天躺到晚,再躺下去没病也躺废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7-02 11:25
                收起回复
                  其实我太懂太懂那种不敢出门甚至不敢下床的感觉了,我当时发朋友圈吐槽自己,谁能想到,我二十几岁的人了,如今下楼走两步去小区门口取个快递,爸妈哥哥兴奋得比我考了清华还高兴呢,我最长时两个月没洗头,基本上没洗脸,更别提洗澡了,外面要饭的都比我干净,我出门倒垃圾被人误认成捡垃圾的了,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画面相当精彩…后来头发全打结了根本梳不开,剪得跟狗啃的一样…
                  我二十岁出头的小丫头啊,化妆品裙子衣服鞋子一柜子一柜子的,我上高中因为臭美没少被老师骂,上大学更是没完没了的买买买,我要不是真的难受,我能变得比捡破烂的还脏还邋遢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7-02 11:30
                  收起回复
                    我开始逼着我自己动,跑不了就走,从小区门口走到大概步行十分钟远的车站,走不了就是爬也得爬到,十分钟挪一步也得挪到,我家在近郊区,人比较少,我经常是边哭边走,我姥姥十分钟走到的路,我得走半个小时,还气喘吁吁走两步坐一会。
                    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脱敏治疗吧。
                    你怕走,你就玩命走,当你走习惯了,也知道你走路死不了时,你就不害怕了。
                    不敢坐车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也是同理,最好找个人你极度信赖的人陪着,会增加很多安全感的。
                    我反反复复走了一个多月,慢慢加长路程,慢慢就不害怕了,虽然途中无法自如呼吸的症状一直存在,但是已经不会影响我的正常走路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7-02 11:35
                    收起回复
                      我跟大家说,你千万别没完没了的躺着!我躺了好几个月,屁用没有。出来走了俩月,症状真的明显减轻了。我原先也不信老前辈的经验,但是只有你试了,你才知道它真的管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7-02 11:36
                      收起回复
                        卸载手机里所有的搜索引擎,这是医生建议我的,可别乱搜了,一会这个病一会那个病的,能好才怪了。大家应该听说过被医院误诊的健康人吓得大病一场吧,就是这个道理。别没事盯着手上的点脚上的泡屁股上的痘痘看了,你没得焦虑症时手上也有点脚上也有泡屁股上也起痘痘,只是你当时根本懒得去在意罢了。
                        大家身边亲人总不能全都是焦虑症吧,你看有谁天天抱着自己看皮肤看舌头看脚丫子天天怀疑自己要狗带了的……
                        我有一次在小区里坐着晒太阳,跟一个老奶奶聊了几句。老奶奶89岁,念叨着要吃水煮鱼,我说您这么大岁数了,肠胃能负担得起吗。
                        老奶奶说:“我心脏都架支架了我还管肠胃受不受得了?”然后自己乐得嘎嘎的。
                        我疑的最终的就是心脏疾病,当时就傻了,我问奶奶:“您不怕嘛。”
                        奶奶:“怕能咋的?我吓得嗷嗷哭心脏就能好了?活一天算一天呗,你总想着明天后天的事,今天能活好吗!况且人又不是神,不能掐不能算的,你觉得明天后天会发生的往往发生不了,庸人自扰!”
                        我倒不是多赞同老奶奶的人生经验,但是我被点醒了一个:
                        人家真有心脏病都架支架了也没吓成我这样啊,况且我做八百回检查医生就差跪着告诉我我心脏没毛病了…
                        我哪都没毛病,指标显示比牛都壮实,我在这装什么林黛玉呢我…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7-02 11:47
                        收起回复
                          早睡早起很重要。
                          我经历了一小段失眠和一小段没完没了做梦的睡眠体验。
                          主要就是思虑过重,脑子里想一堆沉重话题,能睡着能睡得好才见鬼了。怎样停止思考?答案就是,累得你没工夫思考。
                          我开始逼着自己离开床的束缚,尽量少躺着少坐着,东窜西窜的给自己找事做,养了两只狗,买了一堆数字油画和十字绣,看小说也行,消磨时间,转移注意力。
                          久而久之就乏了,晚上泡泡脚喝杯奶,倒床上没一会就睡着了,这样日积月累,生物钟逐渐才能恢复正常,睡眠时间是神经修复的最关键时刻,一点也不能马虎,大家一定要注意睡眠充足,如果晚上睡不好,白天来睡意了就先补补觉,定个闹钟别睡多了,不然晚上又没法睡。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7-02 11:53
                          回复(19)
                            可能现阶段还有好多人被惊恐发作困扰着,其实惊恐发作起来也是要分散注意力的,不然你一直被恐惧困扰,恢复就慢了。我是在发作时采取占据大脑思想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比如背高中同学的名字,脑海里想他们的长相然后说名字,不许停顿,一旦卡壳了就反复快速嘟囔前一个名字然后继续思考,让你的脑子没办过沉浸在恐惧当中。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7-02 11:56
                            回复(23)
                              恢复期的朋友们可以多找人唠唠嗑,哪怕下楼跟大爷大妈侃大山,玩玩游戏看看小说,不过别玩太刺激的,比如我这个王者荣耀资深老司机,果断给卸载了,神经和心脏承受不了这个刺激,不易于恢复。也别看恐怖小说,道理相同。我看家有儿女哆啦A梦看得可开心了,治愈系的轻松活泼,不费脑子又好看。强烈推荐家有儿女!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7-02 11: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