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408贴子:254,922

反对把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说成是太监梁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著名对子的出句说:“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古人名讳相同的,不乏其人,而姓和名都相同的,也有。 例如梁弼。《魏书·儒林传·梁越传》记载北魏学者新兴人梁越有儿子叫梁弼。明代《八闽通志》卷五十一记载上杭人梁弼是永乐九年举人、永乐十三年进士。《广东通志》记录永乐六年乡试榜上有高要人梁弼。《山西通志》记录永乐十二年乡试榜有霍州人梁弼。《河南通志》记录雍正丙午科举人有郑州人梁弼。而化州赤沙族梁氏始祖梁弼,族谱上说:梁弼,字子羽,号念经,原江西赣州府赣县籍,领北宋徽宗崇宁壬午科乡荐,宣和间选授化州判官。 不过,近年有人说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就是元祐党籍碑上的梁弼。 元祐党籍碑上的梁弼,何许人也?据元祐党籍碑和相关史料,元祐党籍碑上有“内臣”二十九人,这里的内臣是指太监。其中太监梁惟简、陈衍名列第一、第二,而梁弼、陈恂也名列内臣二十九人之中。南宋前中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四百八十七说:“(绍圣四年。1097年)诏梁惟简男弼,陈衍男恂,并特除名,送琼州编管。”南宋杨仲良《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卷一百二十四说:“(崇宁四年九月九鼎成)梁弼,琼州移归州。陈恂,南恩州移峡州。”清代陆心源《元祐党人传》中《梁弼传》说:“梁弼,惟简子。绍圣四年编管琼州。入党籍。四年以九鼎移赦归州。”古代不少太监有养子。从前面材料可知,太监梁弼是太监梁惟简的儿子(养子)。 不知是谁,缺乏考证,轻率地把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说就是元祐党籍碑上的太监梁惟简的儿子太监梁弼,这是赤沙族梁氏所不能接受的。这种不负责任、牵强附会、上诬先祖下惑后人的低劣行径,应该受到谴责。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5-05 02:10回复
    关于太监娶妻养子一事,可参考赵冀《陔馀丛考》卷四十二“内监娶妻”条。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5-05 02:19
    回复
      有句说:司马相如,蔺相如,果相如否?长孙无忌,费无忌,能无忌乎?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5-05 02:24
      回复
        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元祐党籍碑上太监梁弼,果相如否?把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说成元祐党籍碑上的太监梁弼,能无忌乎?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5-05 02:27
        回复
          呵呵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5-05 07:02
          回复
            是什么书籍把化州赤沙族始祖梁弼说成是太监梁弼?
            是体制内出版社正经发行?
            的具准印证的X协发行?
            是家谱私自印刷?
            是手抄本子?
            是网上帖子?
            ……


            IP属地:广东6楼2018-05-05 09:18
            回复
              同名同姓者,什么时代都有,历史人物宜仔细考证,不要轻率臆断。
              是何文何书误写误导呢?可以直接写出来,让吧友们明白,下次读到此文看到此书时就心中有数,知其误而不会被其误了。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5-05 09: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05 12:55
                回复
                  “山东东平梁氏祠堂修建委员会”的红头文件吗?
                  分量几重?


                  IP属地:广东11楼2018-05-05 13:43
                  回复
                    新鲜!以资奖励!


                    12楼2018-05-05 15:05
                    收起回复
                      对上面那个信函,有几处想说说。
                      (1)有关祖上世系的证明,应该附录有族谱上相关材料的图片或复印件才合理。不过信函里并没有提到这类材料。
                      东平族谱记有梁焘,这点不用置疑。不过东平族谱好像把梁焘记为状元梁固的孙子。梁焘虽然占籍郓州,不过祖籍是襄阳,从梁焘的同事刘挚为梁焘的父亲梁蒨写的墓志(见刘挚《忠肃集》卷十三《兵部员外郎直史馆梁公墓志铭》)可知,并且梁焘也不是状元梁固的后代。东平族谱所记梁焘的儿子中有没有梁弼,信函也没有出示相关证明材料。
                      祖上世系事关重大,一纸信函,又没有相关族谱证明材料,就说梁弼是梁焘的儿子,似乎儿戏了点。
                      (2)说梁焘是“尚书右丞相转左丞”。这是错误的。
                      梁焘是为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而不是尚书右丞相转(尚书)左丞。宋代的左丞相、右丞相,是南宋宋孝宗时才设置的,梁焘所在的北宋并没有右丞相。当时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等都是副丞相,而不是丞相。虽然民间有把副丞相也说是丞相的,不过官方则副丞相是副丞相,丞相是丞相,不可同日而语;况且尚书右丞等副相本人,也不会自诩为丞相的,因为官职等级严密,正副不能混乱。
                      (3)说梁弼公是朝廷重臣。如果说梁弼公三十几岁就是朝廷居重要职位的大臣,那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却又不介绍,着实奇怪。
                      (4)说梁弼也遭朋党之祸。
                      梁焘入元祐党籍碑,这是碑刻、史料可证的。元祐党籍碑上有个梁弼,是宦官,又是同入元祐党籍碑的宦官梁惟简的儿子(不少太监有养子)。南宋前中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四百八十七:“(绍圣四年。1097年)诏梁惟简男弼,陈衍男恂,并特除名,宋琼州编管。”陈衍也是入元祐党籍碑的太监。
                      (5)化州赤沙族谱说始祖梁弼公“原江西赣州府(赣州在明代才是府,这“赣州府”自是后人的说法)赣县籍,领北宋徽宗崇宁壬午科乡荐,宣和间选授知化州判官”。宋徽宗崇宁是在宋哲宗元祐、绍圣之后,结合信函说法,则是梁弼公任朝廷重臣被贬之后,再领乡荐。都曾为朝廷重臣了,还领乡荐?有点奇怪。
                      梁弼籍赣州,依信函的说法是因为被贬到赣州,这种定籍贯的做法有点滑稽,因为以此类推,梁焘被贬化州,那不是籍化州了?
                      (6)说梁弼公后来为“高州府化州判官”。高州是明代才开始为府,不过后代人叙述而用后代的名称,也是正常。不过说化州是高州的就错了。宋代化州和高州是平行的两个州,不相隶属。化州领石龙、吴川,南宋时又领石城;高州领电白、茂名、信宜三县。赤沙族谱只说化州判官,信函添加个高州府说是高州府化州判官,就画蛇添足了。
                      (7)标注梁焘的卒年是1096年。这是有问题的。
                      据史料《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记载,梁焘卒于绍圣四年年底,绍圣四年大体相当于公元1097年,而不是1096年。(其实严格而言,因为梁焘是绍圣四年年底去世,根据其去世具体日子换算,是已经进入公元1098年的1月份的。)
                      这个证明信函,自身就有不少问题,其说服力不免令人怀疑。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05-05 18:18
                      回复
                        上面那个不是一般的信函。“兹有” 一词用于证明等正式的应用文中。


                        IP属地:广东14楼2018-05-05 21:40
                        收起回复
                          图片中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5-06 19:58
                          收起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5-07 13:5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5-07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