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诗词吧 关注:117,823贴子:249,069

回复:更新二十四诗品及一些诗人(算是自己学习的记录好啦,更得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载瞻星气,仰望着星辰的光,载,语助词,无实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6楼2018-05-06 20:31
回复
    (7)载歌幽人,歌唱隐逸之人,此处歌乃谓语动词,指歌唱,赞美,不可解作定语“正在歌唱”载歌载瞻二句极言诗的洗炼要超脱世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7楼2018-05-06 20:33
    回复
      2025-07-25 03:1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流水今日,明月前身。作品一直像清澈的流水,如明月的化身。对此二句解释不必拘泥于“今日”“前身”,这里重点强调作品要一直如流水明月那样清澈晶莹,长期琢磨,达到洗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8楼2018-05-06 20:35
      回复
        首四句以“真人”之心态来比喻“洗炼”之诗境,所谓“超心冶炼”,是说这不是人为雕琢之冶炼,而是以超脱世俗之心,于意想中“冶炼”之,则自然落尽一切杂质,而显其素洁之本体。 “绝爱淄磷”,此句之意:“洗炼功到,则不美者可使之美,不新者可使之新,虽淄、磷亦觉可爱。”非言“淄磷”本身可爱,而自“超心冶炼”视之,则其中所含金银原质自然清晰呈现。若以人工冶炼,虽极尽工巧亦不可得最纯净之金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9楼2018-05-06 20:37
        回复
          中四句中所说“空潭泻春,古镜照神”,颇如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清澈见底而无丝毫尘埃的潭水,能把所有春光映现出来;古镜并不一定能照出人形貌上的纤细之处,但却最能从中看出真实神态,因为它在朦朦胧胧之中,要靠你的想像力去补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0楼2018-05-06 20:37
          回复
            后四句讲的是能达到“返真”的境界,则瞻望星辰,载歌幽人,怡然自得矣。今日如流水般洁净,皆因纯静皎洁的明月是吾前身也。《大宗师》篇云:“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1楼2018-05-06 20:38
            收起回复
              “洗炼”一品看来是讲的一种艺术技巧,但实际上也是说的一种诗歌的境界。此言诗境务必达到一种自然纯净、返归本体的状态,而绝无世俗尘垢之掺合,故云:“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2楼2018-05-06 20:40
              回复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是一片冰清玉洁的纯净心灵,又是脱尽铅华的朴素艺术形式。这种“洗炼”不是人工至极的精密凝练,而是归真返朴的纯净本色。此又道家之“洗炼”不同于儒家之“洗炼”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3楼2018-05-06 20:41
                回复
                  2025-07-25 03:06: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违俗向道 内在超越——贯穿《诗品》的重要精神”,主要通过考察《超诣》、《高古》、《洗炼》三品并联系“超越”文化理论和整部《诗品》,来讨论《诗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指向——违俗向道、内在超越。违俗向道、超越向美,全力倡扬、探究和呈现那与高洁自由的人格精神紧密相联的美和审美的丰富多彩的样态或境界,正是《诗品》诗歌美学突出的整体美学特质和文化特质。《诗品》是同时体现着中国文化内在超越和注重审美两大特质的一个典型样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4楼2018-05-06 20:42
                  回复
                    文学作品的洗炼(又作洗练),指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简明扼要。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早就把它作为一种文学风格来探讨过, 陆机《文赋》:“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 情。”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 者也。…季,…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紫与约舛。”把“丰”和“约”、“紫缛和精约”,当作两种对应的文学 风格来看待的。所渭“约”、“精约”,就是洗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5楼2018-05-06 20:51
                    回复
                      司空图在《洗炼》篇中,设计了奇特的理论结构。二十四诗品常常是开头立论,中间取象,末尾提出方法。本品则不同:先从方法上打响,扣人心弦,后以景物形象来透露显示洗炼风格实际含义和美学要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6楼2018-05-06 20:53
                      回复
                        创作需求对生活素材和感觉印象进行提炼。“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这四句是用比喻来阐述洗炼的方法,指出作家需要精心提炼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抛掉那一些非必要的琐屑材料,正像冶炼金银需去掉杂质一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7楼2018-05-06 20:57
                        回复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此四句主要强调作品思想感情的洗炼。“体素储洁”这句话是《洗炼》篇的核心,泻春,照神,返真,都是在极力烘托出作家创作时“体素储洁”的神态:他体察朴素的事理,保持高洁的品德,以使作品思想明净无瑕,这样才有可能到达洗炼。“载瞻星气,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这末段四句说明作家经过反复提炼素材后所创造出的境界,前二句是对文思明洁的仰慕,后二句是对洗炼效果的赞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9楼2018-05-06 21:02
                          回复
                            整篇看来,本品并非泛论文辞洗炼。唐末文坛存在着不重视 作品立意的浮艳文风。司空图主张作家摆脱世俗的羁绊而进行 “体素儲清”,“超心炼冶”,实现思想上的洗炼,然后才能作到 艺术上的洗炼。他这种针对时弊而提出的文学理论,是具有进步性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18-05-06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