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吧 关注:398,006贴子:43,479,765

回复:<音乐的故事(续集的续集)---记霹雳经典配乐> (带文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云山留禅-----一页书
我是被这首曲子拽回来的。 所以我把她放在第一首来写,为表感激。
我喜欢看文字,古人的文字、圣人的文字、科学家的文字。。。从那些形形色色的文字里,去寻找最初的天地,去寻找自己的开始。我还会看一种文字,就是,重病患者的文字。看他们描述人生中最大的灾难来临前的先兆,看他们如何一步步在肉体和精神上对抗这些根本无法对抗的灾难和痛苦。有的人暂时成功了,而有的人。。。即将或已经永远失去对抗或和解的机会。在这些灰暗、沉重、悲戚而又祈求奇迹与希望的文字里。。。我寻找结束。
这些文字,让我忘记了希望,忘记了朝阳,它们让人绝望。于是,我开始重新听霹雳的音乐,我知道这音乐一定可以拉着我的头发,将我拔出灰暗的深渊,让这个被绝望的文字打湿的我,重见天日。
当我看到被龙宿喂肿的剑子悠哉地跑到云渡山与一页书会面,当我听到随着闲庭信步一样祥和的乐音中,书书开怀的一笑。我知道,久违的阳光,不请自来。
读那些沉重的文字越久,我越是明白,没有什么,比生的希望更充满希望,更让人振奋。在这个春分已过,即将生机盎然的春日里,没有不绿的叶,没有不开的花。就让一切都归于生,属于生,从于生。
于是,我在这些文字里,陪那些坚强又脆弱的人们一起“死‘。 不知生,焉知死。然而不死过一次,又如何更加明白生的可贵。将自己置之死地中,去寻找生,寻找那种不顾一切想要见到春天的生。
这首曲子 ,放佛十二时景象幻在胸中,高怀独步,皎皎然俯仰有情。这个乐曲中的人物,不仅独步在旷古的天地中,也独步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
在这个我等待了那样久,终于辗转来到的春日里,生的希望就该和挡不住的春日一起。。。所向披靡。


IP属地:北京16楼2018-03-23 19:21
收起回复
    好友,又见到你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3-23 20:52
    收起回复
      狂刀出场曲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3-23 21:12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3-24 05:29
        回复
          好友,好久不见了。新年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3-24 11:27
          收起回复
            下面写剑子的新武戏曲 《天下无双》
            写之前先普及以下深奥的道教知识,不然可能看不明白我在写什么(不看上千卷道经的人是看不到这些知识的) :
            木 = 龙 = 性 = 柔 = 元神
            金 = 虎 = 情 = 刚 = 元精


            IP属地:北京21楼2018-03-25 09:18
            收起回复
              2 天下无双 --- 剑子仙迹新武戏曲
              我没有看剧,只是在优酷上搜搜剑子的片段。听到国语版的剑子嗓音尖利歇斯底里地喊着“为恨吾峰偿命来!” 。。。我直接魂神出窍。不得已又搜了黄大的原版配音,听到剑子愤而不恨,急而不躁的圆润高亢的嗓音后,我又魂神归位了。
              我想,不能责怪这些年轻的配音,他们很努力。可是,他们配的是仙侠剧,不是我心中的布袋戏。他们只是配音,不是知音。他们没有在上千集的时光里,和这些木刻的人物一起生,一起死过,没和他们一起痛过、笑过、挣扎过、失落过,又开怀过。更何况是陪着他们生而又死,死而复生,虽生犹死,又虽死犹生过。
              可是黄大不同。黄大用几十年的慢慢时光,陪着这些人物从一块朽木被千刀万剐后,雕刻成一个眉目清晰的人形。在剧集里,黄大用自己或高亢,或低沉,或压抑,或兴奋的声音陪着这一个个人物或雀跃,或悲伤,或遗憾,或珍惜过。在我心里,只有黄大才能配出这些人物与生俱来的特色,因为黄大用真实的时光和这些人物一起经历过。台前的人哭着笑着,台后配音的人就在那里哀着痛着。这种共同经历,让黄大从心里懂得他们,懂得他们在那个江湖里的喜与泪,悲与苦。黄大与这些人物,就是另一种“音声相解” 。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做到。我还是喜欢黄大的配音,就算有时候不看字幕会听不懂,也能闭上眼睛,从语调和音声中读出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黄大,以另一种方式,成为这个叫霹雳的江湖里,行走的人们的知音。这个知音一作。。。。。。就是一生。
              新剧中的剑子,比以前有更多的内心独白。他比以前喜欢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说给古尘听,说给豁然之境听,也隔着云烟,说给某个尚在远方的紫色知己听。这样的剑子,让人更容易贴近他的内心。贴身的知己----古尘,被斩断之后附在了古剑尊始上。从此,一人一剑,又可以形神合一,护道降魔。
              剑者,护身之物,乃作佛成仙之慧器,为圣为贤之把柄,即所谓还丹也。非还丹之外别有一剑。所谓还丹者,即还本来良知良能、刚柔合一之真灵,铸剑即铸此良知良能、刚柔合一之慧器。以体言则为丹,以用言则为剑,其实剑也丹也总是一个,无有两件。修真之道,铸剑为先,取刚柔中正之气,用水火煅炼成宝,名曰慧剑,佩带身傍,随心使用,万里诛妖一电光耳。修道者须要知的刚柔俱要归于中正,方能点化后天之阴。若宜刚而或柔,宜柔而或刚,或刚而过躁,或柔而太懦,不中不正,便是铸剑剑不成。古尘,属金,金为刚。 剑子,属道,道盛于东方,东方属木,木性柔。古尘与剑子,一金一木,一刚一柔,金木相并,刚柔相济。古尘,知道剑子降魔卫道的决心,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剑子一起炼消阴滓,共同进步,古尘就是剑子心心相印的知己。
              如果有一种乐器,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克己的兵刃相交,那就是------镲。 我还没有写过这个乐器,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其实剑子的武戏曲里,霹雳一直在用这种乐器来做短兵相接,火花迸溅的背景声,从《古尘现世》到《天下无双》 。 乐器,就是音乐里的兵器。兵器,就是战场上的乐器。 乐器,兵器,他们都可以在碰撞时发出音声。 兵器,即是阳刚而肃杀时的乐器。 乐器,即是温和而内敛时的兵器。若乐器与兵器有神,他们一定也是另一种音声相解的知己,或许也能坐在一起泡一壶茶,看着远山,说说各自对音律的见解,在音律中相知相惜。
              这首曲子,以两镲交错相擦而划出开天一声。整首音乐的背景,都是两镲的交击声,像猛烈而阳刚的短兵相交,又像雷霆万钧的剑拔弩张,迸裂的火花中是铿锵的碰撞。一阵悠扬的笛声,在满天炙热的火花中打破了金属兵器的阳刚,一下子进入明亮的道体。笛声从绵长转为短促,每一个音符都吹得气凝神足,放佛道者胸有成竹的春风得意。琵琶紧凑的弹拨,放佛草木皆兵又张弛有度。激烈一战之后,笛声与金属的撞击声一起,消失在云霄,直到天清地明。
              对我来讲,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能发出音声。有声时,我听它们的悲喜。无声时,我听它们的沉静。万物自有神,我以音声解其神。在音声相解的过程中,去读懂这个世界。
              愿做你一生的知己。


              IP属地:北京22楼2018-03-25 10:39
              收起回复
                大佬久仰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3-25 10:51
                回复
                  为嘛还不加精……@月幽魅浣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3-26 00:00
                  收起回复
                    3 客留欉中闻花香 ---- 情海过客组曲之一
                    http://www.xiami.com/song/1769785205
                    情到情无天已老,海至海枯地亦荒;过往人间笑人生,客留欉中闻花香。
                    这是情海过客的诗号,每句诗号就是一首曲子,一共四首。这四首曲子都是相同的曲调,只不过是节奏快慢、清扬沉缓的变化而已。我选的这一首,是组曲中的慢拍,这首曲子不像其他三首曲子一样,在昂扬的曲调中会吞掉一些本来完整的音符。所以,这一首听起来完整而沉静。
                    情海过客的“情海”太过深重,他在不知情的时候与灭门仇人结拜,又不自禁爱上仇人的情人。他这一生啊,在逝去的亲情, 虚伪的友情,和求而不得的爱情里跌宕起伏着。这些彷佛人世最重要的”情“,像汇集在一起的巨浪,一瞬间汹涌而来,誓要将他灭顶。最终, 他倾尽一切,也没有得到亲“情“的温暖,没有得到真心的友“情“,更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他的一生就是一个过客,在这些不得已的”情“中身不由己的飘荡着,不能自救,至死方休。
                    单簧管带着半点忧伤,娓娓道来。小提琴悠扬的合奏,是人世中孤注一掷的情有独钟,带着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低音的大提琴合奏,是亲人长辈们来自天上的叮咛与关怀。短暂的琵琶声,是一瞬即逝的友情。 当所有这些尘世的感情融合到一起,那当初似要毫不留情将我们吞噬的巨大波澜,在漫长的时间过后,反而幻化成明亮的月光下,宁静而温和的潮汐。时一过,境就迁。留下的,还是我们当初那颗最真的心。能将波澜转化为潮汐的力量,就是我们头顶的明月。只不过我们太过专注于尘世情海里的百般滋味,而忘了头顶这颗不变的真心。
                    时光教会我们,没有一颗真心抵挡不了的波澜。


                    IP属地:北京25楼2018-03-27 10:19
                    收起回复
                      说说霹雳的配音
                      不影响乐评,我单独写写配音的个人见解。
                      国语或者黄大的配音,只要配的相得益彰,我都喜欢。我对音律,是有喜好的。
                      我们每天,会听到很多声音,尤其是人声。在家和家人聊天,听家人的声音,一出门坐车,就听到报站的声音。车上,听陌生人的声音。到了机场或者火车站,听航班动态的声音。 看牙医,听医生的声音。旅行的时候,进入一些景点,听景点语音介绍的声音。那么多的声音,我们一定有自己的喜好。
                      在德国,听火车报站的声音,这些报站声都是真实的人生录制的,这声音很简单”下一站。。。“ 。可是这个男声沉稳、磁性、不急不躁,甚至非常温和有礼。去北欧的时候,坐船穿越冰河,有语音来解释四周的景点。一般是英语、日语的介绍比较多,我第一次听日语的语音, 这个男声温和而有力,语调中表达出恳切和欣悦。 这些声音,一听就能让人心静下来。
                      可,也有很多声音真的不想多听。 北京的公交系统使用的语音报站,女声简直就是城乡结合部的口齿,音调没有抑扬顿挫,只有平铺直叙。让我总有立刻下车的企图。更别提,车上大妈们尖酸单调的聊天声,小孩子尖利哭嚷的叫喊声,声声入耳。一国,一城,一车,一站,对我来讲,从声音就能听出它的内涵与素质。
                      万物都能发出声音,人声是活的声音。声音,都属于音律的范畴。我们的古人,对于声音早就定出了审美标准。是的,声音也能传达出美意。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 羽。五音中,没有现代的4和7。 4, 转折的太钝。7, 音高而尖利。
                      古人对于能发出音声的乐器都有审美标准,他们选择古琴的琴音陪伴自己。 古琴,金属的弦与木质的琴身结合。银色浑厚而苍劲,音调绵长而悠远。这就是古人对音律的审美。 他们绝不会选择尖利急躁的声音为伴,更不会选择单薄仓促的韵律为友。反而是人与琴一起,随着时光的流逝,一起超越生物的属性,在时光中升华为有着满满体悟与沉静的音律。
                      这就是我喜欢黄大配音的原因吧。 越到中老年,黄大的声音越浑厚而苍劲,张驰有力,不急不躁。 除了先天条件,岁月对黄大声线的打磨,才是重要的因素。没有岁月,一个人就无法完成从急躁单薄的青年,到磁性浑厚的中老年的变声期。 更何况,黄大陪伴着上千集的剧集走向和人物更迭。再加上岁月给黄大在心性和人生经历上的体悟。 这些都能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语和声调、音色上。
                      可以说,最终成全一个配音的,除了先天嗓音的条件外,还有慢慢的时光。


                      IP属地:北京27楼2018-03-27 12:43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28楼2018-03-27 20:36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8-03-28 10:23
                          回复
                            6666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03-29 13:14
                            回复
                              灯~灯~灯灯灯灯~~~~~~~~~~~~~~~~~~


                              IP属地:辽宁32楼2018-03-30 14: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