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吧 关注:10,096贴子:75,778

自己设想的中式战船,欢迎提意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桅战船,一层炮甲板。水线长45,水线宽10米,吃水4.5米,干舷3米,排水量1100吨。
武器上,火炮甲板一侧装有11门12磅炮,上甲板后部一侧有4门9磅炮。另在主甲板、艏楼、艉楼甲板沿中轴线两侧布置5门带有旋转炮架的18磅炮,船尾朝后布置4门9磅炮。一共22门12磅炮,12门9磅炮,5门18磅炮。


IP属地:安徽1楼2017-11-11 01:10回复

    船体结构上,按照中式帆船的传统以隔舱板、龙骨、大擸结合在一起成为主要受力结构。
    隔舱板有所演变,传统隔舱板是由脚梁、舱壁板、面梁以及加强的肋骨组成。现在为了作战方便,部分隔舱板仅剩脚梁、肋骨、面梁以及甲板梁组成的框架,去除了中间的舱壁板。支撑桅杆的隔舱板保留炮甲板以下的舱壁板(半梁),炮甲板以上打通为全通甲板。炮甲板以下还设有纵隔舱板。
    船侧由上到下一共4根大擸:口擸、方擸、大擸、托水擸,其中托水擸还起到舭龙骨的功能。大擸和隔舱板框架、纵向的甲板托梁、底压筋、纵隔舱板连接在一起,形成船只的整体结构框架。

    船艏尖舱、尾部的隔舱板是一直顶到上夹板下的满梁,形成水密性的艏艉舱。

    船艏艉为前后搪浪板,船艏柱延伸到水线以上,和各条擸一起与前搪浪板相接。船尾按中式船的传统画有彩绘,下部是船舵,采用西式艉柱舵。


    IP属地:安徽2楼2017-11-11 01:28
    收起回复

      帆仍然是传统的中式四角斜桁帆,下部为平行四边形,上部为扇形。
      船中部三根主桅高35米,前桅28米,后桅高20米。前桅略前倾,最后一根主桅和后桅略后倾。前桅和舰首斜桅之间拉有三角帆。帆面积约2000平方米,必要时可以加挂各种辅助帆。
      桅杆采用组合式的空心桅杆,类似下图:

      在同等强度情况下,空心桅杆能比实心桅杆轻25%,因此空心桅杆可以做的更粗,从而能承受更大的拉力和压力。同时可以在桅杆内部用绳索加固,进一步提高抗拉力。
      这样还过得去的帆面积加上削瘦的船型,应当可以保证不错的船速。


      IP属地:安徽4楼2017-11-11 01:59
      收起回复
        不错,设计发很仔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11 07:12
        回复
          大体结构都有了,剩下的就是组件填充和部分西部的构想差别。所以从完成度而言,基本设计已经成型。


          IP属地:湖南6楼2017-11-11 11:39
          回复
            大的结构就提一个,分舱尤其是顶甲板、艏尾楼的设计,其实可以采用前艏楼、中骑楼,弧面平甲板的设计。类似下图 简易示意图


            IP属地:湖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7-11-11 12:25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8楼2017-11-11 12:28
              回复
                弧面顶甲板


                IP属地:湖南9楼2017-11-11 12:32
                回复
                  艉楼的坏处在于阻风,低矮的龟面艏楼则有助于劈风以及扶助支撑前桅。桅杆帆下部实际漏风,以中楼而设则进一步降低舷重,弦高,还有助于风帆侧面吃风。


                  IP属地:湖南10楼2017-11-11 12:38
                  收起回复

                    船体设计细节
                    艏楼内部是水手舱,供水手休息。艏楼下方是锚缆室,设有收锚绞车。在下方艏尖舱内设有水柜。
                    艉楼顶层前部是操舵室,后部是船长室。
                    艉楼一层后部是军官舱和军官餐厅。
                    炮甲板最后是舵柄间以及武器室。
                    炮甲板和下甲板之间是船员仓,用于炮手水兵等休息,下甲板以下是底舱,存放弹药、补给和维修物资。
                    隔舱板脚梁上加上木板作为底舱地板,底舱地板下面是压舱载。
                    船首设有2道全封闭隔舱板,船尾设有3道全封闭隔舱板。
                    船体中部紧靠3根主桅后部设有3道半隔舱板,和纵隔舱板一起支撑主桅,半隔舱板的舱壁板只到炮甲板下。半隔舱板把船中部炮甲板以下分为前桅舱、中桅舱、后桅舱。
                    半隔舱板之间设有7道隔舱板框架,隔舱板框架没有舱壁板,只是脚梁、肋骨、甲板梁构成的框架。
                    隔舱板框架之间还设有15对帮肋,帮肋强度较低,只有脚梁和肋骨,类似西式帆船的肋骨。
                    所有相邻肋骨之间均进行对角线加强。内船壳板成反向对角线,进一步加强船体,如下图:

                    甲板梁之间也用对角巷加强,甲板也与内船壳板一样成反向对角线加强。


                    IP属地:安徽11楼2017-11-11 17:49
                    回复
                      首柱是要挂三角帆?尾柱要挂软尾帆用吗?
                      中式船用西式平衡舵吗?船体的减阻凹陷也取消了?
                      这个船体看起来受西式影响很重,不看帆一时看不出是中式的来


                      IP属地:山东13楼2017-11-11 18:31
                      收起回复
                        中式船体底部靠前的地方有一个凹陷,是用来减阻的,这是世界唯一。可以保留这个特点。
                        中式半平衡舵广泛用在现代舰艇上,用回西式舵是倒退。建议做成可升降半平衡舵。
                        装炮的问题,如果不计减点航速。可以再加一到二层甲板,下层甲板最宽,上层窄些的。这个不影响底下的船体线型。


                        IP属地:山东14楼2017-11-11 18:45
                        收起回复
                          你很有想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11-11 20:15
                          回复
                            桅杆不用加高,帆不是硬伤,是强项啊。我国古船要是放到西方,都是动力强劲的快帆船!这个只要乘坐过我国古船的外国人都有共识!
                            世界最大的古船就是我国设计的,动力没有任何问题!
                            软帆和高桅缺陷太多!风小了吹不起来没动力,风大点就要收上帆,不然就翻了。西方古船重心一向高。那个高桅杆只有在风不大不小时才可以张帆,非常鸡肋!还有复杂的帆索。西方是完败的!
                            考虑吸收西方的火力就可以了,别的西方完败!
                            我国古船的减阻凹陷是在船底龙骨,靠近船头的位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1-11 2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