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吧 关注:10,102贴子:75,791
  • 7回复贴,共1

自己设想的中式战船,欢迎提意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桅战船,一层炮甲板。水线长45,水线宽10米,吃水4.5米,干舷3米,排水量1100吨。
武器上,火炮甲板一侧装有11门12磅炮,上甲板后部一侧有4门9磅炮。另在主甲板、艏楼、艉楼甲板沿中轴线两侧布置5门带有旋转炮架的18磅炮,船尾朝后布置4门9磅炮。一共22门12磅炮,12门9磅炮,5门18磅炮。


IP属地:安徽1楼2017-11-11 01:10回复

    船体结构上,按照中式帆船的传统以隔舱板、龙骨、大擸结合在一起成为主要受力结构。
    隔舱板有所演变,传统隔舱板是由脚梁、舱壁板、面梁以及加强的肋骨组成。现在为了作战方便,部分隔舱板仅剩脚梁、肋骨、面梁以及甲板梁组成的框架,去除了中间的舱壁板。支撑桅杆的隔舱板保留炮甲板以下的舱壁板(半梁),炮甲板以上打通为全通甲板。炮甲板以下还设有纵隔舱板。
    船侧由上到下一共4根大擸:口擸、方擸、大擸、托水擸,其中托水擸还起到舭龙骨的功能。大擸和隔舱板框架、纵向的甲板托梁、底压筋、纵隔舱板连接在一起,形成船只的整体结构框架。

    船艏尖舱、尾部的隔舱板是一直顶到上夹板下的满梁,形成水密性的艏艉舱。

    船艏艉为前后搪浪板,船艏柱延伸到水线以上,和各条擸一起与前搪浪板相接。船尾按中式船的传统画有彩绘,下部是船舵,采用西式艉柱舵。


    IP属地:安徽2楼2017-11-11 01:28
    收起回复

      帆仍然是传统的中式四角斜桁帆,下部为平行四边形,上部为扇形。
      船中部三根主桅高35米,前桅28米,后桅高20米。前桅略前倾,最后一根主桅和后桅略后倾。前桅和舰首斜桅之间拉有三角帆。帆面积约2000平方米,必要时可以加挂各种辅助帆。
      桅杆采用组合式的空心桅杆,类似下图:

      在同等强度情况下,空心桅杆能比实心桅杆轻25%,因此空心桅杆可以做的更粗,从而能承受更大的拉力和压力。同时可以在桅杆内部用绳索加固,进一步提高抗拉力。
      这样还过得去的帆面积加上削瘦的船型,应当可以保证不错的船速。


      IP属地:安徽4楼2017-11-11 01:59
      收起回复

        船体设计细节
        艏楼内部是水手舱,供水手休息。艏楼下方是锚缆室,设有收锚绞车。在下方艏尖舱内设有水柜。
        艉楼顶层前部是操舵室,后部是船长室。
        艉楼一层后部是军官舱和军官餐厅。
        炮甲板最后是舵柄间以及武器室。
        炮甲板和下甲板之间是船员仓,用于炮手水兵等休息,下甲板以下是底舱,存放弹药、补给和维修物资。
        隔舱板脚梁上加上木板作为底舱地板,底舱地板下面是压舱载。
        船首设有2道全封闭隔舱板,船尾设有3道全封闭隔舱板。
        船体中部紧靠3根主桅后部设有3道半隔舱板,和纵隔舱板一起支撑主桅,半隔舱板的舱壁板只到炮甲板下。半隔舱板把船中部炮甲板以下分为前桅舱、中桅舱、后桅舱。
        半隔舱板之间设有7道隔舱板框架,隔舱板框架没有舱壁板,只是脚梁、肋骨、甲板梁构成的框架。
        隔舱板框架之间还设有15对帮肋,帮肋强度较低,只有脚梁和肋骨,类似西式帆船的肋骨。
        所有相邻肋骨之间均进行对角线加强。内船壳板成反向对角线,进一步加强船体,如下图:

        甲板梁之间也用对角巷加强,甲板也与内船壳板一样成反向对角线加强。


        IP属地:安徽11楼2017-11-11 17:49
        回复

          这种是现代改良的百慕大帆,由于三角形帆的顶部尖端在空气动力学上是个无用的废材,所以现代一些设计倾向于把这个尖端给截去,这样桅杆高度可以降低而帆的受风性能更佳。当然也可以同样桅杆高度下帆的有效面积增大。
          为了支持去掉尖端后多出来的角,在帆面上设置一根斜撑杆,而帆顶包裹水平拉索来拉住这个斜撑杆。最后的这个形状说实话和中式扇形帆非常接近,也就是去掉了桅杆前的部分,撑杆更稀疏而已。所以说中式扇形帆在形制上其实是比较完美的,能够改进的地方恐怕不多。


          IP属地:安徽28楼2017-11-13 13:04
          收起回复
            根据吧友们提的意见,对露天甲板的设备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些细节
            如图,只保留了2们可全向旋转的火炮,数量减少了所以换成更大口径的24磅炮。另外在露天甲板舷侧增加了6门12磅火炮,配备回旋炮架可以有较大射角。
            甲板上增加了小艇、升帆绞车、帆踏、甲板入口、锚架等设施。


            IP属地:安徽32楼2017-11-13 22:22
            收起回复

              船帆的另一种改进型,实际上就是把原来大角度向上倾斜的帆顶桁直接变成垂直的,并且固定到桅杆顶部了。下面的帆撑改为帆桁,升帆索连接到这根帆桁上。升帆时先通过连接这根帆桁的升帆索把帆的主体部分拉到下桅杆顶,然后通过上桅杆顶的索具把帆上部扇形部分拉到位。
              这样的改动好处是一方面增加了帆顶部的高度,另一方面对帆顶部的固定较好,而且气动外形更好。
              这种帆型很接近削去尖顶的百慕大三角帆,事实证明百慕大三角帆的尖顶没有多大用处,很多设计中把三角帆尖顶削去,增加斜撑,就成了这种外形。


              IP属地:安徽33楼2017-11-13 22:45
              收起回复
                @ 过路的人丁

                很明显三角帆的帆桁远比桅杆要高,一般的帆桁挑出到桅杆之上了。


                IP属地:安徽38楼2018-03-31 18: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