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留京(五)
傍晚,流川凭着记忆寻至城西窄巷,闻着家家户户的炊烟香,踏过悠长的青石板,转过曾被顽劣孩童撞倒的拐角,抬眼瞥见当日墙头那株赤红如焰的榴花,如今已开始渐次凋零。
曾略显破败的门户,早已粉刷一新,门漆锃亮、灰砖平整,两侧楹联新成,确是仙道手书——居山方始知山静,处世孰能忘世忧。
流川望着紧闭的木门愣了愣神,眼前浮现的,却是逍遥居那两扇从不落锁的柴扉。不错,以前山道迢迢、水远山长,但无论何时,总有一扇门始终为他洞敞于峰回路转处,奈何当时只道是寻常。
半晌,流川抬手叩门,无人相应,遂加重力道反复两次,终是寻人不遇,正欲折身归去,但听吱嘎一声门响,隔壁邻里却开门探出个头来。
流川定睛一看,似觉有些眼熟,正值回忆之际,对方倒率先眼眸一亮,笑嘻嘻地拉开大门,上前招呼道:“哟,你不是那天那个俊后生嘛!怎的,没过俩月就不认识啦?我是刘婶啊,瞧你年纪轻轻的,记性比我还差。甭敲啦,仙道家这会儿没人,他这几天忙着呢,回来得晚。那个念书的小机灵鬼,也上会馆去了。不过他家小媳妇应该快回来了,她去后面并蒂湖洗衣服,都去了好一阵子了,该回来了。要不,你先来婶婶家坐着等?”
“……小媳妇?”
“哎呀,你瞧我这嘴,比街口那说书的还快。”刘婶举起手,如抖扇般,作势连连轻拍唇角,嘴上却仍是没闲着,“错了错了,现在还不是小媳妇,是相田姑娘。不过,既然你是仙道的朋友,那刘婶我悄悄跟你说,他俩啊,好事近啦!怪不得以前仙道一个人在这儿的时候,我给他相过好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嘴都快说破了,他倒好,回回跟我打太极。敢情是家乡有这么个水灵灵的青梅竹马,两人打小就在一块儿,那感情,旁人能比吗?仙道呢,也的确值得托付,不是陈世美那号人,当初中了状元做了官,门前也清净着呢。这些我都跟那小媳……相田姑娘说过了,人家脸上害羞,心里可甜着呢。不过,要我说,仙道也真是木啊,人姑娘都找上门来了,他连泡也没冒一个,真以为是陪她弟弟念书来啦?我在旁边看着都着急!你们这些做朋友的,也撺掇撺掇,让他主动着点儿。我都问过了,人姑娘也老大不小了,就为了他,这可一直耽搁着呢。你说他到底还在等什么?再拖下去,弥勒佛都该出世喽。”
刘婶越说越来劲,嘴碎一长串,大气也不喘。流川静静地听着,面色仍旧冷冷淡淡,上次和仙道一道在这儿时,早已领教过刘婶翻嘴皮子的功夫,这些长长短短他也不过听一半丢一半,算不得上心,说来说去,要紧的终究只有一个问题:“仙道……他乐意吗?”
“呵,你这问的叫什么话。一听就知道你也还没娶亲吧,怕不也是块木头吧,哎哟,那话怎么说来着,什么类聚什么群分的。不管了,咱先把仙道的事儿张罗了,回头你的事,也包在婶婶身上。”刘婶喜笑颜开地拍拍心口,继言道,“这阵子我都和人姑娘混熟了,早就帮他试探过了,人家可是连聘礼都甘心不要!这等美事,哪里去找?仙道天天操心朝廷的事,这个,我也不懂,但这姑娘日日在家忙里忙外,我可都看在眼里。这年头,模样好的,不一定知道疼人,知道疼人的,又不一定入得了眼。人相田姑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听说还读过书呐。仙道要连这都不乐意,难道打一辈子光棍?这偌大的京城,不是刘婶唬你,那可是真会吃人的。仙道以前一个人,就这么漂着,无亲无故,丫鬟也不买一个,生病了连个端药送水的人都没有,还是刘婶我去照顾的。就这样他头上还有顶乌纱帽呢,说出去谁信?以后日子还长,他这个劳碌命,没个人在身边,那哪儿成?别的咱都可以不提,你就说刘婶这话在理不在理吧?”
流川随着她的话尾,蓦地想起仙道从屋顶上摔下来的那一天。一夜风雨过后,院里一片狼藉,他污泥满身,晕倒在地,也不知已躺了多久……
妇人见流川不答话,她倒也无所谓,又转转心思,拉来另一车话,刚张开嘴,恰巧瞧见巷尾徐徐走来一个倩影,登时换了口型:“哟,相田姑娘回来啦。正巧,这是找你家仙道的。”
弥生闻言,边挥手招呼刘婶,边快走两步,近前一看,一眼便认出了流川。
“是……流川公子吧?前几日在甘宝斋行色匆匆,委实失礼。返家路上,阿彰一直说起你来着。他这几年,全仰仗你照拂,能于失意之际,结此金石之交,是阿彰的福气,胜似……”话至此处,弥生略顿了顿,莞尔一笑,“添了个异姓兄弟。往后还请公子务必常来坐坐,弥生正愁无阶答谢呢。今日家里没人,怠慢了,且先进屋坐吧,阿彰可能还得耽误一会儿。”
虽不是第一次照面,但眼下却是流川头一回仔细打量眼前的女人。面容姣好,口齿伶俐,浣衣归来,裙摆衣袖上均沾着点点水痕,她却像是不甚在意,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左臂半兜半夹着一个木盆,内里装着些许皂角、一根捣衣槌与两三件暗色长衫,看着像是仙道的。
弥生自是知道流川在打量自己,也不露拘谨之态,只略昂了昂脖,信手理理鬓角,笑道:“如此形貌,教公子看笑话了。我闲来无事,替阿彰洗两件便服罢了。这事儿得趁他不在赶紧做,不然他又该说我不好好歇着了。其实公服、被褥之类的,都送浆洗房了。”
流川久未接话,只觉自己好像走错了地方,格格不入。女人口中的阿彰,仿佛根本就不是逍遥居里的那个仙道。只是,自己所认识的那个男人,以及那扇敞开的大门,到底散失在了哪里,他终究也说不上来……
莫名一阵胸闷,流川微闭了闭眼,转身便走。
弥生见状,赶忙追问:“公子这就要走?若有要事,不如留个字条?”
“不必告诉他我来过。”
入夜,流川倍觉气短溽热。
二更将尽时,藤真又专命人过来往冰鉴里加了一道冰,留下好些消暑的瓜果,镇于冰层之上。屋内始终凉气四溢,丫鬟退出门去时,教室外的热浪一激,还禁不住打了个哆嗦。流川于里间宴坐静修,却总感上体气脉不畅,胸中块垒郁积。
有心想见他,却连门都没进,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
回想山中旧日,自己好像从未担心过仙道会忽然不见,即便他分明就是在某一天忽然出现的。隔一天,隔一候,隔一月,不论何时前往,期待,一次也不曾落空;找寻,永远能得到回应。而今想来,那是何等幸运。
这种安适感,流川并不陌生,安西正是如此养育他的,以致他纵为弃儿,也不曾暗觉惶惶无所依。直至安西去世,才令人幡然醒悟,这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是另一个人无言的温柔。
思及恩师,原本烦闷的心绪,又陡添一汪浓愁。今夜这禅是坐不下去了,流川倏然起身,唰的一声,抽出壁上佩剑,寒光一闪,人已推门而出,略施轻功,踏柱而上,飞身跃至屋脊。
残月下,长剑乱舞生风,白衣照影成双。
城西窄巷,他新居初成,有人陪侍左右,不知是否真有娶亲之意?就是娶了,又待如何?
提膝空劈,身随剑转,退左还右,剑扫长虹。
西市,他与丽人走街串店,正欲上前招呼, 旁人一声“夫人”,缘何顿然止步?
云剑盘顶,乍徐还疾,绰约遒健,似醉非醉。
尚书府,他眼底含愁,若即若离,曾言一朝离山、步步生变,果真也就变了?
绞剑挥洒,忽往复收,即刚即劲,飒飒有声。
待月楼,他欲语还休,未曾坦露的那些话,只恐今生都无从知晓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由着性子,拂衣而去……
急火攻心,流川旋身而起,挽花突刺,剑身空自乱颤,看看脱手,慌忙回勾,锋刃无端缠上披散的发尾,心中方寸尽失。落地之时,人已由房顶大脊落至屋面正坡。一招叶底穿花,使得一塌糊涂,纷扬断发似松针洒落,附于衣上,若芒刺在身。
流川垂着剑,木讷地看着几缕青丝缓缓坠地,错得错失,愈追愈逝,莫名的腾涌寸寸沉寂。
“怎么了?”
心烦意乱中,不察有人已接连翻墙越院,上房踏檐,悄无声息地来到身后,一面问话,一面只手撩起流川残缺的乌丝,只见剑锋过处,有断锦裂帛之势。
“番邦来朝,朕分身乏术,几日没来,就气成这样?这头发……”泽北以指尖揉捻着参差发梢,一束束地捋开,又一根根地从掌心滑落,“……可惜了。”
缓缓言毕,他覆手取过流川手中佩剑,反手扣握剑柄,轻轻攥拢那长长短短的发尾,以剑格前三寸刃钢削之,一剑挥下,齐截如初。
傍晚,流川凭着记忆寻至城西窄巷,闻着家家户户的炊烟香,踏过悠长的青石板,转过曾被顽劣孩童撞倒的拐角,抬眼瞥见当日墙头那株赤红如焰的榴花,如今已开始渐次凋零。
曾略显破败的门户,早已粉刷一新,门漆锃亮、灰砖平整,两侧楹联新成,确是仙道手书——居山方始知山静,处世孰能忘世忧。
流川望着紧闭的木门愣了愣神,眼前浮现的,却是逍遥居那两扇从不落锁的柴扉。不错,以前山道迢迢、水远山长,但无论何时,总有一扇门始终为他洞敞于峰回路转处,奈何当时只道是寻常。
半晌,流川抬手叩门,无人相应,遂加重力道反复两次,终是寻人不遇,正欲折身归去,但听吱嘎一声门响,隔壁邻里却开门探出个头来。
流川定睛一看,似觉有些眼熟,正值回忆之际,对方倒率先眼眸一亮,笑嘻嘻地拉开大门,上前招呼道:“哟,你不是那天那个俊后生嘛!怎的,没过俩月就不认识啦?我是刘婶啊,瞧你年纪轻轻的,记性比我还差。甭敲啦,仙道家这会儿没人,他这几天忙着呢,回来得晚。那个念书的小机灵鬼,也上会馆去了。不过他家小媳妇应该快回来了,她去后面并蒂湖洗衣服,都去了好一阵子了,该回来了。要不,你先来婶婶家坐着等?”
“……小媳妇?”
“哎呀,你瞧我这嘴,比街口那说书的还快。”刘婶举起手,如抖扇般,作势连连轻拍唇角,嘴上却仍是没闲着,“错了错了,现在还不是小媳妇,是相田姑娘。不过,既然你是仙道的朋友,那刘婶我悄悄跟你说,他俩啊,好事近啦!怪不得以前仙道一个人在这儿的时候,我给他相过好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嘴都快说破了,他倒好,回回跟我打太极。敢情是家乡有这么个水灵灵的青梅竹马,两人打小就在一块儿,那感情,旁人能比吗?仙道呢,也的确值得托付,不是陈世美那号人,当初中了状元做了官,门前也清净着呢。这些我都跟那小媳……相田姑娘说过了,人家脸上害羞,心里可甜着呢。不过,要我说,仙道也真是木啊,人姑娘都找上门来了,他连泡也没冒一个,真以为是陪她弟弟念书来啦?我在旁边看着都着急!你们这些做朋友的,也撺掇撺掇,让他主动着点儿。我都问过了,人姑娘也老大不小了,就为了他,这可一直耽搁着呢。你说他到底还在等什么?再拖下去,弥勒佛都该出世喽。”
刘婶越说越来劲,嘴碎一长串,大气也不喘。流川静静地听着,面色仍旧冷冷淡淡,上次和仙道一道在这儿时,早已领教过刘婶翻嘴皮子的功夫,这些长长短短他也不过听一半丢一半,算不得上心,说来说去,要紧的终究只有一个问题:“仙道……他乐意吗?”
“呵,你这问的叫什么话。一听就知道你也还没娶亲吧,怕不也是块木头吧,哎哟,那话怎么说来着,什么类聚什么群分的。不管了,咱先把仙道的事儿张罗了,回头你的事,也包在婶婶身上。”刘婶喜笑颜开地拍拍心口,继言道,“这阵子我都和人姑娘混熟了,早就帮他试探过了,人家可是连聘礼都甘心不要!这等美事,哪里去找?仙道天天操心朝廷的事,这个,我也不懂,但这姑娘日日在家忙里忙外,我可都看在眼里。这年头,模样好的,不一定知道疼人,知道疼人的,又不一定入得了眼。人相田姑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听说还读过书呐。仙道要连这都不乐意,难道打一辈子光棍?这偌大的京城,不是刘婶唬你,那可是真会吃人的。仙道以前一个人,就这么漂着,无亲无故,丫鬟也不买一个,生病了连个端药送水的人都没有,还是刘婶我去照顾的。就这样他头上还有顶乌纱帽呢,说出去谁信?以后日子还长,他这个劳碌命,没个人在身边,那哪儿成?别的咱都可以不提,你就说刘婶这话在理不在理吧?”
流川随着她的话尾,蓦地想起仙道从屋顶上摔下来的那一天。一夜风雨过后,院里一片狼藉,他污泥满身,晕倒在地,也不知已躺了多久……
妇人见流川不答话,她倒也无所谓,又转转心思,拉来另一车话,刚张开嘴,恰巧瞧见巷尾徐徐走来一个倩影,登时换了口型:“哟,相田姑娘回来啦。正巧,这是找你家仙道的。”
弥生闻言,边挥手招呼刘婶,边快走两步,近前一看,一眼便认出了流川。
“是……流川公子吧?前几日在甘宝斋行色匆匆,委实失礼。返家路上,阿彰一直说起你来着。他这几年,全仰仗你照拂,能于失意之际,结此金石之交,是阿彰的福气,胜似……”话至此处,弥生略顿了顿,莞尔一笑,“添了个异姓兄弟。往后还请公子务必常来坐坐,弥生正愁无阶答谢呢。今日家里没人,怠慢了,且先进屋坐吧,阿彰可能还得耽误一会儿。”
虽不是第一次照面,但眼下却是流川头一回仔细打量眼前的女人。面容姣好,口齿伶俐,浣衣归来,裙摆衣袖上均沾着点点水痕,她却像是不甚在意,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左臂半兜半夹着一个木盆,内里装着些许皂角、一根捣衣槌与两三件暗色长衫,看着像是仙道的。
弥生自是知道流川在打量自己,也不露拘谨之态,只略昂了昂脖,信手理理鬓角,笑道:“如此形貌,教公子看笑话了。我闲来无事,替阿彰洗两件便服罢了。这事儿得趁他不在赶紧做,不然他又该说我不好好歇着了。其实公服、被褥之类的,都送浆洗房了。”
流川久未接话,只觉自己好像走错了地方,格格不入。女人口中的阿彰,仿佛根本就不是逍遥居里的那个仙道。只是,自己所认识的那个男人,以及那扇敞开的大门,到底散失在了哪里,他终究也说不上来……
莫名一阵胸闷,流川微闭了闭眼,转身便走。
弥生见状,赶忙追问:“公子这就要走?若有要事,不如留个字条?”
“不必告诉他我来过。”
入夜,流川倍觉气短溽热。
二更将尽时,藤真又专命人过来往冰鉴里加了一道冰,留下好些消暑的瓜果,镇于冰层之上。屋内始终凉气四溢,丫鬟退出门去时,教室外的热浪一激,还禁不住打了个哆嗦。流川于里间宴坐静修,却总感上体气脉不畅,胸中块垒郁积。
有心想见他,却连门都没进,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
回想山中旧日,自己好像从未担心过仙道会忽然不见,即便他分明就是在某一天忽然出现的。隔一天,隔一候,隔一月,不论何时前往,期待,一次也不曾落空;找寻,永远能得到回应。而今想来,那是何等幸运。
这种安适感,流川并不陌生,安西正是如此养育他的,以致他纵为弃儿,也不曾暗觉惶惶无所依。直至安西去世,才令人幡然醒悟,这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是另一个人无言的温柔。
思及恩师,原本烦闷的心绪,又陡添一汪浓愁。今夜这禅是坐不下去了,流川倏然起身,唰的一声,抽出壁上佩剑,寒光一闪,人已推门而出,略施轻功,踏柱而上,飞身跃至屋脊。
残月下,长剑乱舞生风,白衣照影成双。
城西窄巷,他新居初成,有人陪侍左右,不知是否真有娶亲之意?就是娶了,又待如何?
提膝空劈,身随剑转,退左还右,剑扫长虹。
西市,他与丽人走街串店,正欲上前招呼, 旁人一声“夫人”,缘何顿然止步?
云剑盘顶,乍徐还疾,绰约遒健,似醉非醉。
尚书府,他眼底含愁,若即若离,曾言一朝离山、步步生变,果真也就变了?
绞剑挥洒,忽往复收,即刚即劲,飒飒有声。
待月楼,他欲语还休,未曾坦露的那些话,只恐今生都无从知晓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由着性子,拂衣而去……
急火攻心,流川旋身而起,挽花突刺,剑身空自乱颤,看看脱手,慌忙回勾,锋刃无端缠上披散的发尾,心中方寸尽失。落地之时,人已由房顶大脊落至屋面正坡。一招叶底穿花,使得一塌糊涂,纷扬断发似松针洒落,附于衣上,若芒刺在身。
流川垂着剑,木讷地看着几缕青丝缓缓坠地,错得错失,愈追愈逝,莫名的腾涌寸寸沉寂。
“怎么了?”
心烦意乱中,不察有人已接连翻墙越院,上房踏檐,悄无声息地来到身后,一面问话,一面只手撩起流川残缺的乌丝,只见剑锋过处,有断锦裂帛之势。
“番邦来朝,朕分身乏术,几日没来,就气成这样?这头发……”泽北以指尖揉捻着参差发梢,一束束地捋开,又一根根地从掌心滑落,“……可惜了。”
缓缓言毕,他覆手取过流川手中佩剑,反手扣握剑柄,轻轻攥拢那长长短短的发尾,以剑格前三寸刃钢削之,一剑挥下,齐截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