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宫廷吧 关注:7,462贴子:864,805

回复:【华韵宫·庆应殿】——嘉懿太后 夏摇筝 寝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失魂落魄的从永安宫出来,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不想回府只在宫里漫无目的的闲逛。到了桓弟的天权榭没有敲门的勇气,到了元昭仪的缀梨苑也只是远远的望了一眼。)
(天上开始飘起雨来,额前的碎发被雨打湿贴在脸上,最后居然走到了华韵宫。)
(今天是我的成人礼,是我行冠礼的日子。本来想今天去看母妃我母子二人一起和和乐乐,可是…父皇从小就对我不上心,这种事情他根本不可能记得,还有皇奶奶…从小最疼我的皇奶奶,她已经很久没有见我了。)
(我对于这个世间,大概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惶惶然站在门前,看到华韵宫的门打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位妇人,满脸惊讶的看着我。)
“太后娘娘刚差人去找殿下没想到殿下竟自己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7-09 22:53
回复
    ( 昨天夜里,我辗转难眠,大约是夏夜里划破天际的惊雷所致,又或者是因为烦闷而阴郁的天气。披了件衣裳起床,铃儿扶着我走到窗边,长长叹了口气与她说起明日是景昀的生辰,今年与往年不同,要行冠礼了。 )
    ( 我是不指望他的母妃苏氏能有多大作为,前些日子才被罚了俸禄迁到了永安宫最偏僻的院子,她能给景昀带来的只有麻烦与失败。 )
    ( 宫人领着浑身湿漉漉的景昀进来时,我正在给满屋的兰草修剪枝叶,放下手中的剪刀迎上前,伸手替他擦拭着脸上的雨水。 )
    “ 怎么淋成这个样子,绿箩,先领着郡侯去内殿更衣。 ”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7-09 22:55
    回复
      -
      (晕晕乎乎的被那宫人领进了应庆殿,看着里面的装饰与当年的寿安宫别无二致,突然有些恍惚了。)
      (那十二年是我最痛苦也最开心的十二年。那年我离开母妃饱受母子离别之痛,那年皇奶奶待我极好教养我为人处世之道。)
      (走到皇奶奶身边她正在修剪兰草,岁月似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什么,依然是十二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皇奶奶抬手给我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吩咐宫人带我去换衣服。)
      (跟在绿萝姑姑的身后一言不吭,直到换好了衣服到皇奶奶面前够才开口。)
      “孙儿给皇奶奶问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7-09 22:57
      回复
        “ 起来吧。 ”
        ( 且不论他母妃做过什么,我是极疼爱这个孙儿的。一个他还有一个是衡儿家的阿栩,他们都不嫌弃我这里枯燥又无聊,总爱来坐坐。 )
        “ 今日是你生辰,哀家记得的。 ”
        ( 抬手抚上他的眉眼,示意一旁的铃儿去把我今日早晨亲自动手做的长寿面给他端出来。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桌,拉着他走近后坐下。 )
        “ 趁热吃一些,长命百岁的。 ”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7-07-09 22:57
        回复
          -
          “皇奶奶…”
          (玲儿姑姑端来了一碗热腾腾的面,这时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行冠礼的正服。从今天过后,我也成了可以替很多人遮风挡雨的大人了。)
          (接过玲儿姑姑手里的面,吃了一口有泪水划过脸颊滴到了碗里。偷偷抹去了泪痕,埋头狠吃,也不顾烫与不烫。面条是手作的,吃着不如御膳房平日里做的劲道,也明白了这是皇奶奶亲手为我做的。)
          (很快就吃完了一碗,玲儿姑姑端了碗下去,殿里只剩我与皇奶奶。身子向下坐在脚踏上,将头躺在皇奶奶的腿上,像小时候皇奶奶给我讲故事一样。)
          “孙儿还以为…皇奶奶也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7-09 22:59
          回复
            “ 你父皇年幼时,每逢生辰,哀家也会替他做一碗长寿面,你皇伯父和四姑姑也是如此。你姑姑直到出嫁前,每到生辰都要哀家替她煮面吃的。 ”
            ( 低头絮絮叨叨说着,语调柔和而沉稳,轻轻替他梳理着刚刚洗澡时打湿的发梢。我这一生最开心的日子,应该就是几个孩子还未出宫前的时候了,虽然那时地位不高,需要在许多人面前低眉顺眼,但从不会感觉到孤独。 )
            “ 怎么会忘呢?景昀是哀家一手带大的,哀家记得清清楚楚。 ”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7-07-09 23:00
            回复
              -
              (闭上眼睛听着皇奶奶絮絮着以前的事情,仿佛回到了儿时。那时候皇奶奶还不是太后,父皇也还不是父皇。皇伯父家的阿栩老是来宫里看皇奶奶,我们俩也是谁也瞧不起谁。一晃间,他随着他父王离了长安,我也出宫封府。)
              (也想到了当年的母妃,那时候的她,虽然有些心高气傲但是对我极好,她喜欢抱着我坐在芙蕖堂门口叫着我乳名然后逗我玩。她说,之所以叫我安儿,是希望我一生平安。现在的她,为何变成了这样?)
              “皇奶奶,孙儿今日去见她了。”
              (想说母妃,但是这两个字仿佛被生生掐断,如鲠在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7-09 23:00
              回复
                ( 手上的动作一滞,忽然回想起十多年前那苏氏来寿安宫向我问安时的场景,嚣张跋扈的气焰惹人生厌。时过境迁,如今我常伴青灯古佛,心境平和下来,也就不再计较这些陈年旧事了,只当是闲话家常,轻轻问了一句。 )
                “ 哦,她过得好吗? ”
                ( 我虽闭门不出,消息却还是灵通的,寿安宫那一出闹剧我也听说了。苏氏被我夺走了儿子这么多年,也不见她痛定思痛,改过自新,反而是变本加厉了。 )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7-07-09 23:01
                回复
                  -
                  (躺在皇奶奶腿上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她过得一点都不好。我不在的这些年,并不清楚她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母妃虽然有些张扬,但是对我很好,因为年纪小对她的印象不深,她却每月都缝了衣裳给我送过来。那密密的针尖带着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即使皇奶奶对我很好也代替不了母亲在我心里的位置。)
                  “皇奶奶,孙儿不懂,当年那个月月给孙儿做衣裳的母妃,为何变了呢?”
                  (其实,自己比起其他孩子要早慧些。三岁那年被皇奶奶带走后很多事情也开始渐渐明白。母妃出身太低,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太子温媛这样的泼天富贵到了她这种出身的人身上,不是麻雀变凤凰的好命数而是催命的符咒。自己每每劝她,反而适得其反。大概是我被带走那年开始的。)
                  (突然有些庆幸自己没有从小长在她的身边,虽然这种想法有些不孝。方才在清棠苑,已经失望透顶,以后依然会尽一个儿子的孝道,却不会再给她一分爱。)
                  “不说她了,皇奶奶今日是孙儿的生辰,那今年的礼物是什么呢?”
                  (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像是小时候和她讨要生辰礼物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7-09 23:03
                  回复
                    “ 因为人都是会变的。 ”
                    ( 这世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即使是我,这么多年过去也不再如同往昔,更何况苏氏那个只知道拼了命往高处走的女人。她有一颗急功近利的心,自然会变得更快。 )
                    “ 生辰礼啊…… ”
                    ( 笑吟吟的开口,朝着侍奉在身侧的铃儿使了个眼色。她立马会意,去了内殿取来了那一方小小的锦盒。双手接过锦盒,递到了他面前。 )
                    “ 打开看看? ”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7-07-09 23:03
                    回复
                      -
                      (看着皇奶奶笑意吟吟的看着我,开始有些期待今年的生辰礼了。以往的生辰礼都是规中规矩,但是还有曦姐姐她们送来。今年我行冠礼,却因为母妃的事情只有皇奶奶送我了。)
                      (铃儿姑姑不多时便拿过来一个雕花的酸枝木锦盒,疑惑的看着皇奶奶,她依然笑着。伸手接过。)
                      (打开后,锦盒里是一顶白玉的玉冠,拿起玉冠,下面压了一张纸条,上书“清安”。瞬间就红了眼眶,站起身来后退至殿下,跪在地上双手附至额头上身紧紧的贴在地上,行了自此来最大的礼。)
                      “孙儿谢皇奶奶多年教养之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7-09 23:07
                      回复
                        【前几日的中秋宴办得热闹,所有事务都极有章法,看来薛贵妃是个能干的孩子。本想着新朝初立,薛氏初初代掌六宫,必定手忙脚乱,我那位当了太后的老姐姐也会不得清闲,便在兴庆宫中深居简出,没有上门拜访,以免再添忙乱。】
                        【谁知宫中皇帝与嘉懿太后不睦的传言渐盛,连清净的兴庆宫也有所耳闻;又道嘉懿太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终究放心不下,在秋凉中来到华韵宫,端立门外,让人通传。】


                        27楼2017-07-16 16:32
                        回复
                          ( 中秋家宴我到底还是出席了,即便如今我不愿面对这一切,可心底里还是盼着儿女能过得好一些。前朝后宫那些流言蜚语无一不是冲着隽儿去的,我不愿见他,却也不忍心他遭受非议。 )
                          ( 秋风卷起了院落里的枫叶,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落叶沙沙作响。殿中檀香缭绕,跪在蒲团上,口中默念着经文,手里佛珠碰撞出清脆的响声。前些日子,薛氏差人送来了几本佛经,说是从天竺游历归来的高僧亲自誊写的,她倒是细心。 )
                          ( 听人说顺慈太妃在外头求见,点了点头,让人扶自己起来。 )
                          “ 让她进来。 ”


                          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7-07-16 16:47
                          回复
                            【踏入佛堂,瞬间被檀香味缭绕着。想起孩儿们还年少的时候,我们房中都不怎么用香,只摆些新鲜蔬果,春夏季节半开着门窗,让风吹进来,一切都亮堂堂的。转眼间,孩子们大了,我们都像记忆中的长辈一般,日日与经书古佛为伴。】
                            【抬眼看向手持佛珠,神色平和庄严的太后,敛衽施礼】
                            臣妾向太后娘娘问安,娘娘安好。


                            29楼2017-07-16 16:56
                            回复
                              ( 我难得见人,便是衡儿与晚晚我都不愿相见。我将自己沉寂在这华韵宫已有了大半年的光景,春去秋来,月升日暮。就在这座宫殿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每次临镜描妆时,都能发现青丝中越来越多的花白。 )
                              “ 你来了啊。 ”
                              ( 冲她露出笑容,示意宫人看座。她是个有福气的人,虽说膝下只有一女,却嫁得如意郎君,如今孙儿也有长大了,正是共享天伦之时。 )
                              “ 兴庆宫的日子可还过得习惯? ”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7-07-16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