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吧 关注:23,114贴子:97,597

回复:每日科技快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绿茶有助治疗胎儿酒精综合征


早在2005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罹患“胎儿酒精综合征”。这是一种孕妇在妊娠期间酗酒对胎儿造成的永久出生缺陷,缺陷程度与母亲当时的饮酒量有关。
饮酒孕妇的后代并不都会罹患胎儿酒精综合征,只有一小部分新生儿会“中招”。巴塞罗那新生儿护理专家加西亚·阿尔加尔说:“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酒精进入胎盘后,很可能会阻碍胎儿健康成长,引发小头、眼部凹陷、唇腭裂等畸形,还会导致行为和认知上的一些问题。
尽管目前尚无治愈手段,但研究发现,绿茶中的一种成分有助于治疗这种疾病。阿尔加尔参与的一项研究日前发布结果称,绿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儿茶素能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一年前曾有研究表明,儿茶素能有效改善唐氏综合征患儿的认知水平。如今,经过不断研究和实验,科学家成功证实,这种成分还能改善胎儿酒精综合征患儿的生活质量。不过,阿尔加尔教授对些仍持谨慎态度,称“结果是好的,但只是暂时性的,并非定论”。
他表示,胎儿酒精综合征与唐氏综合征的某些症状相似,因此儿茶素发挥类似的功效。
研究人员让来自东欧的80名7至16岁的胎儿酒精综合征患者口服含儿茶素的药物,治疗过程持续了一年。其中40名患者身上出现了显著“进展”,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行为和认知领域。阿尔加尔说:“患者的攻击性都降低了。”
患儿服用的是一种富含纤维的儿茶素的药物“FontUp”。尽管在唐氏综合征和胎儿酒精综合征患者身上均取得积极疗效,但专家并不建议未罹患这两种疾病的人为提高认知能力和改善行为问题而服用这种药物。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017年8月15日报道;2017年8月17日一期(第21369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05楼2017-08-18 00:05
回复
    终有一天,日全食将不复存在
    作者:杰伊·贝内特
    在下周一的“美国超级日全食”期间,月球的阴影将形成一条横贯美国东西海岸、宽度约为70英里(1英里=1609.344米)的日全食带。这将是一次令人震撼的天文事件,下一次能看到横贯美国东西海岸的日全食将在7年以后。
    而且,终有一天,日全食将不复存在。
    之所以存在日全食,是因为在合适的条件下,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月亮的直径大于太阳的直径,在地球的某些地方,所有直射的太阳光都将被月球遮挡。但终有一天,在你我都离开人世很久很久以后,天空中的月亮将不再能完全遮挡直射的太阳光。
    月球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自几十亿年前诞生以来,月球一直在逐渐远离地球。在月球诞生时,从地球上看,天空中的月亮应该比现在更近、更大。因为月球一直在远离地球,而且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越来越小,终有一天,月亮将小到无法遮挡整个太阳。
    这一天大约是在6亿年以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表的论文预测,日全食将在大约5.63亿年以后不复存在。但英国天文学家琼·梅乌斯在其数理天文学著作中说,因为月球和地球轨道的微小变化,6.2亿年以后,日全食还会断断续续地出现,最后一次日全食将出现在距今12亿年以后。
    但最后一次日全食的持续时间将非常短暂,大约只有几秒,甚至更短。随着月球逐渐远离地球,它能遮挡太阳光的频率将下降,持续时间也会缩短。
    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这些星球有时会靠近,有时又会远离彼此。每年在北半球的冬季,地球都会抵达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即近日点;而在北半球的夏季,地球将抵达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即远日点。月球几乎每月都发生类似的情况。所以,不仅是月球在不断地远离地球,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距离,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看上去的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但距离地球较远时,天空中月亮的大小不足以遮挡所有太阳光,就会形成日环食。未来,日环食将越来越常见,而日全食将越来越少,直到数亿年后完全消失。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2017年8月18日报道;2017年8月22日一期(第21374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14楼2017-08-22 13:20
    回复
      问与答
      问:为什么月亮是无色的?
      答:尽管看似无色,月亮并非完全没有颜色。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形容其呈褐色。仔细研究发现,月亮的阴暗区域(即月海)略显蓝色或棕色,而高原区域则有微弱的黄色、粉红和淡蓝色痕迹。这此差别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矿物中铁或钛等金属含量的不同所致。不幸的是,人眼不够敏感,无法从远处分辨这些细微的颜色差异。不过,月球表面大部分区域含有呈自然灰色的矿物,它们成为我们从地球上观察到的主要颜色。
      问:为何行星轨道都朝一个方向?
      答:这不过是压缩形成恒星和行星的气体云和星辰最初旋转的结果。随着重力压缩这朵气体云,角动量守恒令其加速运转并平铺成一个圆环。因此,在这个环状物中形成的行星全都朝同一个方向,且以几乎同一个轨道平面和旋转方向绕恒星运转。
      ——英国《焦点》月刊2017年8月号文章;2017年8月22日一期(第21374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15楼2017-08-22 13:31
      回复
        地球有两个月亮:科学家在进行大规模计算机模拟实验后的惊人发现
        计算机模拟结果揭示,地球有不止一个月亮。这改变了科学家对地球天然卫星的了解。
        我们一想到地球的卫星,就会想起那颗帮助点亮夜空的明亮白色星球。
        不过月球的定义是被行星引力捕获的天然卫星。
        因此,当专家说地球有不止一个月亮时,他们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说天空中至少有两个巨大白色岩石星球。
        他们的实际意思是,被地球拉入其轨道的小生行星
        一个科学家小组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模拟实验了每年飞越地球的1000万颗近地小行星。
        他们对比了这些模拟结果与被拉入地球轨道的1.8万颗太空岩石的轨道。
        结果显示,至少有一颗迷你小行星始终围绕地球旋转。
        迷你小行星的直径一般不超过3英尺(1英尺=305毫米),与直径超过2000英里(1英里=1609.344米)的月球几乎无法相比。这些小行星一般被吸引在地球轨道上运行9个月左右,然后继续围绕太阳的正常轨道运行,但研究小组说它们有可能几十年一直被困在地球轨道上。
        不过,这些迷你月球没有正常的轨道。模拟结果还显示,它们在引力作用下会扭转。
        研究小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捕获一颗迷你月球,这样他们就能看到太阳系的一些最纯的成分,以便了解太阳系是如何构成。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的罗伯特·耶迪克说:“这些迷你月球在科学上非常有趣。”
        他说:“有朝一日有可能把一颗迷你月球带回地球,这将给了我们一个低成本的方式来研究材料样本——自我们的太阳系在46亿年前形成以来就没有怎么发生改变。”
        研究报告的另一位作者、巴黎天文台的热雷米·沃巴永说:“这是我做过的规模最大和运算时间最长的模拟实验之一。”
        他说:“如果你想尝试在家里的计算机上进行这项工作,那大概需6年时间。”
        ——英国《每日快报》网站2017年8月20日报道;2017年8月23日一期(第21375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19楼2017-08-23 15:49
        回复
          长期牙龈炎或致痴呆症
          科学家认为,长年口腔问题引发的炎症最终会损伤大脑。专家说,尽管一项对2.8万人的研究并不能证明牙龈疾病会直接导致阿尔茨海默症,但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这种关联,就应建议采用恰当的刷牙方式来预防痴呆症。
          牙龈疾病是由牙菌斑积累导致的肿胀和炎症造成的。彻底的口腔清洁一般可以治疗这种疾病,不过研究发现,长期的牙齿问题可能与心脏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关。
          以前的研究发现,有牙齿疾病的痴呆症患者病情会恶化得更快。
          在最新的研究中,台湾研究人员分析了9300名新近被诊断出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比较了他们的情况与18700名已接受十多年跟踪调查的人。
          有牙龈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抑郁症等一些痴呆症的易感因素,在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之后,牙齿疾病患者患痴呆症的几率整体并没有上升。然而,那些有长期牙龈问题的人患痴呆症的几率却会显著提高,患牙龈疾病超过十年的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会增加70%,研究人员的报告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与治疗》杂志上。
          “这一发现支持(牙龈疾病造成的)促炎性因素可能会缓慢地引发神经退行性变化并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观点。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种假设。”台湾台中市中山医学大学的陈常凯及其同事说。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17年8月22日报道;2017年8月23日一期(第21375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20楼2017-08-23 16:20
          回复
            问与答
            问:火星是否真的比在地球更快地变热?
            答:关于火星似乎在经历一个气候变化时期的观测加剧了对地球变暖的争论。有人据此暗示,变暖是自然过程而不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不过,火星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其轨道的倾斜度和形状决定的,唯一可靠的证据仅表明火星最近的冰川期结束于大约40万年前。尽管本世纪前10年的一些研究据称显示了火星气候变化的证据,但这些也被证明是由于火星天气和尘爆而非气候所引起的局部效应。最新的研究显示,至少自上世纪70年代“海盗”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的时候开始,火星平均气温并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根本没有证据表明火星在升温。
            问:为什么月球的远侧面密布着环形山?
            答:通常认为月球的远侧面更容易受到外来撞击,会比面向我们的一侧遭受更多伤害。事实上,计算显示,两个侧面所受的影响是同等的。关键的差异在于远侧面的月壳要厚得多,这种厚度防止了新的熔岩从月壳下面涌出以致覆盖月球表面众多环形山。
            ——英国《焦点》月刊8月号文章;2017年8月24日一期(第21376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21楼2017-08-24 15:04
            回复
              滑石粉会导致卵巢癌吗?
              有些人或许会在洗澡后擦粉而且也没有多加思索。但近期的一些诉讼案件使公众注意到,女性身体私密处使用爽身粉(又称滑石粉)和患卵巢癌风险上升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8月21日,美国洛杉矶的一个陪审团下令强生公司向一名女性支付创纪录的4.17亿美元。这名女性称,强生的婴儿爽身粉导致她患上卵巢癌。据美联社报道,伊娃·埃切韦里亚在这桩诉讼中说,她患 卵巢癌是“滑石粉过分危险和存在缺陷性质的直接结果”。
              在今年2月完结的一个案件中,陪审团判定,亚拉巴马州一名62岁女性的家人有权从强生公司获得7200万美元赔偿。这名女性2015年死于卵巢癌。此前几十年,她一直把滑石粉当做妇科保健产品来使用。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该陪审团判定,尽管知道可能的健康风险,但强生公司却未告知客户其粉类产品的潜在危险。
              在同样针对强生公司的一起较早期案件中,陪审团于2013年发现,该公司存在过失,因为它没有提醒女性与每日使用该公司含滑石的粉类产品有关的卵巢癌风险。不过,在这个案件中,陪审团没有下令强生公司向案件中患癌的女性支付赔偿金。
              这些诉讼案件使公众对滑石粉作为女性保健产品来使用和卵巢癌风险之间的联系有了更多认识。但实际上,科学界在3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因为生产商宣称,使用滑石粉和卵巢癌之间没有因果联系,但一些研究显示了相冲突的结果。
              美国癌症学会考虑了现有的科学研究,并称“研究结果各有不同”。它说,一些研究报告说,对于定期在私处使用滑石粉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略有增加,而其他研究则没有发现风险增加的情况。
              根据有限的证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在私密处使用滑石粉“对人类可能是致癌的”。
              有些粉类产品含有滑石。滑石是一种矿物,在用于皮肤时,它可以帮助预防异味、湿气和发炎。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滑石粉产品可能含有石棉(现在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但自那时起,法律就要求滑石粉产品不能含有石棉。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爽身粉产品不含滑石。这种产品被认为可以安全用于女性私处,并且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它们同女性癌症有联系。此外,没有证据显示,在女性的其他身体部位(如腿部或背部)抹滑石粉会增加其患卵巢癌的风险。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17年8月22日报道;2017年8月24日一期(第21376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22楼2017-08-24 15:08
              回复
                美国将批准用摇头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禁毒战争的主要目标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治愈战争创伤的药物之一。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将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毒品“摇头丸”)确定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突破性疗法”,这个身份可能使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更快获得审批。
                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还批准两项将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3期研究,这些研究可能获得非营利机构致幻剂多学科研究协会的资助。该协会今天在其网站上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于8月16日将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确定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突破性疗法”。如果该协会能为相关试验筹集到所需资金(预计总额为2500万美元),试验将可能于明年春天开始,到2021年结束。
                帝国理工学院神经心理药理学家戴维·纳特说:“这不是科学上的一大步。这些毒品是药物,这在过去40年间是显而易见的。但从接受的角度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来说,轻微的感官刺激,例如一种声响或一种味道,就能引发痛苦的回忆。纳特说:“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功能失常的原因在于,一旦触发痛苦回忆,情绪就会完全控制大脑。”纳特说,研究显示,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可以让患者对痛苦回忆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让患者摆脱精神创伤。
                ——美国《科学》周刊网站2017年8月26日报道;2017年8月28日(第21380期)翻译、(第7版)转载


                825楼2017-08-28 13:29
                回复
                  研究人员说,突破性抗癌方法“非半胱天冬酶依赖型细胞死亡”法可消灭肿瘤
                  科学家说,一个新发现的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可以消灭肿瘤,并减少副作用和疾病复发的风险。
                  这个被叫做“非半胱天冬酶依赖型细胞死亡”(CICD)的方法完全消除了实验模型中的肿瘤。
                  像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免疫疗法等目前采用的癌症治疗手段通过一个叫做“细胞凋亡”的过程来杀死癌细胞。这个过程会激活被称为“半胱天冬酶”的蛋白质。
                  然而,这些疗法存在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并且往往不能杀死所有癌细胞,从而导致疾病复发。
                  在格拉斯哥大学领导有关“非半胱天冬酶依赖型细胞死亡”法研究的斯蒂芬·泰特博士说,这种新方法“常常导致肿瘤的彻底消退”,并且可能是比细胞凋亡法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
                  他说:“考虑到我们的发现,我们认为,有充分理由进一步研究作为一种抗癌疗法的‘非半胱天冬酶依赖型细胞死亡’法”。
                  当经由“非半胱天冬酶依赖型细胞死亡”法杀死癌细胞时,癌细胞会通过释放炎性蛋白来提醒免疫系统。
                  然后,免疫系统就能攻击在初期治疗中未被杀死的肿瘤细胞。
                  研究人员使用了结肠直肠癌细胞,但“非半胱天冬酶依赖型细胞死亡”法或许可以应用于许多种类的癌症。
                  英国癌症研究会为该研究提供了部分资助。它说,科学家们应该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并想办法将其应用在人类身上。
                  英国癌症研究会发言人贾斯廷·奥尔福德说:“虽然很多抗癌疗法通过引发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但这些方法有时不能达到效果,甚至可能导致肿瘤变得更难以治疗。”
                  奥尔福德说:“这项新研究显示,可能存在更好的办法来杀死癌细胞。而一个附加的好处是,这个方法还会启动免疫系统。”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网站2017年8月28日报道;2017年8月30日一期(第21382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28楼2017-08-30 12:25
                  回复
                    巧克力或许可以预防糖尿病,可可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
                    新研究发现,巧克力或许可以预防糖尿病。
                    研究发现,可可中的化合物表儿茶素(epicatechin)单体可以刺激特定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这种化合物还能减轻肥胖,并增加动物应对高血糖的能力。
                    研究人员说,尽管目前仅进行了动物试验,但人类也许可以通过摄取更大剂量的这种化合物而受益。
                    研究报告的作者、杨伯翰大学教授杰弗里·特塞姆说:“也许你需要摄入大量可可,但又不希望摄入大量糖分。那么可可中的这种合成物就是你需要的。”
                    这项研究建立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此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给被喂食高脂食物的动物喂食这种化合物。
                    他们发现,表儿茶素单体能够减轻肥胖,还能改善动物应对高血糖的能力。
                    杨伯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评估其原因时发现,表儿茶素单体提高了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特塞姆教授说:“这种化合物可以保护β细胞,并提高它们抗氧化的能力。”
                    他说:“表儿茶素单体让β细胞中的线粒体更强大,线粒体可以产生更多三磷酸腺苷(ATP, 细胞的能量来源),由此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安德鲁·尼尔森说:“这些研究结果将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食物或补充剂中的这些化合物,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甚至可能延缓或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7年8月29日报道;2017年8月31日一期(第21383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29楼2017-08-31 14:31
                    回复
                      用秋天落叶制造的高技术电子器件
                      中国北方街道的路边种植着许多落叶性梧桐树。这些树在秋季会产生大量落叶。通常,这些落叶会在较冷的季节焚烧,这加剧了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中国山东省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新办法,将这种有机**转变成一种可被用来制造高技术电子器件的多孔碳材料。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上。
                      研究人员将树叶进行了多步骤但比较简单的加工,使其可以作为活性材料并入电极中。他们先将干燥的树叶磨成粉,然后加热到摄氏220度,并持续加热12小时。这会制造出由碳微球体构成的一种粉末。然后,经过氢氧化钾溶液处理的这些微球体继续被加热。加热期间,研究人员将温度在一系列调整中从摄氏450度增加到摄氏800度。
                      这种化学处理会侵蚀碳微球体的表面,使其变得多孔。最终的产品是一种黑色碳粉。由于很多小孔的存在,这种粉末有着极大的表面积。极大的表面积赋予这种最终产品不同寻常的电学特性。
                      研究人员在这种多孔的微球体上进行了一系列标准电化学测试,以便量化其用于电子设备的可能性。这种材料的电流-电压曲线显示,该物质可以制成出色的电容器。进一步的测试显示,这种材料实际上是超级电容器,其电容为每克367法拉,是一些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3倍多。
                      电容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子零部件。它通过在两个被绝缘体分开的导体上保留电荷来储存能量。一般来说,超级电容器储存的能量是普通电容器的10至100倍,它以远快于一般蓄电池的速度接收和传送电荷。出于这些原因,超级电容材料有着很好的前景,可满足多种能量储存需要,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领域。
                      这项由齐鲁工业大学的马洪芳教授领导的研究侧重寻找一些方法将有机废料变成多孔的碳材料,以用于能量储存技术。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17年8月29日报道;2017年8月31日一期(第21383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30楼2017-08-31 15:24
                      回复
                        科学家发现预测寿命的简单方法
                        来自德国、荷兰、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预测寿命的简单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
                        专家们发现了秀丽隐杆线虫细胞核核仁大小与它们的寿命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核核仁越小,这些动物预期寿命越长。在果蝇和啮齿类动物中也发现了类似规律。科学家发现,动物经常体力活动会导致细胞核核仁减小。
                        60岁以上人群肌肉组织活检显示,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
                        研究人员还确定,细胞核核仁越小,其中的纤维蛋白含量就越少。科学家认为,细胞核核仁大小可以作为预计寿命长短的指标。
                        ——俄罗斯卫星网2017年9月1日报道;2017年9月3日一期(第21386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34楼2017-09-03 12:31
                        回复
                          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科学家揭示新线索
                          英国研究人员报告说,哈欠的“传染性”或许源于原始的大脑反射。
                          打哈欠等传染性活动属于“模仿现象”。看到他人打哈欠时,人类也会打哈欠。黑猩猩和狗也有这种情况。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知道,这种模仿现象源于何处。他们检查了观看人们打哈欠的视频的36名成年人。研究人员告诉参与者要么尝试阻止自己打哈欠,要么就顺其自然。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看到其他人打哈欠,你就很难抗拒跟着打哈欠,而且如果有人告诉你不要打哈欠,那么你打哈欠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领导该研究的斯蒂芬·杰克逊说:“我们认为,这些发现或许对于进一步理解运动兴奋性和模仿现象的出现之间的联系尤其重要。在诸如癫痫、痴呆、孤独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许多疾病中都会出现模仿现象。”杰克逊是诺丁汉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教授。
                          研究人员还试图通过一种电刺激来操纵传染性的打哈欠活动。
                          认知神经心理学教授乔治娜·杰克逊说:“该研究已经显示,在试图阻止你自己的时候,‘愿望’反而会变强。使用电刺激,我们能增加兴奋性并由些增强受传染而打哈欠的倾向。”
                          她在诺丁汉大学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说:“对于抽动秽语征,如果能减少兴奋性,那么我们或许就能减少痉挛。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东西。”
                          研究人员说,有关电刺激的研究显示,大脑的初级运动皮质在受传染而打哈欠的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8月31日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半月刊上。
                          ——美国“健康生活新闻”网2017年8月31日报道;2017年9月3日一期(第21386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35楼2017-09-03 12:47
                          回复
                            想要提高创造力?试着听听欢快的背景音乐吧
                            记者:因加·维斯珀


                            需要灵感?欢快的背景音乐可以让人灵感迸发。
                            荷兰奈梅享大学的西莫内·里特尔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萨姆·弗格森研究了安静状态和不同种类的音乐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弗格森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靠听音乐来协助工作。”他说,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如何影响人们的创造力也许能助许多人一臂之力。
                            他们将155名志愿者分成5组,其中4组一边听一种类型的音乐一边接受一系列测试,而第5组则在安静状态中接受测试。
                            这些测试旨在评估两种类型的思考方式:发散思维(即产生新想法的过程)和收敛思维(即如何为一个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里特尔和弗格森发现,人们在聆听积极欢快的音乐时会更有创意,比在安静状态下工作的人有更多独特的想法。
                            弗格森说:“我们也用其他让人悲伤、不安和平静的音乐选段测试,但没发现有这种效果。所播放音乐的类型似乎很重要,而不是任何音乐都有效。”
                            然而,欢快的音乐——这一次用的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四季·春》——只会促进发散思维。各种类型的音乐都不能促进人们的收敛思维,这表明最好在安静状态下解决问题。
                            里特尔和弗格森在研究论文中称,可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机构或实验室中促进创造性思维。他们认为,欢快的音乐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它更具有刺激性,因而可通过激发大脑活力来促进发散思维。
                            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伊尔玛·耶韦尔认为,欢快的音乐或许是通过促使人脑分泌多巴胺来提高创造力的。多巴胺是人脑内一种与快感和满足感相关的化学物质。耶韦尔说:“多巴胺对创造性思维和目标导向型工作有帮助。”
                            研究人员认为,欢快的音乐之所以无法促进收敛思维,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思考更依赖逻辑、不那么依赖创造力的迸发。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7年9月6日报道;2017年9月10日一期(第21393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39楼2017-09-10 15:58
                            回复
                              问与答
                              问:为什么恐龙没能进化得更聪明?
                              答:进化得更聪明了。一些恐龙进化成了现代鸟类,其中有些是极其聪明的。日本的乌鸦学会了利用过往车辆压碎坚果的外壳,它们把坚果扔到路面上并等待红灯亮起,以便安全地取回坚果。鸟类仍然不如人类聪明的一个原因在于迟钝和耗能优势——飞翔——很好地结合。需要认识到的是,智能并非进化的目标,也不总是对环境最好的适应方式。巨型蜥脚类恐龙尽管大脑很小,却在地球上存在了1亿年之久。我们拥有智能的历史仅有几百万年,因此断言聪明是更好的策略还为时过早。
                              问:为什么上了年纪后身体会收缩?
                              答:腿部和脊柱内的关节之间的软骨垫随着人的变老而磨损,而骨质疏松症也会导致椎骨出现轻微收缩。随着年龄变大,你还会失去肌肉。所有这些因素意味着你的骨架将收缩一些。从30岁到70岁,这些因素会导致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分别损失大约3厘米和5厘米,而到80岁的时候这种损失会达到5厘米和8厘米。
                              ——英国《焦点》月刊2017年9月号文章;2017年9月9日一期(第21392期)《参考消息》翻译、(第7版)转载


                              840楼2017-09-11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