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吧 关注:164,367贴子:275,662

回复:也无风雨也无晴!(开一帖记录阅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校园霸凌”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北京卫视“我是演讲家“中90后女孩张晨的题目……回归人性己正在路上,欣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5-09-27 22:32
收起回复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祷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变得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_←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5-09-28 22:02
    收起回复
      《钢》摘录:……她好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穿着破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一只脚穿着古怪的套鞋,脖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双永远炯炯有神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这正是他的眼睛。……世事变幻,令人吃惊。【冬妮亚的惊叹!】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5-09-30 18:22
      收起回复
        “习惯的力量大于人的意志力,一经养成就难以克服,抽烟就是一个例证。”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应让习惯支配。我们能够得出别的结论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5-10-01 07:23
        收起回复
          《钢》摘:……现在我才明白,这与其说是英勇,不如说是任性和不负责任。现在我才明白我过去根本没有那样糟蹋我的健康的权利。原来这是一点也不英勇的。如果我从前不是斯巴达式那种干法,我也许可能再多活几年。总之,左倾幼稚病是造成我目前状况的主要危险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5-10-01 20:50
          收起回复
            再次拾起,像雾像雨又像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5-10-02 19:21
            收起回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5-10-03 18:13
              收起回复
                中国大运河,南运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5-10-04 07:30
                收起回复
                  音乐小镇、跳动的音符、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5-10-06 06:37
                  收起回复
                    今天有点冷, 冬天要来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5-10-08 08:15
                    回复
                      《十万进士》中国古代的官史选择制度,是由世袭←_←察举←_←九品中正(也渐变为世袭的变种)←_←科举制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5-10-10 13:56
                      收起回复
                        作者说:学习心理学最主要的作用是打开自己的心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5-10-15 07:44
                        收起回复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cháng)【注1】,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1】“裳”,古汉语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衣:上衣。)(引)泛指衣服。《水经注·江水》:“猿鸣三声泪沾裳。”【注意】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摘自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典(第4版)》)
                            [1]【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下薄纱罗裙,独自划着一叶兰舟。天空中雁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15-10-17 10:30
                          收起回复
                            朋友强烈推荐的,并且表示他自己已从中受益的一本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5-10-21 18:13
                            收起回复
                              慢慢品味《零极限》过程中,又顺手从书架上拿下本书,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长征的书,读起来欲罢不能,毛年轻时的一些观点与《零极限》中的某些观点,得到了互相印证,这也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15-10-26 1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