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897贴子:655,600

回复:【原创中篇历史小说】《濯瑜》(修改版)及后记《长怀无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日,周瑜、庞统观看着案上新绘的西蜀地图,正有所谈论,忽闻堂外传来脚步声。
“府君密疏,车骑将军已过目,此乃其答书也。”信使进门,躬身呈上一封书信。
望着简上短短数语,周瑜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困惑,无奈的笑意渐渐浮起:“士元,今日所论,可尽废矣。”
“孤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以备难卒制,故不纳。然备欲借荆州之地,孤亦不与。”庞统阅罢周瑜递来的信简,未及开口,却见又有人向堂中走来。
“将军,刘豫州已还公安。”逻吏入告道。
“豫州此行,何其仓猝也……”周瑜若有所思。
信使上前揖道:“府君,不知何故,刘豫州在京城停留不足一日便疾速西返,车骑将军遂乘飞云大船追送之,请其登船饮宴。此为小人归途中所见。”
“追送之?”周瑜失却了笑意,闭目摇首,呼出一声深深的叹息。


IP属地:浙江193楼2015-07-26 18:01
回复
    春归夏至,夏去秋来。
    其间数月,正堂中的灯烛更换得愈益频繁。周瑜回到后堂,往往已过子夜,虽能浅浅睡去,然一向右翻身,不觉就醒了,此后便再也睡不着,遂每每早起盥漱了,骑马往军营去。有此前岁余陆战之磨砺,又加战后连月训练,江陵所驻吴军步骑之战力日增。周瑜偶有暇时,能早些回府,便携琴坐于中庭,信手弹抚几曲。一日尝奏《高山流水》,似含不尽怀人之意。
    金风吹彻之时,周家添一女婴。
    入秋以来,每至夜间,周瑜频起咳声,加之时常晚归,遂在小女出生后,独自移榻于正堂。


    IP属地:浙江194楼2015-07-26 18:01
    回复
      -----------------------------------------------------------------------------------------------------------------
      妆台秋思 - 陈悦

      夜半,萧风飒瑟。
      为周彻添了暖衾,小桥再无睡意,轻步踱到前室,见窗纱上又隐隐透着烛光,遂披衣出门来。
      正堂后室,榻上锦被早已由侍婢铺好,却纹丝未动。
      周瑜听见屏风后传来脚步声,便知是小桥,转眼看到案角瓷碗,才想起尚未服今日汤药,急忙取来,一饮而尽。
      “此药已用七日,不知君以为何如?”小桥来到案前,见案角碗已空,遂相询问。
      “效验数倍于前一方剂,近日几乎不咳,卿不必忧虑。”周瑜微笑道。
      “四更矣……”小桥轻声一叹。
      “卿莫叹,事将毕矣。”周瑜目光熠熠,起身来到小桥面前,“遣往西蜀之逻吏,今日皆已归返江陵。卿与阿彻不日便可随我还吴。”
      “君将还吴?”小桥讶然。
      周瑜颔首沉声道:“有要事,须面见车骑将军。”
      “君忘医工之言耶?”小桥顿时急切,“此秋冬之时,君当常于室中休养,不可久临寒风。今严冬将至,君岂能出门远行,奔波江上?”
      “微恙倏瞬可愈,何须如此介怀?”周瑜望着满案简帛,神色决然,“时机将至,不可失也,惟诣京陈请,方可把握之。”
      见此事已势在必行,小桥默然垂首,良久,复低声问道:“君之归吴……唯往京城乎?”
      周瑜无奈一笑,略略颔首。
      “君与子侄近三年未见,而此番东归,又无暇还家……何不预先传书至吴县,告知阿峻携循、胤到京相聚?”小桥眉梢微降,缓缓道出此时心思。
      “然哉,我即时修书!”周瑜闻此欣喜非常,转身又将坐回席上。
      “君且寝息。”小桥忙从案上拾起一卷空简,请求道,“妾愿代为执笔,明日必来呈之于君前。”
      见小桥跃跃欲试的样子,周瑜不禁莞尔摇首,遂欣然应道:“此家书也,且为卿之心意,卿自可执笔。”
      -----------------------------------------------------------------------------------------------------------------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5楼2015-07-26 18:04
      回复
        这日清晨,庞统独自来到正堂,将数卷文书并其副本置于案上:“府君,皆誊毕矣。”
        “烦劳士元矣。”周瑜起身拱手相谢,随即取来案角太守印,递与庞统道,“然犹须复相烦劳。两日后我将东行,南郡政务与戍事,望君暂为总领。”
        庞统躬身接过印绶,恭敬道:“府君将请命西征耶?”
        “然。”周瑜嘴角微扬,“且将请奋威将军孙仲异①俱往。蜀平,留奋威守之,以便结援马孟起②,我则还与车骑进据襄阳。北定中原之业,由此可筹。”
        “雄略也!”庞统扼腕道,“然府君何须亲去?传书相告,附以今岁侦候之所得,盖当足矣。”
        周瑜缓缓摇首,音声沉静:“别离二载,山川之隔已作人心之隔。此事,我不往则废,往则必成。”
        庞统默然暗叹,目光掠过周瑜身后屏风上的荆州地图,凝睇于“公安”之所在,张了张口,终未再问出一个“刘”字。
        -----------------------------------------------------
        ①仲异:孙瑜字。
        ②孟起:马超字。


        IP属地:浙江196楼2015-07-26 18:06
        回复
          “将军,南郡太守周——”门仆尚未说完,孙权已应声而起,径自迎出门去。
          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步姿,走近了,才发觉,人虽风神依旧,却较从前消瘦。
          “公瑾……”孙权心中一时五味杂陈,不知何言,但紧把周瑜双臂,不令其下拜。
          周瑜身后两吏各托一漆匣,已伏跪于地。
          “此乃——?”孙权疑惑道。
          “瑜之到京,正为此也。”周瑜躬身一揖,示意请往室内再谈。
          孙权急令两吏起身,引三人步入堂中。
          “领南郡以来,瑜数遣逻吏入蜀,今岁所得机要及新绘西蜀地图皆在此。将军如欲详知诸吏西行之见闻,可询此二人,其俱为深入蜀地腹心者也。”随着周瑜说解,两名吏人上前打开漆匣,将其中文书、帛图一一取出,呈现于孙权面前,“瑜此番遣吏侦候,事先于兴霸、元穆①多有咨问。赖此二君之助,诸吏得以谙悉巴蜀风土人情之况,故事无不顺,行无不畅。”
          孙权愕异而欣喜,反复浏览着崭新的巨幅蜀图,双瞳灼灼然,未及开口,却闻——
          “今曹操新折衂,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孙权猛然抬起头,恰迎上那目光,明澈一如二十一年前初见时。
          “然哉!”久违的震奋涌上心头,孙权拊掌以应,意气慷慨道,“孤即遣人传书丹杨,令仲异预备发兵……自前岁除灭黄祖,三载未得与君共战,今闻此言,便知重与并肩之日不远矣!”
          -----------------------------------------------------
          ①元穆:指袭肃,其字史籍无载,字“元穆”系作者原创,以便行文。


          IP属地:浙江197楼2015-07-26 18:08
          收起回复
            “一,二,三……”周胤数着台阶,逐级跳下,到了平地上,仰面喊道,“从兄,阿兄,速来竞跃!胤必先登顶!”
            周峻注视着远方,微笑摇首,继续等待。
            “我来也!”周循说着便往下走,这时忽闻一声熟悉的马嘶,抬眼望去,恰见一人乘白骥出现于街口。
            周胤亦循声相望,然而直至两兄快步来到阶下,犹怔怔停于原地。
            周循见状,不由想起周瑜上次归家,周胤生疏羞怯之事,略一思索,遂对周胤扬眉笑道:“今不竞跃矣,且竞奔哉!”言罢高呼一声“阿父”,向前冲去。
            周胤闻此,顿受鼓舞,亦大呼“阿父”,放步狂奔,不觉便被让到了最前。
            见周胤当先赶来,周瑜果然甚为惊喜,迅速翻身下马,相迎而去。
            “阿父!”周胤一路欢叫,直扑入周瑜怀中。
            “阿父!”“叔父!”周循与周峻紧随其后而至,齐向周瑜行礼。
            “阿峻……”周瑜一手搭在周峻肩头,双目流露出深深歉意,“前岁汝之冠礼毕,我便去吴西征,未及为汝措置婚礼也。而此后西方战事犹繁,我盖不能常在吴,虽欲亲自为汝择寻良配,无奈近岁犹不暇办,诚误阿峻矣!阿峻若——”
            “峻不急此,叔父无须以是为意……”周峻脸色微红,连忙退后一步,深揖道,“峻之所期,惟战事宁息后,叔父归来亲主峻婚,别无他念也。”说罢便匆匆跑到后方,去为周瑜牵马。
            周瑜蹙眉一笑,遂以左臂抱起周胤,右手拉着周循,待周峻牵马走近,便缓步同往寓馆去。
            “阿循今岁有何习读?”周瑜俯面笑问。
            “高祖所集之书,循常览阅,于此大获裨益,然中有数卷论历篇章,循不甚解……”周循仰脸应道。
            “阿循如不解此,可咨问于吴文则①先生,其必可为汝释惑。”周瑜神秘笑道。
            “噢……”周循闻此恍然,“从兄近日正教循骑马,循不久便可独自出行,前往请教矣。”
            “哦?阿循已学骑马……”周瑜欣然颔首,继而笑道,“犹愿与父同游乎?再还吴时,我伴阿循并辔远行何如?”
            “然哉!”周循欢喜盈怀。
            “胤亦求阿父相伴!”周胤同时嚷道。
            “相伴何事?”周瑜随即转视左边。
            “嗯……”周胤凝思片刻,忽顽皮笑道,“习乐!”
            “何不先从阿母习之?若待阿父归来始学,或将迟矣——”周瑜话音未落,却见周胤极力摇首:“欲成顾曲周郎,非阿父教习不可!”
            “哈?!”周瑜、周峻、周循瞬时皆惊。
            “噫,汝小子……”一声微叹,周瑜侧过脸,笑嗔着轻碰了下周胤的额头。
            -----------------------------------------------------
            ①文则:吴范字。


            IP属地:浙江199楼2015-07-26 18:10
            收起回复
              “陈事已毕,明日我将归矣。”进入堂中,周瑜弯腰放下周胤,随即起身说道。
              “明日?”小桥顿显惊忧,“君奈何如此急迫,何不留京休息几日再——”
              “西征期近,我当速还江陵为行装,如此仲异一到,便可即时相与合兵入蜀。机不可失也。”周瑜言意果决。
              一阵沉寂,惟有堂隅漏刻水声依旧,嘀嗒不绝。
              “事既如此,妾请伴君同去。”小桥忽然揖道。
              “为何?”周瑜闻此一怔,随即摇首,“南郡郡廷处处不及家中,今既还吴,卿便携诸子归家安住,不可复西行也。”
              “君此去有军任,妾自不敢搅扰,惟乞相伴至江陵耳。君一出征,妾便东还,必不淹留。”小桥转首看了看周循等,犹豫片刻,凝眉敛息道,“此前在江陵,阿彻生后,君便移居于别室,妾不得知也,自今月归吴,同在一船,妾始闻君深夜犹有咳声,且较之初时更为甚矣。目下正处寒冬,君又将迎风远行,妾心诚忧,故请偕往,为君料理饮食汤药。”
              “卿勿忧。我不过因去岁之创略戕肺气,秋冬偶尔咳嗽而已,去年入秋,尚在战场,夜来亦如是,待至春夏时节,状便消矣。卿若以如此小事而复随我西行,车骑闻之,当作何想?又将日夜怀忧,遣人访药矣。”周瑜微微一笑,似是轻松,似是无奈。
              “君此言差矣。妾若不往,而任君自去,车骑始当怀忧也……”小桥上前一步,躬身恳挚道,“当初妾往江陵探君,请行于车骑,车骑亦甚为意,然不得亲去,故一再嘱妾悉心料理,候君痊复。今君体犹不适,妾岂能安心在吴,而告车骑君已无恙?”
              周瑜轻叹一声,仍是摇首:“循、胤皆幼,阿彻新生,岂能离母自处?”
              “循、胤仍暂托于妾姊,阿彻亦然,但令乳母随之即可。”小桥强忍不舍道。
              “有姨母看视循与弟妹,有从兄理家,阿父不必顾虑,请许阿母伴行!”周循见此情状,遂牵周胤齐跪在周瑜面前。
              周峻亦伏地相请。
              “唉……”周瑜拉起三子,终颔首应允,转而对小桥莞然笑道,“来时一心系于阿彻,且顺水行疾,未及详观也。今逆江而上,船行悠悠,便与卿共览两岸山川,一溯江东旧事。”
              时为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35岁。


              IP属地:浙江200楼2015-07-26 18:11
              回复


                IP属地:浙江201楼2015-07-26 18:11
                回复
                  -----------------------------------------------------------------------------------------------------------------
                  半月琴(笛子版) - 董贞

                  离了京城,不久便入丹杨郡界。
                  江乘、湖孰、秣陵,南岸三城,次第驶过。当年于此策马转战,光阴如电,而今悠然作船上观。
                  当利转眼已在身后,江北又现一城。昔日重聚之欢,此刻想起,犹生笑靥。
                  历阳以西,首战之地渐近。放目横江,记忆锋锐如刃,当时敌血,似还温热可感。
                  牛渚营中获赠纛旗,每战必悬于阵前,久经沙场,至今尚存。此番西征,仍将以之导军。
                  再行一程,春榖也已倏然远去……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2楼2015-07-26 18:46
                  回复
                    药香飘渺,咳声低沉。
                    小桥收了杯盏,正欲到室外取水清洗,周瑜却已先于其敞开了门扉:“若于此处登岸,径向北行,明日便至舒县矣。”
                    “君何以知之?”小桥步出船楼,环顾四围,但见夜色如墨。
                    “数年间,我反复往来于江上,时日长久,江亦流于我心。”周瑜浅浅一笑,朝船头走去。
                    凭舷北望,对岸阒黑莫辨,了无灯火。
                    “十五年前,非是如此。当年我离家往丹杨,行至北岸日已暮,遂宿于江畔,彼时此地尚有人烟……自去岁庐江沦陷,①故乡音尘断绝,祖茔旧宅,不知今犹在否……”无边暗夜中,思念悄然蔓延开来。
                    小桥闻此,不觉眺往上游:面对庐江,其回忆之所及,唯有皖城。重重夜幕绵隔,一声轻叹,掩没在风里。
                    “噫,与乡中父老筑桥之约,空许一十二载,犹未履践……”周瑜言至此处,些微的伤感忽已消散,而意转昂扬了,“来日克复庐江,必携巧匠良材,飞赴河上。”
                    -----------------------------------------------------
                    ①据《三国志•臧霸传》,此前臧霸从曹操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至皖,讨吴将韩当……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


                    IP属地:浙江203楼2015-07-26 18:49
                    回复
                      囚贼训兵、擒敌定议的彭蠡之滨、柴桑之畔,并肩驰骋、大破刘勋的寻阳江头、西塞山前,助孙雪恨、两败黄祖的夏口城域、沙羡县境……往昔峥嵘,俱随流水,当时倥偬,尽化云烟。
                      斜晖炳映,江如赤练。赭色岩山已偏东,却不见周瑜下楼来观。
                      “赤壁晚景绝美,君何不开轩一览?”循着琴音起落,小桥拾级返室,推门望去,周瑜果然又在窗下玩味《秋月照茅亭》①。自从于孙府饯席上得知会稽近日再传蔡邕佚作,离京之后,周瑜便时常对着府中乐工所献书记,为此曲精心打谱。
                      “前岁于此对敌,接连观之数日,倦矣……卿何以谙知此为赤壁?”周瑜放下琴谱,微启轩牖,向外随意瞥了一眼。
                      小桥欣然笑道:“岁初妾往江陵,途中经此,舟人特为指告,船上侍从,莫不称颂君之勋绩。”
                      “唏,此处将来,或恐成一‘是非之地’……”周瑜闻此,不禁摇首笑叹,“后世若有人念我,殆自此也;怨我,盖亦始于是。”
                      小桥尚未尽解其意,却见周瑜已合了窗扇,目光向前,放怀一呼,风标落落——“行哉,行哉!”
                      -----------------------------------------------------
                      ①《秋月照茅亭》,古琴曲,其谱最早见载于【明】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该书题解称此曲或为蔡邕所作。


                      IP属地:浙江204楼2015-07-26 18:50
                      收起回复
                        起程未久,凝听着车外猎猎阴风,小桥便轻推雪窗,卷起了帘帷:周瑜行在队首,一袭重裘光泽崭亮,成色全新,以此裘太为暖燠,往年冬天几乎不曾披过。尽管隔了数辆广车,仍可遥见其身影偶有颤动——阵阵干咳虽为辘辘车声所掩,然而确自深夜蔓延到白昼,且变得愈发频繁了……
                        踏雪三日,人马濒近湘水右岸。
                        前方一地名曰巴丘,与赣水西畔周瑜当年留镇之处同称。
                        “飞雪已尽,洞庭在望,诸君今复速行半日,步骑明朝皆可休矣!”午后初霁,周瑜回视卒列,高声呼道。
                        “敬诺!”军士慷爽齐应。
                        白骥亦昂首嘶鸣,疾蹄而进。
                        黄昏已至,夕阳将沉。
                        “近来所服汤药又渐趋失效,待到江陵,盖须重换方剂矣……”望着窗棂上的日影徐徐退去,小桥正愁思萦心,忽闻一阵剧咳骤起,旋又戛然而止,猛启车窗——
                        莹白雪地上暗红点点,转视前方,但见周瑜身形缓缓歪斜,坠于马下……


                        IP属地:浙江206楼2015-07-26 18:52
                        回复
                          “夫人,自去年被创,将军金痍虽复,然岁余劳瘁,肺气之伤损,迟迟未痊,遇毒寒邪风,遂起暴疾。昨夜至今夕,仆已尽全力,然而……”医工伏地叩首,再不忍言。
                          风缓冰涣,小桥皆已不闻不见,跌跌绊绊,疾步返往帐中。珠泪滴洒在残雪上,融成了一串细密窝痕。


                          IP属地:浙江207楼2015-07-26 18:52
                          收起回复
                            【尾注】
                            ①周瑜遗书有两个版本,一为《三国志》所载遗疏,一为《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之遗笺,本文选择前者作为遗书正文。
                            ②关于周瑜之死,《三国志》记载其“病卒”,《江表传》遗笺中称其“道遇暴疾”,二者皆未交代具体病因。因此就这一问题,本文原创设定为,周瑜之暴疾与此前一年所受箭伤间接相关,且遇恶劣天气,故而最终发作。


                            IP属地:浙江209楼2015-07-26 18:55
                            回复


                              IP属地:浙江210楼2015-07-26 1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