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897贴子:655,590

【原创中篇历史小说】《濯瑜》(修改版)及后记《长怀无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5-07-26 13:00回复
    《濯瑜》初稿自发布至今已两年有余,其间,有四十多位吧友在初稿的贴子以及其他地方曾表示过希望看到作者的修改版、后记或者新作,因此用这层楼来艾特大家。两年多过去,吧友们不知是否还登录这些ID,不知是否还来瑜吧,不知是否还有兴趣再看一眼这篇依旧枯燥平淡的文,不知是否还在意曾经在意的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但无论如何,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与敦促,这是我修改完善此文的重要动力。(不知有无疏漏,如果有的吧友之前要求艾特而此楼没圈,一定是我统计时出了差错,那便在这里道歉啦)
    全文未发完之前,大家请勿插楼回复,其间如果有想说的话,请在这层楼或相关楼层的楼中楼发言交流,谢谢。(小说正文+后记全部发完之后会有“全文完”的字样提示)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7-26 13:01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5楼2015-07-26 13:10
      回复


        IP属地:浙江6楼2015-07-26 13:11
        回复


          IP属地:浙江7楼2015-07-26 13:12
          回复
            覆着微尘的几案,齐列在长筵两侧,无一人坐于此间。
            昏暗之中,孙策孤自立在宇下,静望着洒落阶除的晨曦,恍惚间似又看到了几日前这厅堂里的觥筹交错。彼时的喧笑化作此时的冷清,倒亦不觉得惋惜。然而,终是一声轻叹。
            “阿策何故叹息?近日为何不见诸名士宾客?”吴夫人从屏风后缓步走出,望着孙策背影,眉间略含忧色。
            “阿母不必忧虑,策未请之耳。”孙策低沉道。
            “诸客有所得罪乎?何以不复相请?”吴夫人不禁疑惑。
            “其皆未得罪于策,然亦皆不知策,每日不过进门饮酒说笑,出门为策作番美言而已。前日策问‘诸君知策目下何愁乎’,众客一时哑然。忽有人曰‘伯符①但愁志尚未伸,才犹未展,功勋暂未树也,云云’,余者皆随声和之……策实感心寒,自前日散后便不复相邀。”孙策言之怅然。
            “诸客未必俱不知汝所愁,但不敢言耳……”吴夫人摇首道。
            “不敢?为何?”孙策略略回首。
            凝视着堂外渐亮的天光,吴夫人亦来到阶前:“即使相告以汝之愁思所在,亦无力相助。若徒增汝忧,则弗如不宣……”
            “唏,策不求其必有所助,得一二知己者亦足矣……”孙策笑叹道。
            “当须体谅诸客难处。自汝父征讨黄巾留家寿春以来,汝成童②年纪便能声誉发闻,亦有赖于众客扶助,汝不可苛求之。”吴夫人温声道。
            -----------------------------------------------------
            ①伯符:孙策字。
            ②成童: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本文中指十五岁。


            IP属地:浙江8楼2015-07-26 13:15
            收起回复
              “策未尝遗忘诸客之恩……”孙策兀自低语,“但愿有日得遇直言之友,结坦荡之交也。”
              吴夫人凝眉叹道:“今逢乱世,汝父任职于外,汝虽为长男,然年纪尚少,而负任家中众事……阿策诚不易也。”
              “阿母言重。父乃江东猛虎,子岂可不长进?然当务之急,策虽思量再三,犹未知计之所出,奈何……”孙策话音中流露出压抑已久的焦虑。
              母子二人各自无言,心头却蒙着同样愁绪。
              忽闻急促的脚步声,孙策抬眼看去,见是一名家仆跨进门来。
              “夫人,公子,府外有客来访,托仆以此书奉予公子。”家仆言罢,呈上一封书信。
              孙策接过信,见函上并无一字,便问道:“此客汝识之否?”
              家仆摇首道:“客在车中,尚未露面,书由其车仆代投。车仆别嘱道,公子阅毕若不愿相见,便请忘却此事,无需追究来者姓名。辨其言谈,似非此郡之人。”
              孙策听罢愈发疑惑,随即拆开书函,但见其中一张左伯纸①,展开惟有五字:公子居安否。
              孙策不禁一怔,转身将信递与吴夫人。
              吴夫人阅后眉头微锁,若有所思道:“来客如此询问,庶几有意相助,亦有力相助。然来历来意皆不明,不知会否为京师遣人至此,欲加试探……”
              -----------------------------------------------------
              ①左伯纸:左伯字子邑,东汉时期东莱人,甚能作纸,其所造纸“妍妙辉光”(语出【南朝•齐】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为当时文房名品。


              IP属地:浙江9楼2015-07-26 13:18
              收起回复
                -----------------------------------------------------------------------------------------------------------------
                With An Orchid - Yanni

                如是想着,孙策举目望向庭中石径,但见一修颀挺拔的身影由远至近,阔步而来,一袭素衣在风中翻飞,更衬得头上青发乌若漆墨。
                孙策略感惊诧,不觉泛起一丝喜悦,遂快步相迎而去。行至近前,定睛观之,来者竟是位风神卓异、英达俊朗的少年。
                少年见到孙策,眼神中也流露几分嘉许,随即上前一步,拱手朗声道:“庐江周瑜,字公瑾,闻孙公子盛名,遂自舒来造也。”
                孙策此前未闻周瑜之名,然听得其为庐江周氏,便知来客出身名门,又观其年纪与己相仿,且亦是未冠而已加字者,更觉意气畅然。
                “周公子过誉,策之微名,何足挂齿?足下来访,陋室之幸也。且请上座!”孙策还礼后,遂将周瑜延至正堂。
                用茶已毕,孙策微笑道:“周公子名如其人,字亦如其人也。‘怀瑾握瑜’①,于君可谓不虚。”
                “瑜不敢当。孙公子执策持符,来日必有大功。”言罢,二人俱欢笑一番。
                “不知周公子生于何年?”
                “熹平四年②,岁在乙卯——”周瑜话音未落,但见孙策面露喜色道:“真乃有缘,君与策竟为同年!”
                详叙了生辰,周瑜恰比孙策小一月,两人愈感亲切。
                “恕瑜冒昧复问,孙公子居此尚安否?”
                孙策闻此,浅笑一声:“周公子以为何如?”
                “愚意,暂安,然亦思危。”周瑜直截应道。
                “为何?”
                -----------------------------------------------------
                ①怀瑾握瑜:见于【战国•楚】屈原《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②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熹平,汉灵帝年号。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5-07-26 13:27
                收起回复
                  孙策嘴角微扬,不动声色道:“无妨,今日既得相识,便可知君与策皆为不拘小节之人。然不知‘未奉命’为何意?”
                  “此意便是,即使族中尊长未尝遣瑜至此,瑜亦自将来访。”
                  “哦?不知何故?”
                  “慕名而来,闻其名而欲见其为人也。瑜平生最好结交英杰名士,频闻孙伯符礼贤下士,英气杰济,欲识君久矣。今适逢此机,遂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
                  孙策边笑边摆手道:“不敢当,策诚枉‘交结知名’之誉,此前竟不识庐江周公瑾,惭愧甚矣,与君相见恨晚也!然而……”
                  “孙公子担忧贵府迁至我乡难以安置?且请安心。吾族自高祖平孙①公以来五世,多在朝为官。家中除道北祖宅以外,在道南别有一处宅第,因族人多于外任职,遂长久闲置,虽不敢称宽敞豪奢,亦尚可容百余人止息。舍下有家仆数百,此外,瑜自有若干家兵,足满三营,平日时常统领操练之,武艺虽不甚精湛,然尚可对敌。孙公子若不嫌,恳请暂居于南宅。”
                  “唔……”孙策满怀谢意,一时不知何以言表,“周公子且稍坐,待策告与家母。”
                  “孙公子不必仓促,请代瑜问候尊堂。”周瑜恭敬道。
                  -----------------------------------------------------
                  ①平孙:周荣字。
                  -----------------------------------------------------------------------------------------------------------------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5-07-26 13:37
                  收起回复
                    -----------------------------------------------------------------------------------------------------------------
                    背景音乐:《歇否》琵琶版 http://5sing.kugou.com/bz/1853733.html
                    孙策步入后室,周瑜便转身回席上,忽见檐外阶下频有人影晃动,遂出门视之。
                    堂前,一个七八岁的小童正持一柄木剑,兀自舞得兴起。小童看到周瑜,也不怕生,收起剑笑着走上前来,行揖道:“公子以为何如?”
                    周瑜见小童生得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心中颇异之,不禁微微一笑:“虽尚不成法式,然敏捷灵动,甚有力道,将来剑术必佳。”
                    “既如此,望公子今后不吝赐教!”小童又行一揖,彬彬有礼。
                    周瑜闻此,知其定是听到了堂中谈话,便俯下身来低声道:“堂中所言关系重大,君莫与他人谈及。”
                    “公子勿虑,小子虽少,然亦知其中利害。此事关乎众人安危,小子岂能不慎?”小童说罢眨眨眼睛。
                    周瑜顿觉此童机灵异常,随即问道:“不知君为何人?”
                    小童见周瑜如此问他,十分欣喜,整整衣衫,拱手道:“小子名权,生于光和五年①,虽尚未取字,然因在家中行次第二,长兄字伯符,窃自揣度日后必将得字‘仲谋’。愿公子以‘仲谋’相称!”
                    周瑜忍俊不禁,颔首笑道:“然。”
                    -----------------------------------------------------
                    ①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光和,汉灵帝年号。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5-07-26 13:40
                    收起回复
                      薄暮时分,周瑜将辞出,孙策遂送至堂外。二人并行于中庭。
                      “若尊公应允此事,不知大兄愿于何时动身?”
                      “最早应在来年初春。”孙策思忖片刻道,“目下岁旦将至,家中虽无多少资产,亦需整顿数日,而舍妹及庶弟朗皆未断乳,恐不堪车马奔波,故只得停待几月。”
                      “大兄之言是也。瑜亦当借此数月洒扫宅院,以待贵府入住。言及幼者,瑜长兄之子峻亦尚在襁褓。长兄罹难,峻犹在孕,其母悒悒,后难产而亡……乳母侍婢,褓衣玩物,孩提所需,家中足备。大兄来时,但修书一封,吾族必恭候,瑜必远迎。”
                      “贵府万勿如此损费,策诚不敢当。劳烦公瑾甚矣!”
                      “君与瑜既为兄弟,何来劳烦之说?”行至府门处,周瑜驻足揖道,“贵府门庭若市,频有客至,瑜不宜久留,于此告别,望夫人与大兄珍重。”
                      孙策亦揖道:“公瑾亦自保重。奈何相识一日便将分别……但期明年再聚,彼时必与公瑾酣论畅谈!”
                      “然哉!瑜自当谨慎,大兄勿送。”言罢,周瑜即启门辞去。
                      念及府外人多眼杂,孙策只得立在门限后,目送周瑜车马直至不见,方缓步返回。
                      堂中,家仆正擦拭案上微尘。
                      孙策见此,忽起笑靥:“传语众客,孙伯符延请诸君明日至家中欢饮!”
                      时为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周瑜14岁。①
                      -----------------------------------------------------
                      ①本文一至十六章最后一段皆为计年。人物年龄在对话中为虚岁,用汉字表示;在对话以外的客观叙述中为周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IP属地:浙江17楼2015-07-26 13:48
                      回复


                        IP属地:浙江19楼2015-07-26 13:49
                        回复
                          孙策一觉醒来,见天光已大亮,环视四周,不禁有些恍惚,忽见孙权嬉笑着推门进来:“长兄昨夜酒力超常,若今晨依旧于常时寤觉,弟便更为叹服矣!”
                          “嘻,汝小子……重聚欢畅,公瑾特馈甘醪,盛情岂能推却……”孙策正俯身穿靴,忽抬头惊问道,“今日将至北府拜望,目前几时?公瑾寤觉否?”
                          “仲兄居丧未满,以茶代酒,自然未尝醉眠至此时。然长兄不必忧心,阿母至今不许权饮酒,故权今日鸡鸣寤觉,来此正为唤醒长兄,此时尚不甚迟……”孙权如是说着,话语间似有几分不甘。
                          “至于美酒……待汝之总角改为束发,我便请汝共饮如何?”孙策调侃道。
                          孙权闻此,摸着头上两角,撇撇嘴,不由轻叹一声,转而说道:“今晨权在南宅遍行一周,观此宅第真乃宏敞。仲兄之前在寿春所言片语,显然过谦……”
                          孙策在镜台前整理着衣帻,娓娓谈道:“周氏虽不及袁氏四世五公,然自以明经学①、通坟典②兴家,五世之中,亦有一人擢司空、登太尉,二人拜尚书令,别有一尚书郎,一大司农,两雒阳令,刺史、王国相、太守若干,并有两代乡侯。周氏之为官,蒙天子优恤,承朝廷赗遗;受汝南袁氏器重,得沛国陈氏荐达;同南阳张平子共校历法,与弘农杨叔节齐劾奸猾。梁国桥公祖,沛国朱季陵,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荀仲慈、杜周甫,③此皆天下英俊之士也,而俱为其门之故吏。周氏雄江淮间,诚为钟鸣鼎食之家、高车驷马之族矣……”
                          -----------------------------------------------------
                          ①经学: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②坟典:坟即《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典即《五典》,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另有说法认为五典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坟典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③汝南袁氏,此处指司徒袁安;沛国陈氏,此处指尚书陈忠;平子,张衡字;叔节,杨秉字;公祖,桥玄字;季陵,朱寓字;仲举,陈蕃字;元礼,李膺字;仲慈,荀绲字;周甫,杜密字。


                          IP属地:浙江20楼2015-07-26 13:52
                          回复
                            孙氏迁居庐江不久,便有一骑来至周府。信使先往北宅,交与周家书信一封,原来是孙坚征战在外,以此遥表谢意。周瑜收下信简,便引信使去南宅呈递家书。
                            “前月公子临行寄书长沙告知迁居之事,正值将军率兵北上,故未及回复。将军今已治兵于鲁阳,遂以近两月之事修书一封,遣小人送交夫人与公子。”信使揖道。
                            孙策接过信,便让信使去饮马休息,随即将信呈与吴夫人。
                            “书中必多言征伐之事,我不甚解此,阿策与公瑾同观,但将其意转述于我便可。”吴夫人让道。
                            “谨遵母命。”孙策微笑以应。
                            将信简于案上展开,孙策便与周瑜在席间坐定,孙权亦凑到近前来。寥寥数语所陈之事,已遍涉天下,及于社稷……
                            正月初至,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青州刺史焦和、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同时俱兴兵讨卓,众各数万,推袁绍为盟主。沛国曹操于去岁十二月最先在己吾以五千人起兵,行奋武将军。高唐令刘备亦起军从讨。孙坚同时也自长沙发兵。同月癸酉,董卓鸩杀弘农王。
                            孙坚一路北上,因荆州刺史王睿素无礼于己,故过而杀之。行至南阳,孙坚之众已有数万。此时南阳太守张咨既不予军粮,又不肯相见,孙坚急于进军,恐张咨留作后患,故又以计除之。此时袁术恰南奔至鲁阳,孙坚遂往见之。袁术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暂治兵于鲁阳城,袁术进驻南阳郡。
                            董卓闻山东兵起,遂于二月丁亥迁都长安,驱徙京师百姓随天子西行入关,自己则留屯雒阳毕圭苑……
                            阅罢此信,三人良久无言。
                            吴夫人见孙策神色复杂,不禁忧道:“阿策,汝父尚安乎?书中所言何事?”
                            “阿母勿忧,阿父安好。然此书之事,非一言所能道尽……天将大变矣……”孙策紧攥信简,话音凝重。


                            IP属地:浙江23楼2015-07-26 13:57
                            回复
                              旬月之间,春寒渐退。
                              这日晌午过后,正有些许暖意,周瑜便邀孙策去观看自己设在城外的兵营。二人遂来至府后牵马。
                              步入马场大门,眼前竟是一片空荡平地,举目望去,方见远处排布着数列马厩。
                              “此广地乃公瑾素日练习骑射之所乎?”孙策不由猜测道。
                              周瑜闻此,神色忽转怅然:“此乃再从兄公曜存车之所也。兄好宾客,往日时常与瑜等兄弟率众出游,每行皆携车百余乘,故家中特以马场近门处予其置车。去岁其入京遭难,人亡车毁,无一复还,故此地亦荒空至今矣。”
                              “竟是如此……”孙策怔怔地望着眼前,“我失言也……”
                              “无妨,事本如此。”周瑜扬首一叹,举步向前,“大兄且随瑜去取马。”


                              IP属地:浙江24楼2015-07-26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