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吧 关注:1,072贴子:29,162

回复:【转】不高大的巨人——隋文帝杨坚的成功之道(长篇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宇文邕的另一位老朋友,时任内史中大夫的王轨却对太子很不看好,有一次,他在喝酒时,故意假借酒意,摸着宇文邕的胡子说:好可爱的老头,可惜后嗣太弱了(尼玛当时才34岁的宇文邕就被称为老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去护肤品柜台扫货)。
  宇文邕当然知道他的意思,便再次找到了宇文孝伯:你老说太子没有什么过失,但是王轨却不这么看,你是在骗我吧。
  宇文孝伯回答:太子的确有些不对之处,但即使我说了,陛下您也不可能忍痛割爱,所以我就不说了,只有尽力辅佐太子而已。
  这下,宇文邕沉默了,心好像挂了个秤砣一样沉重。
  是的,比起宇文赟,他的次子汉王宇文赞更差劲,其余的儿子都还小,就是宇文赟再不才,他又能立谁为太子呢?
  商品有三包,你不喜欢,可以退换;儿子却不但没有三包,还永远不可能退换,质量再差,你再不喜欢他,他也还是你的儿子。
  老天就是这么霸道,人生就是这么无奈!


117楼2015-04-21 21:11
回复
     即使贵为皇帝,也没有特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宇文邕别无选择,他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培养宇文赟。
      沉默良久,他才说:太子的事,朕全部委托给您了。您一定要把他教育好。
      宇文孝伯重重地点了点头,表情却很复杂。
      然而,固执的王轨却还是坚持认为太子不可靠,他又再次向皇帝进谏,这次他竟然把杨坚也牵连了进去。
      唉,男人何苦为难男人!


    118楼2015-04-21 21:12
    回复
      还是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这样的:
        听了王轨的话后,宇文邕对杨坚产生了怀疑,便再次召术士来和进宫,询问杨坚的相貌。
        来和还是坚持原来的说法:是节臣,更无异相——随国公是有节操的大臣,而且他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凡的相貌。
        于是,宇文邕放心了。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来源于《隋书?来和传》中来和在隋文帝开皇末年上表中的自述,在这段自述中,为了增加可信度,来和还特意提供了两个目击证人:王谊、梁彦光知此语。
        王谊是杨坚的老同学,当时深得宇文邕的宠幸,时任内史大夫,还被封为杨国公;梁彦光时任御正下大夫,也是皇帝的近臣。
        然而,在开皇末年的时候,王谊、梁彦光两人都早已经不在人世。


      120楼2015-04-21 21:16
      回复
        因此,来和提到王谊和梁彦光,反而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另外,小子我发现这种说法其实还有个智商问题:
          宇文邕竟然没有换一个人为杨坚看相,而是两次都找同一个人,这可能吗?
          因为上次来和已经给杨坚算过一次命了(假设来和说的话都是真的),难道这次来和会说:对不起,上次我骗了陛下,其实杨坚真有反相……
          当然不可能——要知道骗皇帝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既然来和不可能改口,那他还有必要这么做吗?


        121楼2015-04-21 21:17
        回复
           宇文邕有这么傻吗?
            之前他一向是聪明睿智,现在却变成了低能弱智;之前他一向是最强大脑,现在却变成了进水大脑。
            这可能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事的真实性是很成问题的。
            另一种说法来自《隋书?高祖纪》,是这么说的:
            也许是王轨这话说得太直接、太唐突、太冲了,宇文邕听了很不开心,只是恨恨地说了一句话: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如果天命真的是这样的话,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宇文邕为什么会这么说?
            以下是我的假设。


          122楼2015-04-21 21:17
          回复
             对于杨坚,宇文邕当然知道这人的确有很强的能力,但他更相信自己有足够驾驭杨坚的能力。而且杨坚比自己还要大两岁,他根本不担心此人在自己身后利用外戚的身份兴风作浪。
              所以宇文邕更在意的其实是前面一句——他知道王轨的意思是要他废太子。
              然而废了宇文赟,别的儿子更不成器,他又能立谁呢?
              他不是不想废太子,他是不能废太子啊。
              即使宇文赟是烂泥糊不上墙,他也不得不把这块烂泥糊上墙;即使宇文赟是朽木不可雕,他也不得不把这个朽木雕刻好;即使宇文赟是一条蛇,他也不得不把这条蛇培养成一条龙!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123楼2015-04-21 21:18
            回复
              明知前面是火坑,却只能往下跳;明知事不可为,却只能为之;明知前面是绝望,却依然还要期望……
                可想而知,他有多么郁闷,有多么无奈!
                所以他才会发出这样沉重的叹息: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说法。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信不信由你。
                不过,不管怎样,这事最终的结局是确定的——宇文邕没有采信王轨的话,杨坚再次逃过了一劫。


              124楼2015-04-21 21:19
              回复
                 而王轨对宇文邕说的这句话也很快就传到了杨坚的耳朵里——估计是他的老朋友王谊说给他听的。
                  杨坚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他做事更加低调,很少抛头露面。
                  但宇文邕对此也许并不在意,他最关注的依然是自己的事业——统一北方的大业。
                  公元576年10月,经过一年的休整,宇文邕再度率军亲征北齐。


                125楼2015-04-21 21:19
                回复
                   NO.20
                    此次出征,北周大军分为前、左、右三军,杨坚被委以重任,担任右路第三军的总管,和越王宇文盛(宇文泰第十子)、杞国公宇文亮(宇文泰侄子宇文导之子)一起统领右路军。
                    这次宇文邕吸取了上年伐齐失败的教训,改变了进攻路线,把矛头对准了平阳(今山西临汾)。
                    来到平阳城下后,宇文邕先分派诸将据守各处关隘,以阻击北齐援军,同时命内史大夫王谊指挥北周军主力,全力攻城。
                    北齐守将连忙派人到晋阳(北齐的别都)向齐主高纬求援。
                    然而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孤立无援的北齐守军逐渐支撑不住,平阳最终被北周军攻陷。


                  127楼2015-04-21 21:26
                  回复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平阳离北齐军主力所在的晋阳仅有五百里,骑兵不到三天就能抵达,这么长的时间,北齐援军去哪儿了呢?
                      原来,这段时间北齐后主高纬正和他最喜欢的宠妃冯小怜在晋阳城郊外的天池打猎,玩得不亦乐乎。右丞相高阿那肱为了不打搅皇帝的兴致,把平阳送来的告急文书全部扣下了。
                      直到平阳已经落入敌手,他才不得不禀告皇帝高纬。
                      平阳是晋阳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此听到这个消息,高纬也急了,连忙下令马上返回晋阳集结部队,准备反攻。
                      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128楼2015-04-21 21:27
                    回复
                      冯小怜玩得意犹未尽,不愿意走,紧紧拉住了高纬:陛下,别这么急,再陪我杀一围吧……
                        在高纬的眼里,和冯小怜相比,其他一切东西都是浮云。
                        于是他把一切抛之脑后,继续陪冯小怜打猎,玩到很晚才回去。
                        这就是唐朝诗人李商隐那句著名的“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的由来,不过他老人家似乎远不如我老人家严谨——其实这里错了一个字,应该改成“平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才符合史实。


                      129楼2015-04-21 21:29
                      回复
                        当然,回到晋阳后,高纬也不敢再怠慢,连忙召集大军前去救援平阳。
                          考虑到北齐军气焰正盛,宇文邕决定避其锋芒。
                          他任命大将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率军一万留守平阳,自己则率主力返回北周。
                          北齐军很快把平阳城团团围住,百道攻城。
                          梁士彦率军死守。
                          然而毕竟众寡悬殊,一时间平阳城岌岌可危。
                          梁士彦慷慨激昂地对部下说:死在今日,吾为尔先——看来今天要战死在这里了,让我来做你们的表率吧!
                          在他的激励下,北周军士气大振,一次次打退了北齐军的进攻。


                        130楼2015-04-21 21:29
                        回复
                           久攻不下的北齐军又采用新方法——挖掘地道,这一招果然奏效,由于地基塌陷,城墙一下子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眼看北齐军就要破城而入胜利在望的时候,一件天雷滚滚——雷得让人想在耳朵上插避雷针的怪事发生了!
                            高纬竟然下令北齐军暂停进攻!
                            有没搞错?
                            没错。因为他要让他心爱的冯小怜来一起见证这难得一见的精彩场面。
                            冯小怜精心打扮了好久才靓丽地姗姗来迟,然而这时北周军早已经修好了城墙!
                            冯小怜很失望。
                            北齐的将士们更失望。


                          131楼2015-04-21 21:31
                          回复
                            为当情圣宁愿轻生,为了生理不要胜利,跟着这样的皇帝,能有什么前途?
                              这样的狗屎皇帝,真的还不如一坨狗屎,狗屎至少不会帮倒忙!
                              从此北齐军士气尽失,心无斗志。
                              就这样,梁士彦创造了奇迹——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平阳城依然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里!
                              此时,宇文邕见北齐军已经疲惫,便率主力卷土重来。
                              周齐两军在平阳城下决战。
                              战前,宇文邕来到阵前,逐个呼唤将士们的名字,亲加慰勉,将士们深受感动,无不振奋。


                            132楼2015-04-21 21:31
                            回复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齐皇帝高纬。
                                他和冯小怜在后方观战。
                                两军刚一交手,冯小怜看见东边的北齐军稍有退却,便花容失色,大叫:矮油,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听她这么一说,高纬也慌了,两人连忙带着数名亲信落荒而逃。
                                画外音,旋律起:你是疯儿我是傻,缠缠绵绵到天涯……


                              133楼2015-04-21 2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