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吧 关注:1,072贴子:29,162

回复:【转】不高大的巨人——隋文帝杨坚的成功之道(长篇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而杨家虽然过得也很压抑,但却依然幸存了下来。
  这段时间,无论是杨忠还是杨坚,都表现得非常低调,非常沉默,只是埋头于本职工作,对朝政表现得漠不关心,也从不乱表态,以免被抓到口实。
  因为他们知道,龙也有蛰伏的时候,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因为他们知道,蹲下是为了更快的起跑,忍耐是为了更好的机会。
  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没有血性,而是有理性;这不是不坚强,而是不勉强;这不是不行动,而是不轻举妄动,不逆势而动!
  杨忠父子的表现让宇文护觉得,虽然他们不一定十分可靠,但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对他们要有时冷有时热,有时打压有时重用——就像恋爱经验丰富的女人考验自己的男朋友那样。
  公元563年9月,宇文护决定联合突厥,出兵讨伐北齐(东魏已于550年被北齐取代),第一个想到的带兵将领就是杨忠。


62楼2015-04-20 17:49
回复
    NO.10
      此时杨忠已经升为柱国,爵位是随国公,时隔多年,他终于再次得到了统兵出征的机会。
      杨忠督帅大将军李穆等人,统领一万精锐,绕道塞北,势如破竹,连克北齐二十余城,接着与突厥人会合,继续挥师南下,直逼晋阳(北齐别都,今山西太原)。
      随后,杨忠率军与北齐军主力在晋阳城下决战,但由于突厥人临阵脱逃,北周军最终失利,无奈只得退兵。
      然而,此战虽然没有取得预定战果,在周齐关系史上却是一大转折。


    63楼2015-04-20 17:52
    回复
      自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以来,整整三十年中,一直都是北齐(东魏)占据主动,北周(西魏)军从来没进入过北齐腹地,但这次周军竟然可以长驱直入地兵临晋阳城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这让当时的北齐皇帝高湛吓破了胆。
        之前每到冬天,只要黄河一结冰,北周生怕北齐军会过河攻击,就要专门派人凿冰;从现在开始,情况反了过来,轮到北齐军在每年冬天凿冰了。
        显然这一战意义重大,周武帝宇文邕对杨忠的表现大加赞赏,打算加封其为太傅(荣誉职务,三公之一),但宇文护却横加阻挠,坚决不同意——杨忠至今没有向自己表态效忠,当然要继续压制他,直到他改变态度为止。
        就这样,杨忠不仅没得到任何封赏,反而被赶出了京城长安,外放为泾州(今甘肃泾川)刺史。


      64楼2015-04-20 17:54
      回复
        对这样的不公正待遇,杨忠毫无怨言,立刻打点行装上任。
          公元564年10月,宇文护决定再次伐齐,这次他亲自挂帅,齐国公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柱国达奚武、王雄、尉迟迥(宇文泰的外甥)等周军大将悉数出动,总兵力达二十万,声势浩大,进攻洛阳。
          而杨忠则被有意冷落——他只是奉命率偏师出塞北策应。
          然而这次出征的结果让宇文护大失所望:北周军主力在洛阳城北的邙山被段韶、斛律光、高长恭率领的北齐军击败,伤亡惨重,还损失了老将王雄,最终狼狈逃回关中。
          杨忠也只得随之退兵,回到驻守的本镇泾州。


        65楼2015-04-20 17:55
        回复
          这几年,杨忠仕途不顺,杨坚呢?
            更是如此。
            如果说杨忠是不被重视的话,杨坚则是彻底被忽视,被无视。
            自从557年他被任命为右小宫伯以来,整整八年,他就一直都没挪过窝——除了在周武帝即位时改为左小宫伯,换了一个位置以外。
            这八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侍卫们在皇宫站岗,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重复,还是重复……
            这八年,他身边经过了很多人。
            这八年,他身边发生了很多事。


          66楼2015-04-20 17:56
          回复
            这八年,很多当年和他一起出道的伙伴们早已经节节高升,可他却像沉睡在水底的文物一样毫无动静,不仅得不到任何升迁的机会,还要时时刻刻提防宇文护的迫害!
              父亲屡建功勋,却屡屡都被打压;自己恪尽职守,却从来没人注意,可想而知,杨坚的心情有多么苦闷,有多么失落!
              有的人在失落的时候,想到的是放弃,是自暴自弃;也有的人在失落的时候,想到的是改变,彻底改变!
              显然,杨坚是后一种人。
              杨坚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当皇帝,我要掌握最大的权力,生杀予夺,都由我定夺;世间万物,都由我主宰!


            67楼2015-04-20 17:57
            回复
              然而,理想虽然璀璨,现实却依旧摧残。理想虽然诗意,现实却依旧失意。
                他依然只能每天上班,带着侍卫们在皇宫站岗,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重复,还是重复……
                在这段失意的日子里,唯一能给他慰籍的是他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妻子独孤氏对他非常体贴,他的长女杨丽华也在561年出生,让他品尝到了父亲的快乐。


              68楼2015-04-20 17:58
              回复
                 庞晃出身将门,很早就得到宇文泰的器重,担任大都督,统领亲兵。但他性格刚直,不善搞关系,因而在宇文护执政后他就一直没有得到升迁,此时在宇文直的帐下担任骠骑将军。
                  与杨坚一番交谈下来,庞晃对他惊为天人,觉得此人相貌不俗,见解非凡,将来必能干一番大事,遂倾心交结,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密友。
                  之后杨坚来到随州上任。
                  随州是杨忠当年南征打下来的地盘,也是杨忠随国公这个爵位的封地,因此杨坚对这里很有感情,他踌躇满志,摩拳擦掌,打算在这里好好地大干一场,他要让这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70楼2015-04-20 18:04
                回复
                   没想到到随州没几个月,屁股还没坐热,他就接到了上面的调令,征召他马上回京城,另有任用。
                    才过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又把他召回去,这不是在调戏他么?
                    刚给了一点点希望又马上把它收回去,这不是在折磨他么?
                    这就仿佛在你饿得慌的时候,给你一块烤肉,可你还没来得及吃,只闻了点香味,那烤肉又被拿走了——这岂不是让人更感到饿得慌?
                    这就仿佛在你憋得慌的时候,给你一个性感美女,可你还没来得及动手,刚开始冲动,美女突然又不见了——这岂不是更让人难受?
                    杨坚的心里郁闷到了极点。
                    然而命令难违,无奈他只得收拾行装,悻悻离去。


                  71楼2015-04-20 18:05
                  回复
                    回程的路上,他再次经过襄州,杨坚意外地发现,庞晃竟然在城外迎接他。
                      在人得意的时候,有朋友迎来送往不稀奇,但在人失意的时候,依然有这样不离不弃的朋友,这怎么能不令人感动?
                      如久旱逢甘霖,如湿冷见阳光,如寂寞遇美女,杨坚顿时感觉心头一热。
                      庞晃邀请他到自己的府邸,好酒好菜,热情款待。
                      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不觉,两人喝了整整一个通宵。
                      酒酣耳热之际,庞晃悄悄对杨坚说:公相貌非常,名在图箓。等当上皇帝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我啊。
                      这种话在当时可谓大逆不道,但庞晃这人向来都是胆大包天,他就敢这么说。


                    72楼2015-04-20 18:06
                    回复
                       随后庞晃把这支打了鸡血的箭收好,两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更加亢奋,又继续畅饮,直到尽兴为止。
                        临走之前,杨坚把两个婢女作为礼物送给了庞晃,这才依依惜别。
                        回到长安后,杨坚发现他的遭遇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朝廷迟迟没有给他新的任命,他竟然被晾在一边了!


                      74楼2015-04-20 18:08
                      回复
                         NO.12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宇文护设计好的。
                          宇文护对杨家父子不合作的态度早就十分不满了,所以他玩了现在这个把戏——先把杨坚提拔为刺史,再把他召回来,却一直都不给安排工作。
                          先给你尝点甜头,再让你吃点苦头,让你意识到不跟我合作,就没有事情可做。
                          他相信,杨坚迟早会忍受不了,迟早会来找自己!
                          以杨坚的智商,他当然知道宇文护的用意——只要他肯主动登门攀附,高官厚禄肯定随之而来。


                        75楼2015-04-20 18:33
                        回复
                          然而,他清醒地知道,宇文护虽然大权在握,可树敌太多,不得人心;加上这两年连续几次外战都以失败告终,威信大降,所以他对宇文护的前景并不看好。
                            他相信,宇文护将来肯定会垮台,而且这一天不会太久!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智者不坐火山口上,你不让我出山,我还懒得趟这个浑水呢!
                            因此他一直没有去主动找过宇文护。
                            但年纪轻轻就赋闲在家,总得找个理由吧。
                            这当然难不倒杨坚。
                            没过多久,杨家传出消息,杨坚的母亲吕苦桃生病了,杨坚在家侍奉母亲呢。
                            这一侍奉,就是整整三年。


                          76楼2015-04-20 18:33
                          回复
                             三年中,杨坚几乎从不出门,昼夜不离母亲左右。
                              没想到百密一疏,杨坚这个做法差点要了他的命!
                              当时推崇的是以孝治天下,杨坚这些年的表现让他得到了纯孝的赞誉——杨坚宁可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连续三年在家照顾母亲,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才是真正的孝子啊!
                              一时间杨坚在朝野名声鹊起。
                              这让宇文护极其恼火——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非但没奏效,反而让杨坚名声大噪。这算什么事啊!既然你不能为我所用,那我留着你有什么用呢?
                              宇文护顿时起了杀心。


                            77楼2015-04-20 18:35
                            回复
                              当时的北周不封王,最高的爵位就是国公,宇文护也不过是晋国公。然而国公毕竟只是个虚衔,实际的权力,具体的职位,杨坚还是什么都没有。
                                他两手空空,忧心忡忡。
                                眼看着青春已经飞逝而去,时间还在马不停蹄地狂奔,而自己马上就要三十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难道就这样窝窝囊囊糊糊涂涂地渡过一生吗?
                                这十多年来,自己就没有过顺利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任何努力都是无能为力,任何心机都是白费心机。
                                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在网上下载文件,如果网速不给力,哪怕慢一点,只要看到在变化,哪怕过一个小时只增加1%,我们都可以忍受;但如果一直都是原样,无论过多久,一直都是90%,恐怕我们迟早会失去耐心。
                                杨坚的情况就是这样。
                                一向充满自信的他也开始感到有些迷茫。


                              79楼2015-04-20 1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