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吧 关注:1,072贴子:29,162

回复:【转】不高大的巨人——隋文帝杨坚的成功之道(长篇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O.6
  杨坚婚后不久,西魏政坛风云突变。
  公元556年10月,一代枭雄宇文泰突发疾病,很快就去世了。
  由于其世子宇文觉(宇文泰第三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当时才15岁,临死前他把后事托付给了42岁的侄子宇文护。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长兄宇文颢之子,此前的名望并不太高,也没有太大的战功,因此虽然有宇文泰的遗命,但仍然难以服众。
  不过宇文护颇有手段,他马上找到了当时年纪最大的也是宇文泰最信任的柱国于谨,取得了于谨的支持。
  于谨德高望重,有了他的鼎力相助,宇文护终于控制了局面。
  然而,他依然惴惴不安。


37楼2015-04-19 23:19
回复
     赵贵、独孤信谋反被杀这事,其实疑点颇多,比如,宇文盛远在盐州,和赵贵、独孤信他们也没有什么深交,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密谋?再比如,以独孤信和赵贵的老道,怎么会这样只谋划而不行动?
      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要找到谜底,可能比在太监身上找到海绵体还难。
      但无论如何,赵贵和独孤信死了,宇文护终于松了一口气。
      独孤信死后,考虑到北周刚建,人心未稳,宇文护没有对其家人大开杀戒,只是把他的妻儿都流放到了蜀地。
      独孤伽罗因为一年前已经出嫁,才避免了被流放的命运。


    41楼2015-04-19 23:25
    回复
      看着曾经权倾天下的岳父,转眼间就家破人亡,17岁的杨坚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的残酷。
        独孤信的惨死,给他狠狠地上了一课。
        他彻夜难眠,不停地想:岳父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下场?
        因为他太杰出了,战功太大,威望太高,品德太好,长得还那么帅,怎么能不惹人猜忌?
        鹿若没有滋补的鹿茸,貂若没有漂亮的毛皮,又怎么会死于猎人之手?
        所以,在政治的舞台上,低调才是硬道理。低调是通行证,杰出是墓志铭。
        他一定,一定,一定要低调。


      42楼2015-04-19 23:25
      回复
        当然是宇文泰的庶长子——24岁的宇文毓。
          因为这一年宇文护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他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立一个幼主。
          很快,宇文毓正式登基,是为周明帝。
          宇文毓是杨坚的连襟,按道理,他当皇帝对于杨坚来说是件好事;但现在这种非常时期,道理往往不管用——他当皇帝对杨坚来说却未必是件好事。
          就在杨坚努力权衡利弊、考虑应对策略、正想到第八套方案的第七个步骤的第十三条细则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一纸任命书——他被任命为右小宫伯。


        45楼2015-04-19 23:33
        回复
           按北周官制,宫伯是掌管皇宫宿卫的,右小宫伯相当于副侍卫长,可以经常接触到皇帝,也很容易飞黄腾达——古往今来,无论是文死谏还是武死战,他们提拔的速度往往不如宫内近臣;但另一方面,按北周官制,宫伯的直接领导却是大冢宰(北周官制,相当于宰相)宇文护,需要经常向宇文护汇报。
            显然这一职务夹在皇帝和权臣中间,其实蛮尴尬的。
            杨坚刚一上任,就发现了问题。
            宇文护多次对杨坚主动示好,暗示他只要投靠自己,必然前途光明。
            该怎么办呢?
            杨坚回去咨询父亲。
            杨忠只说了一句话: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夹在两个婆婆之间最难相处了,你别去!


          46楼2015-04-19 23:34
          回复
            坐等更新。。。。。楼主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04-20 09:11
            回复
              哈哈,楼主更新的太慢了,我已经在天涯上找到了,我现在在天涯上看,边看边给你转几贴过来吧


              50楼2015-04-20 17:27
              收起回复
                NO.8
                  按照《隋书》的记载,这件事的过程是这样的:
                  由于杨坚长相奇特,皇帝宇文毓怀疑他将来有可能当皇帝,对他很不放心。
                  于是他特意派著名的术士赵昭去给杨坚看相。
                  看过之后,赵昭回去向皇帝汇报说:看他的相貌,不过是做到柱国而已。
                  宇文毓放心了。


                51楼2015-04-20 17:28
                回复
                  然而,过后赵昭却又偷偷对杨坚说: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您将来一定会做皇帝,但一定会大开杀戒才能安定。
                    不过,小子我觉得这事似乎非常不合理。
                    因为杨坚当时还不到20岁,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不存在做皇帝的实力,对宇文毓完全没有任何威胁,宇文毓此时最大的对手是宇文护,他怎么可能会去猜忌杨坚呢?
                    也许,这根本就是“本故事纯属虚构”。


                  52楼2015-04-20 17:29
                  回复
                     他知道忍耐是成功者的必需品,就像芥末是三文鱼的必需品、WIFI是手机党的必需品一样。
                      他知道现在他不是主角,也不应该去做主角,在这种纷乱复杂、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去做主角,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他知道他现在的职责不是演戏,而是看戏。
                      因为皇帝和宇文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了。
                      其实宇文毓刚一上台,就和宇文护产生了分歧——在立后的问题上。
                      宇文毓的正妻是独孤信的长女,照理是皇后的当然人选,但宇文护却不同意,因为独孤信是死在他手里的,他怕独孤氏会对他不利,因此极力阻挠。


                    54楼2015-04-20 17:32
                    回复
                      他工作勤奋,思路清晰,把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快获得了群臣和百姓的认可。
                        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任免,甚至开始插手军队将领的任命。
                        这下子,宇文护沉不住气了:我对你假装客气,你当我是软弱可欺;我对你假装礼貌,你当我是痴呆傻帽。现在你居然敢干涉军中事务,这是夺我兵权的节奏啊!既然你不把我放在眼里,那我只能把你送进坟里!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宇文毓拉下马!


                      56楼2015-04-20 17:34
                      回复
                         但宇文毓很得人心,宇文护不可能像之前废掉宇文觉一样名正言顺地废掉他。
                          但这难不倒宇文护。
                          直的不行就来歪的,正的不行就来邪的,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他派人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宇文毓。
                          临终前,顽强的宇文毓强撑着病体写下遗诏,要求传位给弟弟宇文邕。
                          公元560年,18岁的宇文邕正式即位,成为北周帝国第三任皇帝,是为周武帝。


                        57楼2015-04-20 17:35
                        回复
                          NO.9
                            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子,自幼聪明过人,宇文泰生前就曾夸奖他:成吾志者,此儿也。
                            这样一个人当了皇帝,宇文护当然是不放心的。
                            其实,本来他的如意算盘是打算在宇文毓死后立他年幼的儿子为帝的,但没想到宇文毓死前竟然当众立了这么个遗诏!
                            他打定主意,如果宇文邕不听话的话,就毫不犹豫地干掉他!
                            但宇文邕上台后的表现却让宇文护大感意外。
                            一上任,宇文邕就主动加封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把所有的军国大事统统交给宇文护掌管,自己从不过问。


                          58楼2015-04-20 17:43
                          回复
                            之后,他又下诏说:大冢宰晋国公,克成我帝业,安养我苍生,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而可同班群品,齐位众臣。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大冢宰晋国公,助我完成帝业,安养天下百姓,而且既是我的兄长,又是国家的首辅。怎么可以和一般大臣一样的待遇呢?从今以后,所有诏令和百官文书都一律不能直称他的名字。
                              而宇文邕本人对宇文护也特别尊重,每次陪宇文护去见太后,他总是让宇文护坐下,自己则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
                              但宇文护对宇文邕依然存有戒心。这家伙会不会是装出来的呢?
                              直到发生了一件事以后。
                              公元563年正月,宇文邕出巡原州(今宁夏固原),却在当晚就匆匆忙忙赶回了长安。
                              百官都觉得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9楼2015-04-20 17:45
                            回复
                               侯莫陈崇偷偷对亲信说:我听算命的人说过,晋国公今年不吉利,皇帝今天突然回来,估计是晋国公死了。
                                宇文护死了?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很快就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然而侯莫陈崇这次显然判断错了。宇文护身体健康得很,宇文邕这次回京其实另有他事。
                                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宇文邕得知后,立即高度重视,马上召集群臣,当众对侯莫陈崇严加斥责。
                                侯莫陈崇惶恐不已,赶紧跪下谢罪。


                              60楼2015-04-20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