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666贴子:6,157,070

回复:红楼梦阅读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记忆里,红楼中特别强调体香的只有两人——黛玉和宝钗。绝对不是随意写来,这两人一定是曹公心中最美好的女儿,是一体两面的美好女儿,那些喜欢为黛玉宝钗争执的人,还是静下心来多看看黛玉宝钗的可爱可敬之处,少找两人的毛病,也可以开阔自己的心胸——倒是意外之喜呢。宝玉对香气的特别沉迷,让黛玉微微有点酸意——虽然夸奖的是黛玉之香,但黛玉忍不住要想起另一个特别“香”的人物——宝钗。在爱情上,黛玉和宝钗一样,都希望自己才是宝玉的唯一,这里的唯一,指的是情感,不是指实际的女人。那个时代,想排除富贵男人纳妾,是不可能的,但正妻绝对只有一个。所以黛玉对袭人没有醋意,她不过是一个小妾,但黛玉感觉到了宝钗的些许威胁,不仅是来自家族婚配方面的威胁,或许更多来自宝钗那种种特别可爱的威胁,可能分散宝玉一心一意之爱的威胁。宝钗在宝玉面前流露的活泼妩媚,黛玉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此刻,接着“香”的话题,黛玉就讥讽起宝玉来。而且从宝玉的回复里知晓,这种讥讽,不是偶尔,而是常见——黛玉已经颇有点忧心忡忡了。这种心态也可以理解,古代仕女,无所事事之下,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关注,或许就会来得早一些。


IP属地:江苏355楼2015-06-16 15:22
回复
    “暖香”一说,含义其实很简单,再加上刚刚说到宝钗之“香”,宝玉聪慧之人,应该能够理解,但他“一时解不来”,那是因为他还迷失在黛玉之香里,迷失在刚刚和黛玉的特别亲昵里。黛玉活灵活现的解说,使得宝玉又跃跃欲试,但真要动手,就无趣了,原样画葫芦当然无趣,再进一步就超越界限。自然该退一步,于是在黛玉的求饶声里,宝玉只要求“把袖子我闻一闻”,并且“拉了袖子笼在面上,闻个不住”。不知道此刻的宝玉,是否意识到,这醉人的芳香就来源于少女之体?男人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极难不联想到少女之体,不渴望少女之体,宝玉真是一个另类,或者说,曹雪芹是一个另类,他在进入青年期的红楼里,刻意避免肉体之欢,最接近的一次,就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里的暗示,其次,应该就是此处了。其他还有一些“情”到浓处的暗示,但曹公都是点到即止,绝不往“性”上迈出一步。
    和宝玉欢闹一通的黛玉,回复娴静,赶宝玉走,宝玉不肯走,又躺下,答应斯斯文文说会话。黛玉用帕子盖着脸,既有不理宝玉之意,也有一点羞涩之情吧。


    IP属地:江苏357楼2015-06-16 15:28
    回复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老厌物”又来无事生非,宝钗称她为“老背晦”,一点也不错。宝钗对人的评价,往往客观准确,显示出宝钗非凡的智慧——识人是一种智慧。黛玉倒也不是不识人,而是她对评价别人没兴趣,她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只关注自己所爱的人。而宝钗则很关注她人,因为她关注别人的感受,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不是缺点,不能因为这个而贬抑宝钗——在现实中,不关注她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意味着这个人不现实,黛玉就是如此。现实还是不现实,并非是评价人好坏的标准,都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都是丑陋的。黛玉和宝钗是梦幻和现实中美好的典范。
      宝玉想去干涉,宝钗又不让,觉得对“背晦”的老人,还是“让她一步为是”,这并不是虚伪,一个人的认识和行为有所不同,这是正常——好比我们心中认定毒菜极坏,但在年终小结里说两句套话假话,这不是虚伪,只是应付,只是交差。对背晦的老人让一步,则是一种礼貌。只有当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这样的不同才是虚伪。凤姐的话语和行为上的差别,就都有谋取私利的目的。


      IP属地:江苏359楼2015-06-18 12:58
      回复
        袭人的哭诉,更加拉近了自己和宝玉的距离,把“我们”划为一体,把别人划作另一体,记得后文也有过这样的说法,引来了晴雯的嘲笑反击。这里的“我们”之说,也许说明袭人其实也有她狡猾的一面,就是,她总是在强化自己和宝玉关系的特殊性。当然,她哪怕没有语言的强化,只要保持行为本身,即保持着和宝玉的肉体关系,她在宝玉心中,自然和别人不同。而从后文晴雯的话知道,她确实一直和宝玉“鬼鬼祟祟”——做这事,总还是要避一避别人的眼目。而她后面冷笑的话,确实表明袭人内心实际并不忠厚,真正的忠厚,是对别人模棱两可的话都往好里解释,而袭人觉得别人说了她许多坏话。


        IP属地:江苏362楼2015-06-18 13:29
        回复
          麝月独自留下照看屋子,宝玉感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可我觉得似乎还有区别。麝月在这里的主要特点,是体恤下情。袭人在小说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描绘,她也许还算宽厚,但如此主动体恤下情的描写,好像没有。
          宝玉让麝月去玩,说自己看着,可麝月说,“你既在这里,越发不用去了,咱们两个说话顽笑岂不好?”这里倒确实是袭人口吻,想和宝玉亲近的愿望也很强烈。但宝玉却笑道:“咱两个作什么呢?怪没意思的。”前面说过,宝玉对女儿的喜爱,其实有着仿佛对艺术般的喜爱和追求,而落实到具体某一个女儿,或者说,各个女儿个体艺术气质大有区别,对缺乏艺术气质的女儿,宝玉就会觉得“怪没意思的”——大家不妨想一想宝玉和芳官在一起的情景,可有过这种“怪没意思的”念头?——这里多少含有一点对麝月袭人这一类“好奴才”女儿的讽刺,表面是赞扬,内里却包含着讽刺。袭人之所以获得青睐,是因为她和宝玉的云雨之情,云雨之情,对宝玉这样一个重情的人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而没有云雨之情的麝月,又缺乏艺术气质,就觉得“怪没意思了”——也许那一头女儿的柔发算是有艺术特色,那就来梳头。


          IP属地:江苏363楼2015-06-18 13:35
          回复
            回到家,赵姨娘又骂贾环——贾环随口的撒谎,体现他本质的绝对恶劣——骂的却是他不该找宝玉宝钗这样的"高台盘"去玩,这话里充满怨恨和狭隘,确实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心态,贾环大概就是因为受她这种心态的影响,才如此猥琐吧。
            凤姐经过,正好听到,立刻教训赵姨娘,“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贾环是主子,而他的生身母亲却依然只是奴才!没有资格管教他的奴才,这就是可恶的封建家庭伦理。作为主子的贾环照理不该和赵姨娘一起生活,那么,是王夫人不喜欢贾环,才让贾环随赵姨娘了。而探春,应该不是随赵姨娘长大,她才会根本否认赵姨娘是她“娘”。想想赵姨娘的可悲,觉得曹公对这个群体应该是既同情又鄙视。而不幸的女儿们,如袭人诸类不幸的女儿们,还把成为姨娘当作自己的理想。这样的女儿,应该不是曹公喜欢的女儿了。而香菱,因其被迫无奈成为姨娘,曹公才给与了她特别的哀怜。


            IP属地:江苏365楼2015-06-18 13:53
            回复
              更新了。继续看。


              366楼2015-06-18 14:03
              收起回复
                     她,决意同归黄泉!
                     他,怎能忘却红尘?       他,一抹沧桑,一袭清颜。
                   她,百花失色,倾城容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68楼2015-06-22 21:17
                收起回复
                  湘云第一次出场——在前十六回里,那些女儿们,几乎都没有真正出场,那是曹公不想用污七八糟的性来污秽女儿。
                  宝玉正和宝钗闲聊,听说湘云来了,“抬身就走”,可见宝玉和湘云关系亲密,可能仅次于黛玉,高于宝钗的。而宝钗并不因为宝玉的“抬身就走”就生气,抑钗者自然可以说是宝钗的城府深,但正常来说,应该是宝钗的心胸宽,换了黛玉,会生气了。
                  黛玉听说宝玉从宝钗处来,就冷笑,“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这时候的黛玉确实有点讨厌,给抑黛者以攻击的口实。但钟情到极点的女儿,都是如此吧,到了今天,依然有许多女孩,不能接受自己所爱的人,和别的女人有过多的亲密。中国传统社会,一夫多妻延续几千年,女人善妒,就成为重大缺点,甚至被列为“七出”之一,这实际上依然是对女性的歧视和欺凌。这里黛玉的嫉妒,或许是一种暗示,暗示着黛玉对一夫一妻的向往憧憬,虽然她对袭人没有表现出这种妒意,那么也许是黛玉对精神上的一夫一妻的向往和憧憬——从这个角度理解,黛玉的妒也是一种进步。对曹公心仪的女儿,我总是愿意从好的方面去理解,这应该是读红楼必须的心态。


                  IP属地:江苏369楼2015-06-23 10:10
                  回复
                    黛玉意识到宝玉内心里真有她,心下就释然了。或许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需要自我分辨一下了,“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以为,红楼中的黛玉,一旦不涉及与宝玉的情感问题,黛玉其实还是蛮大气的。黛玉在分辨之中,又不知不觉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我为的是我的心。”这几乎是一种爱情表白了。对此,宝玉自然是需要回应的,“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理解了宝玉的黛玉,竟然说“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刚才还在从此心到彼心的表白,竟然说到了穿衣脱衣,仅仅是防寒的穿衣脱衣,从极浓突然回归至淡,好像有点莫名其妙,但细想之下,真的觉得妙味无穷。既流露出黛玉对宝玉非同一般的关怀,又避免两人接下来的尴尬,更避免了进一步的危险。古代小说,以及戏剧,男女表白到如此地步,接下来往往就该脱衣解带了,而这是曹公要刻意避免的。就用了如此巧妙的转折,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表情,特别含蓄而深情的表达,并且是截然而止的含蓄深情的表达,这种美妙红楼绝对是唯一。


                    IP属地:江苏372楼2015-06-23 10:56
                    回复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题目称袭人为“贤”,脂评三字“当得起”,评价和题目,都让不喜袭人者郁闷,网友7萨那斯特,就有文章,把贤袭人三字,读作“嫌隙人”——中国文字的谐音,使得文章可以读出极丰富的含义。可我总觉得,我们读红楼,对传统的褒义词,就要打一个问号,就要想一想曹公的“真作假时假亦真”的对联。小说主人公宝玉是“不肖不贤”之集大成者,而宝玉又是曹公的化身,如果还以为曹公把“肖”“贤”当作褒义词来用,那就是不懂得红楼中的真假,无法理解红楼真谛。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脂评表现平平。
                      红楼中的可爱可敬女儿,曹公没有一个称她们为“贤”,五十六回写探春宝钗的兴利除弊,曹公也没有给她们“贤”字,而是给了探春一个“敏”字,给了宝钗一个“识”字,难道宝钗在五十六回中的表现,还不如此回中的袭人?宝钗的所作所为,特别符合古人对“贤”的解释定义,但曹公却不肯用这个字来形容宝钗。或许就是因为这个“贤”字,和“忠孝节义”之类的词一起,成为这个社会最具有统治阶级思想特色的词汇,而曹公内心对这个社会的统治者,从皇上一直到贾雨村,都深恶痛绝,不肯用这个被统治者污秽了的词,形容自己心爱的女儿了。


                      IP属地:江苏374楼2015-06-23 12:11
                      回复
                        现在拿人未来的老公老婆开玩笑,已经引不起任何兴趣和反应,我们小时候拿这开玩笑,反应会强烈一些。而在二三百年前的时代,对女孩子开如此玩笑,大概算很严重的嘲笑,故黛玉说,“我若饶过云儿,再不活着!”但想来,闺门之中,大概这样的玩笑应该常见,但却很少让男人听见此类玩笑,尤其不可让可能成为夫婿的男人听见,宝玉在这里,很奇妙的可以成为三人的夫婿,红楼中,争为宝玉正妻的,主要也就是这三个人了。尽管大家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最亲,但湘云却知道,有宝玉护着,黛玉就拿她没辙——湘云了解宝玉对女儿的呵护情结。宝钗来了,说的话细想很奇妙,“我劝你两个看宝兄弟分上,都丢开手罢。”似乎黛玉湘云的争吵,就是不给宝玉面子。而只有我宝钗,才是时时刻刻为宝玉着想呢,这话自然是说给宝玉听。宝钗确实一直在和黛玉竞争其在宝玉心中的地位,也不能说,她的竞争毫无成效,宝玉对她还是充满好感,只不过这种好感,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宝玉和黛玉从小同桌吃同床眠而来的情愫!


                        IP属地:江苏375楼2015-06-23 12:25
                        回复
                          湘云来府,一直在黛玉房中安寝,可见两人关系应该还不错。在湘云来的日子,宝玉显然更喜欢腻在她们屋里,有湘云这样一个话痨,三人在一起,就没有了宝玉黛玉独自相处的尴尬和危险,而增加了许多小儿女的情趣。故而宝玉迟迟不肯离去,要袭人连连催促,才肯回屋睡觉。而第二天天一亮,宝玉又“披衣靸鞋”直入闺房,宝玉可以毫无顾忌毫无阻碍直入黛玉闺房,两人之亲密,岂是他人可比啊。
                          一幅美人晨睡图,尤其是云美人晨睡图,和后面酣睡芍药花下的云美人相得益彰——令人向往,不知宝玉可又闻到了幽香?无论是否闻到,宝玉表现的像一个怜香惜玉的真君子,细心地替湘云掖被。娇弱的黛玉睡觉没有湘云沉,感觉有人,就知道是宝玉,可见宝玉在她晨睡时来房,也不是第一次了。


                          IP属地:江苏376楼2015-06-23 12:35
                          回复
                            看着都累,这得想死多少脑细胞


                            379楼2015-06-25 18:32
                            收起回复
                              直播惹


                              381楼2015-06-26 09: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