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吧 关注:330,095贴子:1,841,528

回复:【真相只有一个】西游释厄传----------你所不了解的西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沙僧到底犯了什么错,玉帝要这样恨他。书上说他是失手打破的玻璃盏。吴闲云先生猜测可能是他和王母有奸情,被玉帝撞见了,慌乱间失手打破的玻璃盏。我觉得,既然书上没说,什么情况都是有的!比如给玉帝敬酒的时候失手了,比如在蟠桃会上什么举动让大家都扫兴了,然后失手了。具体是什么情况,很遗憾,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我也不知道。也许你会说吴承恩为什么不写明呢?不是吴承恩不写,是沙僧不愿意说!沙僧从取经到最后,话都是很少的,这符合他的性格,忍耐、隐忍。但不管怎么样,失手都说明沙僧本来是无意打碎的,无意的小过失却遭到有意的大惩罚,背后是什么样的隐情,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玉帝应该是讨厌沙僧的,这和八戒成了鲜明的对比,八戒被贬下凡,玉帝就不管他了,但沙僧被贬下凡,玉帝还不忘每七天教飞剑来穿他的胸胁。可见玉帝是讨厌沙僧的。


IP属地:山东168楼2014-12-05 21:29
收起回复
    为什么?就是因为沙僧死板不圆滑。我们可以看出沙僧成为卷帘将地位是很高的,诗句这样描写:“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沙僧在天上具体是什么工作呢?玉帝的保镖。玉帝在用人上是很会斟酌的,因为在后面我们可以知道八戒和沙僧的实力是不分胜负的(原文说:这才是铜盆逢铁帚,玉磬对金钟)。而同样才能的人,玉帝将一个封为元帅,一个做了保镖。为什么?因为玉帝知道八戒人缘好,识大体,知道利害关系,是帅才。而沙僧固执,死板,不圆滑,这种人最好是做保镖,才能万无一失。可也许是沙僧太死板了,保护玉帝很体贴的同时也会限制玉帝很多自由。玉帝应该是忍他很久了。终于,沙僧那么细心死板还是犯错了,打碎了玻璃盏。这时候玉帝应该是抓到把柄了,老子要你好看!!贬他下界后还要用飞剑来穿他胸胁。沙僧自己也说,为此而苦恼,他苦恼的不是飞剑,而是为什么自己这样辛辛苦苦的付出,只不过犯了一个小错误却是这般的下场。


    IP属地:山东169楼2014-12-05 21:30
    回复
      我们知道沙僧的战斗力和八戒是对等的,但是在西天取经路上,他出力比八戒还少!为设么?因为他心灰意冷了。他没有叫菩萨来救他,是菩萨看中他曾经是玉帝的保镖应该身手不错,才劝他做了唐僧的保镖。可实际上沙僧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心灰意冷。最后取经后师徒四人封赏的时候,唐僧和悟空都成了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八戒还很不服气,计较为什么自己不是佛,只是个菩萨级别?可是沙僧呢?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只能算罗汉级别了,但是沙僧说什么?一句没说。


      IP属地:山东170楼2014-12-05 21:30
      回复
        虽然沙僧因为自己的死板付出了代价,但是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的。沙僧在天庭上工作应该是认真负责的(玉帝的保镖能不认真吗,不然玉帝早撤换了),可是认真的人结果因为一个很小的错误而遭到很大的惩罚,沙僧心里会怎么想。不要说沙僧为什么在取经路上出力最少,因为他明白出力再多,再努力,一个错误就可能万劫不复。而且这时候他的心态也已经拔凉拔凉了,话也不愿意多说了。这正是沙僧为什么是种木讷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不是吴承恩不去刻画,是因为不去刻画才是真正的刻画!


        IP属地:山东171楼2014-12-05 21:30
        收起回复
          而现在师徒四人的基本情况我都相继分析了,接下来该是踏上西天取经的路途了。可是西天取经就一定能成功吗?失败的原因无非两种,要么唐僧被妖怪吃了,要么唐僧自己不想继续走下去了。前者是外因还好办,但是后者是内因,要看唐僧自己,那么唐僧会经得住考验,挡得住诱惑吗?请看下回——《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IP属地:山东172楼2014-12-05 21:30
          回复
            【第十回】 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IP属地:山东173楼2014-12-05 21:31
            回复
              在准备“水陆大会”的期间,观音开始卖如来赠予的袈裟和锡杖。一卖卖到李世民那里。李世民也大方,七千两银子一丢就买了(事实上,观音最后也没要那七千两银子)。买了以后想也不想就送给“水陆大会”的主持人——玄奘了,李世民还叫玄奘穿着试试看合不合身,结果玄奘穿了以后,长安城里的公子王孙,墨客文人,行商坐贾,男女老少都争相观看。最重要的是,僧人们都说,这个法师好似地藏王!而这时候,观音看到李世民将宝物送给玄奘了,突然说不要钱了,说如果是诚心实意就不需要钱。


              IP属地:山东175楼2014-12-05 21:31
              回复
                这个时候,最高兴的怕是玄奘了,白白得了两件宝贝,比当年陈光蕊中状元还要风光。可是这种高兴是持续不长的。


                IP属地:山东176楼2014-12-05 21:32
                回复
                  第二天,“水陆大会“正式举行,玄奘在台上讲经。观音又突然出现,厉声问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这时候,李世民发现了问怎么回事,观音说:“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这句话一说就不得了。因为李世民在游地府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那么多年经他之手枉死的冤魂太多了,他举办“水陆大会”的目的就是要超度了这些孤魂野鬼,这样他才能安心去死,有地府甚至是佛教的庇护,大唐江山也将长存永固。如果小乘教法不能超度亡魂,那举办了还有个屁用啊!所以这时候,你看李世民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正色喜”。这个表情就是很复杂了,一般表情正色是很严肃的,但是却是“喜”,为什么?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很严肃的,但是观音告诉他大乘可以,所以李世民喜,这种喜应该是不露声色的暗喜。喜归喜,问还是要问,问什么?当然是大乘教法在哪呗!观音回答了,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可是,李世民根本没想过要去西天去取经,只是接着问观音,你记得吗?记得你就上去讲!这时候,观音也没办法,不得不现出原身,留下一张纸条走了。这纸条上写着什么?原文是这样:“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IP属地:山东177楼2014-12-05 21:32
                  回复
                    这里有个问题,观音就这么不管了,她希望玄奘是取经人选吗,可是为什么不等李世民选取经的人选就走了呢?因为这个时候,观音已经明白,选不选都是这么回事了,必定是玄奘!


                    IP属地:山东178楼2014-12-05 21:32
                    回复
                      就咯啦咯啦咯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9楼2014-12-05 21:32
                      回复
                        果然,等观音走了,李世民就问,谁愿意为朕效劳啊?这时候,玄奘马上说:“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上永固。”李世民听了大喜,亲自上前扶住玄奘,说:“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听了,顿首谢恩,说:“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说完了,又在佛像面前发誓。


                        IP属地:山东180楼2014-12-05 21:32
                        回复
                          这一段写得有意思,谁去取真经,李世民心里没有人选吗?有!但是他还是故意去问,问完了,理想的人选也主动站出来愿意去取经,李世民马上夸奖,你果然怎样怎样,果然不负我的期望。这里可是看出李世民的理想人选就是玄奘。而玄奘呢,白白拿了人家的宝贝,而且还是观音给的,现在才知道这份礼太大了!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所以李世民一问,玄奘就站出来说我愿意干。但是你仔细看看他说得话,他并不是为了潜心研究什么佛法,也不是为了超度什么亡魂,而是“祈保我王江山永固”。这一句话,明显表明了这次取经的目的意图,什么解救众生,超度亡魂,全是屁话!为统治者服务倒是真的。李世民听了也很高兴,为了不让玄奘半途而废,要和玄奘结为兄弟,玄奘没办法,只好表示表示,发了一个毒誓。李世民这才放过玄奘。


                          IP属地:山东181楼2014-12-05 21:32
                          收起回复
                            后面还有一小段,写得是什么呢?是玄奘回到寺庙里和其他僧人的对话。这些对话也可以看出,玄奘并不是自愿的。僧人问玄奘是不是发誓要去西天取经,玄奘说是,僧人又说,西天路途遥远,程途艰险,只怕有去无回,性命难保,接着玄奘说了这样的话:“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IP属地:山东182楼2014-12-05 21:33
                            回复
                              “不得不”说得是多么无奈,这时候玄奘的真情流露的确不是自己想要去西天取经,是真的没有办法,因为观音在逼他,李世民也再逼他,他无处可去,只能如此。最后玄奘感叹:“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IP属地:山东183楼2014-12-05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