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吧 关注:5,144贴子:331,571

回复:古代蓟门位置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211.91.34.*
你不能指望所有的关防都是一线天,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起码有能守住的条件吧!?


66楼2008-01-29 13:38
回复
    转自218.1.184.* :

    你的图会让人看不清楚山,以为绕路很简单,给你贴个卫星图,你再YY一下2天之内几万大军这么行军不是坐飞机!!! 

    PS:石门镇到玉田理论直线距离27公里,根据卫星图,简单的说玉田到蓟州理论直线距离28,29公里。换算成古代的算法就是直线2天必须走100里左右山路,山路阿 
    另外给你一个那边小山的参数 
    翠屏山因形状似龟,又名龟山。位于蓟县翠屏山乡八里铺庄东约1.3公里处, 即于桥水库一翠屏湖南岸。属燕山山脉,丘陵地貌,山势低缓,山色郁 葱苍翠,连画如屏,故名。主峰海拔高度181.9米,坡度15。--20。 

    就是下面卫星图上深褐色中最浅的那种,那些深褐色的山就不说了,真的就是穷山恶岭才可以形容。另外你要考虑到水库原来是没有的,水库位置原来是几条河流的交汇,地势低洼!!! 
    不走官道的情况就是在全是树啊,草丛这样的地形中披荆斩棘,好不容易过了低洼地带,面前的又全是至少百米高的山。。。。 

    不走官道,你还指望走小道2天内行军百里以上???


    67楼2008-01-29 16:43
    回复
      • 218.8.16.*
      .....


      68楼2008-01-31 10:39
      回复
        • 218.1.184.*
        山路虽然难走,但不是不能走。
        另外,据窃明说日行军27公里很正常。

        作者: 121.227.231.* 2008-1-28 19:17   回复此发言 

        是啊,福宁军创造的小说中的最快纪录,还是官军,还是走的官道,还是在长江沿岸的平原地带!!!!

        这个小白真是不能再白


        69楼2008-01-31 12:05
        回复
          随便根据上面无视现实的袁粉,做了一张卫星行军图...

          大致海拔都有,山中间的确有条道,道中间还有好多山上留下的河流但是过了这条道我就不信后金还会兜个圈再去20里外的蓟州。。。


          70楼2008-01-31 12:16
          回复
            • 221.225.245.*
            要去北京,必须往蓟州那个方向走 ,你 的 图 正好说明山不 高 ,而且沿途没有什么险要之处 。至于向导 ,战前的奸细,投降的明军多的是而且还是本地人


            71楼2008-01-31 12:21
            回复
              古人在夜间行军非常困难,夜盲症比率相当大


              IP属地:江苏72楼2008-01-31 14:47
              回复
                拿现在的来分析道路不太现实。几百年前,可能山上没有路,又或者树木丛生,要开辟新路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里可不是草原。这是山地


                IP属地:江苏73楼2008-01-31 14:50
                回复
                  • 221.225.244.*
                  拿现在的来分析道路不太现实。几百年前,可能山上没有路,又或者树木丛生,要开辟新路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里可不是草原。你说的不错 ,可能 ,也可能山上有路 。我认为这几个口子名称叫什么500户和900户 不是偶然的,应该是古代这里有500多户定居而起名。至于具体情况需要当时古代的详细地理记载以及兵力调动记载而决定。
                  中国古代历史记载就是太简单了,不知道当年明军的档案有没有保存下来。研究当时兵力调动,应该考察当时具体的命令和获悉的情报分析,可惜到现在都没有了。


                  74楼2008-02-01 08:13
                  回复
                    纠正70楼的几个错误:
                    1。那几个白色细线不是河流,是道路。
                    2。从图上侧的蓝色圆圈到图下侧的蓝色圆圈,即从湖的南端到“此处平原海拔20米”处,全是上坡。即,从海拔16米处上坡到海拔20米处。没有“中间地带海拔50米”这回事。

                    以上结论可以到google maps自己去看。连接在下边,是下面一个蓝色圆圈处的放大图。仔细观察梯田的走向,就知道这个海拔20米处往北到海拔16米的湖面,全是下坡。3公里的路,海拔变化了4米,好大的坡啊。

                    http://maps.google.com/?ie=UTF8&t=h&om=0&ll=39.993331,117.484617&spn=0.022982,0.040169&z=15


                    75楼2008-02-01 09:15
                    回复
                      后金军根本无须夜间赶路。13日白天那200骑兵扎营在蓟县东南,就是为了遮断关宁军的搜索幕,叫他们不知道后金军大队正在过山口。大队过去后,200骑兵就跑了


                      76楼2008-02-01 09:19
                      回复
                        • 124.132.161.*
                        200骑兵扎营在蓟县东南,关宁军不敢出战?


                        77楼2008-02-01 22:22
                        回复
                          • 192.35.79.*
                          回复77:

                          周文郁《辽师入卫纪事》
                          "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件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78楼2008-02-01 22:47
                          回复
                            • 58.49.132.*
                            大部队山地行军是非常困难的,有的地形人过得去马过不去,马过得去车过不去,决定行军速度的是走的最慢的士兵而不是走得最快的士兵,且山区道路稀少,很难展开多路行军.道路质量差、意外情况多,部队之间的间距必须拉开,以连双行军纵队计须要道路长度超过百米,以20000人计整个行军纵队长度将超过20公里,其指挥协调非常困难,即使在有无线电台的今天也是如此。以上是以步兵的情况计算的,骑兵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决不会比步兵好。所以以当时黄太极的部队情况来看,他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一机动。


                            79楼2008-02-02 01:35
                            回复
                              有什么好吵的,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
                              叛国的人守城和军事白痴守城都是一个样


                              80楼2008-02-02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