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吧 关注:378,309贴子:1,517,820

回复:科学报 每日必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向日葵总是面向太阳?
答案是这样的
植物的幼苗向着太阳光的方向弯曲,是由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向日葵又叫朝阳花、葵花子、转日莲。它的花为头状花序,通常称为花盘。每天清晨,太阳一出来,它就会把自己圆圆的花盘对着太阳。随着太阳慢慢升高,它也慢慢抬头。无论太阳走到哪里,它都跟到哪里,直到太阳下山了,它才低下头。
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主要是因为在它花盘下面的茎部含有一种植物生长素。一遇到光线照射,这种生长素就会转移到背光的一面去,并且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分裂、增殖,于是,向日葵朝着太阳的一面,生长素相对少一些,长得就稍微慢一点。而背着太阳的那一面,由于生长素多,长得要快一些。这样,就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花盘一直朝着有太阳的一面倾斜了。随着太阳在空中的移动,植物生长素在茎里也不断地背着阳光移动。所以我们说,向日葵老是跟着太阳旋转。
其实,很多植物都具有与向日葵一样,总是向着太阳。例如放在窗台上的盆花,它们的叶子总是向窗外有阳光的地方倾斜。这种性质叫做“向光性”。不过,也有些叶子总是背着太阳转。所以,向日葵的这种性质又被叫做“正向光性”,而那些背着太阳旋转的叫做“负向光性”。
这个现象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的。当时,他观察到稻子、麦子的幼苗受到阳光照射后,会向阳光的方向弯曲。如果把这些幼苗的顶端切去或者用东西遮住的话,幼苗就不再向太阳弯曲了。于是,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在幼苗的尖端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的作用下,这种物质会跑到幼苗背光的一侧,引起弯曲生长。后来,人们从幼苗的尖端提取出好几种物质,这些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能够让幼苗背太阳一面的细胞分裂生长加速,使幼苗朝着太阳的一面弯曲,而将其称之为植物生长素。I


IP属地:上海62楼2013-10-11 21:37
收起回复
    你们知道斑马线是则么来的吗


    IP属地:上海63楼2013-10-11 21:39
    回复
      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其最早源于古罗马的“跳石”。古罗马时期的一些街道上,车马与行人交叉行驶,经常导致市内交通堵塞,不断发生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靠近马路上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这些石头,一跳一跳的穿过马路。而马车行驶时,两个轮子刚好可以从石头的缝隙中通过。久而久之,行人穿越马路就被称之为“跳石”。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代替了马车,在速度增加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危险性。城市内更是车水马龙,行人在街道上任意横穿,严重阻碍了交通行驶,而从前的那种跳石已无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保护人们的出行安全,英国人集思广益,率先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并规定行人在穿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于是伦敦街头出现了一道道洁白的赫然醒目的横线,看上去这些横线很像斑马身上一道道的白斑纹,因而人们称之为“斑马线”。司机驾驶汽车看到这条条白线时,会自动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斑马线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行人的出行,保障了生命安全。一时间,其他国家纷纷相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斑马线。
      在今天的街道上,斑马线仍然随处可见。从它出现到现在,对指示车辆行驶,对行人在街道上有秩序地行进和停止以及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每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在穿越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爱护自己的生命。I


      IP属地:上海64楼2013-10-11 21:39
      回复
        可以封精吗?@无名闻天下 @海王星凌月 @无名闻天下 @海王星凌月I


        IP属地:上海65楼2013-10-11 21:39
        回复
          @ccJJ大飞熊 搂搂准备睡了!I


          IP属地:上海66楼2013-10-11 21:40
          回复
            为什么体验要求早上空腹?
            答案是这样的
            血液中的成分很复杂,凡是组织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如氨基酸、糖、矿物质等,或者是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是脏器病变后产生的异常物质,都是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因此,血液的成分会随着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不断地变化着。
            此外,血液也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入食物来保证物质能量的供应,使新陈代谢得以不断地进行。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吸收后,由血液、淋巴液把营养物质运输到肝脏和全身各处。所以在进餐以后,血液和肝脏中的浓度逐渐升高,经6-8小时的合成利用及排泄的过程,血液中的浓度才会回到原有的水平。如果我们抽去做化验的血液含有食物代谢后的某些成分,那么检查结果当然不会准确了。
            如果参加代谢的器官有了疾病(如肝、胰、肾等),采取血液化验检查可以反映出来,但必须排除外界的干扰因素,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具体来讲,诸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等相关血液检查要求在早晨空腹时采血。早晨,我们的机体相对来说处于基础代谢状态,所得结果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而且,许多抽血化验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均来源于正常人群空腹抽血的结果经统计分析后得到的。I


            IP属地:上海67楼2013-10-11 21:41
            收起回复
              你们要搂搂睡吗?@熙饭的味道 @ccJJ大飞熊 @本宫还没死 @郁子呀比 @旧越testa @丨初夏花季 @爱宝__ @花谢柳寒I


              IP属地:上海68楼2013-10-11 21:43
              收起回复
                人死了,互联网则么办


                IP属地:上海69楼2013-10-11 21:45
                回复
                  甲醛整的那个呗竹炭吸收吗
                  装修后的新房甲醛含量颇高,通常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入住。为了加速消除甲醛污染,很多人寄希望于传说吸附能力强的竹炭。
                  所谓的竹炭吸附能力,主要是因为这种不定型碳中有很多大小以微米计算的微孔结构。就像水能渗在沙子里一样。甲醛可以渗进竹炭这些孔道里面。不过,除了将甲醛收容在孔道里,竹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机制来限制它们的自由,正如水可以从沙子里面蒸发干净一样,甲醛也可以从竹炭里挥发出来。
                  做竹炭吸附甲醛实验的科研人员指出,活性炭对于甲醛的吸附并不稳定,甚至还不如跟水分子结合得紧密。如果室内空气湿度大,吸附的水分子会比甲醛还多,甚至可能把之前吸附在竹炭上的甲醛给挤下来。如果在竹炭的孔道里加上一些可以与甲醛反应的物质,做到真正的消除甲醛,效果会更好些。不过目前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产品。
                  在实际使用中,环境条件多变,竹炭有没有吸附甲醛完全没有办法确定,室内的甲醛含量是不是降低了也就不得而知。
                  除了竹炭,用绿色植物处理甲醛效果也不会太好。甲醛对于植物来也是有害的,对甲醛气体反应敏感的植物,例如三角梅在甲醛浓度高的环境下也会受伤甚至死亡。这是因为甲醛会与植物细胞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结合,使这些关键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再进一步破坏细胞膜结构。
                  有些植物对甲醛的忍耐力要强一些,甚至还有解毒功能。这些植物被很多人被奉为清除污染的神草。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植物体内存在一些用于清除甲醛的的“流水线”,它们会把甲醛与特定的化学物质反应生产出氨基酸(如丝氨酸),或者是直接变成碳酸和二氧化碳,从而进入物质循环,用于制造新的糖、脂肪或者蛋白质。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也仅仅是植物的防御反应。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含有甲醛的居室,测定了一些常见的室内盆栽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处理能力。从实验得到的吸收效率来看,植物处理甲醛的能力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一般居室内的甲醛浓度。
                  举个例子,比较流行的吊兰的效率是1平方米叶片每小时处理0.15毫克的甲醛。通常一株的吊兰的叶面积不足0.1平方米。也就说,一棵吊兰1天之内能处理的甲醛总量只有0.36毫克。如果100平米,层高3米的居室内,甲醛浓度是0.5毫克/立方米的,总共有150毫克甲醛,要降到安全标准(0.1毫克/立方米)就需要至少清除120毫克甲醛。那这棵吊兰要辛辛苦苦工作333天。当然,这还不算上从装饰材料里新挥发出来的甲醛。
                  竹炭、绿植都不够好(当然它们也没有什么患处),那什么方法最有效呢?实验表明,开窗通风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I


                  IP属地:上海71楼2013-10-11 21:4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72楼2013-10-11 21:50
                    回复


                      IP属地:上海73楼2013-10-11 21:50
                      回复


                        IP属地:上海74楼2013-10-11 21:50
                        回复


                          IP属地:上海75楼2013-10-11 21:50
                          回复
                            8


                            IP属地:上海76楼2013-10-11 21:50
                            回复
                              -~


                              IP属地:上海77楼2013-10-11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