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84贴子:510,961

回复:【对话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如果把它们都视之为市场,则有以下特征:1,三者的身份随时可以互换。2,三方不是势均力敌,有相对的强势和弱势。3,特殊时期,某一方会消失,由其它方兼任。
—— 对。可以再添一条,4,在相对蒙昧的时代,三种关系会有交叉,比如政教合一,计划经济等等。


IP属地:江苏381楼2016-03-09 08:40
回复
    —— 钱可以作为三类关系通用的一般等价物吗?
    —— 这个问题等同于,三类产品能不能互换。我认为不能。
    —— 古代私塾,不是送老师两条腌肉,老师教一个学期吗?
    —— 花钱买的是老师的劳动力,不是知识。知识是无价的。同样,天赋权利也是无价的。当然,无价的意思是不在一个维度,无法衡量,既是天价,也是一文不值。能够互换只是表象。
    —— 钱如果不能通用,其它两类用什么做一般等价物?
    —— 什么东西对政客来说越多越好?什么东西对学者来说越多越好?
    —— 信任,知识。
    —— 差不多。它们相当于商人手里的钱。


    IP属地:江苏382楼2016-03-09 08:41
    回复
      —— 三类产品一开始从哪里来,最后到哪里去?
      —— 从神那里来,到神那里去。自然神、绝对意志、大智慧的合体。


      IP属地:江苏383楼2016-03-09 08:42
      回复
        —— 三类关系似乎不能单独存在。
        —— 是的。因为人兼备三种能力和需求:物质财富,权利地位,精神世界。
        —— 如果人人都有,为什么要交换呢?
        —— 因为差异。每个人占有不同的物质财富、不同的权利、不同的思想。
        —— 当一个人在物质上极度匮乏,没什么东西可以与别人交换的时候,他能否用权利或学识来交换?
        —— 没想好。
        —— 市场里必须有原料-成品-废品的新陈代谢,和货币的循环两个流。物质市场的原料、产品、垃圾、钱都好理解,其它两类对应的是什么?
        —— 没想好。


        IP属地:江苏385楼2016-03-09 08:42
        回复
          —— 一个多维的坐标系,它的多个维度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吗?
          —— 不是。它应该是这样的。。。。不论站在哪一个维度上,都会感觉自己所在的维度,和其它所有维度加在一起的总和是对等的。就像从英国人或日本人的角度看对面的大陆一样。


          IP属地:江苏387楼2016-03-09 08:43
          回复
            —— 上帝有左手和右手,为什么左手和右手总是打仗呢?
            —— 因为魔鬼在作祟。


            IP属地:江苏388楼2016-03-09 08:44
            回复
              —— 前人[url]http://总结经验[/url],把走过的弯路截弯取直,以教育的形式传给后人。后人岂不是再没有亲自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了?
              —— 后人会继续犯错误,但不会再犯前人犯过的低级错误。
              —— 那么后人就必须假设前人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万一前人的经验并不正确,导致后人错上加错呢?
              —— 那就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了,毕竟一个人只能传授自己所知所见的经验。但是我们可以假定,进步的经验应该能让人一代比一代站得更高,越来越脱离个人眼界的局限。而不是个人对个人的一脉单传。


              IP属地:江苏389楼2016-03-09 08:44
              回复
                —— 如何评价历史?
                —— 评价历史毫无意义。人对历史仅有两件事值得做:了解过去的历史,创造未来的历史。


                IP属地:江苏390楼2016-03-09 08:45
                回复
                  —— 如果多个维度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那么,人的进步就不是在追求“高”,而是在追求“完”。那么神的境界到底意味着“高”还是“完”?
                  —— 嗯。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可以叫作“高完”问题。
                  —— 猥琐。
                  —— 有个折衷的办法。可以认为在自己看来,是追求高度,在别人看来,是追求完善。
                  —— 那么,就是说,一元等于主观,多元等于客观?
                  —— 应该是这样。行动者看到的是高度,旁观者看到的是完整度。它们并不冲突。


                  IP属地:江苏391楼2016-03-09 08:45
                  回复
                    —— 为什么要在学习中提倡怀疑精神?
                    —— 因为社会进步的过程是构建和突破,构建自己,突破别人。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追随和怀疑,追随别人,怀疑自己。


                    IP属地:江苏393楼2016-03-09 08:46
                    回复
                      —— “岛国与大陆”模型,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独立性。


                      IP属地:江苏394楼2016-03-09 08:46
                      回复
                        —— 如果总结出了历史规律,就能顺应规律,走正确的道路了吗?
                        —— 那是不可能的。人只有身在规律中,看不到规律的时候,才能顺应规律。一旦发现了规律,就已身在局外,下一步就是逃离或操纵规律。
                        —— 那怎么办?
                        —— 可以认为规律也有层次。


                        IP属地:江苏395楼2016-03-09 08:46
                        回复
                          —— 法律是用来惩恶扬善的吗?
                          —— 不是。法律追求正义,不追求善恶。
                          —— 为什么?
                          —— 有一种惯性思维,把司法当作人民审判公敌的过程,认为司法机关的任务是找出谁是坏人,然后代表“民意”惩罚他。。。正常的观念是,控辩双方既不是坏人也不是好人,他们背后都有各自的“民意”,犯法受惩罚,与道德上的高低并无关系。


                          IP属地:江苏396楼2016-03-09 08:47
                          回复
                            —— 这么说,民主和法治只能由一群有自知之明的人实现。
                            —— 对。不是相信人性本恶。而是承认缺陷,满怀希望。


                            IP属地:江苏397楼2016-03-09 08:48
                            回复
                              —— 如果绝对的世界属于神,那么,如果相信绝对的存在,也就相当于信神?
                              —— 是的。不过这只是一种信仰,不是基于逻辑推理的相信。在操作的时候,还是以相对为原则,保护多元化。
                              —— 那么,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能否认为,多元化本身也是神所赞许的呢?
                              —— 相对是人的存在方式,不是受赞许的,而是迫不得已。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存在,人将不成为人。神赞许的只是对绝对的信仰。


                              IP属地:江苏398楼2016-03-09 08: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