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84贴子:510,947

回复:【对话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你反对社会分工吗?
—— 不。我只是反对切割得一清二楚的分工。如果人们之间互为黑箱,社会必将在革命中解体。社会始终需要全方位的沟通和流动。


IP属地:江苏143楼2014-02-12 13:18
回复
    —— 听说有个农民工小伙子苦练杰克逊舞步,最后练得惟妙惟肖,还上了选秀节目。你怎么看?
    —— 不错。杰克逊获得创意奖,小伙子获得辛苦奖。


    IP属地:江苏146楼2014-02-17 13:51
    回复
      —— 如何区分 “本来就怎样” 和 “应该怎样” ?
      —— 当我们的波斯人作为一国使臣,出使另一国时,他所代表的国家就是“本来就是,自然而然就会”,他要去的国家就是“应该是”。
      —— 如何区分“工具”和“目标”?
      —— 我认为这个问题等同于 “高度和宽度” 。把其中一个维度作为目标时,其它维度就是工具。
      —— 这么说,本然和应然可以互换,工具和目标也可以互换?
      —— 是的。都在一念之间。


      IP属地:江苏148楼2014-02-17 14:26
      回复
        —— 如果进步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方向体现出高超的水准时,意味着相对的方向也具备了高超的水准?
        —— 对。即使他在刻意强调他从没把 “第二性” 放在心上。


        IP属地:江苏150楼2014-02-18 07:47
        回复
          —— 如何使 “革命” 具有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
          ——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革命。革命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束缚,而不是推翻传统。


          IP属地:江苏151楼2014-02-18 08:26
          收起回复
            —— 画得像不像、符不符合规矩、表现的是公共主题还是表达自己。这三个问题基本可以概括整个美术史。
            —— 对。
            ——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文字和纪实照片是美术的两个极端。文字最不像、最有规则、用于表达不同的思想。纪实照片最像、构图最没有规则、谁看了都没有异议。
            —— 不对。既然是三个问题,就应该有八种不同的极端形式。你说的只是其中的两种。不光美术,所有东西都应该有八种极端形式:身或心、灵或理、群或己的配对组合。


            IP属地:江苏153楼2014-02-24 10:07
            回复
              —— 在唯物者看来,“心”只是物质运行规律的高度综合。在唯心者看来,“物”是什么?
              —— 是感官信息的高度综合。不说“物”,说“身”更合适。虽然说的是同样的东西,“身与心”、“物质和意识”,这两组不同的词汇,本身就体现了不同的倾向。


              IP属地:江苏155楼2014-02-24 10:19
              回复
                —— 社会历史如何对人起作用?
                —— 一个人的一生基本就是在重现整个社会的历史。以学习为例,小学学的是古人的成果,中学学的是近代人的成果,大学学的是现代人的成果,参加工作开始学习当下的社会,成功以后走到了当今社会的前列,甚至超越了当前的时代,成了被当代学习的对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14-02-24 13:34
                收起回复
                  —— 如何避免在追求“平衡”的时候误入“停滞”?
                  —— 在任一时间段,只能有一个目标。不能同时兼顾左右。用以前的模型说,就是不能追求静态的稳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14-02-24 15:39
                  收起回复
                    —— 以前看书爱做笔记,后来看书爱划道道,现在开始什么标记都不做,尽量使书保持原样。看一遍记不住或不明白,就暂时放下,过段时间再看。
                    —— 有进步。还有,即使当下看明白了,也不能当作任务完成,束之高阁。也要过段时间再重新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14-02-24 18:37
                    收起回复
                      —— 如何避免在追求“平衡”的时候误入“停滞”?
                      —— 在任一时间段,只能有一个目标。不能同时兼顾左右。用以前的模型说,就是不能追求静态的稳定。


                      IP属地:江苏159楼2014-03-01 10:19
                      回复
                        —— 经济、文化、政治是三位一体的。它们应该保持同步。
                        —— 对。
                        —— 所以,在商业文明中,消费者、媒体受众、公民基本上是一回事。
                        —— 可以这么说。
                        —— 我国的现状是,商品市场早已开放,消费者越来越精明。言论市场刚刚萌芽,基本还是骗子忽悠傻子。政治市场还未出现,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社会没有同步,所以不是真正的商业文明。
                        —— 没错。


                        IP属地:江苏160楼2014-03-01 10:20
                        回复
                          —— 父母的教育,和师傅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 父母都希望子女能超过自己。师傅也希望徒弟能超过自己,不过最好等到自己退休以后。
                          —— 也就是说,师傅和徒弟之间存在竞争,竞争会损害教育?
                          —— 不。竞争无处不在。父母和子女也有竞争。宽泛地说,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自己的竞争者。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自己被打败、被淘汰。教育是一种牺牲。有这个觉悟,才能做一个好的教育者。


                          IP属地:江苏161楼2014-03-01 10:21
                          收起回复
                            —— 最可信的历史只有两种,一种是符合科学方法的历史,一种是纯个人历史,也就是每天写心情日记,然后订到一起。
                            —— 嗯。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什么是“真”。也许的确只有两种“真”。


                            IP属地:江苏163楼2014-03-09 09:07
                            回复
                              (这个段子不是我说的,原文来自知乎)
                              —— 什么是素质?
                              —— 你曾经看过很多书,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人,随着时间流逝,渐渐地都忘记了。全部忘光了之后,剩下的就是素质。


                              IP属地:江苏164楼2014-03-09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