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扰乱谁的晴天
其实时间并不重要,一年的时间对于那些草木来说,仅仅是花开花又落,但叶倾城很想知道她还有多少个一年。叶倾城盘膝而坐,面前架着昉晦的那把黑色古琴,身旁她的灵蛇不断缠绕来缠绕去,随着乐律扭动。她那硕大的玉蟾静静地趴在那里,只有微微起伏的身体显示出它还没有睡着。再过去是她的紫色天蛛,背上有很好看的花纹,在那边不断织丝织丝。
此曲终了,昉晦在旁边轻轻鼓了两下掌:“倾城,仅用了一年,你已成为苗疆最好的琴师。”
叶倾城抬起头来,淡淡勾了勾嘴角,依旧是如此敷衍的表情,可面容较一年之前的那个夏天更加清秀,依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灵台更加清明了。
昉晦的笑容似乎渐渐加深:“依你现在的资质,你已经可以参加蜀山掌门举办的并夏大会了。”
“蜀山掌门?”叶倾城带着疑惑的语气悄念一遍,“话说我进蜀山那么久都没见过掌门。”
“因为掌门常年在树屋闭关修炼,不见弟子,而且装扮古怪,没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师兄你也不知道?”叶倾城听到这里怔了一怔,“还有石兰身为蜀山公主不会不知道吧?”
“我和石兰虽然都是掌门的弟子,但是你说对了,我们真的不知道。”
“那掌门举办的并夏大会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叶倾城愈发疑惑,眉头渐渐拧起来。
“倾城,”昉晦没有直接回答叶倾城的问题,“还记得一年前那个夏天,我和你说过什么吗?”
“记得,师兄,”叶倾城的声音沉沉的,“你说到时候会告诉我一件大事。莫非师兄想说了?”
“嗯,因为这件事和并夏大会息息相关,倾城,答应我说完后你不要逃。”
叶倾城叹了口气,随手用食指勾起一根琴弦,古琴发出一声利落的乐音:“师兄,你应该很早就明白,我是流犯之身,天下之大,也仅此苗疆有我容身之处。”
“好吧,”昉晦轻轻叹出一口冷气,“并夏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为选拔掌门的亲传徒弟。今年又将是举办并夏大会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弟子愿意参加。”
“能成为掌门的亲传徒弟是每个蜀山弟子朝思暮想的吧?师兄怎担心没有人参加?”
“我不是担心没有人参加,而是担心太多人参加。因为并夏大会的参赛流程非常凶残,只有通过的人才有资格被掌门钦点。连着很多年每次参加的弟子都死在半途,导致掌门已经很久没有收亲传徒弟了。而糟糕的是还不断有弟子前赴后继,不吸取前人教训。”
叶倾城沉默半晌:“掌门一般会出什么题目?”苗疆出格她是知道的,可不知竟会至此地步。
“不知道,只有参加并夏大会的人才会知道,不过据说去年一位弟子被粉碎了天灵盖。”
叶倾城心里一荡,昉晦的意思该不会是……“师兄今年是要我去参加吗?”
昉晦反倒没有反应过来,其实他真的是这个意思,只是碍于掌门脾气似乎略带暴虐,而之前参加的弟子全部阵亡,叶倾城是中原发配过来服役的,不知朝廷什么时候会召她回去,所以万一她死在并夏大会中,苗疆怕是会和中原的梁子越结愈深。况且这么个琴师他也不舍得啊。
“倾城,你听我说,师兄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让你看看,不想去也……”
“我去的。”叶倾城看着昉晦的眼睛,发现一丝错愕,但她知道此刻自己的墨瞳应该是古井无波,“师兄,我会去的。从我来苗疆的第一天起,我就随时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中原固然我想回去,因为还有些牵挂,可并不是我说回去就能回去的。如果我侥幸在并夏大会上成为掌门的亲传弟子,在苗疆建立威信,说不定有一天,我能回中原去呢。”
她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活着不过为了自己追求的道义和念想,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
“倾城,你知不知道,自从掌门定下这个规矩,从没有弟子能被他钦定,你确定你要去?”
叶倾城勾起嘴角笑了,轻飘飘地朝昉晦眄过去:“其实吧,师兄当初准备和我说这件事时,是想让我去的吧?可是现在看到我成为比你出色的琴师,又舍不得了吧?”
昉晦喉中仿佛卡了什么东西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噎到似的看着叶倾城,以前觉得她这位师妹少言寡语,没想到黑起自己来根本不带含糊。也罢,她算是说对了呀。
“既然你意已决,我反倒不太好拦你了,而并夏大会的对策不是我有本事教的,做师兄的我只提醒一句话:万事小心。”昉晦说完后一只手伸过来随意拨着琴弦,,另一只手抚了抚叶倾城的头顶,这已经变成了他的习惯动作。“我在这再弹一会儿,你先回去准备吧,明天子时倾城就能见到并夏大会上的掌门了。”
“啊?明天就是并夏大会了?”叶倾城表示非常震惊,昉晦为何不早点和她说呢?
叶倾城抬头仰望苗疆的天空,仍旧十分灰暗,以黑色为主基调的色彩。但根据周围空气和月份来判断,中原此刻应是个大好晴天。
其实时间并不重要,一年的时间对于那些草木来说,仅仅是花开花又落,但叶倾城很想知道她还有多少个一年。叶倾城盘膝而坐,面前架着昉晦的那把黑色古琴,身旁她的灵蛇不断缠绕来缠绕去,随着乐律扭动。她那硕大的玉蟾静静地趴在那里,只有微微起伏的身体显示出它还没有睡着。再过去是她的紫色天蛛,背上有很好看的花纹,在那边不断织丝织丝。
此曲终了,昉晦在旁边轻轻鼓了两下掌:“倾城,仅用了一年,你已成为苗疆最好的琴师。”
叶倾城抬起头来,淡淡勾了勾嘴角,依旧是如此敷衍的表情,可面容较一年之前的那个夏天更加清秀,依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灵台更加清明了。
昉晦的笑容似乎渐渐加深:“依你现在的资质,你已经可以参加蜀山掌门举办的并夏大会了。”
“蜀山掌门?”叶倾城带着疑惑的语气悄念一遍,“话说我进蜀山那么久都没见过掌门。”
“因为掌门常年在树屋闭关修炼,不见弟子,而且装扮古怪,没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师兄你也不知道?”叶倾城听到这里怔了一怔,“还有石兰身为蜀山公主不会不知道吧?”
“我和石兰虽然都是掌门的弟子,但是你说对了,我们真的不知道。”
“那掌门举办的并夏大会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叶倾城愈发疑惑,眉头渐渐拧起来。
“倾城,”昉晦没有直接回答叶倾城的问题,“还记得一年前那个夏天,我和你说过什么吗?”
“记得,师兄,”叶倾城的声音沉沉的,“你说到时候会告诉我一件大事。莫非师兄想说了?”
“嗯,因为这件事和并夏大会息息相关,倾城,答应我说完后你不要逃。”
叶倾城叹了口气,随手用食指勾起一根琴弦,古琴发出一声利落的乐音:“师兄,你应该很早就明白,我是流犯之身,天下之大,也仅此苗疆有我容身之处。”
“好吧,”昉晦轻轻叹出一口冷气,“并夏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为选拔掌门的亲传徒弟。今年又将是举办并夏大会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弟子愿意参加。”
“能成为掌门的亲传徒弟是每个蜀山弟子朝思暮想的吧?师兄怎担心没有人参加?”
“我不是担心没有人参加,而是担心太多人参加。因为并夏大会的参赛流程非常凶残,只有通过的人才有资格被掌门钦点。连着很多年每次参加的弟子都死在半途,导致掌门已经很久没有收亲传徒弟了。而糟糕的是还不断有弟子前赴后继,不吸取前人教训。”
叶倾城沉默半晌:“掌门一般会出什么题目?”苗疆出格她是知道的,可不知竟会至此地步。
“不知道,只有参加并夏大会的人才会知道,不过据说去年一位弟子被粉碎了天灵盖。”
叶倾城心里一荡,昉晦的意思该不会是……“师兄今年是要我去参加吗?”
昉晦反倒没有反应过来,其实他真的是这个意思,只是碍于掌门脾气似乎略带暴虐,而之前参加的弟子全部阵亡,叶倾城是中原发配过来服役的,不知朝廷什么时候会召她回去,所以万一她死在并夏大会中,苗疆怕是会和中原的梁子越结愈深。况且这么个琴师他也不舍得啊。
“倾城,你听我说,师兄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让你看看,不想去也……”
“我去的。”叶倾城看着昉晦的眼睛,发现一丝错愕,但她知道此刻自己的墨瞳应该是古井无波,“师兄,我会去的。从我来苗疆的第一天起,我就随时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中原固然我想回去,因为还有些牵挂,可并不是我说回去就能回去的。如果我侥幸在并夏大会上成为掌门的亲传弟子,在苗疆建立威信,说不定有一天,我能回中原去呢。”
她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活着不过为了自己追求的道义和念想,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
“倾城,你知不知道,自从掌门定下这个规矩,从没有弟子能被他钦定,你确定你要去?”
叶倾城勾起嘴角笑了,轻飘飘地朝昉晦眄过去:“其实吧,师兄当初准备和我说这件事时,是想让我去的吧?可是现在看到我成为比你出色的琴师,又舍不得了吧?”
昉晦喉中仿佛卡了什么东西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噎到似的看着叶倾城,以前觉得她这位师妹少言寡语,没想到黑起自己来根本不带含糊。也罢,她算是说对了呀。
“既然你意已决,我反倒不太好拦你了,而并夏大会的对策不是我有本事教的,做师兄的我只提醒一句话:万事小心。”昉晦说完后一只手伸过来随意拨着琴弦,,另一只手抚了抚叶倾城的头顶,这已经变成了他的习惯动作。“我在这再弹一会儿,你先回去准备吧,明天子时倾城就能见到并夏大会上的掌门了。”
“啊?明天就是并夏大会了?”叶倾城表示非常震惊,昉晦为何不早点和她说呢?
叶倾城抬头仰望苗疆的天空,仍旧十分灰暗,以黑色为主基调的色彩。但根据周围空气和月份来判断,中原此刻应是个大好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