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吧 关注:3,440贴子:40,846
契丹国志二十七卷,题名宋叶隆礼撰,是迄今为止记载辽代二百一十八年史事比较早、比较有系统的一部史书,它比元代官修的辽史约早百年,又是官修辽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契丹国志又称契丹志或辽志,体裁不完备与辽史相同,卷首有一进书表,一初兴本末,一世系图,一九主年谱,一地理图。正文计皇帝纪年(自阿保机至天祚皇帝)十二卷,各种人物传记七卷(卷十三为后妃,卷十四为诸王,卷十五为外戚,卷十六至十九为文武大臣),卷二十编排辽与石晋、北宋往来文牍,卷二十一辑录辽与北宋、西夏以及其他邻国相通馈献礼物,卷二十二为地理方域,卷二十三为政治制度,卷二十四至二十五节钞宋人使辽行程录,卷二十六为诸蕃杂记,卷二十七杂录岁时风俗。因此,契丹国志是囊括较广的一部史书。
此书大部分撮钞司马光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薛居正旧五代史、欧阳修新五代史,兼采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洪皓松漠记闻等书而成,也利用了宋人对辽的著述,如武圭燕北杂记、契丹疆宇图等,而这些书流传后世,至今有的尚有节本,有的全部散佚,通过契丹国志还能略窥其面目。
叶隆礼字士则,号渔林,嘉兴人,宋理宗淳佑七年进士。十年十月,以承奉郎任建康西厅通判。十二年十月改除国子监簿。开庆元年十月调两浙转运判官,十一月一日以朝散郎直秘阁、两浙运判除军器少监,十一日再以两浙转运判官兼知临安府。闰十一月三日磨勘,转朝奉大夫。景定元年正月一日除军器监,兼职如故。二月六日除直宝文阁,知绍兴府。四月二十六日以次官离任。宋末谪居袁州。入元以后,声迹销昵。


1楼2012-09-19 20:57回复
    经进契丹国志表
    臣隆礼上言:伏惟契丹立国,强盛逾二百年;秘苑修书,鉴诫垂亿千代。不量愚瞽,冒渎渊聪,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恭惟皇帝陛下天挺英奇,神资睿圣,纵观前史,纡览宏图。印五帝三王之心,有意建极;陋三国六朝之事,奚取乱华。然道判污隆,载存媺恶。中朝不竞,漠北方勇於争衡;五闰纷拏,氊庐遂安於徙宅。载观大辽之纪号,其谁小朝以自居。八际洪流,顿起兴亡之慨;九州重雾,忍无夷夏之嗟。其契丹国自阿保机初兴,迄於于天祚之亡,立统乘家,凡二百余载。臣奉勑命,谨采摭遗闻,删繁剔冗,缉为契丹国志以进。浅短自慙,笔削莫措。尊王而黜霸,庶几有备於将来;外阴而内阳,益宜永鉴於既往。所有契丹国志随表缮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百拜昧死谨言。
    淳熙七年三月日,秘书丞臣叶隆礼上表。
    


    2楼2012-09-19 20:58
    收起回复
      三月,卢文进引契丹兵马攻晋新州,刺史安金全弃城走。文进以其部将刘殷为刺史守之。晋王使周德威合河东、镇、定之兵攻之,旬日不克。太祖帅三十万众救之,德威大败奔归。太祖乘势进围幽州,扬言有百万,毡车毳幕弥漫山泽。卢文进教之攻城,为地道,昼夜四面俱进[八],城中穴地燃膏以邀之。又为土山以临城,城中鎔铁汁以洒之,日死千计而攻城不止。周德威遣使告急于晋王。
      四月,晋王命李嗣源、李存审、阎宝来援德威。契丹围幽州且二百日,城中危困。晋李嗣源等步骑七万,会于易州。自易州北行,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六十里,与太祖遇。太祖行山上,晋师行涧下,每至谷口,太祖以万余骑遮其前,晋师失色。嗣源以百余骑先进,免胄扬鞭,胡语谓曰:「汝无故犯我疆埸,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族类。」因跃马奋檛,三入阵中,斩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太祖兵却,晋师始得出。李存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止则成寨。太祖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蔽日,人马死伤塞路。将至幽州,太祖兵列阵待之。存审命步兵阵於后,先令羸兵曳柴燃草而进,烟尘涨天,鼓噪合战,乃趣后阵起乘之。太祖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归,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师入于幽州。太祖以卢文进为卢龙节度使,居平州,岁入北边,杀掠吏民,卢龙巡属,为之残弊。
      先是,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下有渝水通海。自关东北循海有道,道狭处才数尺,旁皆乱山,高峻不可越。北至进牛口,中国尝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军食,岁致缯纩以供衣。每岁早获,清野以待,契丹兵至,则坚壁不战,俟其去,则选骁勇据隘邀之,契丹常失利,不能轻入。及周德威镇卢龙,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始刍牧於营、平之闲。卢文进来归,常居平州,帅奚骑岁入北边,杀掠吏民,卢龙巡属,为之残弊。
      戊寅神册三年。梁贞明四年。太祖弟撒剌阿泼,号北大王,谋乱。事觉,太祖数之曰:「汝为吾手足,而汝兴此心,吾若杀汝,则与汝何异?」乃囚之,期年而释之。撒剌阿泼帅其众奔晋,晋王厚遇之,养为假子,任为刺史。
      己卯神册四年。梁贞明五年。
      庚辰神册五年。梁贞明六年。
      辛巳天赞元年。神册六年改元,时梁均王龙德元年也。夏六月朔,日食。
      十二月,晋王围镇州,讨张文礼。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在定州,以镇、定为唇齿,恐镇亡而定孤,乃潜遣人语其子王郁,使赂契丹,令犯塞以解镇州之围。乃说太祖曰:「镇州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王速往,则皆为己物也,不然,为晋王所有矣!」太祖以为然,悉众而南。述律后曰:「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也,何必劳师远出,以乘危徼利乎?吾闻晋王用兵,天下莫敌,设有危败,悔之何及!」太祖不听。遂长驱而南,围涿州,旬日拔之,擒刺史李嗣弼,进攻定州。王处直之子王都告急于晋王。
      


      6楼2012-09-19 21:07
      收起回复
        九月,葬太祖于木叶山。置州坟侧,名曰祖州。今有庙,其靴尚在,长四五尺许。諡曰大圣皇帝,庙号太祖。
        述律后左右有桀黠者,后辄谓曰:「为我达语于先帝。」至墓所,则杀之。前后所杀者以百数。最后,平州人赵思温当往,不肯行,后曰:「汝事先帝常亲近,何故不行?」对曰:「亲近莫如后,后行,臣则继之。」后曰:「吾非不欲从先帝于地下,顾嗣子幼弱,国家无主,不得往耳。」乃断其一腕,令置墓中。思温亦得免。
        是月,述律后中子德光立。
        论曰:契丹之兴,本自东胡。然人外而兽内,窥衅中原,未若有太祖其盛者也。唐末诸藩雾暗,五岳尘雰,赤县成墟,紫宸迁宅。太祖奋自荒陬,驰驱中夏,涨幽、燕而胡尘,吞八部以高啸,雄亦盛矣。岂天未厌乱,而淫名越号,亦可帖服诸人欤?不然,何以若斯其锋也。五胡云扰,圣鼎终移;拓拔鲸吞,南宇分割。虽曰人事,亦有运数存焉。
        


        9楼2012-09-19 21:13
        收起回复
          三月,辽帝伪弃元城去,伏精骑於古顿丘城,以俟晋军与恒、定之兵合而来击。大军欲进追之,会霖雨而止。辽兵人马饥疲。赵延寿曰:「晋军悉在河上,畏我锋锐,必不敢前,不如即其城下,四合攻之,夺其浮梁,则天下定矣。」辽帝从之,亲将兵十余万,阵於澶州城北,与晋高行周合战,自午至晡,互有胜负。辽帝以精兵当中军而来,晋帝亦出阵待之。辽帝望见晋军之盛,谓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兵半已馁死,今何其多也?」以精骑左右掠阵,晋军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辽帝稍却,两军死者不可胜数。昏后,各引去。辽帝自澶州北分为两军,一出沧、德,一出深、冀而归。时辽帝帐中有小校亡来,云辽帝已传木书,收军北去。景延广疑有诈,闭壁不敢追。辽帝北归,所过焚掠,民物殆尽。
          夏四月,晋因辽国入侵,国用逾竭,遣使三十六人,分道括率民财,各封剑以授之。使者多从吏卒,擕锁械、刀杖入民家,小大惊惧,求死无地。州县吏复因缘为奸。先是,晋杨光远叛,命兖州修守备。节度使安审信亦以治楼堞为名,率民财以实私藏,民力大困。
          晋遣李守贞讨杨光远於青州,辽救之,不克。九月朔,日食。
          辽师攻遂城、乐寿。代州刺史白文珂战于七里烽,辽师败绩。
          十二月,晋师围青州,经时,城中食尽,饿死者大半。辽援兵不至,杨光远遥稽首於辽曰:「皇帝,皇帝,误光远矣!」其子承勋劝光远降,冀全其族,光远不许。承勋乃斩劝其父反者判官丘涛,送其首於守贞,纵火大噪,刼其父出居私第,上表待罪,开城纳官军。
          闰月,晋以杨光远罪大,而诸子归命,难於显诛,命守贞便宜从事。守贞遣人拉杀光远,以病死闻。起复其子承勋,除汝州防御使。
          胡文定公曰:光远不肯臣事于契丹是也,既而举兵与辽合,则其情实歹矣。承勋以义迫其父开门纳官军,变而不失正,亦可矣。父既被杀,而己乃受赏,于心何安?无乃被围之时,自虞及祸,故为刼降之计欤!
          是月,辽复大举攻晋,赵延寿引兵先进,至邢州。
          


          18楼2012-09-20 20:12
          收起回复
            契丹国志卷之三
            太宗嗣圣皇帝下
            乙巳会同九年。晋开运二年。春正月,辽师至邢、洺、磁三州,至於安阳河。千里之内,焚剽迨尽。辽主见大桑木,骂曰:「吾知紫披袄出自汝身,吾岂容汝活耶?」束薪於木而焚之。
            时晋出帝病不能征,遣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悉兵阵于相州安阳水之南。皇甫遇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将数千骑前觇,至邺都,遇辽师数万,遇等且战且却,至榆林店,辽师大至,二将死战,自午至未,百余合,杀伤甚众。日暮,安阳诸将怪觇兵不还,安审琦即引骑兵出。辽师自相惊曰:「晋军悉至矣。」遂引兵退。时辽帝在邯郸,闻之即时北去。
            二月,辽发羸兵驱牛羊,过祁州城下,晋刺史沈斌出兵击之,辽以精兵夺其门,州兵不得还。赵延寿引兵急攻之。斌在城上,延寿语之曰:「使君何不早降?」斌曰:「侍中父子失计,陷身虏廷,忍帅犬羊以残父母之邦,不自愧耻,更有骄色,何哉?沈斌弓折矢尽,宁为国家死耳,终不效公所为!」明日城陷,斌自杀。
            三月,辽师还军,南下晋都,排阵使符彦卿等来击,辽师败走。
            夏四月,晋杜威等诸军会于定州。攻辽泰州,降之。取满城[二],获辽二千人。取遂城。赵延寿部曲有降者言:「辽帝还至虎北口,闻晋取泰州,复拥八万余骑南向,计来夕当至。」威等惧,退至阳城。辽师大至,晋师与战,逐北十余里,辽师逾白沟而去。晋师结阵而南,胡骑四合如山,诸军力战拒之,人马饥渴。至白团村,埋鹿角为行寨。辽师围之数重,奇兵出寨后,断粮道。是夕,东北风大起。营中人马俱渴,掘井辄崩。至曙,风甚。辽帝坐奚车中,命铁鹞四面下马,拔鹿角而入,奋短兵以击晋兵,又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诸将愤怒,皆愿出一战。符彦卿等引精兵出西门,诸将继至。辽师却数百步。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余骑横击辽师,号呼声动天地,大败而走,势如崩山。至幽州,散兵稍集。帝以军失利,杖其酋长各数百。诸军引归。出帝亦还大梁。
            六月,晋遣使如辽。
            


            19楼2012-09-20 20:14
            收起回复
              辽连岁入侵,中国疲於奔命,边民涂地;人畜多死,国人厌苦之。述律太后谓帝曰:「使汉人为胡主,可乎?」曰:「不可。」太后曰:「然则汝何故欲为汉帝?」曰:「石氏负恩,不可容。」后曰:「汝今虽得汉地,不能居也;万一蹉跌,悔所不及。」又谓羣下曰:「汉儿何得一饷眠?自古但闻汉和番,不闻番和汉。汉儿果能回意,我亦何惜与和。」
              晋桑维翰屡劝出帝复请和,以纾国患。遣供奉官张晖奉表称臣,诣辽谢过。帝曰:「使景延广、桑维翰自来,仍割镇、定两道隶我,则可和。」出帝以辽语忿,谓其无和意,乃止。及帝入大梁,谓李崧等曰:「向使晋使再来,则南北不战矣。」
              八月朔,日食。
              丙午会同十年。晋开运三年。春二月朔,日食。夏四月,晋定州指挥使孙方简叛降。
              六月,辽攻定州,晋遣李守贞为都部署,将兵御之。八月,晋张彦泽败辽师於定州北。
              冬十月,晋遣杜威、李守贞将兵攻辽。十一月,晋帅杜威、李守贞会兵至嬴州,城门洞启,寂若无人,威等不敢进。闻辽将高谟翰先已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汉璋败死,威等遂引兵而南。
              十二月,辽师大举入攻,趋恒州。杜威等闻之,将自冀、贝而南。张彦泽时在恒州,引兵会之,言辽兵可破之状,威等乃复趋恒州,以彦泽为前锋,与辽兵夹滹沱而军。辽兵恐晋军渡河与恒州合势,议引兵还;及闻晋军筑垒为持久计,遂不去。
              磁州刺史李谷说杜威及李守贞曰:「今大军去恒州咫尺,烟火相望。若多以三股木置水中,积薪布土其上,桥可立成;密约城中举火相应,夜募壮士斫虏营而入,表裏合势,逃遁必矣。」诸将皆以为然,独杜威以为不可,遣李谷出督怀、孟军粮。辽以大兵当晋军之前,潜遣萧翰将百骑出晋军之后,断晋粮道及归路。樵采者遇之,悉为所掠,有逸归者,皆称辽师之盛。又获晋民,皆黥其面,曰「奉勅不杀」,纵之南走,运夫在道遇之,皆弃车惊溃。
              


              20楼2012-09-20 20:16
              收起回复
                李谷密奏出帝,具言辽兵危急之势,请幸滑州及发兵守澶州、河阳,以备奔冲。杜威亦奏请益兵,晋诏悉发守宫禁者数百人赴之。威又遣使告急,还为辽兵所获,自是出帝与军前声问两不相通。开封府尹桑维翰以国家危在旦夕,求见言事,出帝方在苑中调鹰,辞不见;又诣执政言之,执政不以为然,退谓所亲曰:「晋氏不血食矣。」
                胡文定公曰:史载维翰请见言事而不知其所欲言,读之者皆有遗恨。以愚度之,维翰非有他策,不过劝帝称臣谢过、割关南以增赂耳。此可以救目前之危,终不足以弥异日之祸。盖与夷狄共事,势均力敌,犹且见图,况为之下乎?
                晋出帝欲自将北征,李彦韬谏而止。晋奉国都指挥使王清战死。
                杜威与李守贞、宋彦筠等谋降,威潜遣腹心诣辽,邀求重赏。辽帝绐云:「许以中国,与之为帝。」威喜,遂定降计。召诸将,出降表使署名。乃命军士出陈於外,军士皆踊跃,决为一战,及告以出降,令其释甲,军士大哭,声振原野。
                辽帝遣赵延寿衣赭袍至晋营,慰抚士卒;亦以赭袍衣杜威,其实皆戏之耳。
                威引辽帝至恒州城下,顺国节度使王周降。
                帝引兵南向,自易、定趣恒州,威将降兵以从。遣张彦泽将二千骑先取大梁,以通事傅住儿为都监。杜威之降也,皇甫遇初不预谋,帝欲遣遇先入大梁,遇辞,退谓所亲曰:「吾位为将相,败不能死,何面目复南行。」至平棘,遂扼吭而死。
                胡文定公曰:五代史称杜重威召诸将示以降表,皇甫遇等愕然不能对,遂以次署名,摩其下解甲,与张彦泽先入京师。遇行至平棘,绝吭而死。欧阳子讥之曰:「使遇奋然攘袂而起,杀杜威於坐上,虽不幸而不免,犹为得其死矣,其义烈岂不凛然哉!既俛首听命,相与亡人之国,虽死不能赎也,岂足贵哉?」遇一人尔,如晋史则鄙夫也,如通鉴则节士也,其相去远矣,尚论取予,可不慎哉!
                


                21楼2012-09-20 20:18
                回复
                  是月,张彦泽倍道疾驱,夜渡白马津。晋出帝召李崧、冯玉、李彦韬入禁计事,欲诏刘知远发兵入援。明日,彦泽自封丘门斩关而入,城中大扰。出帝於宫中起火,自擕剑驱后宫十余人将赴火,为嬖臣薛超所持。俄而彦泽自宽仁门传辽帝与太后书慰抚之,乃命灭火,与后妃聚泣,召范质草降表,自称「孙男臣重贵祸至神惑,运尽天亡。今与太后及妻冯氏,举族面缚待罪。遣男延煦、延宝奉国宝出迎」。太后亦上表称「晋室皇太后李氏妾」。傅住儿入宣辽帝遣解里命,出帝脱黄袍,衣素袍,再拜受宣,曰:「孙无忧,管取一吃饭处。」[五]又诘以所献传国宝非真。出帝奏:「顷唐潞王从珂自焚,旧传国宝不知所在。此先帝所为,羣臣备知。」乃止。有司欲使衔璧牵羊,大臣舆衬,迎於郊外。辽帝曰:「吾遣奇兵取大梁,非受降也。」不许。又诏晋文武羣僚,一切如故;朝廷制度,?用汉礼。出帝使人召彦泽,彦泽笑而不答。且召桑维翰、景延广。或劝维翰逃去,维翰曰:「吾大臣,逃将安之?」坐而俟命。彦泽以出帝命召之,维翰至天街遇李崧,驻马语未毕,有军吏於马前揖维翰赴侍衞司。维翰知不免,顾谓李崧曰:「侍中当国,今日国亡,反令维翰死之,何也?」崧有愧色。彦泽倨坐见维翰,维翰切责之曰:「去年拔公於罪人之中,复领大镇,授以兵权,何乃负恩至此?」彦泽无以应,遣兵守之。
                  彦泽纵兵大掠二日,都城为之一空。彦泽自谓有功於辽,旗帜皆题「赤心为主」,见者笑之。彦泽迫迁出帝於开封府,顷刻不得留,见者流涕。帝与太后、皇后肩舆,宫嫔、宦者十余人皆步从,以内库金珠自随。彦泽曰:「此物不可匿也。」帝悉归之,彦泽悉辇以归私第。彦泽遣控鹤指挥使李筠以兵守出帝,内外不通。所上辽表章,皆先示彦泽乃敢上。遣使取内库帛,主者不与,曰:「非帝之物也。」求酒於李崧,崧曰:「臣家有酒,非敢惜,虑陛下忧躁,饮之有不测之虞,所以不敢进。」欲见李彦韬,彦韬亦不往。出帝姑乌氏公主私赂守门者,得入与帝诀,归第,自经死。
                  帝初渡河,出帝欲郊迎,彦泽不听,遣白辽帝,报曰:「天无二日,岂有两天子相见於道路耶?」乃止。
                  晋皇子延煦母楚国夫人丁氏,有美色,彦泽使人刧取之。
                  彦泽杀桑维翰,以带加颈,白帝,云其自经。帝命厚抚其家。
                  高行周、符彦卿皆诣降,帝以阳城之败责之。彦卿曰:「臣当时惟知为晋主竭力,今日死生惟命。」帝笑而释之。
                  帝又遣兵趣河阳捕景延广。延广见帝於封丘。帝责之曰:「致两主失欢,皆汝所为也,十万横磨剑安在?」召乔荣,使相辩证,荣出衣襟所藏书,乃以十事责延广,每服一事,授一牙筹,授至八筹,帝叱锁之。后命押送归本国。宿陈桥,夜分扼吭而死。
                  丁未会同十一年。晋开运四年。是岁晋亡。二月,刘知远立,六月,改号汉,称高祖。春正月朔,晋文武百官遥辞出帝於都城北,素服纱帽迎降,俯伏路侧请罪。帝命起,改服,抚谕之。出帝、太后迎於封丘门外,帝辞不见,馆于封禅寺,遣其将崔廷勋以兵守之。是时雨雪连旬,外无供亿,上下冻馁,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於此饭僧数万,今日岂不相悯邪?」僧辞以辽帝之意难测,不敢献食。出帝阴祈守者,乃稍得食。
                  


                  22楼2012-09-20 20:19
                  收起回复
                    帝发大梁,晋文武诸司、诸军吏卒从者皆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尽载府库之实以行。谓宣徽使高勋曰:「吾在上国,以射猎为乐,至此令人悒悒。今得归,死无恨矣。」
                    夏四月,辽帝攻相州,克之,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人而北,留高唐英守,城中遗民仅七百人,而髑髅十余万。
                    帝自大梁北归,行至栾城,得疾,崩于杀狐林。国人剖其腹,实以盐数斗,载之北去,晋人谓之「帝羓」。丧车至国,述律太后不哭,曰:「待诸部宁一如故,则葬汝矣。」明年八月,葬於木叶山。
                    辽帝在位凡二十余年,諡曰嗣圣皇帝,庙号太宗。
                    纪异录曰:辽帝太宗在栾城病时,上京西八十里山,有猎人见太宗容貌如故,乘白马追奔一白狐,因射杀之。猎人惊国主南征未回,何忽至此?因获其死狐并箭,失国主所在。不浃旬而凶问至,验其日,乃得疾之日;验其箭,则国主南征所带之箭失其一矣。国人於其地置堂,塑白狐形,并箭在焉,名曰白狐堂。今其陵之侧,创置怀州是也。茫茫中原,红尘暗之。杀狐谶应,白狐祟之。斯岂天道好还,而运数亦为之冥合欤?
                    论曰:太祖之兴,燎灰灼原矣!太宗继之,承祖父遗基,擅遐陬英气,遂登大宝,诞受鸿名。然石郎之消息,乃中原之大祸。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番、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石晋轻以畀之,则关内之地,彼扼其吭,是犹饱虎狼之吻,而欲其不搏且噬,难矣。遂乃控弦鸣镝,径入中原,斩馘华人,肆其穷黩。卷京、洛而无敌,空四海以成墟。谋夫虓将,卒莫敢睨,而神州分裂,强诸侯代起为帝,亦莫之究矣。
                    五月,永康王兀欲(耶律阮)立。
                    


                    25楼2012-09-20 20:25
                    收起回复
                      契丹国志卷之四
                      世宗天授皇帝
                      世宗讳阮,番名兀欲,太祖孙,东丹王突欲之子也。东丹王归唐,卒於滑州。太宗南入大梁,兀欲随驾,於后求父遗骸骨。会太宗会同十一年四月归,崩於栾城,燕王赵延寿恨太宗负许代中国之约,即日引兵入恒州。帝以领兵继入,辽诸将密议,奉帝为主,登鼓角楼,受叔兄拜。而延寿不之知,自称受太宗遗诏,权知南朝军国事,下教布告诸道,所以供馈帝与诸将同,帝恨之。镇州诸门管钥与夫仓库出纳,皆帝亲掌之。或说延寿曰:「辽诸大人数日聚谋,此必有变。今汉兵不下万人,不若先事图之。」延寿不决,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贺。大臣李崧等以辽帝之意难测,乃止。
                      丁未会同十一年。时北汉高祖称天福十二年。夏五月,帝召赵延寿、张砺、李崧、冯道於所馆饮酒。帝妻素以兄事延寿,酒数行,帝从容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宁欲见之乎?」延寿与俱入。食顷,帝出坐,笑谓张砺等曰:「燕王谋反,已锁之矣,诸君可无虑矣。」又曰:「先帝在汴州与我筭子一茎,许我知南朝军国事。昨日临崩,别无遗诏,燕王安得擅立邪?」一日,帝至待贤馆,受蕃汉官谒贺,笑谓张砺等曰:「燕王果於此即位,吾以铁骑围之,诸公亦不免矣。」后数日,集蕃汉诸臣於府署,宣太宗遗制,曰:「永康王,大圣皇帝之嫡孙,人皇王之长子,太后钟爱,羣情允归,可於中京即皇帝位。中京,契丹为镇州也。」於是举哀成服。既而易吉服见?臣受贺,更不复行丧礼,歌吹之声不绝於内。是年犹称会同。帝以太宗有子在国,已以兄子袭位,又无述律太后之命,内不自安。
                      初,太祖崩於夫余城,述律杀酋长及诸将数百人。太宗复崩於境外,酋长诸将惧死,乃谋奉帝,欲勒兵北归。使麻答麻答,太宗从弟。为中京留守,以前武州刺史高奉明为安国节度使。晋文武官及士卒悉留之,独以翰林学士徐台符、李澣及后宫宦者、教坊人自随。述律太后闻帝立,怒曰:「我儿南征东讨,有大功业,其子在我侧者当立。汝父弃我,走投外国,乃大逆人也,岂得立逆人之子为帝乎?」发兵拒之。帝遣伟王为前锋,相遇於石桥。太后以李彦韬为排阵使,彦韬迎降於伟王,太后兵败。帝幽太后於太祖墓侧,自称天授皇帝,以高勋为枢密使。帝慕中华风俗,多用晋臣,而荒于酒色,侮诸宰执,由是国人不附,诸部数叛,兴兵追讨,故数年不暇南征。
                      


                      26楼2012-09-20 20:27
                      收起回复
                        先是,述律太后徙晋侯并后于怀密州,去黄龙府西北一千五百里。行过辽阳二百里,而述律太后为帝所囚,晋侯与后复得还於辽阳,稍有供给。
                        萧翰矫辽制,命唐许王从益知南朝军国事,召赴恒州。时许王从益及王淑?俱匿於徽陵下宫,不得已而出,翰立为帝,帅诸酋拜之。淑妃泣曰:「吾母子单弱如此,而为诸公所推,是祸吾家也。愿诸公宜早迎新主,自求多福,勿以吾子母为意。」众感其言。许王遣使奉表称臣,迎北汉主刘知远,仍出居私第。
                        汉主入洛,汴州百官奉表来迎,谕以受辽补署者皆勿自疑[三],聚其告牒而焚之。命郑州防御使郭从义先入大梁清宫,密令杀许王及王淑妃。淑妃且死,曰:「吾儿何罪而死!何不留之,每岁寒食以一盂麦饭洒明宗陵乎?」闻者泣下。
                        汉主至大梁,晋之藩镇相继来降。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曰汉,仍称天福年号,曰:「余未忍忘晋也。」
                        明年,辽国改元天禄。
                        戊申天禄元年。二月,汉主隐帝承佑立,乾佑元年。春正月,汉主知远更名暠。
                        召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入受顾命,曰:「承佑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杜重威。」是日殂。逢吉等秘不发丧,下诏称:「重威父子,因朕小疾,谤议摇众,皆斩之。」磔尸于市,市人争啖其肉。
                        二月,汉主第二子周王承佑立,时年十八。是为隐帝。
                        初,辽帝北归,至定州,以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方简怨恚不受命,帅其党三千人保狼山故寨,攻之不克。未几,遣使降汉。汉主复其旧官,使扞辽国。时麻答等焚掠定州,悉驱其人弃城北去。方简自狼山帅其众数百,还据定州。於是晋末州县陷辽者,皆复为汉有矣。麻答归至其国,帝责其失守,麻答不服,曰:「朝廷徵汉官致乱尔。」帝鸩杀之。
                        夏四月,帝至辽阳,晋侯白衣纱帽,与太后、皇后诣帐中上谒,帝令晋侯以常服见。侯伏地雨泣,自陈过咎。帝使人扶起之,与坐,饮酒奏乐。而帐下伶人、从官,望见故主皆泣下,悲不自胜,争以衣服药饵为遗。
                        五月,帝上陉,取晋侯所从宦者十五人,东西班十五人及皇子延煦而去。
                        帝有妻兄禅奴利,闻晋侯有女未嫁,求之,乃辞以幼。后数日,帝遣骑取之,以赐禅奴利。
                        六月朔,日食。
                        


                        27楼2012-09-20 20:29
                        回复
                          陉,北地,尤高凉,北人常以五月上陉避暑,八月下陉。至八月,帝下陉。太后自驰至霸州谒帝,求於汉儿城侧赐地种牧以为生,许之。帝以太后自从,行十余日,遣与延煦俱还辽阳。
                          己酉天禄二年。北汉乾佑二年。春二月,徙晋侯、太后于建州。中途安太妃卒,遗令晋侯:「焚骨为灰,南向颺之,庶几遗魂得反中国也。」自辽阳东南行千二百里至建州,节度使赵延晖避正寝以馆之。去建州数十里外,得地五十余顷,侯遣从者耕以给食。顷之,太宗之子述律王遣骑取晋侯宠姬赵氏、聂氏而去。
                          夏四月,太白昼见。六月朔,日食。
                          冬十月,辽攻河北,汉遣郭威督诸将御之。
                          庚戌天禄三年。北汉乾佑三年。秋八月,故晋李太后病,无医药,常仰天号泣,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曰:「吾死不置汝!」疾亟,谓晋侯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阳佛寺,无使我为虏地鬼也。」是月,后卒。周显德中,有中国人自辽来者,云晋主及皇后、诸子尚无恙,其从者亡归及物故,则过半矣。十一月朔,日食。
                          汉郭威反,隐帝出奔。至赵村,追兵已至。隐帝下马入民家,为郭允明所杀,时冬十一月也。郭威等帅百官迎武宁节度使刘贇高祖弟崇之子为主。
                          十二月,郭威攻辽,至澶州,将发,将士数千人忽大噪,曰:「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将士已与刘氏为雠,不可立也。」或裂黄旗以被威体,共扶抱之,呼万岁,推立为帝。威乃上太后牋,请奉汉宗庙,事太后为母。下书抚谕大梁士民,勿有忧疑。迁故主贇於外馆。太后诰,废贇为湘阴公。
                          


                          28楼2012-09-20 20:31
                          回复
                            契丹国志卷之五
                            穆宗天顺皇帝
                            穆宗讳璟,番名述律,后更名明,太宗之长子也。太宗攻石晋,入大梁,留帝侍述律太后。太宗於会同十一年四月崩於栾城,诸将畏述律太后残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弑,诸将共迎帝即位,改元应历。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于北汉。北汉主遣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贺即位;复以叔父事之,请兵以击晋州。帝年少,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
                            辛亥应历元年。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冬十月,辽遣萧禹厥将奚、辽兵五万会北汉兵伐周,北汉主自将兵二万,攻晋州。三面置寨,昼夜攻之,巡检使王万敢与都指挥使史彦超、何徽共拒之。周太祖自将由泽州路与王峻会兵救之。
                            十二月,周王峻至晋州,辽兵与北汉兵夜遁。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辽币,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众。
                            壬子应历二年。周广顺二年。夏四月朔,日食。
                            六月,辽幽州节度使萧海真世宗之妻弟。许以内附,请降于周,中国多事,不果从。
                            秋九月,辽攻冀州,为周兵所拒。
                            冬十月,辽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者数十万口,本国亦不之禁。周诏所在赈给存处之,中国民被掠得归者什五六。
                            癸丑应历三年。周广顺三年。春正月,辽攻定州,为周将杨弘裕败。
                            夏六月,辽张藏英降周。
                            


                            30楼2012-09-20 20:35
                            收起回复
                              己未应历九年。周显德六年,六月恭帝宗训立。夏四月,周帝自将攻辽。
                              五月,周将韩通领兵大至,辽失瀛、莫、易、涿、雄、霸六州。其瓦桥关建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之;益津关建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县隶之,皆辽之地也。周帝趣幽州,有疾乃还。
                              六月,周帝立其子宗训为梁王。时年七岁。是月,周帝崩,年三十九,諡曰世宗。子梁王立。
                              秋九月,辽帝遣其舅使於南唐,中国疑惮,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募刺客,使杀之。南唐夜宴辽使於清风驿,酒酣,起更衣,久不返,视之,则失其首矣。自是辽与唐绝。
                              庚申应历十年(960年)。宋赵太祖即位,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北边奏辽与北汉连兵犯边。时宋赵太祖事周为殿前检点使,周帝命领宿衞,诸将御之,次陈桥驿,诸将拥立太祖为帝,国号曰宋,改元建隆。奉周帝为郑王,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
                              夏五月朔,日食。
                              辛酉应历十一年。宋建隆二年。夏四月朔,日食。
                              壬戌应历十二年。宋建隆三年。
                              癸亥应历十三年(963年)。宋太祖乾德改元。
                              甲子应历十四年。宋乾德二年。
                              乙丑应历十五年。宋乾德三年。春二月壬寅朔,日当食不亏。
                              丙寅应历十六年。宋乾德四年。
                              丁卯应历十七年。宋乾德五年。春三月,五星聚奎。
                              夏六月朔,日食。
                              


                              32楼2012-09-20 2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