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吧 关注:3,440贴子:40,878

回复:契丹国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议割地界书
  契丹道宗遣泛使林牙兴复军节度使萧禧如宋,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画。其后宋割弃地五百里,以分水岭为界,时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也。
   大辽求地界书
  维咸雍十年,岁次甲寅,三月,大辽皇 帝谨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切以累朝而下,讲好以来,互守成规,务敦夙契。虽境分二国,克保於驩和;而义若一家,共思於悠永。事如间於违越,理须至於敷陈。其蔚、应、朔三州土田,一带疆土,祗自早岁曾遣使人止於旧封,俾安铺舍,庶南北永标於定限,往来悉绝於奸徒。洎览举申,辄有侵扰於全属,当朝地分,或营修戍垒,或存止居舍,皆是守边之冗员,不顾睦邻之大体,妄图功赏,深越封陲。今属省巡,遂令按视,备究端实,谅难寝停。至缕细之缘由,分白之事理,已具闻达,尽令折移,既未见从,故宜伸报。据侵入当界事理,所起铺堠之处,各差官员,同共检照,早令毁撤。却於久来元定地界再安置外,其余边境更有生创事端,委差去使臣到日,一就理会。如此则岂惟疆场之内,不见侵 ;兼於信誓之间,且无违爽。兹实稳便,颛俟准依。
   宋朝回书
  维熙宁七年,岁次甲寅,三月,大宋皇帝谨致书於大辽皇帝阙下:辱迂使指,来贶函封,历陈二国之和,有若一家之义,固知邻宝,深执信符。独论边鄙之臣,尝越封陲之守,欲令移徙,以复旧常。切惟两朝抚有万宇,岂重尺土之利,而轻累世之欢。况经界之间,势形可指;方州之内,图籍俱存。当遣官司,各加覆视。倘事由夙昔,固难从;或诚有侵 ,何吝改正?而又每戒疆吏,令遵誓言,所谕创生之事端,亦皆境堠之细故,已令还使,具达本因。细料英聪,洞垂照悉。



118楼2012-09-25 20:36
回复
    宋朝劳契丹人使物件
      契丹每岁国使入南宋境,宋遣常参官、内职各一人,假少卿、监、诸司使以上接伴。内诸司供帐,分为三番,内臣主之。至白沟驿赐设,至贝州赐茶、药各一银合,至大名府又赐设,及畿境,遣开封府判官劳之,又命台省官、诸司使馆伴迓於班荆馆,至都亭驿各赐金花、银灌器、锦衾褥。朝见日,赐大使金涂银冠、皂罗毡冠、衣八件、金鞢带、乌皮 、银器二百两、彩帛二百匹;副使皂纱折上巾、衣七件、金带、象笏、乌皮 、银器一百两、彩帛二百匹、鞍勒马各一匹。其从人,上节十八人,各练鹊锦袄及衣四件、银器二十两、彩帛三十匹;中节二十人,各宝照锦袄及衣三件、银器十两、彩帛二十匹;下节八十五人,各紫绮袄及衣四件、银器十两、彩帛二十匹,并加金涂银带。上节、中节又加彩 。就馆,赐生饩,大使 、粟各十石,面二十石、羊五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壶,副使 、粟各七石,面十五石、羊三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壶。
      承天节各别赐衣一袭。
      遇立春,各赐金涂银镂幡胜、春盘。又命节帅就玉津园伴射弓,赐来使银饰箭筒、弓一、箭二十;其中的,又赐窄袍、衣五件,金束带、鞍勒马。
      在馆遇节序,则遣臣赐设。
      辞日,长春殿赐酒五行,赐大使盘裘晕锦窄袍及衣六件、银器二百两、彩帛一百匹。副使紫花罗窄袍及衣六件、银器一百两、彩帛一百匹,并加金束带、杂色罗、锦、绫、绢百匹。从人各加紫绫花絁锦袍及银器、彩帛。
      将发,又赐银瓶、合盆、纱罗、注等。又令近臣饯于班荆馆,开封府推官饯于郊外,接伴大使、副使复为送伴,缘路累赐设。
    


    120楼2012-09-25 20:39
    回复
      外国贡进礼物
      新罗国贡进物件
        金器二百两 金抱肚一条五十两 金钞锣五十两 金鞍辔马一匹五十两 紫花绵紬一百匹 白绵紬五百匹 细布一千匹  布五千匹 铜器一千斤 法清酒醋共一百瓶 脑元茶十斤 藤造器物五十事 成形人参不定数 无灰木刀摆十个 细纸墨不定数目
        本国不论年岁,惟以八节贡献,人使各带正官,惟称陪臣。
      横进物件
        粳米五百石 糯米五百石 织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数
      契丹每次回赐物件
        犀玉腰带二条 细衣二袭 金涂鞍辔马二匹 素鞍辔马五匹 散马二十匹  弓箭器仗二副 细绵绮罗绫二百匹 衣著绢一千匹 羊二百口 酒子不定数
        并命刺史已上官充使,一行六十人,直送入本国。
      契丹赐奉使物件
        金涂银带二条 衣二袭 锦绮三十疋 色绢一百匹 鞍辔马二匹 散马五匹 弓箭器一副 酒 不定数
        上节从人 白银带一条 衣一袭 绢二十匹 马一匹
        下节从人 衣一袭 绢十匹 紫绫大衫一领
      西夏国贡进物件
        细马二十匹  马二百匹  一百头 锦绮三百匹 织成锦被褥五合 苁容、 石、井盐各一千斤 沙狐皮一千张 兔鹘五只 犬子十只
        本国不论年岁,惟以八节贡献。
        契丹回赐除羊外,余并与新罗国同,惟玉带改为金带,劳赐人使亦同。
      诸小国贡进物件
        高昌国 龟兹国 于阗国 大食国 小食国 甘州 沙州 凉州
          已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
        玉 珠 犀 乳香 琥珀 玛瑙器 宾铁兵器 斜合黑皮 褐黑丝 门得丝 怕里呵 碙砂 褐里丝
          已上皆细毛织成,以二丈为匹。
        契丹回赐,至少亦不下四十万贯。
      


      121楼2012-09-25 20:41
      回复
        契丹国志卷之二十二
        州县载记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兴,战争四十余年,吞并诸番,割据燕、云,南北开疆五千里,东西四千里,共二百余州。
           建五京五处
          燕京三司 西京转运 中京度支 上京盐铁 东京户部钱铁司
           大藩府六处
          南大王府 北大王府 乙室王府 黄龙府 兴中府 奚王府
           钱帛司三处
          长春路 辽西路 平州
           节镇三十三处
        奉圣州 云内州 长春州 龙化州 海北州 贵德府 蔚州 应州 朔州 锦州 乾州 显州 雨 只州 辽州 咸州 沈州 苏州 复州 庆州 祖州 川州 成州 菜州 懿州 宜州 坤州 平州 辰州 兴州 同州 信州 饶州 建州
           建观察防御团练使八处
        武安州 永州 泰州 高州 利州 宁江州 归州 广州
        


        122楼2012-09-25 20:43
        回复
          刺史州七十余处
          德州 黔州 潭州 惠州 榆州 营州 滦州 胜州 温州 岩州 归化州 榆州 松州 恩州 山州 武德州 通州 韩州 乌州 靖州 宁边州 宾州 祥州 新州  降圣州 燕州 海州 渌州 银州 辽西州 铁州 开州 保州 苹州 北安州 岩州 嘉州 集州 连州 弘东州 演州 肃州 威州 古州 仙涧州文州 兰州 慎州 拱州 安州 渝州 河州 双州 宋州 涿州 易州 檀州 顺州 蓟州 雍州 东州 海州 东胜州 景州 许州 招州 康州 锦州 来州 儒州 云州 平州
             辽东边远不记州十余县二百余外见记五处
          金肃 河清 曷董 五花 振武
             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处
          微州 濠州 驩州  州 荆州 闾州 随州 和州 澄州 全州 义州 遂昌州 豫州 员州 福州 荣州
          唐州 粟州 黑州 河州 茂州 麓州 宗州
          


          123楼2012-09-25 20:45
          回复
            四至邻国地里远近
              东南至新罗国。西以鸭渌江东八里黄土岭为界,至保州一十一里。
              次东南至五节度**真部族。共一万余户,皆杂处山林,尤精弋猎。有屋舍,居舍门皆於山墙下辟之。耕凿与渤海人同,无出租赋,或遇北主征伐,各量户下差充兵马,兵回,各逐便归本处。所产人参、白附子、天南星、茯苓、松子、 苓、白布等物。并系契丹枢密院所管,差契丹或渤海人充节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余里,东西四百余里,西北至东京五百余里。
              又次东南至**真国。不属契丹所管。其地东西八百余里,南北一千余里。居民皆杂处山林,耕养屋宇,与**真五节度同。然无君长首领统押,精於骑射,今古以来,无有盗贼词讼之事,任意迁徙,多者百家,少者三两家而已。不与契丹争战,或居民等自意相率 以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入贡北番;或只於边上买卖,讫, 归本国。契丹国商贾人等就入其国买卖,亦无所碍,契丹亦不以为防备。西至东京二百余里。
              东北至生女真国。西南至**真国界,东至新罗国,东北不知其极。居民屋宇、耕养、言语、衣装与**真国并同,亦无君长所管。精於骑射,前后屡与契丹为边患,契丹亦设防备。南北二千余里,沿边创筑城堡,搬运粮草,差拨兵甲,屯守征讨,三十年来,深为患耳。南界西南至东京六百里。
              又东北至屋惹国、阿里眉国、破骨鲁国等国。每国各一万余户。西南至生女真国界。衣装、耕种、屋宇、言语与女真人异。契丹枢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逐国节度使管押,然不出征赋兵马,每年惟贡进大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胶鱼皮、蜜蜡之物,及与北番人任便往来买卖。西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东北至铁离国。南至阿里眉等国界。居民言语、衣装、屋宇、耕养稍通阿里眉等国,无君长,皆杂处山林。不属契丹统押,亦不与契丹争战,复不贡进,惟以大马、蛤珠、鹰鹘、青鼠、貂鼠等皮、胶鱼皮等物与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125楼2012-09-25 20:47
            回复
              次东北至靺羯国。东北与铁离国为界,无君长统押,微有耕种。春夏居屋室中,秋冬则穿地为洞,深可数丈而居之,以避其寒。不贡进契丹,亦不争战,惟以细鹰鹘、鹿、细白 布、青鼠皮、银鼠皮、大马、胶鱼皮等与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里。
                又次北至铁离、喜失牵国。言语、衣装、屋舍与靺羯稍同。无君长管押,不贡进契丹,亦不争战,惟以羊、马、牛、皮、毛之物与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北至蒙古里国。无君长所管,亦无耕种,以弋猎为业,不常其居,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而已。不与契丹争战,惟以牛、羊、马、皮、毳之物与契丹为交易。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又次北至于厥国。无君长首领管押,凡事并与蒙古里国同。甲寅岁,曾率 入契丹国界为盗,圣宗命驸马都尉萧徒欲统兵,大破其国。迩后,更不复为盗,惟以牛、羊 、马、皮、毳之物与契丹为交易。东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又次北西至古里国。又西北,又次北近西至达打国。各无君长,每部族多者三二百家,少者五七十家,以部族内最富豪者为首领。不常厥居,逐水草,以弋猎为业。其妇人皆精於骑射。常与契丹争战,前后契丹屡为国人所败,契丹主命亲近为西北路兵马都统,率番部兵马十余万防讨,亦制御不下。自契丹建国已来,惟此二国为害,无柰何,番兵困之。契丹常为所攻,如暂安静,以牛、羊、马、皮、毳为交易,不过半年,又却为盗。东南至上京六千余里。
                西近北至生吐蕃国,又西至党项、突厥等国。皆不为契丹国害,亦不进贡往来,盖以熟土浑、突厥、党项等部族所隔。东南至云州三千里。
                正西与昊贼以黄河为界。
                西南至麟州、府州界。
                又次南近西定州北平山为界。
                又南至霸州城北界河。
                又次南至遂城北鲍河为界。
                又南近东至沧州
              


              126楼2012-09-25 20:49
              回复
                南京 太宗建
                  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广远,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幽,阴也。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楼烦、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自晋割弃,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才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耐劳苦。石晋未割弃已前,其中番汉杂 ,胜负不相当;既筑城后,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绕,形势雄杰,真用武之国也。
                   东京 太宗建
                  东京,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在唐时,为黑水、靺鞨二种依附高丽者。黑水部与高丽接,胜兵数千,多骁武,古肃慎氏地也,与靺鞨相邻,东夷中为强国。所居多依山水,地卑隰,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其国西北与契丹接。太祖之兴,始击之,立其子东丹王镇其地,后曰东京。
                


                128楼2012-09-25 20:51
                回复
                  契丹国志卷之二十三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没里,以汉语译之,谓之耶律氏。复赐后族姓萧氏。番法,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族之人通婚;或诸部族彼此相婚嫁,不拘此限。汉人等亦同此。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
                    国土风俗
                    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唐所谓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统制,好为寇盗。父母死而悲 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於山树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时,向阳食;夏月时,向阴食;我若射猎时,使我多得鹿。」其无礼顽嚣,於诸夷最甚。其风俗与奚、靺鞨颇同。至阿保机,稍服诸小国,而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又制婚嫁,置官号,称皇帝。汉时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为王雄所杀, 遂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在唐开元、天宝间,使朝献者无虑二十。故事:以范阳节度为押奚、契丹使,至唐末,契丹始盛。
                    并合部落
                    初契丹有八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人为王,建旗鼓,以统八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或其部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元约如此,不敢争。及阿保机,乃曰「中国之主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国,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别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将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知其可用,用其妻述律平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之利,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复并为一国,东北诸夷皆畏服之。


                  129楼2012-09-25 20:53
                  收起回复
                    试士科制
                      太祖龙兴朔漠之区,倥偬干戈,未有科目。数世后,承平日久,始有开辟。制限以三岁,有乡、府、省三试之设。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时有秀才未愿起者,州县必根刷遣之。程文 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焉。三岁一试进士,贡院以二寸纸书及第者姓名给之,号「喜帖」。明日举按而出,乐作,及门,击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试,临期取旨,又将第一人特赠一官,授奉直大夫、翰林应奉文字。第二人、第三人止授从事郎,余并授从事郎。圣宗时,止以词赋、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若夫任子之令,不论文武并奏,廕亦有员数。
                    


                    132楼2012-09-25 20:58
                    回复
                      富郑公行程录
                        富郑公之使北朝也,自中京正北八十里至临都馆。又四十里至官馆。又七十里至松山馆。又七十里至崇信馆。又九十里至广宁馆。又五十里至姚家寨馆。又五十里至咸宁馆。又三十里度潢水石桥,旁有饶州,盖唐朝尝於契丹置饶乐州也,今渤海人居之。又五十里至保和馆。度黑河,七十里至宣化馆。又五十里至长泰馆,西二十里许有佛寺民舍,云即祖州,亦有祖山,山中有阿保机庙。又四十里至上京临潢府。自过崇信馆,即契丹旧境,盖其南皆奚地也。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临潢馆。子城东门曰顺阳,入门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内有昭德、宣政二殿,皆东向,其毡庐亦皆东向。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漫头山南, 避暑之处,多丰草,掘丈余,即坚冰云。
                        余尚书北语诗
                        余靖尚书使契丹,为北语诗,契丹爱之。再往,益亲。余诗云:「夜筵设罢侈盛也。臣拜洗,受赐也。两朝厥荷通好也。情干勒。厚重也。微臣稚鲁拜舞也。祝若统,福佑也。圣寿铁摆嵩高也。俱可忒。无极也。」国主举大杯,谓余曰:「能道此, 木为卿饮。」复举之,国主大笑,遂为觞。
                        刁奉使北语诗
                        刁约使契丹,为北语诗云:「押燕移离毕,移离毕,官名,如中国执政。看房贺跋支贺跋支,如执政防阁。饯行三匹裂,匹裂,似小木罂,以木为之,加黄漆。密赐十貔狸。形如鼠而大,穴居,食谷梁,嗜肉。北朝为珍膳,味如豚肉而脆。」
                      


                      134楼2012-09-25 21:02
                      回复
                        契丹国志卷之二十五
                        胡峤陷北记
                          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居契丹七年,周广顺三年,亡归中国,略能道其所见。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关路崖狭,一夫可以当百,此中国控扼契丹之险也。又三日,至可汗州,南望五台山,其一 最高者,东台也。又三日,至新武州,西北行五十里有鸡鸣山,云唐太宗北伐闻鸡鸣于此,因以名山。明日,入永定关北,此唐故关也。又四日,至归化州。又三日,登天岭,岭东西连 ,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极。契丹谓峤曰:『此辞乡岭也,可一南望而为永诀。』」同行者皆恸哭,往往绝而复苏。又行三四日,至黑榆林。时七月,寒如深冬。又明日,入斜谷,谷长五十里,高崖峻谷,仰不见日而寒尤甚。已出谷,得平地,气稍温。又行二日,渡湟水。又明日,渡黑水。又二日,至汤城淀,地气最温,契丹若大寒,则就温於此。其水泉清泠,草软如茸,可藉以寝,而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旱金,大如掌,金色烁人;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又二日至仪坤州,渡麝香河。自幽州至此无里堠,其所向不知为南北。又二日,至赤崖。萧翰与世宗兀欲相及,遂及述律后,太祖之后。战於沙河,述律兵败而北,兀欲追至独树渡,遂囚述律于扑马山。又行三日,遂至上京,所谓西楼也。西楼有邑屋市肆,交易无钱而用布。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抵、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国人,而 、汾、幽、蓟之人尤多。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又东行,至褭潭,始有柳,而水草丰美;有息鸡草尤美而本大,马食不过十本而饱。自褭潭入大山,行十余日而出,过一大林,长二三里,皆芜荑,枝叶有芒刺如箭羽。其地皆无草。兀欲时卓帐于此,会诸部人葬太宗。自此西南行,日六十里,行七日,至大山门,两高山相去一里,而长松、丰草、珍禽、异兽、野卉[五],有屋室碑石,曰:『陵所也。』兀欲 入祭,诸部大人惟执祭器者得入,入而门阖。明日开门,曰『抛盏』,礼毕。问其礼,皆秘不肯言」。峤所目见囚述律,葬太宗等事,与中国所记差异。


                        135楼2012-09-25 21:06
                        回复
                          张舜民使北记
                          杀狐林
                            契丹主太宗怒晋出帝不禀北命,擅登大宝,自将兵南下,执出帝 母、后、大臣北归。於邺西愁死岗得疾,至栾城杀狐林而崩。其岗者,本陈思王不为文帝所容,於此悲吟,号愁思岗,讹为「愁死」。杀狐林者,村民林中射杀一狐,因以名之。
                             兜玄国
                            契丹上京曾有人忽见二青衣驾赤犊出耳中,别有天地,花木繁茂,云兜玄国也。
                             割马肝
                            张舜民使契丹,是时耶律永兴、姚跋洄二人接伴,舜民因问:「北马有割去肝者,遂无病能行,果否?」答云:「有之。其法饮以醇酒,於腋间破之,取去少肉,然亦十丧八九。」
                             雕窠生猎犬
                            舜民又问:「北地雕窠中生猎犬,果否?」答云:「亦有之,然极难得。今驾前有二只,其性颇异,每猎而获,十倍於常犬。」
                             吹叶成曲
                            胡人吹叶成曲,以番歌相和,音韵甚和。
                             银牌
                            银牌形如方响,刻蕃书「宜速」二字,使者执牌驰马,日行数百里,牌所至,如国主亲到,需索更易,无敢违者。
                             佛妆
                            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以车渡河
                            过卢沟河,伴使云:「恐乘轿危,莫若车渡极安,且可速济。」南人不晓其法。


                          137楼2012-09-25 21:09
                          回复
                            三伏
                              六月十八日,大族耶律姓并请萧姓者,亦名「瞎里 」。
                               中元
                              七月十三日夜,国主离行宫,向西三十里卓帐宿。先於彼处造酒食,至十四日,应随从诸军并随部落动番乐,设宴至暮,国主却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动汉乐,大宴。十六日早,却往西方,令随行军兵大喊三声,谓之「送节」。此节为「赛离舍」,汉人译云「赛离」是「月」,「舍」是「好」。谓「月好」也。
                               中秋
                              八月八日,国主杀白犬於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后七日,移寝帐於埋狗头上。北呼此节为「 褐你」,汉人译云「 褐」是「狗」,「你」是「头」。
                               重九
                              九月九日,国主打团斗射虎,少者输重九一筵席。射罢,於地高处卓帐,与番汉臣登高,饮菊花酒。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酱拌食之。北呼此节为「必里迟离」,汉人译云「九月九日也」。又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
                               小春
                              十月内,五京进纸造小衣甲 枪刀器械各一万副。十五日一时推垛,国主与押番臣寮望木叶山葬太祖处。奠酒拜,用番字书状一纸,同焚烧奏木叶山神,云「寄库」。北呼此时为「戴 」,汉人译云「戴」是「烧」,「 」是「甲」。
                               冬至
                              冬至日,国人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国主北望拜黑山,奠祭山神。言契丹死,魂为黑山神所管。又彼人传云:凡死人,悉属此山神所管,富民亦然。契丹黑山,如中国之岱宗。云北人死,魂皆归此山。每岁五京进人、马、纸物各万余事,祭山而焚之。其礼甚严,非祭不敢近山。


                            140楼2012-09-25 21:15
                            回复
                               腊月
                                腊月,国主带甲戎装,应番汉臣诸司使已上并戎装,五更三点坐朝,动乐饮酒罢,各等第赐御甲、羊马。北呼为「 离 」,汉人译云「 离」是「战」,「 」是「时」。是「战时」也。
                                 治盗
                                正月十三日,放国人做贼三日,如盗及十贯以上,依法行遣。北呼为「鹘里 」,汉人译云「鹘里」是「偷」,「 」是「时」。
                                 行军
                                契丹行军不择日,用艾和马粪,於白羊琵琶骨上炙,炙破便出行,不破即不出。
                                 午日
                                契丹出军,每遇午日起程,如不用兵,亦须排办,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北朝大王之日。
                                 旋风
                                契丹人见旋风,合眼,用鞭望空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声。
                                 舍利
                                契丹富豪民要裹头巾者,纳牛十头,马百匹,给契丹名目,谓之「舍利」。
                                 跪拜
                                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 地,以手动为节,数止於三。彼言「 骨地」者,即「跪」也。
                                 长白山
                                长白山,在泠山东南千余里,盖白衣观音所居。其山禽兽皆白,人不敢入,恐秽其间,以致蛇虺之害。黑水发源於此,旧云粟末河,太宗破晋,改为混同江。其俗刳木为舟,长可八尺,形如梭,曰「梭船」,上施一桨,止以捕鱼;至渡车,则方舟或三舟。
                              


                              141楼2012-09-25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