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流年吧 关注:770贴子:85,282

回复:【好书分享】呻吟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君子正是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准则,不虚伪、不矫饰、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君子有了过错对别人的指责不推托,没有过错也不会反驳别人的责怨;共同所犯的错误,不会推到别人身上。
《吕氏春秋》中说:“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意思是说想制服别人,先要克服自己的弱点;要评论别人先正确地评价自己;想了解别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君子犯了什么错误,首先会检讨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要苛责别人,就要先扪心自问,如果换作自己又会怎么处理,是否会和对方犯一样的错误呢?正如肯尼斯•古德所说:“先别骤然采取任何行动,不妨先冷静下来,把你对自己的关心和对他人的冷漠,相互比较一下,能够做到这层将心比心的功夫,你在与人应对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唐突和鲁莽了。”
使自己走向衰亡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人不去做那些使自己走向衰亡的事情,又有谁能使其灭亡呢?
只要你不放弃希望,不放弃自信,即使是撒旦也无法带走你的灵魂。



80楼2012-08-22 09:17
回复
    君子对所说出口的话的控制,就好像吝啬的人使用自己的钱财;对于正义的追求,就好像贪婪的人对利益的渴望。
    正直、明白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但过于刚硬并不利于处理问题。威尔逊将军曾说:“如果你想诉诸武力,我必然也会握紧拳头,全力反抗,但是如果你能改以温和的态度说:‘咱们何妨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如果意见相左,再共同商量个对策。’”事实上,如果大家能心平气和地去分析问题,就会发现双方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尖锐。但如果态度不当,就可能把事情办糟。这里决定成功与否的并不是你的才干、智力或者别的什么,仅仅就是你的态度,就有可能扭转局面。所以,发生矛盾的时候,何不退让一步?在自己是举手之劳,却能扭转事态,这才是智者所为。
    对待自己不妨刻薄一些;对待他人不妨宽厚一些。责备自己不妨严厉一些;责备他人不妨宽松一些。
    古训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意即告诫世人不要放纵自己,不可苛求他人。
    宽容地对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81楼2012-08-22 09:18
    回复
      这看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来真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让人慌乱而迷茫。。。


      82楼2012-08-22 10:54
      回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智者懂得一日三省其身,知错便改。索菲娅•罗兰就说:“要生活得丰富充实就必须付出代价,而错误就是代价的一部分。”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瞒错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也表述过类似的思想,犯错误固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拒绝承认错误是更坏的事情,因为你已经在犯下过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伪饰的错误。还是罗杰说的好:“如果你犯了错,就把它当作获得新创意的垫脚石。”
        成功的人并非浪得虚名,他们一定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摆在世人面前。
        门多的屋子里常有穿堂风,多嘴的人容易招来祸灾。
        一个务实的人起码是一个踏实的人,说得少做得多,才让别人觉得可靠。
        做学问的人,对每件事情都进行自我责备,而最好不要责备他人。他人不合我的意思,自然是我没肚量;我不能合他人的意思,自然是我没有能力。如果时刻进行这样的自我反省,那么自己的才能就会有所进步,道德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84楼2012-08-23 09:17
        回复
          如果犯了什么错误,与其找借口,不如正视这个错误,剖析它的成因与结果,不让自己再犯相同的错误,同时也要想办法修补错误所造成的后果,这才是勇者的行为。
          一个不敢正视自己错误的人,首先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还会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灾难吗?
          《蔷薇园》中有句话:“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当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赤裸裸的,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同样赤裸裸,除了他的灵魂,没有什么是属于他自己的。形体是天地赋予的,见识是经历赋予的,财富是才智赋予的……,形体会衰老,财富会消散,只有灵魂,愈是雕琢,愈是接近完美。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惟一能继续留存世间,只有他高尚的灵魂。所以,无论一个人出身如何,成就如何,地位如何……,这些其实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增益自己的道德才是最根本的,一个有道德的乞丐比一个道德败坏的王孙贵族更为高贵!
          正派的人要求在四个方面要真实可信:即真心、真口、真耳、真眼。真心就不会有虚妄之念,真口就不会有杂乱之言,真耳就不会听邪恶之声,真眼就不会有错误之见。
          


          85楼2012-08-23 09:18
          收起回复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返朴归真,当你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就会勘透生活中那些虚荣的光环与矫饰虚无,只有真实才是最本质的。任何伪装最终都会被戳穿,只有真实经得起任何质疑,而人与人之间也只有真诚才能使感情历久弥新。真诚,是人们交流接触的基础,是人们友好关系的前提。只有以真诚面对生活,生活才会回报你以真实。
            为人生在世界上,就要做一个有益于世界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本领,也不能去做会给世界带来危害的人。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幸福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安宁平常,灾祸最危险的地方莫过于鼎盛圆满。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没有已经达到鼎盛圆满而不衰败的。而鼎盛圆满也有各自的尺度,只有智者才能知晓。所以只要往酒卮里放进一勺水就达到了鼎盛圆满,而往大瓮中却要灌下好几石重的水才算鼎盛圆满。如果有瓮的容量,而却有具勺的担心,那就会有多余的福气。
            


            86楼2012-08-23 09:19
            回复
              印度圣雄甘地在他的自传中说:“我始终相信,只有我们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错误,而用相反的方法来对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对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有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
              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追逐物质的欲望,是作为大丈夫力量的表现,修行人的基本工夫,全要下在这里面。
              治学是个艰苦的工作,不仅要有坚定的意志,坚定的决心,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
              陆游《灯下读书戏作》: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耀。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区区心所乐,哪顾世间笑。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
              我们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拖着空虚的躯体荒度时日。
              


              87楼2012-08-24 15:20
              回复
                浪费时间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败家子,他们比那些浪费金钱挥霍无度的败家子更糟糕,因为他们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生命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与幸福,这种行为无异于在自杀。塞万提斯《唐•吉诃德》中说过:“勤奋是好运之母,懒惰是恶运之父。懒惰是绝对不能达到美妙的目标的。”历史上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爱惜时间的。鲁迅先生曾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了。”这与毛姆在小说中所写的完全一致:“由于时光转瞬即逝,无法挽回,所以说它是世间最最宝贵的财富。滥用时光无疑是人们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消磨方式。”
                读书人最怕的是学习古代的圣贤之道,而做起事来却依然我行我素。如果这样去读书,即使是闭门谢客,博览群书,又有什么用呢?
                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些知识,要通过思考,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东西,否则,你就不算理解了这些知识。
                做学问是一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工作,你付出的汗水,必会收获甜美的果实;如果只忙着修饰自己的花朵,最终必定一无所获。
                


                88楼2012-08-24 15:20
                回复
                  学习学的是什么呢?我们从书本上了解到前人或同时代人卓越的思想与伟大的发现,然后将它们内化,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
                  悟字,就是自己的心。能够见到自己的心,就是真正的悟。
                  一个人需要了解这个世界,需要了解生活,需要了解周围的人,但最基础的,要先了解自己。人必须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有深刻的自知之感,才能保护一个人不致坠入错误表达、偏见和虚假意图的深渊。”
                  歌德告诉我们:“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来的一切来成就自己。”有天生聪颖的人,但没有天生智慧的人。天生聪颖的人如果不踏踏实实的求知,逐渐也会变成愚钝之人。
                  君子懂得可以懂的,不懂得不能够懂的。不懂得可以懂的,是愚昧;懂不可以懂的,是穿凿。
                  


                  89楼2012-08-24 15:21
                  收起回复
                    道理的获得,需要经过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知识阅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加上认真的思索,忽然一天就会觉得豁然开朗,是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境界。古人常常用“悟”来形容这种境界,但说悟,并不是说不用学习积累,只需坐等悟道就可以了,因为没有学习积累,就不会有最终的悟。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不可以求成心切,强不知以为知。这样只能是穿凿附会,归根结底还是不知。另外,要追求切实的知识,而不要求奇炫怪,寻找光怪陆离,似是而非的东西。
                    真正有准则的人会始终如一的忠于自己的原则,而不是在利益面前蠢蠢欲动。
                    从德性中来的,至死也不会变;从见识中来的,有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君子靠见识来培养德性,德性坚定以后,则生死可以置之度外。
                    人的品格是灵魂的支柱,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举动,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一旦确立自己的道德,也等于确定了自己的灵魂,道德高尚的君子只会按照心灵指引的方向前进。
                    读书不光能让人能够明白事理,也能够使人少犯错误。只要为人与正气相伴,则邪恶之念就不可能乘虚而入。
                    


                    90楼2012-08-29 09:03
                    回复
                      高尔基曾说:“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读书可以让人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领悟做人的道理,正如斯巴达说的那样:“一个人用学问武装起来后,就会出类拔萃。”一个有理智的人不会凭冲动行事,一个智慧的人能识破生活的欺骗,一个明白真理的人就会远离谬误,一个了解高尚的人就不会被卑劣迷惑……,学习能让人变得智慧,智慧能让人变得成熟,给人以快乐、勇气、坚强。
                      治学先治心。
                      做学问首要的工夫,就是要克制浮躁之气,让心神凝定。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先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其实任何学问都是如此,做学问靠的是积累,不能急于求成。巴鲁兹金就说:“天才不是一切,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只有拥有耐得冷板凳的毅力与勤奋,才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治学对于心灵素质的要求很高,一个人必须心平气和、不骄不躁,不气馁、不言败,持续地学习,持续的试验,才能博得灵感的青睐。
                      


                      91楼2012-08-29 09:03
                      收起回复
                        古时的君子,以自己的无能为病,而努力学习;如今的君子,以自己的无能为耻,而忌讳掩饰。
                        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总觉得天下没有什么可学的,因而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才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和无穷的宇宙相比,所有的人都是一无所知,这是事实,有什么好耻辱的?耻辱的是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却还假装无所不知。
                        任何人的脾气禀性,都有可取的地方,也都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正在学习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优点,纠正自己的缺点即可。
                        歌德: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都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92楼2012-08-29 09:03
                        收起回复
                          按照自己所擅长的确定自己的志趣,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虽然是圣人也不能算有智慧;利用众生的耳朵眼睛来解决,虽然是凡人也不能说他愚蠢。
                          一个人的精力与智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早已告诫世人:“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任何时候我们都可能遇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这就需要人们用宽大的胸襟去面对生活。
                          道理正确,还要委婉地表达,才是好的言辞,好的方式。
                          容忍异端的存在,是人类品德的表现。
                          即使真理握在你的手中,也不意味着你拥有凌驾众人的权力。
                          俗语:有理不在声高。
                          


                          93楼2012-09-03 09:28
                          回复
                            没有人能十全十美,从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不让错误毁了自己。
                            要与那些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时,要具备的是智慧而不是多说话。
                            池田大作:“真正的忍耐是需要勇气的。”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能明白对方的想法,这样你的话语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效果,否则就是白费唇舌。
                            震撼摧毁巨大坚韧的事物,要慢慢地进行处理,不要期待很快见到功效,随时注意事情的进展;否则卷起袖子,用尽全力去对付它,刚一交手自己就会吃败仗。
                            面对困难,需要有担当的勇气,更要有担当的智慧。
                            再小的过失,如果意识到它的错误却没有约束自己,可能就是堕落的开端。
                            


                            94楼2012-09-03 09:28
                            回复
                              茨威格:“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环境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我们要人帮助,也乐于助人。”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一是完善自我,一是善待他人。能够做到这两点,就是大善大智之人。
                              凡是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先知道说话人的人品,又要知道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又要知道说话人的见识水平,又要知道说话人的个性气度,那么听取意见时就不会出错了。
                              没有人会不犯错误,那为什么不能将心比心去原谅别人的错误?尤其是与气量小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这些人本来就比普通人多心,凡事都要计较一番,与这样的人相处,不妨在小处多退让一点,因为这些人过于计较,而且眼界狭窄,盯着不放的都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小处多让一步,于自己不会有大的损失,也免得招致小人的怨恨。
                              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生活的智慧是可以悠闲而不散乱,可以紧张而不慌乱。
                              


                              95楼2012-09-03 0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