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中吧 关注:89,765贴子:1,190,644

回复:【原创】未完成的肖像(长篇,卫国战争背景,露中,少许立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呀看过姑娘在黑吧的各种图,可美了~~
谢谢姑娘支持,于是白桦也会努力更文的,今天写论文,所以就偷个懒~


315楼2011-06-13 22:24
回复
    潜水党到此一游。
    一直在默默的看白桦大人的文,
    看完总是心中一阵默想…大概我自己也该反省一下…
    然后我在这儿留爪是因为我要到沙/巴游学,所以请白桦大人尽情你更吧!!!
    接着是我很喜欢你的文风…
    你的文让我想起了自己上一年写了四章就因为感觉太差没写下去的文…
    看完你的文后很有种冲动想写下去呢…那篇还没发表的文…
    白桦大人描写出的伊万也很令我喜欢,而且很能突出人物的性格…
    王耀慢慢成长也描写得很令我深刻,很喜欢看王耀正不断成长的感觉,也很喜欢伊万和王耀相处。
    在下的文笔和写作手法不好,不能向你表达内心的一切真的很不好意思,请对在下的突然和说出没有营养的话见谅,不能为你提拱有用的说话真的很对不起。
    


    316楼2011-06-13 23:00
    回复
      再加一句其实在下也喜欢历史向的文,对俄史有点研究,如果不介意在下学识浅窄的话就找一天有空跟白桦大人你交流一下…在下比较喜欢列/宁/格/勒/战/役,上一年写的文主题也是列/宁/格/勒/战/役和击溃关/东/军的东方大战。
      希望白桦大人能抽空满足在下小小的愿望…
      然后一星期后见。


      317楼2011-06-13 23:31
      回复
        在下又来了,白桦还记得在下吗【……】真是越来越引人入胜了呢~娜塔莎的青春是青春,但大小伙子们的韶光也是没好的啊…战//争啊…综上所述,耀在角色歌中唱的"和平第一"相似于本人心声【准初三本色苦瓜样】


        来自手机贴吧318楼2011-06-13 23:59
        回复
          姑娘干嘛要这么客气~说这么谦虚的话会折损我的,只要有人来看,并且写点只言片语的感想,我都很高兴的~
          关于交流的事情当然可以啦~就周末吧~


          320楼2011-06-14 20:25
          回复
            TO:豆蔻:当然记得姑娘。本来这篇文章的写作初衷就是纪念为了和平而献出青春生命的那一代青年人
            TO:阿漾:必然是雪。小胡子在1941年6月计划的就是闪电战拿下露家,因为如果三个月拿不下来,拖到秋天就麻烦了(露家秋季多雨,道路泥泞,军曹家的装甲车悲剧了),更不要说他们的军队被温带海洋性气候宠坏了,到了冬天就见鬼去吧
            其实我一直在写雪地啊~至于下雪的情景,后面会有的


            321楼2011-06-14 20:44
            回复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俩是恰好赶上了前线天空的片刻宁静。当王耀刚走进树林的时候,他就小心地绕过那些被炮火轰倒在地的树干,也绕过树下一座座战士的新坟。作为被收复的土地的一部分,杨树林里不久前也发生过殊死的战斗,如今却平静得好像暌违已久的战前时光。
                   同时他也明白:他们只是暂时驻扎在这里。当行军作战的命令重新下达的时候,他们就要重新投入那隆隆作响、有节奏地碾压人类生命的战争磨盘中去了。
                   这些事情他早在卫生营里就想过了。这些日子,他不仅知道自己现在爱着谁,同时也知道自己现在是谁。
                   他是一名军人。
                   只有白天在杨树林里,以及那一夜在雪原中的时候——那时他在伊万的怀抱里;那时人间苦难离他有千里之遥;那时他没有身份也没有责任;那时他并不因爱情而害羞或恐惧;那时无论是谁——包括他自己,都不能将他责备。那时他是完全自/由的。
                   “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好的人,并且是完全自/由的,那么此刻我就发誓永远和你在一起了!”
                   1812年冬天,当一次失败的恋爱让娜塔莎•罗斯托娃痛不欲生的时候,皮埃尔•别祖霍夫就是这样对她说的。就在两卷本《战争与和平》上卷的最后一页。王耀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只来得及读完上卷,就匆忙把书还给图书馆,上前线去了。
                   所以他并不知道:罗斯托娃最后还是和皮埃尔在一起了。
              


              323楼2011-06-14 20:45
              收起回复
                     第二天一大早,王耀就到师长的掩蔽部里去了。他必须就五天前的一件事情作出答复。当他还在卫生营里的时候,那位给他颁发奖章的首/长和他谈过一次。按首/长的说法:作为前来苏/联学习的、异国革/命者的后代,王耀完全有权利——或者说是有义务留在后方。
                     “别以为我在侮辱您的军人荣誉,年轻人。”首/长这么跟他说,“您应该留在后方,继续学习。您想考哪所学校,就考哪所学校。将来好回去建设你的祖国。”
                      当时他这样回答:他的父亲是牺牲在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战场上的,如今他身在苏/联,与德/国/法/西/斯战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况且在这里累积的军事经验,也可以让他回国后致力于祖国解/放的战场上。可是首/长的食指却不以为然地敲了敲桌子:“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您的祖国需要建设,然后您打算干什么呢?”
                     “以后有的是时间学习。”那时他还在嘴硬,“在战争结束之前,我决不背叛军人的职责。”
                     “那我们就送您去军事学校。共/产/国/际要求为您这样的革/命后代提供各种便利。很快您就可以获得中尉军衔。然后您还可以回到苏/联/红/军的部/队里继续战斗,将来回国战斗时也更有经验。您想进什么兵种的学校都行。航空学校、坦/克学校、炮兵学校都可以。”首/长离开前这样说道,“我建议您还是不要在步兵了。您自己也知道,前线上再苦苦不过步兵,死起来简直像嗑瓜子一样容易……我给您五天的考虑时间。”
                      五天来王耀常常在想这件事情。回到后方继续学习,难道这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吗?组/织上送他赴苏前讲得很清楚:就是让他学习去的。不然他们早就放任他去东北,参加父亲生前的队伍去了。当他在莫/斯/科的中学学科竞赛中拿了生物学第一名,却在作文中写自己的理想是成为父亲那样的军人时,班主任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因为我的祖国需要这样。”
                     “那是责任,不是理想!王,你自己有真正想做的事情吗?”
                     就在那时他开始明白: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是一位生物学家……可是现在,他还是坚持认为,战争的时候一个人不应该有别的选择。前线上多少人是直接从教室的板凳上来到这里的啊……那么进军事学校呢?如果把个人发展和将来报效祖国相结合,这无疑是最有利的。
                     ——等上三个月或者六个月,当他从军事学校毕业后,基本上是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部/队里来了。
                     “就让我为自己考虑一下吧……”
                


                324楼2011-06-14 20:45
                收起回复
                       当王耀从师长的掩蔽部里出来的时候,他一眼就望见远处站着的、好像一株苍松的伊万•布拉金斯基。这位从前的骑兵战士——现在的步兵侦察员将两手插在军大衣口袋里,不知为何,王耀总觉得它们在那里已经攥成了两个紧紧的拳头。
                       伊万一定知道他为何要去师长的掩蔽部——伊万想要知道的事情,怎么会有不知道的啊!
                       “万尼亚!”
                       他一直跑到这个苍松似的青年跟前,两手伸到伊万军大衣的口袋里。果然不出他所料,他怜惜地将那一对拳头轻轻地掰开,十指交握,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从口袋里牵出来。
                       “万尼亚……战争结束前我哪儿也不去!我就留在步兵连,和大家在一起……和你在一起!”他踮起脚尖,尽量平视着伊万那双饱含忧愁的眼睛,“所以,高兴点儿吧!笑一个,笑一个吧!你不是一直都爱笑吗?”
                       最后这句话他几乎是用哄小孩的语气说出来的——就像从前他哄眼泪汪汪的春燕小妹妹一样。伊万将自己的手用力挣脱出来,以快得令人难以察觉的动作抚了一下落在他肩上的那一束黑发。
                       “认识你之前我一直都爱笑的!倒是自从见过你这匹不听话的小白马,又是要跟你闹别扭,又是要悔恨交加地去找你。又是要玩命地把半死不活的你抢回来,又是要心焦地等你伤愈归队……然后还要害怕你哪一天会离开……”伊万狠狠地跺了一下脚,“要笑一个还真不容易!”
                       “唉,万尼亚,可别这样。天上的银河是侦察兵的足迹,你以为我会离开这条道路,去走别的路吗……你还记得吗?我那天夜里跟你说过的……”他说不下去了,想到那天晚上,王耀的脸不争气地红了起来。
                      “耀,你爱怎样做,就怎样做吧……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人,永远忠实于自己……”
                       “伊万•布拉金斯基,你可要听好了。这世界上有四样最美好的事物,我将永远为之忠实。”王耀定定地看着面前的人,一字一句地说,“祖国、军人荣誉、生物学家的理想,还有你。你在我心中只有一个很小的位置,却是不可替代的……”
                  


                  325楼2011-06-14 20:47
                  收起回复
                    未完待续
                    更新篇文章还死机两次,情何以堪


                    326楼2011-06-14 20:48
                    回复
                      肥孜孜的赶来抢沙发。
                      刚刚看完《战│争│与│和│平》,对皮埃尔那番话记忆犹新,并且觉得白桦君对两人的心意相通处理手法果然非常的露西亚风^^
                      然后偷偷说:并不比前段甜,但很喜欢耀君躲在林后观看时的心境——那种宁静跟观望彷佛有一种永恒,不管是时间的或是空间的。爱这段甚过最后耀君对伊万的表白=v=


                      327楼2011-06-14 20:52
                      回复
                        其实在写王耀观望那一段的时候,我经常想起《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在战场上受伤倒地、遥望天空的片断,那是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死亡、超越人间一切恩怨纠葛,甚至超越自己的伟大精神力量。若是能得托翁万分之一的灵犀该多好~~


                        328楼2011-06-14 21:18
                        回复
                          表示若白桦君若也来个像托翁在《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尾声,脑容量不比苍蝇大的伊月湖可能会因此崩溃= =|||
                          安德烈这角色前头挺欣赏,可是后来慢慢有另一种想法。对某角色回味中:)对比自己在故事前、中、后段的心情转换、欣赏人物的转变,感觉好似将自己当作洋葱似的自己一层一层揭开~~看故事看出这种效果,觉得挺新奇有趣~


                          329楼2011-06-14 21:31
                          回复
                            表示战争与和平的结尾我压根就没弄明白是啥……
                            从书中的人物反观自己~有时候读书的乐趣不在于人读书,而在于书读人~~
                            其实我喜欢多洛霍夫,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对了贴一张很喜欢的安德烈插图,露家原版书上的,不知为什么感觉和耀的气质有点像(哪里像了)而且都是黑头发,有时候可以对着YY一下~~

                            


                            330楼2011-06-14 21:46
                            回复
                              表示这张图我买的书上有:)虽然是黑白的~
                              理解白桦君为什麼说这张图像耀君,事实上应该说:他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是白桦君笔下的耀君;至於官方耀君,老实说还真联想不到XD
                              不喜欢陶洛霍夫。=_=从头至尾就不曾喜欢过——从他和尼古拉赌牌那时候起,益发讨厌/_\


                              331楼2011-06-14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