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吧
关注: 3,748 贴子: 67,221

大汉之风,方圆之间。

  • 目录:
  • 古玩收藏
  • 20
    最近看到几枚重轮五铢了,面背重轮均有,有些个人观点
    3-8
  • 20
    个人感觉黄色框里的背的方向可能是错了,正确的如右图所示
  • 97
    热爱五铢吧在这里学到很多知识,我都十一级了多少也懂点,但还是被这枚五铢钱难住了。看背面内外郭很规整是三官,看正面字口尤其下半星⭐不是特大也是中大有郡国的特点!那请问大吧大神大佬们这枚五铢是何时的呢?感谢赐教
    食货志 1-23
  • 31
    好久不发贴了,趁着旅游和端午节日尾声之际,发一贴子吧,祝大家端午安康。 关于东汉五铢的杠星星杠复合符号 ,加上摆烂断断续续稀里糊涂的关注了一年多,目前发现了四类杠星和一类星杠版式如下,与吧友们分享吧,如果还有其他版式,望大家补充哈,#五铢##古钱币#
    不懂铢五 12-16
  • 33
    疫情三年,一直没空玩,闲下来发现还是五铢最有意思,近期一些所得与大家共享,也有一些疑惑想听听大家意见
    情qs殇 7-4
  • 29
    2020年一月份,新冠疫情刚刚抬头的时候,在深圳古玩城一地摊处发现一组同坑直边未流通五铢。卖家是湖北孝感人,号称五铢为2019年底当地一湖中所出。所出不多,基本都是直边未流通品相。 疫情开始以后工作繁忙没空整理拍照。今天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欢迎拍砖。 先上总图。拍照水平有限,还请见谅。
  • 224
    东汉与西汉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皇帝更迭频繁,因此断代十分困难。 经过对东汉五铢的整理和仔细对比,应该以版别为主,断代为辅的顺序。东汉五铢从版别上笔者归纳为8个基础大版。而从东汉断代角度,根据学习和整理资料,基本分为东汉建武十七年范之前,光武帝建武五铢类,明章类,和殇安顺冲质帝类(东汉中后期类啊),桓灵帝类,汉末及郡县类,共计六大类。本文整理以版别为主断代为辅作为整理方式进行讨论。这里不在讨论东汉初期建武十
  • 37
    江浙五铢再探
  • 15
    这坑早期直百五铢出了也不久了 当时就知道出了三个羊角百 一直盯着的东西终于得偿所愿 这坑除了直百五铢 羊角百外 没有出土其他水波纹太平百钱或光背太平百钱 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 23
    四铢、五铢、六铢(南朝:宋、齐、梁、陈)
    一元二次 12-27
  • 8
    很少见到令人惊艳的凉泉了 还是大样型的 姑臧四凉政权旧都所出 即今武威
  • 30
    不知不觉玩蜀钱已经有十年余 发些共赏 太平钱系列的鼻祖 极其罕见 直径多过28 早期的太平钱 就是所谓的羊角百 径多27-28 也有大致三个版 右边两个常见版 左边大字 单独一图为异书 皆罕见
  • 38
    江浙地区过渡时期五铢整理
  • 28
    小小钱币见证一段兴衰成败
    一元二次 12-31
  • 39
    最近买的小批川坑刘宋四铢和蜀汉 同样的品种 出自川中的往往数据都好过川外 难道是四川钱匠的良心?
  • 39
    五铢集藏
    沈辉 11-12
  • 42
    泾阳五铢
  • 57
    fgqzzlbaby 8-28
  • 42
    自公元前336年秦惠文君二年”初行钱”起,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秦之半两或已铸造了115年之久(而后的秦朝15载直至公元前175年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前,期间亦有106年之久)。在如此长的铸期下,妄断论代不可取,且藏品一经入藏家之手多不为公开,因此做一战国至秦代半两钱类、型、式分类的工作。 本帖的任务是收集各类、型、式半两真品清晰图,按其铸造方式分类,按其钱体大风格分型、按其钱文布局分式。 本帖的目的是通过
  • 147
    西汉元帝刘奭(shì)生于公元前前75年,薨于公元前33年,为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薨,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好儒 。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西汉由此走向衰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薨于长安未央宫 ,终年42岁,在位16年(公元前49年十二月-公元前33年五月),谥号“孝元皇
    情qs殇 8-28
  • 28
    过去的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终于快从沉重的研究生生涯中解脱了 过去的一年市场依旧低迷 收获不多 聊以慰藉的是年终之时终于收获一枚期待已久之小珍 就不藏掖了 拿出与大家共赏 此枚太和直径23.45 厚 1.3 曲笔者 该数据已属大矣 应为官铸 太和大小杂陈 五字有直曲之分 太字亦有多种变化 按魏书云官民两铸 不知道哪是官铸哪才是民铸造
    干丹云9 11-20
  • 44
    刚刚入了枚美品太和五铢,
  • 36
    一直想写点东西,但看到一些师傅们发的专业性文章和漂亮的图片,自己很畏手畏脚,害怕写出来会有人笑话我。今天鼓起勇气写几句,目的是告诉刚开始喜欢五铢的一些朋友,自己的一点心得。 最早接触五铢的时候应该是在今年四月份,跟朋友聊天,发现朋友在玩五铢,朋友说,五铢群的气氛挺好,就邀我进群了,后来认识了几位朋友,对我影响很大,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五铢,有一天无意之中看到一些五铢,问朋友,朋友说是阳泉五铢,自己很
  • 8
    节前发个吉利线
    5-29
  • 2
    汉初的时候,铁器制造发展很快,通过反复锻打淬火,铁件的硬度不低 按摩氏硬度,好的铁器硬度可在6.5-7,比石英略低,而青铜一般在6-6.5 做石范,首先石质要好: 硬度较低(不能太软),均质(无节理无石脉),不宜太脆。易雕刻,笔画清晰,不崩口 还有,方便取材,开料简易 常见的石材有灰岩,泥岩,应最适宜做范。 石灰岩基本满足上述,毛病是高温(青铜液摄氏900度左右)会损伤刻面,重复使用率低 同时,灰岩中多夹有贝类化石,高温会
    5-19
  • 50
    最近忙,各种飞来飞去,然后重新装修房子~~~钱袋严重缩水。五铢还是买了一些,慢慢攒着玩。 拿这个西汉晚期镇楼吧,希望度娘不要抽~
  • 57
    本帖数据和重量如实填写 把隋五铢常见的分出些门类 以便研究
    6-5
  • 22
    atbeijing163 10-10
  • 104
    二零一七年初,山西阳泉出一批五铢,多以筒子的形式粘连,总重(含土)十余斤。这批五铢的发现,揭开了莽亡后地方政权铸五铢的一大谜团,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15
  • 31
    战半集
    gogoamen 3-19
  • 8
    环读大泉五十
  • 43
    太和 永平 永安
    原醉 3-27
  • 18
    2012年我买到了第一枚背四决的黑色铁五铢。觉得特别新鲜,因为陕西地区不太常见这种东西。查了泉谱子,原来是南朝梁铸造的。这下又丰富了收藏,十分开心。 那时候这种五铢还是挺贵的,一个卖好几十。不比现在,几块、十几块就能买到很合适的。南京几个坑口,确实为泉友带来了很多惊喜。 虽然不能说是最早的铁钱,但官铸的铁质流通货币,梁铁也是首创了。(妥否?请赐教) 这批钱币是园地上拍来的,通体水坑黑包浆。看到版式比较多,
  • 40
    午后阳光正好 那是我们还小
    伯向堂 12-10
  • 57
    去年有幸得一罐装五铢,共二十多斤。农户家绝对的一手,说来也巧,小时候的收藏是因为喜欢,五铢所得之时,刚刚是迷上……这几日刚好有时间,整理一批供泉友们学习交流。
  • 52
    初末997 2016-05
    又获一坑五朱,没时间整理,后面补发。总图镇楼
    情qs殇 7-12
  • 91
    都是五铢
  • 27
    最近撸的高规格镜子镇楼
    Lzclyt123 9-19
  • 32
    面星镇楼,好圆的星
    静石泉 9-11
  • 31
    近日,本人通过研究资料以及自己收藏和对鸡目五铢的研究发表一下看法,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1)鸡目五铢年代:鸡目五铢铸造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有王莽铸造说、沈郎铸造说、六朝铸造说,但在1982年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墓坑发掘了多枚鸡目五铢,鸡目五铢方才定论为汉宣帝所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各种钱范的研究就能发现许多问题。前几年西安发掘数方五铢包括鸡目五铢陶制母范,有的带有铭文(图1),发掘的小五铢陶制母范
  • 85
    前些天有幸拿到了一组奇特的五铢,东汉形制。有上杠、炉记、素面等常见版式。最为独特的,是它们的背面。所有五铢都是素平背,没有背缘,内郭。而且比普通五铢都薄,大约只有普通东汉五铢的一半多厚度。查阅了一些资料,也请教过高手前辈,这种五铢,被称为”平背五铢”。本贴希望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展示平背五铢和同时代五铢的异同,并想请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版式,以及铸造时代及工艺等相关信息。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
    平精宝禅 11-1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会员

目录: 古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