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2,920贴子:660,550

回复:3700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上,你的图又不是研究兰姆达的乘波体,怎么会得出高速比36还好的结论?


IP属地:湖南58楼2025-04-07 00:42
回复
    我在此发表暴论:
    这是一架双中推的、和j35大小接近的、无人机........
    立此存证,等结果出来挖坟


    IP属地:上海59楼2025-04-07 00:49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5-04-07 13:07
      回复
        翻了一下secretprojects,发现专利三个月前就有人贴出了,3个月了一众“军事大V”没有一个反馈给国内的,啧
        那我来吧,直接摘录
        “本申请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机头,机头整体呈锥形,细长,机头截面自前向后由圆润逐渐变为扁平,机头具有大后掠角,机头上表面局部凸起,为一种单后掠角前缘窄长机头,可在保证飞机机头内部具有较大空间的基础上,兼顾飞机的不可探测性以及敏捷机动、高空高速、横航向稳定性等气动性能。”


        IP属地:上海61楼2025-04-07 13:23
        回复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飞机机头,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机头整体呈锥形,细长,且机头截面自前向后由圆润逐渐变为扁平,即为单后掠角前缘窄长机头,可减少雷达波散射角度,满足飞机的不可探测性需求,同时可在飞机大迎角时,产生强边涡,推迟两侧机头涡的不对称破裂,以此保证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此外,窄长机头可在整体上增加飞机的长细比,减小超音速阻力,进而保证飞机的高空高速性能。”


          IP属地:上海62楼2025-04-07 13:24
          回复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飞机机头,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机头具有大后掠角,可进一步保证飞机的不可探测性需求,以及能够提高飞机大迎角特性,保证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


            IP属地:上海63楼2025-04-07 13:25
            回复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飞机机头,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机头上表面局部凸起,一方面,可增大飞机机头内部空间,为雷达、航电设备、通信天线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减少对飞机机身内空间的占用,使飞机机身内能够装载更多的燃油,扩大飞机的航程,另一方面,可增加飞机整体的相对厚度,改变飞机整体的弯度分布,使飞机机头到机身的横截面积分布更加平缓,改善飞机机头上上表面的压力分布,减小飞机零升力矩,减少飞机配平阻力损失,保证飞机的敏捷机动性能,以及能够较小飞机跨音速阻力,保证飞机的高空高速性能。”
              .......看到关键了没,“机头上表面局部凸起”不是为了做驾驶舱!


              IP属地:上海64楼2025-04-07 13:26
              收起回复
                楼上所讲,歼50可能是无人机的可能性,是有的,而且不小。但另一方面,歼50是有人战机的可能性更高一点。原因有几方面,第一就是,我们仍然需要舰载的有人六代机,它会是无人机攻击群的中继站和战场指挥的大脑;第二就是,沈飞的这个机头专利,假如是给无人机的话,是一个无效专利,因为我国已装备的各种高亚音速“全村鹰”无人机的机首已经有上拱的大包,外形和有人座舱类似,内里是电子设备,沈飞这个专利,如果是无人机首,与过往不同的就只是高空高速,专利局批准一个如此无聊的专利,就是大笑话了,因为超音速无人机,不是只有沈飞一家在研发;第三,近年来中国的智能新型汽车,全部都有多摄像头(可见光、红外、紫外)、多种雷达(激光、微波、超声波)、多种传感器(超声波、红外)等等,进行智能辅助感知(如,全景俯视角度投影,辅助倒车入位、辅助在高速公路上转道等)以及辅助驾驶,因此歼50也应该采用了类似的智能座舱,而且飞行员的头盔,会向全虚拟、全3D投影方向发展,因此歼50的座舱设计就是我这个老人家,在几十年前在《航空知识》、《国际航空》等杂志里经常读到的,未来的高度智能化的半埋入式(现阶段,歼50)和全埋入式(未来)智能座舱。
                泪目呀,我步入老年,儿时,国内对外国的各种新科技、新设想,只有羡慕,但胡子都开始白了的此刻,中国却将过往对未来的设想,一个又一个地变为现实。来,再饮几杯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5-04-08 01:53
                回复
                  歼50更有可能的,是半埋入式3D VR (虚拟) 座舱,及 3D 全投影 VR 头盔,这些技术,对于中国,现时已完全成熟,和我们的智能新能源汽车设计一样,会震撼全球。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5-04-08 02:27
                  收起回复
                    沈飞的这个构思,已说明歼50的定位,一定是有人的指挥中心。无人机蜂群,本身已是一个一体的分布式大脑联网,即每一个点都是大脑一部分,再加个大型无人机在中央做大脑,是多此一举,反而降低了整体的生存优势,中央的大脑一旦被毁,蜂群就群龙无首。现阶段,人工智能还不能在指挥作战上完全取代人类,所以沈飞的6代一定是有人的。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5-04-08 04:15
                    回复
                      当年老美流产的A12攻击机,用的就是极其低矮的座舱设计。现在,双座的歼50会比这个还要再低一点。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25-04-08 05:34
                      回复
                        歼50是双座有人战机的原因4,国外对歼50的想象图,一定就是基于这个沈飞机首设计专利。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25-04-08 14:14
                        回复
                          歼50是双座有人战机的原因5,官方公开南6及北6两型,都是精心安排的,首飞的伴飞机型是同种类任务机型,歼20S双座 配 歼36双座,歼16双座 配 歼50双座。而且,歼50体型比歼16大一截,何来双中发无人机一说?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5-04-08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