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866贴子:1,329,293

回复:中游记:江苏2.1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孙月华进企业的开始,从质检员开始,后来又做了财务。她一生都在企业里打转,做管理岗。后来换了好几个工厂,好好坏坏。无数次想出来单干,又不敢,犹豫了几十年,直到晚年奋起一搏,赔了个干净。


IP属地:河南31楼2025-04-04 03:14
回复
    1980年,田家明一家都在学习。屋里小,容不下那么多读书人。晚饭后,田家明就会带着姐姐弟弟去他办公室做作业,留孙月华在家啃读《简明会计原理》。有时她也会去厨房,一边烧开水,一边把书铺在膝盖上。


    IP属地:河南32楼2025-04-04 03:15
    回复
      办公室里,田家明很闲适的,学英语、看报、读字帖、读棋谱,跟玩儿似的。他不像妻子那么焦虑,有时也焦虑,一阵阵的。他主要是看领导的节奏,领导也是一阵阵的,忙起来的时候火烧屁股,闲下来时,就端着搪瓷茶缸各个办公室串串,没一点领导架子。


      IP属地:河南33楼2025-04-04 03:15
      回复
        领导也很孤独,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就这样打发一个上午。因此领导宁愿下去走走,搞调查研究。领导一搞调查研究,田家明就忙开了,要准备各式材料,要写讲话稿,要开座谈会,会后还要写总结报告。下面也忙开了,水文站、桥梁所、大坝管理所……全乱成了一锅粥,工作也不干了,都忙着整材料去了,还有接待。因此,下面宁愿领导不搞调查研究,就办公室待着去!


        IP属地:河南34楼2025-04-04 03:18
        回复
          田家明虽有怨言,但是他的忙,很快有了成果。这一年,省报上刊发了他一篇文章,名曰《清浦县水利事业创辉煌,为保卫四化建设立新功》,虽只有几百字,位置也不显眼,但“本报通讯员 田家明”这几字,还是把清浦县给震了震,至少把清浦县秘书圈的人给震了震。一样都是当秘书、写材料的,偏这小子吉星高照!下面等着提拔吧,他算是熬出头了!


          IP属地:河南35楼2025-04-04 03:23
          回复
            局长拿着报纸上蹿下跳,跟县政府汇报,跟江城水利局汇报,说,这些年我们真抓实干,创辉煌、立新功!为了四化建设我们也是拼了!因之局长升得最快,不久就调到市里当了副局长。
            田家明反而很低调,不声不响,只拿省报上的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会背了。再对比他的原文,删了不少,也改了不少,基本上不是他的文章。只有“田家明”三字是他的,人家没动。


            IP属地:河南36楼2025-04-04 03:24
            回复
              他是次年进的县委办,还是写材料。场子可是大多了,文章也越写越好,是县城有名的笔杆子,列名清浦县“四大才子”。才子这个称呼,自从他的名字上了省报,就叫开了。


              IP属地:河南37楼2025-04-04 03:25
              回复
                水利大院里住了二十多户人家,多数是从乡下迁来的,跟田家明家有点类似,丈夫在城里发达了,就举家上县。起头,大家都不免农村人习性,但慢慢就脱尽了。孙月华跟田庄说,吃、穿、住三样,我最看重的就是穿和住。这两样人家看得见,嘴上不说,心里有敬重。吃得好有什么用?你就是顿顿吃肉,人家也看不见,你也不能顿顿说去!


                IP属地:河南38楼2025-04-04 03:27
                回复
                  1980年,田家明一家明显不够体面,住得不行。十五六平方米,勉强摆下小饭桌,但走路仍须侧身。家具也没法添置,用的还是李庄带来的那几件。孙月华说,不是个事儿,得想法子解决。


                  IP属地:河南39楼2025-04-04 03:29
                  回复
                    这一年,进了城的孙月华总惦念着乡下,田禾不是送***家了么?每到周末,她一家就下乡去,跟田庄姊弟说:“走,到外婆家去!”啊,外婆家!小毛激动坏了,外婆家比李庄还好玩!小姨小舅常带他去镇上,外公会在竹竿上套个网,教他捉知了。他在外婆家住过不知多少回了,就像姐姐常住江城,他也常住外婆家。


                    IP属地:河南40楼2025-04-04 03:30
                    回复
                      田庄也来过外婆家,来得少,纯属走亲戚。可是感觉好极了,温暖,热闹,这一点江城就比不上。江城太冷清了,就爷爷奶奶两个,光她一个“小火炉”哪够!烘不暖,也烤不热,反把她带得也冷了去。


                      IP属地:河南41楼2025-04-04 03:31
                      回复
                        外婆家所在的镇叫兴安镇,有一度改称向阳公社,最近又改回原名了。她家的村子叫七里村,离省道不远,十几分钟的路程。上了省道,骑车个把小时就到了县城,很方便。


                        IP属地:河南42楼2025-04-04 03:32
                        回复
                          离开娘家,是上县——噢,不!是回家,是柴米油盐、上下班,每月盼着发工资,每周盼着星期六,好回乡下!有一次田庄坐在她车后,她突然说:“以后不叫你小丫了。你是大孩子了,童年结束了。”“啊?”田庄想,“就这么结束了?”她不乐意!


                          IP属地:河南43楼2025-04-04 03:51
                          回复
                            【第12章】
                            夏天,田家明一家搬到了河西。这一带是县城近郊,离水利大院不过四十分钟的路程,骑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孙月华心满意足,既进了城,还能享受农村人的便利,有地皮,还能自家建房子。两边的好处都沾了。


                            IP属地:河南44楼2025-04-04 03:53
                            回复
                              每次她从广州回来,必先落脚县城,在家住两天,而后就回李庄看爷爷奶奶去,烧个香、磕个头。
                              鞋厂有个好处,一家人穿鞋跟不要钱似的,尤其是皮鞋,虽说是次品,但看不大出,比正品不知便宜多少去!都是内部处理价,白捡一样。


                              IP属地:河南45楼2025-04-04 0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