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794贴子:1,329,029

回复:中游记:江苏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外婆说:“小丫要当姐姐了,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好不好?”小丫顿了顿,似乎是不大开心,想哭的样子。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哪得儿孙抱。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IP属地:河南46楼2025-04-02 14:16
回复
    家有阿婆,把母亲变懒了,成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她有时也替母亲打打下手,但跟婆婆不一样,她这纯粹是为了活动活动筋骨。家有阿婆,母亲便无忧无虑,像是回到了她做姑娘的时代,跟以前没什么两样,甚至比以前还要好。


    IP属地:河南47楼2025-04-02 14:34
    回复
      家有阿婆,把母亲变懒了,成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她有时也替母亲打打下手,但跟婆婆不一样,她这纯粹是为了活动活动筋骨。家有阿婆,母亲便无忧无虑,像是回到了她做姑娘的时代,跟以前没什么两样,甚至比以前还要好。


      IP属地:河南48楼2025-04-02 14:38
      回复
        周末的晚上,父亲回家来,阿婆就迎上前去,说:“家明回来了?”不由分说,先拧一条湿毛巾,让他擦擦汗。父亲这边正擦汗呢,阿婆那边已搬出来小饭桌,碗筷摆好,菜碟端上。
        一家四口坐在院子里,老的、小的,说些闲话。逢着这时,母亲突然撒娇道:“妈,你不要回家去了,跟我们一块住,住一辈子!”阿婆看了她一眼,说:“尽说傻话,哪有在亲戚家住一辈子的?”


        IP属地:河南49楼2025-04-02 14:40
        回复
          母亲这才想起,她们母女已成亲戚。自从她出嫁的那一天,她便是田家人。八月里,小丫去了江城,是父亲送她过去的。从此六七年间,她数次往返于江城、李庄间,哪边想她了,她就去哪边住住。相对而言,她住江城的时间更长,爷爷奶奶离不开她。


          IP属地:河南50楼2025-04-02 14:42
          回复
            这并不是说,李庄不疼她,实在是忙得顾不上她。一是弟弟占去了父母太多精力,二则爷爷奶奶总念叨她。有一次,父亲送她回江城,还没进家门,她就大喊大叫,一路狂奔。爷爷迎出来,笑道:“奶奶快来,你的魂儿回来了!”


            IP属地:河南51楼2025-04-02 14:43
            回复
              小丫是老两口的魂儿,有她在,他们就活了。祖孙三人,二老一少,勉强凑成一个家。虽然人是少了些,可是小丫一顶仨。闹得呀,让人又是气来又是笑,一家的话题全是她。


              IP属地:河南52楼2025-04-02 15:47
              回复
                其实爷爷那时还不算老,也就五十来岁。在他还没当爷爷的时候,人家叫他老田、田书记。在他更年轻的时候,他叫小田,也有一些首长,会亲切地称他“小鬼”。他是土生土长的李庄人,太爷爷一辈就住在那里了。太爷爷往上,就搞不大清。穷人是没有记忆的,没那个必要:没有族谱,也不识字。三代以上,来龙去脉就被抹掉了,像天地间凭空生出那么个人来。


                IP属地:河南53楼2025-04-02 20:22
                回复
                  爷爷是识字的。他爹给李万材家当长工的时候,他会跟过去玩儿。略长些,他就替李家当放牛娃,一日两餐,管饱。闲时躺在山坡上,把手枕着,看蓝天白云,心里寻思,天地很大,而人多么小。


                  IP属地:河南54楼2025-04-02 22:14
                  回复
                    李家是大户,儿孙满堂,不过这也仅限于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才聚得上。平时,儿女都住在城里,李万材身边只留一个小的,名良人,正是顽劣的年纪,且不向学。
                    其时,新式学堂已开到镇一级,他哪里肯去?于是家里就为他请了个私塾先生,又找了两个伴读,又跟长工田贵说:“叫你家伢子也过去吧,也不多他一个,好歹不当睁眼瞎就是了。”


                    IP属地:河南55楼2025-04-02 22:16
                    回复
                      爷那时还没有自己的名字,他报名参军时就叫田伢子。后来首长觉得不正规,就送了个名字给他,叫田英俊。首长说:“这名字不错吧?通俗易懂,好记,还提神提气儿。你那个田伢子,太不上台面,现在叫没问题,将来你二十多、三十多,养了儿子,难不成还叫你伢子?将来你立了功,升了官,难不成就叫你伢子长官?”


                      IP属地:河南56楼2025-04-02 22:18
                      回复
                        他每次回乡都是悄没声息,箱子一拎就出门了,不带随从、不坐专车,至多是由司机送到江城汽车站,替他买了票,下面就是他自己的事了。先坐车,再换船,再步行,或是搭老乡的驴车


                        IP属地:河南57楼2025-04-02 22:30
                        回复
                          爷爷教她背唐诗,“鹅鹅鹅”是不用说了,复杂一些的像《静夜思》,爷爷说一句,她跟一句,这么连续两三遍,差不多就记住了。第二天一早,爷爷只需起个头,说“床前”,她就开始“明月光”了。


                          IP属地:河南58楼2025-04-02 23:41
                          回复
                            【第7章】
                            叔叔只有二十天的探亲假,忙得基本不归家,爹娘也难得见上他。他的姑娘在电影院卖票。两人是中学同学,近一两年才辗转联系上,通了十几封信。叔叔这次回家,就是想敲定关系,见见双方父母。他很喜欢她,天天想见她,可是他一个穿军装的,总出现在售票窗口算什么呢?带上小丫刚刚好。


                            IP属地:河南59楼2025-04-03 00:00
                            回复
                              售票窗口有人买票,她半天不应,仍旧跟叔叔说说笑笑。人家催了一句,她掉过头去,凶道:“催什么催?催命鬼!”小丫很看不惯。脾气臭的,不是善茬。姑娘递过来两张票,跟叔叔说:“赶快,还有五分钟就要开场。亏得这是下午场,要不根本剩不下票。”叔叔坐着不动,问:“你呢?”姑娘说:“神经!这是上班时间好不好?”


                              IP属地:河南60楼2025-04-03 0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