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40贴子:94,971
  • 5回复贴,共1
吧友们,近年用功何如?
致良知之学若少有所得便自谓得其宗旨,怕是难有所成。功夫是越学越深,无穷无尽。
近年来,我对致良知的体验常有不同,如今还是不能得其真正核心要领。仍时时需要通过传习录和四书作证,怕是有所走偏。
良知之在人心,无形无体,所以不睹不闻。我现在的功夫就是睹这个不闻,闻这个不闻。精神心思有所凝聚,稍觉有得力处,但用功不密,立志不坚。其中或也有缺少同学者,砥砺切磋,相讲去病的缘故。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3-02 13:31回复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眼要视时,心逐在色上,视而多此一见。心便动了。耳要听是,心不逐在声上,便是听而不闻。就便是住一,不着一分意思,养得此心不动是学问要紧处。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3-05 09:52
    收起回复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两位先生的说法完全相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3-05 09:59
      收起回复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3-05 09:59
        回复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不可各执一边。(《年谱》曰:“汝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姑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3-05 10:03
          回复
            于良知全体莹澈,略无纤尘染着一句,终于有所体悟。先前一直未有体悟,常疑功夫有所偏,今天更无所疑。功夫愈探愈深,学习良久,竟还在阳明门口。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19 14: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