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吧 关注:200,578贴子:1,833,575

回复:你从齐印领悟到了什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5-02-02 11:50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2-02 11:52
    收起回复
      请大家发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5-02-02 11:54
      回复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
        (齊白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5-02-02 22:15
        回复
          我从事篆刻,没有拜当代人为师,直接从秦汉印吸取营养,形式上追求雅俗共赏。
          我的理解,篆刻属于美术,雅,就是法,属于技术层面;俗,就是理,大美学之理。雅俗共赏就是,外行看了,顺眼(美);内行看了,合法度。
          对于印章,美不美在章法,技术层面,在多干。
          所以,齐印给我的最大启示,在他的章法布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5-02-04 11:12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5-02-05 04:45
            收起回复
              印章,在早都是实用的信物,由工匠制作。
              文人参与后,注入“文化”,印章的功能随逐步分离为实用和艺术两个方向。
              近现代,实用功能的发展到“印鉴”。艺术功能的印章创作,则逐步发展为“篆刻”,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
              其实,篆刻的印章也部分地有“实用”功能,如用在文创作品上,有“画押”的作用。
              篆刻的印章,对印文不再要求“正确”的那么严格,可以根据印面章法的需要,予以笔画的增减,甚至出现“合体字”。
              这些只要不影响辨识,就不列入“错字”之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5-02-05 22:12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5-02-06 06:21
                回复
                  傅抱石的这方《集体创作》印,集与体,都是今规范简体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5-02-06 06:23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5-02-06 06:29
                    回复
                      这是一个讨论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5-03-03 1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