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014贴子:3,868,731

回复:养生保健小常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大"化栓开关"
1、劳宫穴
劳宫穴主要是运行气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
我们手指弯曲,中指所点按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我们可以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
2、内关穴
内关穴是保护心脏的要穴,对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手握拳,可以看到手臂的中间会凸起两条经,内关穴就在两条经脉中间,掌横纹下两寸也就是三指的位置,每次按揉3-5分钟左右。
3、太冲穴
太冲穴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常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太冲穴在我们大脚趾和第2个脚趾交叉的部位,大拇指点按,按揉3-5分钟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
4、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要穴,除了具有补肾的功效之外,还可以用于改善高血压头痛。
涌泉穴在我们脚底的大鱼际和小鱼际中间交叉内陷的位置,这个穴位我们一般用拍打的方式,左右脚各拍打两分钟即可。


IP属地:海南19楼2025-01-12 15:28
回复
    通过出汗就可判断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
    1、出汗时间
    阳虚:白天出汗(阳气虚不固表,津液趁机而出)
    阴虚:晚上睡着出汗(晚上为阳入阴阶段,阴虚则不敛阳,导致多余阳生内热,迫使津液外出)
    2、出汗条件
    阳虚:稍微活动下就出汗,甚至不动就出汗。
    阴虚:运动、活动不会出太多汗,而会在晚上睡觉时悄悄出汗。
    3、汗后发冷还是发热
    阳虚:汗后会感到寒冷,仿佛外界的冷气往体内灌
    阴虚:汗后有一种潮热感,身体发热,手脚心发热
    4、汗液质地不同
    阳虚:汗液如清水般,较为清稀。
    阴虚:汗液较黏腻。
    5、汗后感受不同
    阳虚:汗后怕冷,体质差,易感冒等。
    阴虚:汗后口渴喉咙干,想喝水,同时伴随手脚心发热,身体燥热
    6、治法区别
    阳虚当以补阳,固护体表来止汗,参考桂/枝/甘/草/汤加减。
    阴虚当以滋阴以制阳,从而止汗,参考大/补/阴/丸等


    IP属地:海南20楼2025-01-19 18:32
    回复


      IP属地:海南21楼2025-01-20 11:36
      回复
        气虚体质的养生茶配方很简单:
        黄芪6克 甘草3克


        IP属地:海南22楼2025-01-20 17:32
        回复
          如何自己配制调和油?专家支招,轻松自制调和油。按0.4份亚麻籽油、1份橄榄油、1份葵花子油的比例调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5-01-27 18:55
          回复
            这几天吃的多的,饱腹了,可以来点保/和/丸。或者霍/香/正/气/水也可以。保驾护航就靠它们。
            当然,节制一下,吃完饭多干点活,或许更好[哈哈]/


            IP属地:海南24楼2025-01-29 20:51
            回复
              “肚脐里放切碎的生姜,一个小时后,肚子里叽叽咕咕,开始拉肚子,不疼,好爽,这是排寒气么?之前放花椒都没有这样。”这样是排寒气,也能瘦肚子。
              便秘:甘肃省二院发明了一个方子,治老年人便秘。用肉桂和丁香粉,加一点醋拌匀贴肚脐治便秘,效果好。另外,用吴茱萸加点醋贴脚心治高血压,贴肚脐治拉肚子。
              降血压粥:2两芹菜煮15分钟,煮2碗水,煮的这个水熬稀饭,熬小米稀饭或者大米稀饭,降血压。大概70%、80%的人有效果。


              IP属地:海南25楼2025-01-30 13:07
              回复
                2025年立春养生实践
                (一)饮食调养:辛甘化阳,酸润并济
                宜食
                辛温发散:韭菜、香椿、葱白、生姜(助阳气生发,顺应春气)。
                甘淡健脾:山药、小米、红枣(培土制木,防肝横犯脾)。
                酸润柔肝:乌梅、枸杞、木瓜(敛肝火,防疏泄太过)。
                润燥护肺:百合、银耳、梨皮(防客气燥金伤肺津)。
                忌食
                生冷黏腻(伤脾阳)、辛辣燥热(助肝火)、过酸收敛(抑遏春阳)。
                (二)起居作息:夜卧早起,防风避寒
                睡眠:亥时(21-23点)入睡,卯时(5-7点)起床,顺应少阳初生之气。
                着装:“春捂”关键在护颈背、足踝,防风邪侵袭(初之气风燥并重)。
                居处:晨起开窗通风,午后闭户养阳,室内可置绿植以疏肝气。
                (三)情志导引:畅达肝气,戒怒平心
                情志调摄:多赏绿植、远眺山林,避免抑郁或暴怒。可诵读《诗经》《庄子》,以文气疏泄郁结。
                导引功法:晨起练习“嘘字诀”(疏肝)、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健脾),午后静坐调息以敛燥金。
                (四)防病要点:调和风燥,固表御邪
                防风燥:以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代茶饮,增强卫气。
                防温病:金弱木旺之年,温邪易从口鼻入,可用金银花、薄荷泡水轻清透热。
                防过敏:风木司天,花粉、尘螨易诱发咳喘,过敏体质者可佩中药香囊(苍术、艾叶、防风)。


                IP属地:海南26楼2025-02-04 14:41
                回复
                  手麻的11种原因
                  1、手麻伴有一侧肢体麻木,甚至一侧肢体功能障碍的,考虑脑血管儿的问题。
                  2、手麻伴有脖子后边儿发僵发硬肩膀发沉发疼痛,甚至上肢的发凉发胀,考虑是颈椎病。
                  3、小指和无名指发麻,甚至靠近小指这一侧的发麻发凉,考虑是走。管儿综合症4,除了小指和无名指外,其他3个肘手指都发麻的,有时候还伴有手胀手疼等,有时候麻木还会放射到肘肩部。考虑到腕管儿综合症。
                  5、不明原因的手麻一到凌晨就加重,有时候儿还发胀发硬。不干活儿就是手就是硬的,干活儿手还疼,手指末端出现小疙瘩,考虑是更年期雌性激素下降导致的
                  6、两个手同时发麻发胀的,考虑是多发性末梢腱鞘炎症。
                  7、这种主要是远端对称性手麻或者脚麻,也叫做手套袜套一样感觉障碍,就像戴手套儿一样的分布。考虑是糖尿病引起的
                  8、除了肢体麻木外,还伴随着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多半考虑是否为中风。
                  9、可出现手指麻木、手冷、肤色变白等现象。常在情绪激动的和冷遇冷时继发考虑雷氏诺症
                  10、除了手麻,还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头晕等,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是否为肿瘤压迫神经导致
                  11、除手麻症状外,多数患者表现为双下肢、上肢进行性的肌无力,并且逐渐加重,考虑格林巴利综合症。


                  IP属地:海南27楼2025-02-15 14:53
                  回复
                    【一到冬天就鼻塞?按揉5个穴位让鼻子畅通】 鼻塞难受?试试穴位按揉吧,5个穴位:迎香穴、印堂穴、攒竹穴、风池穴、合谷穴,每个穴位揉按1分钟。


                    IP属地:海南28楼2025-02-22 10:45
                    回复
                      如果运动不当,膝关节很容易受到损伤,出现肿痛等问题。之前我介绍过解决方法,可以用三七粉外敷,用保鲜膜覆盖,会很快解决问题。现在再仔细聊聊细节,一般情况,用水调三七粉,涂抹在膝盖处就可以,从理论上讲,用黄酒调三七粉外敷也可以,但是应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在海南,发现椰子油的渗透效果很好,所以就用椰子油试用,发现效果更好。椰子油遇热会变成液体,如果冷了,会成为脂状物,所以要先化开,然后调入三七粉,搅拌均匀,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涂抹到膝关节处,用保鲜膜覆盖,最好是睡觉前操作,这样清晨就会见到效果。我的体会,用椰子油的效果,明显好于用水调。
                      另外,如果在外敷之前,能先艾灸患处,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即可,然后再外敷,则效果更好。
                      ——中医博士罗大伦


                      IP属地:海南29楼2025-03-28 11:41
                      回复
                        蒲公英是一味散瘀散结的良药,用20g蒲公英,一枚鸡蛋,以煮茶叶蛋的方式煮熟,吃鸡蛋即可,脾胃虚寒的可加生姜几片,坚持吃一段时间会看到效果。 ——转自中国最土郎中的微博


                        IP属地:海南30楼2025-04-10 10:15
                        回复
                          冰可乐背后的中医死局:肯德基麦当劳正在执行一场针对中国人的“脾胃灭绝计划”
                          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一、冷饮是“合法毒药”:一场持续百年的阳气剿杀战
                          数据显示,每天3杯冰奶茶,中医切脉发现脾阳衰微,舌苔白滑如积雪——这不是某些地方案例!三甲医院统计显示,90后脾胃虚寒症发病率较70后高出400%!
                          西医的“冰镇陷阱”
                          19世纪西方为掩盖水质污染,发明冰镇饮料麻痹味觉,这种“以冰遮毒”的基因深植现代快餐业;
                          可乐4℃最佳口感是精心设计的“温度毒品”,《黄帝内经》早警示:“形寒饮冷则伤肺”,现代CT显示:长期冷饮者支气管纤毛运动能力下降67%。
                          2. 中医解码冷饮七宗罪
                          毁脾阳:0℃饮料入胃需耗肾阳加热至37℃,相当于每天让脏腑“加班”3小时;
                          造痰湿:上海疾控中心研究,日饮500ml冷饮者,舌苔厚腻指数超标9倍;
                          闭毛孔:冷饮导致卫气内敛,空调房白领汗液毒素排出率仅为农民群体的1/5;
                          滞肝气:肝胆经遇寒则郁,90%抑郁症患者有晨起喝冰美式习惯;
                          耗肾精:冷饮加速命门火衰,男性精子活性下降与碳酸饮料摄入量关系相当大;
                          乱月经:经期吃冰淇淋,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上升300%(《妇科寒证研究》);
                          蚀牙齿:中医认为“齿为肾之余”,冰酸蚀珐琅质实为伤肾。

                          二、解密快餐业“四步绝户计”:从脾胃到基因的全方位摧毁
                          1. 糖盐炸弹:制造“伪饥饿”循环
                          汉堡酱料含糖量≈7块方糖,触发胰岛素狂飙后骤降,形成“越吃越饿”的成瘾闭环;
                          中医脉象显示:连续食用1周快餐者,胃火亢盛与脾虚湿困并存,形成“虚性食欲”。
                          2. 反式脂肪酸:千年难化的“痰瘀制造机”
                          炸鸡裹粉中的氢化油,在中医属“浊毒”,需3年阳气才能代谢干净;
                          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喂食薯条的小鼠,血管痰浊沉积速度加快5倍。
                          3. 激素暗战:偷改中国人的生长密码
                          快餐(说的是快餐,哪里有快餐的影子)鸡肉含类雌激素物质,导致男孩骨龄超前、女孩初潮提前,完全背离《内经》“女七男八”生长律;
                          临床发现:每周吃2次炸鸡的儿童,太溪穴(肾经原穴)温度较正常儿童低2.3℃。
                          4. 冰火双杀:冷饮配炸鸡的“阴阳双毁局”
                          滚烫炸鸡(外热)与冰可乐(内寒)形成“阴阳格拒”,直接导致:
                          上热下寒(口腔溃疡+脚凉);
                          表热里寒(皮肤油腻+腹冷痛)。
                          触目惊心的“快餐病”大数据
                          1. 儿科门诊:性早熟患儿中,87%有每周≥3次快餐史;
                          2. 消化内科:20-35岁胃食管反流患者,患病率较20年前增长1100%;
                          3. 生殖中心:男性精子密度下降与可乐饮用量呈线性相关(r= -0.79);
                          4. 肿瘤医院:结直肠癌年轻化曲线与麦当劳中国扩张轨迹高度重合。

                          四、破局之道:用中医智慧重建饮食主权
                          1. 五脏抗寒食疗方
                          脏腑
                          受损表现
                          修复食谱

                          腹胀便溏
                          姜枣小米粥(晨起喝)

                          腰膝酸冷
                          黑豆核桃饮(酉时服)

                          气短咽痒
                          雪梨百合羹(申时润)
                          2. 外治法急救指南
                          艾灸神阙:每日午时灸20分钟,补命门火化解冰毒;
                          按揉公孙:脾经要穴,饭前揉3分钟增强运化力;
                          中药代茶:干姜2g+砂仁1g+红茶3g,破冰饮寒毒。
                          3. 快餐解毒套餐
                          不慎食用快餐后:
                          立即含服丁香1粒(温中降逆);
                          回家煮陈皮山楂水(1:2比例)促排油毒;
                          次日晨练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先贤警示:从《伤寒论》看冷饮之祸
                          张仲景在1800年前已预见今日危机:
                          “夏月伏阴在内,热食尤宜”——反对冰镇饮食;
                          “食冰饮冷,阳气乃绝”——直接点明冷饮致命性;
                          经方理中丸现代研究显示:可修复冷饮导致的胃黏膜损伤,疗效较西药快3倍。
                          六、重点说说冰可乐加薯条特大危害
                          一、寒热错杂,阴阳格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冰可乐(寒水)与热薯条(燥火)同食,形成"上热下寒"之局:
                          寒邪直中太阴:冰饮寒性直入胃腑,压制脾阳运化之力,《伤寒论》称"寒客中焦,当不能食";
                          燥热壅塞阳明:油炸薯条携燥热邪气上攻,引发口干舌燥、口疮频发,如《温病条辨》所言"热郁于内,必见渴饮";
                          阴阳升降失常:寒热相激,气机逆乱,轻则嗳气反酸,重则《景岳全书》所载"寒热格拒,痞满乃生"。
                          二、脾胃双损,后天之本动摇
                          《脾胃论》强调:"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此组合对脾胃的摧残呈多维度:
                          脾阳被遏
                          冰可乐寒性属水,直伤脾阳,正如李东垣所言"饮冷伤脾,令人瘦弱";
                          脾阳不足则水谷不化,薯条中的油脂凝为痰湿,引发《丹溪心法》所述"肥人多痰"之证。
                          胃阴灼伤
                          热薯条燥性属火,劫耗胃阴,《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胃汁竭,肝风动";
                          现代常见胃脘灼痛、便秘等症,实为胃阴亏虚之象。
                          土气衰败
                          寒热交攻下,脾胃升降枢纽崩溃,出现《医宗金鉴》描述的"上吐下泻,四肢厥冷"(急性胃肠炎典型表现);
                          长期可致土不生金(肺虚咳喘)、土不制水(肾虚水肿)等传变。
                          三、痰湿瘀毒,百病丛生
                          此组合堪称"痰湿制造机":
                          寒凝津停为痰
                          冰饮使三焦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诸病源候论》称"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
                          临床多见舌苔白腻、体胖倦怠。
                          燥热炼液成瘀
                          薯条燥热煎灼血液,《血证论》言"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现代实验室指标可见血液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
                          痰瘀互结生变
                          痰湿与瘀血胶着,形成动脉斑块(胸痹)、脂肪肝(积聚)等,《医学入门》警示"百病兼痰,百病兼瘀";
                          青少年多见此证型痤疮(痰瘀型),皮损紫暗有结节。
                          四、先天后天,共损命门
                          《景岳全书》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肾阳被伐
                          寒饮过频,命门火衰,《医理真传》称"肾阳伤则脾失温煦";
                          现代表现为晨泻、腰膝冷痛、宫寒不孕。
                          相火妄动
                          燥热食物引动雷龙之火,《格致余论》警示"相火妄动,煎熬真阴";
                          青少年多见盗汗、梦遗,更年期潮热加重。

                          总结:夏天喝冷饮就是慢性自杀,尤其上班族以冰咖啡代替早餐更是突发疾病(如心梗)的诱因。
                          为了自己和家人,请在这个夏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拒绝冷饮!


                          IP属地:海南31楼2025-04-10 10:16
                          回复


                            IP属地:海南33楼2025-04-13 17: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