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吧 关注:123贴子:587
  • 7回复贴,共1
首辅李东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向明武宗请辞成功,告别内阁颐养天年。临行前,他向朱皇帝强力推荐杨廷和成为下一任内阁首辅。
杨廷和(1459年10月——1529年7月),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成都府新都人,祖籍是江西吉安。他是大明王朝的第二十位首辅,与之前的首辅们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和彭时一样,都是江西吉安人,难怪这里会有“首辅之乡”的美誉。
杨廷和生于英宗天顺三年,祖上在元末时期为了躲避祸乱才迁入到四川新都。其父杨春乃进士出身,曾担任行人司司正和湖广提学佥事等职,是一位治学和治家全都严谨的传统儒生。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杨廷和自幼就开始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加之,他本人也特别聪慧,四岁时就初通诗词音律,七岁时就畅读经史子集,甚至开始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以杨廷和这样的资历,他中举人和中进士是铁板钉钉的事,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不过,杨廷和的记录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因为他中举人时只有十二岁,中进士时只有十九岁,真的是应了张爱玲说的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
出名后的杨廷和,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子监监丞黄明善对于这个气宇轩昂并且内藏锦绣的青年非常满意,主动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依例,杨廷和开始在翰林院熬资历。期间,他不仅风度翩翩,而且性格慎重,所作文章更是明白畅达,赢得了一致的赞誉。据《明史·杨廷和传》记载:
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1491年,杨廷和因为参与编撰《宪宗实录》有功而被升为侍读,成了太子朱厚照的家庭教师,从此与未来老板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意。
1505年,明孝宗驾崩后太子朱厚照登基,就是明武宗。而作为他的师傅,杨廷和也是水涨船高,不断获得升迁,很快入阁参预机务,当时的内阁首辅是李东阳。
明武宗登基后,日益宠信宦官刘瑾,使得阉党的势力迅速膨胀甚至达到了祸乱朝政的程度。在首辅李东阳的有意安排下,杨一清积极展开分化瓦解,说动太监张永冒死弹奏刘瑾的罪行,终于将其成功诛杀。
首辅李东阳在平定刘瑾之祸后,再一次开启了自己的“乞退模式”,通过情真意切的奏折和声泪俱下的言辞,终于打动了明武宗,同意他告老还乡。自此开始,杨廷和被任命为大明王朝的第二十位内阁首辅。
伴随着大太监刘瑾被诛杀,明武宗并没有消停太久,很快又开始宠幸武将江彬和太监钱宁等佞幸小人。甚至于,他还赐以国姓将江彬收为义子,与他一同出入“豹房”长期淫乱,丝毫不顾及皇家体面和江山社稷。
那么,究竟“豹房”为何物?尽管对此尚有一些争议,但史学界已经大体形成共识,那就是明武宗在紫禁城西北角营建的一处纵情享乐和声色犬马的场所,俗称为“豹房”。
起初,武宗只是在朝政之余来这里游幸,后来便长期宿居此处。在此整日都是鼓乐喧天,美女成群,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各色人群,比如僧道近侍、百戏匠人、官军百姓等。一句话,豹房是明武宗放飞自我和醉生梦死的场所。
面对武宗如此严重的失德之举,首辅杨廷和多次直言劝谏,可惜完全没有效果。他和前任首辅李东阳一样,逐渐对朱厚照这个混账皇帝彻底失望。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26 12:15回复
    1515年,杨廷和在父亲过世后,遵照大明祖制归家丁忧。在此期间,内阁首辅之职由梁储暂时代理。
    丁忧守制期满后,杨廷和继续返回内阁中任职。但是,究竟是否还担任首辅一职,明廷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历史上,之前任职的首辅返回内阁,有的会继续担任首辅,有的却只能从普通阁臣做起。据《明史》记载:
    由于梁储的积极谦让,杨廷和继续担任内阁首辅一职。一来,说明梁储确实谦虚大度;二来,说明杨廷和在朝中的地位非常稳固,也间接反映出他颇有政治能力和手腕。
    1521年,武宗驾崩于豹房之内,这个霍霍了一辈子的荒淫皇帝,终于被自己给玩儿死了。而且,他死后还留下了一堆棘手的问题,比如死因,比如无嗣。
    明武宗死时只有三十一岁,而且事发突然。同时,史料中多有关于他率军出征和与虎搏杀的记载,据《武宗实录》记载:
    帝东西游幸,历数千里,乘马,腰弓矢,涉险阻,冒风雪,从者多道病,帝无倦容。
    以这样的身体状况,为何会在数月之后就”一病不起”和“延宕数月”?
    于是,明武宗之死成了大明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而关于他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有“纵欲致死说”,有“落水身亡说”,有“江彬谋害说”,甚至还有“杨廷和谋害说”。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26 12:16
    回复
      不过,除了第一个靠谱以外,其他的死因之说全都难以采信。
      在封建帝王看来,子嗣的传承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从来都不会马虎松懈。
      武宗从十五岁登基,在三十一岁驾崩,在位的十六年全都是盛年时期。而且,他经常出入豹房,宠幸后宫嫔妃和各类女子,但却无一子嗣,究其原因应该是身体内虚导致男性功能的受损所致。
      今冬以来因东宫进药,上廑圣虑,数日之间奏事益晚,今经两月未复前规。
      据《武宗实录》记载:正德二年正月,上不豫,传旨暂辍视朝。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大祀天地于南郊。初献时,上拜,呕血于地,不能终礼,遂扶归斋宫。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2-26 12:16
      回复
        除此以外,史料中关于明武宗身体状况的记载还有很多,不难发现他自小就内虚体亏。而且,纵观大明十六位皇帝的画像,朱皇帝们一个个都是体态宽胖,只有明武宗异常清瘦,甚至透出一副病容。
        皇帝已经死了,接班人却还没影儿,这成了大明王朝的首要任务。如何择立新君?
        首辅杨廷和没有慌乱,他依据《皇明祖训》的规定,在“父死子承”难以继续时,主张“兄终弟及”。经皇太后同意,首辅杨廷和提出由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武宗皇帝之堂弟,也就是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任为君,他就是闻名后世的嘉靖皇帝。
        由于明代藩王都远离京师驻守外地,所以,从下达旨意到奉旨入京需要数十天的时间。在此期间,朝中大事和宫中事务皆由内阁负责,皆由首辅杨廷和负责。
        在这三十七天的权力真空期内,杨廷和再无朱皇帝的掣肘,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了武宗时期的一系列弊政,赢得朝野上下的交口称赞。
        十四岁的朱厚熜抵达京师后,杨廷和亲自拟写继位诏书,拥立他登基称帝,史称明世宗。
        新帝登基后,继续任用杨廷和担任内阁首辅。他利用明武宗遗诏和明世宗登基诏书这两道诏书作为武器,对明朝的官场进行了清理,武宗时期的妖僧术士、厂卫爪牙、风尘女子、内监工役等皆遭到了清洗。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2-26 12:16
        回复
          在内阁的竭力辅佐下,嘉靖初年时就结束了武宗时期的颓势。据《明史》记载:
          杨廷和对于新帝抱有极大的期望,而嘉靖本人也感念杨廷和的拥立之功,两人相处的非常融洽。不过,这段“君臣的美好岁月”却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争执而彻底断送,这就是“大礼议之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都损失惨重。嘉靖帝伤得很重,以致于他今后一生都在提防文官;杨廷和伤得更重,不仅君臣关系彻底决裂,他也被罢职永不起用。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2-26 12:16
          回复
            因为武宗死后无子,所以嘉靖才以“外藩入嗣大统”。按照封建礼制,他应该尊明孝宗朱祐樘为皇考,尊明武宗朱厚照为皇兄。
            按常理,认自己的叔父为父亲也没什么,可明世宗尽管年轻,却很执拗。他坚持要尊自己的亲生父母为帝后,并将牌位移入宗庙内供奉,只答应尊叔叔明孝宗为皇伯考。
            对此,杨廷和等阁臣们自然是坚决不同意,认为明显有违礼法。双方你来我往,长期唇枪舌战,以至于形成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大礼议之争”。
            在今天看来,这场争论或许毫无意义,最起码也是意义不大。但是,当时的杨廷和等人却和明世宗争论不休,双方硬杠到底绝不退让,甚至面对廷杖都在所不惧。
            三年过去了,“大礼议之争”的硝烟持续弥漫。嘉靖皇帝自恃皇位已经稳固,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直接下旨罢黜了杨廷和的首辅之职,希望借此打压文官集团。
            杨廷和离职后,朝臣们更加愤怒,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到嘉靖帝面前。朱厚熜彻底怒了,他开始更加强硬,接二连三使用廷杖和罢官等方式,又赶走了上百位的朝臣,才在“大礼议之争”中取得了惨胜。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26 12:17
            回复
              即便如此,明世宗依然没有消气,在《明伦大典》修成后,他重新判定参与此次事件的诸臣之罪。作为罪魁,杨廷和尽管已经退休,但还是被嘉靖定罪,只是因其年迈才没有进一步的处罚。
              1529年,被罢职后的杨廷和在四川老家郁郁而终,享年七十一岁。嘉靖闻讯后,因为痛恨其人竟不追赠,也不赐谥号。一直到了明穆宗登基,杨廷和才被追赠为太保,谥号“文忠”。据《明史·杨廷和传》记载: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2-26 12:17
              回复
                纵观杨廷和的一生,他称得上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代杰出政治家。其人虽多有政治手腕,但却博学鸿儒,公忠体国,积极扭转了武宗时期的许多弊政。尤其在“大礼议之争”中,姑且不论争论的内容是否正确,争论的必要是否存在,单就他那份坚韧不屈的气节,就值得后人所称颂。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2-26 1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