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吧 关注:98,711贴子:475,945
  • 9回复贴,共1
求助

我要做快充!18瓦/或者22.5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怎么搞,不会啊。😂😂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8 16:48回复
    目前想法是csc7225+fp6601方案。
    5v9v12v。18瓦或者最大22.5瓦。
    usb口或者直接带线输出。
    变压器怎么设计?12v/5v=2.4倍,就是说反射电压也会变化2.4倍,而且我不太希望反射电压超过100v,100/2.4=40v,反激电源能把反射电压设定到40v吗?有没有懂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28 17:03
    回复
      最终电路图和pcb。pcb打样周末不上班,估计明天今天才能开始,到货差不多得五六天。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02 00:53
      收起回复
        先绕两个变压器试试。
        两种绕法:
        初2层,次2层,初2层。漏感18uh,1.6%。
        次1层,初2层,次1层,初2层,漏感16.8uh,1.4%。
        发现几个问题。
        1是测量漏感的时候,次级短路的线一定要粗,电阻一定要小,不然测量结果误差很大。第一次用了细线鳄鱼夹,测量漏感37uh,我就纳闷,之前几个这种磁芯的,都是十几uh,这个三十多。最后又用粗线大铜夹子短路次级,才测量到18uh。
        2就是绕法对漏感的影响。普遍说法是三明治绕法漏感小,实测三明治和“四明治”差别不是太大。可能在一些确实差的绕法上会有大一点的差别,增加到四明治、五明治也无太大必要。而且三明治初次级电容89pf,四明治直接120多pf。正常一般三十到四十多pf。
        3,漏感还和几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次级层数,一个是离磁芯中柱距离,还有就是气隙。之前次级一层,漏感基本1%以下。用较粗的线,虽然能减小铜损,但是磁芯窗口占用率很高,越到最外面一层,磁耦合越不好,漏感越大。气隙越大,漏感越大。所以还是要有取舍,不要觉得线越粗越好、窗口绕的越满越好。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02 01:13
        回复
          坏事了,没注意到,fp6601q的反馈脚电压为0.4-1.5v,应当使用tl432来设计。我按tl431设计的,这下好了,输出只有4.3-4.5v。我还用的是国产tl431,贴片引脚顺序kga,tl432我记得是gka,问题来了,上哪去买这种引脚顺序kga的tl432?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12 02:35
          回复
            贴片432引脚掰到反面,反过来装就好了。可以触发9v,不过效率看着78-80%左右,感觉不满意,12瓦充电试了半个小时,空载或者带载都有轻微噪音。芯片发热有些偏大。还需要仔细调试。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12 23:00
            回复
              效率好低,5.22v1a-3.6a效率都在79-80%左右。上网查了一下dk125(和csc7225脚对脚替换)效率,如图。蓝线是80%效率线。差不多230v输入时到81%,用上同步整流84.5%左右。我没用同步整流才80%这芯片不太行。不过我变压器和芯片散热都比较有余量,作为一个5v2a或者9v1.2a充电器是很不错的,变压器和芯片都只是温温热。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18 10:03
              回复
                快充是这样:可以触发9v和qc3.0的fcp,目前没合适手机触发12v。fcp是以0.2v步进,我用万用表测试,5.22会以+0.2v跳动到6.6或者6.8v,这时候输入功率计显示20w左右,低点18w,高点22w。变压器还不烫手,芯片开始有些烫手。后续如果放到密闭适配器里面,如果不会触发130°温度保护,那就算是可以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2-18 10:10
                回复
                  搞定。试验板,没考虑外壳,难看一点
                  噪音是要在tl432的kg极做电容补偿。至于芯片发热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实际装外壳测试都没什么温度。
                  毕竟散热余量、散热片都很大了。5v效率80%左右。9v没测。
                  又做了一个dk125芯片的,结果5v效率只有78%,更低了(变压器不同)。干脆改个12v的用,不要快充芯片了。
                  结果:
                  12.37v1.18a效率83.4%
                  12.36v1.55a效率83.1%
                  心一横,换上东科的同步整流芯片dk5v100r25c。效率立马起来了
                  12.39v1.18a效率86.5%
                  12.37v1.56a效率86.9%
                  12.37v2.33a效率86.0%
                  这效率,作为一个12v电源适配器使用是很好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2-22 10:12
                  收起回复
                    本帖最后更新一次了:
                    1,快充已经用了五六次了,无异常,无噪音,无电压不稳的情况。
                    2,关于变压器的噪音,如果tl432的kg极不做rc补偿,会出现240-300hz左右的小占空比“矩形波”,每个“矩形波”期间有10个左右的pwm波形,也就是pwm工作十几个波形就要停止一段时间。观测pc817也是一样。可能这就是有噪音的原因。加上c11以后就没噪音了。r7留有位置,如果不需要,就按照0欧姆设置。
                    3,有人反应输出clc滤波,采样端取自电感l后面会有问题。实际上,我查看了很多厂家的电路,都有这样的设计,昂宝的ob2263,pi的top247,晶源微的csc7225等等,实际上在我看来 毕竟这个电感l的电感量才几个μ亨,和主变压器几毫亨几百μ亨比较起来不值一提。难不成这些个大厂的工程师还不明白这个嘛?
                    取样点放前面有前面的好处,放后面有后面的好处。没有什么对错。
                    4,至于电压过冲,我想说,基本上学开关电源的基础书,前面几页都会有和线性电源相比较的优劣点分析。只要是开关电源就会有过冲。抛开幅度谈过冲都是耍流氓。
                    5,关于tl431的补偿rc选值,我看过几百个电路图,大概有三种,一种kg极直接接c,容量102-104都有,第二种rc,10k+104最多,还有1k+104的。第三种就是两种都用,c+rc,但是直接接的c一般容量比较小,比如100p。
                    实际情况比这更复杂,不同电源芯片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之前直接实测接104,有的芯片反而加了之后电压不稳定,不如不加。有的接上则完全没问题。还有的接rc才可以,甚至有一次,需要在ka间接c才能消除噪音。
                    6,“世纪电源网”我经常去那里看,有不少专业研发电源的工程师,基本上画图制作花不了多长时间,做出来调试才需要大量时间和次数,一个电源能做一二十个不同参数的变压器和其他元件,再从里面挑一种性能最好的,最后量产。反而那些个理论计算,只能起到大概的指导,特别是大环路,具体算起来没个十天半个月可能都算不明白。特别是一些寄生的参数,根本是难以控制的。至于稳定不稳定,借用某工程师的话,“先把输出短路个几百次,没烧掉再谈其他的”。
                    7,太完美的东西是不值得去浪费时间的,比如让你画个圆,你怎么画?你永远画不出来一个完美的圆。画之前都不说话,画完了然后指出这里不圆那里不圆的,也没啥意思哦,而且是毫无建设性的话。特别是说别人画的圆不圆的人,如果你愿意,可以自己画个圆,然后对着自己画的圆探讨怎么样才能画的更圆,那样效果绝对更好。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1-01 2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