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吧 关注:18,932贴子:1,493,037

回复:这就是俺的老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了一下,我们家那里有多少盐碱地。
长岭县位于松嫩平原的西部,这里是全球三大苏打盐碱地之一,被称为“八百里瀚海”。这片区域的土壤PH值通常超过10,土质板结,透水性和透气性差,使得植物难以生长。


IP属地:陕西71楼2024-10-21 10:31
收起回复
    “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有望变良田!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作物的主效耐碱基因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4-11 19:05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俗话说:“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盐碱地,是农民最发愁的一种土地,因为土壤表层的盐类、碱类累积,导致大部分作物不能在其中生长,即便长成也会大量减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近10亿公顷盐渍化土壤因盐碱程度过高而不能被有效利用,其中碱化土壤约占盐渍化土壤的60%。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全球粮食产量将大幅提升。现在,我国科学家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突破口,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Alkali tolerance 1)及其作用机制。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和产量。今天我们请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团队、中国农业大学的于菲菲团队来详细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带来的积极影响。


    IP属地:陕西72楼2024-10-21 10:40
    收起回复
      生你养你的那片贫瘠的土地,是自己励志的根源,没有当年的贫穷造就不了今天的混混,所以,要感谢家乡,感谢当年的贫穷。
      我个人始终认为,环境造就人,穷则思变。
      经历过贫穷苦难的人,就会懂得珍惜懂得满足,知足者常乐,没有贪念三观正。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24-10-21 11:21
      收起回复
        我们兄弟姐妹在山西并不苦,城市的生活还是可以,只是要吃粗粮。真正苦,就是回到湖南以后,母亲身体垮了,当时新建的厂矿各种基础建设没有上去,住农舍点煤油灯,苦才开始,但又比真正的农村要好得太多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4-10-21 11:25
        收起回复
          混混,你是家里兄弟姐妹以及晚辈的贵人,都给拉出来到了城市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24-10-21 11:31
          收起回复
            在弟妹们没有成人前,我拉着他们一起往前走,帮衬着家里,帮衬着弟妹们,是我的坚持,爸爸才下决心送妹妹读高中,考上了大学,我承诺包妹妹大学里一年四季的衣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24-10-21 11:38
            收起回复
              到弟妹们都成人时,我的生活发生了大的变故,弟妹反手帮衬着姐拉着我往前走,帮姐姐渡过了人生的最低谷期,同胞兄弟姐妹血浓于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24-10-21 11:40
              收起回复
                妹妹妹夫,是家里晚辈的贵人,两个弟弟的孩子,我的一个侄女,一个侄子,都是妹妹妹夫的帮衬着带着考进了湖南最好的铁道学院。侄女找了个重庆男孩嫁到了四川,生了一儿一女,小侄子正在读书。所以家里真的是要有一个贵人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24-10-21 11:49
                收起回复
                  现在虽然流行读书无用论
                  但是,对于普通的平民来说,我的兄弟姐妹只有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24-10-21 12:33
                  收起回复
                    我觉得我很少诉苦,过去的经历就是一种磨练,看到梦雨的节俭和败家的帖子想起了聊聊以前的生活,这些现在都属于茶余饭后的闲聊啦。


                    IP属地:陕西86楼2024-10-21 14:13
                    回复
                      感谢国家,也感谢邓 公,如果那个年代上大学要是收费,我估计我真的上不起大学。四年大学一分钱学费没收我的还有助学金,评上三好学生还有奖学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24-10-21 14:45
                      收起回复
                        读研的时候不收学费,我们应届直接读研的还发给我们那些大学毕业工作的人的工资的90%。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24-10-21 14:48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9楼2024-10-21 15:32
                          收起回复
                            热搜上看到这条消息,真的好开心,尽管自己是个逃兵,没为家乡做过点什么,看到这消息还是非常的高兴,童年的那些小伙伴,现在我都记不起来了,他们的生活也开始变的好起来了吧。



                            IP属地:陕西90楼2024-10-21 20:07
                            收起回复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那时候我们县尽管很穷,但还是挺重视教育的,全县有个重点高中,每年全县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统一考试,按成绩生,理科招3个班90人,文科招一个班30人,只看成绩不看家庭。农村的孩子可以免费住校,当然是和知青没啥区别的那种大通铺房间里南北的大木板通铺不烧火那种,典型的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IP属地:陕西91楼2024-10-21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