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4,647贴子:16,769,340

回复:决定论、宿命论、自由意志论到底谁是正确的?怎么实用于生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以以不可知论的角度看,自由意志论、决定论、宿命论其实都是错误的,但是不可知论这个东西无法支撑我们的日常行为与思考,什么都不可知那我怎么衡量我生活,管理生活与工作,所以需要宿命论及决定论来对抗这些内耗与负面情绪。


IP属地:四川39楼2024-09-22 16:40
回复
    哲学很多东西不是停留在对错与真相领域,而是需要结合生活与工作使用,很多朋友都问哲学如何运用生活中这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其实决定论和宿命论这个可以是同一个东西,决定论决定了事情发展是宿命论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IP属地:四川40楼2024-09-22 16:41
    回复
      自我其实就是一个如电脑程序化的东西,有内容输入就有内容输出,五感信息就是内容输入,行为、情绪、念头就是内容输出,自我就是一个包含了记忆、认知、信念的风滚草。


      IP属地:四川41楼2024-09-22 16:41
      回复
        自我就结合了几个东西,价值观、价值感这个是现实真实性重要性层面的认知之毒,以现实真实性和符号学呈现,再结合自由意志感的,对错感、得失感、控制感、期望感、挫折感等情绪,加上身份认同感产生的对立游戏,不要小看这个身份认同,你是丢也丢不掉,根深蒂固在意识里面,认知、信念都是需要这个东西过滤。


        IP属地:四川42楼2024-09-22 16:41
        回复
          决定论、宿命论,就把个人和集体行为自然化了,就好像我们日常看见的天气、动物、植一样只是一个程序化发生而已。
          但是我们日常必须要有这个身份认同与自我否则你就无法生活、工作,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角色与演员之间转换视角,视角在自由意志论层面就是自我,主观视角,唯心论视角。万法唯心所造。这个是角色与导演视角方式。


          IP属地:四川43楼2024-09-22 16:42
          回复
            视角处于决定论与宿命论视角,这个是演员方式,世界就是一个戏剧舞台,每个人都是按照决定论与宿命论剧本演出的人物,需要时常从角色视角里面出戏到演员视角,否则就会产生大量的情绪内耗。
            身份认同必然导致负面情绪反馈,只是不同人多或者少而已。


            IP属地:四川44楼2024-09-22 16:42
            回复
              感谢吧主把这篇帖子加为精品帖子,其实不论是宿命论、决定论、不可知论还是自由意志论,每个认知都有其作用,如果特别严肃思考,每个论点都有其优势地方,但是除了不可知论外其余三个论点都有明显的漏洞。
              决定哪个正确并不是首要的事情,因为就如上一个吧友回复一样,探究下去没有哪个是绝对正确合理的,但是哲学的价值与意义并不完全在于搞清楚对错,因为就我们思考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条件机制反馈,也就是在我们认知层面融入了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实际思考本身受限于这些知识结构所以从个人思考而言都有其漏洞与疏密的地方,这是思维本质造成的。


              IP属地:四川47楼2024-10-04 14:59
              回复
                就比如我们无法观察到物体本身,我们感知到的只是感觉材料,我们永远只能观察到现象也只能在现象层面思考,本质是无法被思考到的,但是否认各种思考的内容,否认人类的信念、信仰最后得到的就是这个真相了,因为排除了所有的可能后,剩下唯一的可能就算再不合理它也是正确的。在这里再次明确把这四个认知做一个实用性的分析与理解。


                IP属地:四川48楼2024-10-04 15:00
                回复
                  不可知论:之前对于不可知论的实用性质疑,其实不可知论的作用在于质疑我们的认知与思考,甚至放大点说整个人类的思考,包含了科学、宗教、日常认知、常识等领域。
                  事实是我们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是从科学发展而来的,而科学本身只是一种实用性为主导的认知,不论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都有明显漏洞。
                  但是伟大的东西方哲人们的终点就是依靠不可知论得来的,因为这种严肃的质疑与否认就会探索到这个宇宙的真相,而这个真相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因为文字本身就和表达者本身有距离。
                  比如对于我是谁的解析(杰德麦肯纳与马哈希体系),只要你认为我是谁那都是错误的,只要有一个身份那么就有背后的观察者,这个观察者是无法被分离的,那么我是这个观察者的话,观察者后面这个体验者是谁?在“我”出生前这个体验者在哪里?出生后这个体验者在哪里?不论是灵魂还是思想、意识都无法把这个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被观察物体分离开来,那么是不是宇宙就是一体的呢?
                  我们所谓区分开来宇宙的是不是只是一种为了在人类游戏里面畅游而展开的一种认知呢?
                  再进一步来解析现实真实性,我们无法观察与感觉到物体本身,物自体是无法被体验到的,我们观察到的只是物自体本身投射出来的感觉材料而已,这个感觉材料是真实的,否则我们无法被感觉到。
                  但是物自体本身只是透过感觉材料观察展现,我们无法得知这个物自体是虚拟现实、梦境还是某种未知的存在,你会去分析分子、原子、粒子但是这些东西也不是物自体,不是观察对象。
                  再比如在粒子层面的观察发现没有遵守物理学定律了,是不是这个宇宙计算机算力有限,只能算到原子层面呢?然后粒子层面就会受到意识与精神影响,否则上帝摆烂掷骰子呢?
                  不可知论看起来是青铜,实际是王者,只要你需要严肃思考不可知论绝对是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决定论可以被不可知论否认,那么谁来否认不可知论,只能说不可知论在日常领域是几乎没有什么用的,所以知名度很低而已。


                  IP属地:四川49楼2024-10-04 15:00
                  回复
                    决定论:从日常事情发生,到宇宙事件的发生,某种意义上而言都可以用决定论来解释大部分事件,在决定论里面需要注意的一个思维误区就是线性思考,这个是人类主要的思考方式但是有明显的漏洞,也是归纳法与演绎法的漏洞。
                    比如我们常听见的思想决定信念,信念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看起来很合理但是漏洞百出,请问什么决定思想,信念会不会产生思维与思想的定式思维,感觉材料会不会影响当下的行为,情绪会不会影响行为,别人的情绪投射会不会影响行为?实际上就是有众多的因决定了某一个果,然后这个果就影响了无数的因。因果其实是一个大网络。
                    我们认为的决定论其实只是架空了某个时间与空间得出的某种程序化认知,各位都有学过物理化学是不是,里面的各种实验和题目是不是这样的,那么到量子物理学更小粒子层面这些定律有没有用?
                    但是决定论有一定的作用,比如量变引发质变,你坚持锻炼身体大概率会健康有活力,你工作努力大概率会比现在收入高,实际上在决定论里面融入概率论这样相对实用性就加强了,因为我们无法架空工作、生活、感情来思考与行动,你不可能说我做了某件事就必然得到生活与工作的某个结果,就算是你得到了某个结果到底是你运气好还是因为做对了某件事呢?所以需要在条件下架空然后做出架空后有限运用概率方式。这只是我理解的方法有更好的可以深入讨论。


                    IP属地:四川50楼2024-10-04 15:01
                    回复
                      宿命论:宿命论意思是不论你如何努力或者怎么摆烂,结果是已经注定了的,你努力与摆烂本身也是宿命的一部分,这个论点的好处主要就是让你能够接纳现实,不要小看这个接纳与臣服,人类的痛苦就是因为不能接纳与臣服构成的。
                      当然完全接纳与臣服就是开悟了,这个我奋斗了接近10年还没有摸到边,时常陷入自由意志的陷阱之中。
                      你去看看《人生七年》有几个跨越阶层的,再看看东亚日本的和中国的,阶层固化就是人类无解的难题,概率层面当然有跨越阶层的,但是大概率我们常人不会,这其中有决定论因素在里面,实际上决定论和宿命论有相似的地方,两者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存在即为合理,这句话几乎无法被否认,因为从宇宙角度而言,不合理的为什么要存在,存在的就必然有合理性否则事情就不应该这样。
                      你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三星太子爷,也比不上国民老公,这就是现实,因为大家起点平台不一样,别人再怎么摆烂与骚操作都要好过大部分人,这就是现实,所以要不要努力,我认为可以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至于结果尽人事顺天命。


                      IP属地:四川51楼2024-10-04 15:02
                      回复
                        自由意志论:这个看起来是最离谱的,但是也是人类的主流认知,因为存在即为合理,人类就需要有梦想、奋斗、努力这些精神食粮,也就是大部分要活的畅快你就不得不相信自由意志论,能够在不可知论层面走到很远毕竟是太小概率与太少人了。
                        我管你信与不信,你都得按照自由意志认知来做事情,你必然会有欲望与恐惧,被这两架马车拉着走。
                        某种意义而言,这个东西非常实用,但是也是造成我们痛苦所在,所以需要切换认知,切换到以上三种认知去,就算是开悟的人,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切换而已。
                        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做事的时候,穿上身份认同这个戏服,离开人群脱掉戏服,否则你生命难以顺畅的进行。
                        因为自由意志融合了身份认同与现实真实性还有现实的可改造性,就是我们说的跨越阶层与改变命运,我们可以做的只是减少自由意志认知,然后工作、生活、进入婚姻与感情,然后接纳其中,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最优解了,虽然自由意志最容易被否认,但是不使用自由意志这个认知却是最难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建立在自由意志这个认知基础上的。
                        所以否认自由意志甚至可以说是站在人类的对立面,当然就不会有什么知名人物,可以说自由意志论在人类领域就是一个流量密码。
                        我再怎么严肃认真与花了大量时间思考都不及,某个瞎扯的家伙在短视频平台发一个如何月入万米,如何年入百万米的人有流量,这就是现实。
                        哲学不能实用就是瞎扯淡,否则争来争去对自己一点帮助没有。不能改变生活、工作与感情的哲学就是耍流氓,我们目的又不是成为哲学家,如果对立与讨论无法改变自己认知形成实用价值,这样的对立有什么意义?不过只是刷存在感与优越感罢了。


                        IP属地:四川52楼2024-10-04 15:03
                        回复
                          太多引经据典没有意义,到底过去人说了什么,表达什么意思,谁也不知道,解释只能是一种还原,如果还是抱着理论研究过去前人总结的东西,没有意义,因为这些都是死无对证的,学说之间的问题是很宏大的知识体系,为什么要用别人知识体系解释一切,为什么不是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IP属地:四川59楼2024-10-07 09:48
                          回复
                            中国人对哲学误区我说了很多次,就是喜欢用老祖宗的,什么上千年前的认知、文章、思想学说都还在用,动不动就考古,比如易经这样的甚至约回归古董约是正宗学派,难道思想不进步吗?难道这么多年认知不更新迭代吗?相对西哲与相关科学认知更中肯些,过去苏格拉底说的部分是正确的,因为他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有限的认知,但是也有很多现在看起来不正确的地方,后人在不断的纠正与探索。


                            IP属地:四川60楼2024-10-07 09:48
                            回复
                              一篇道德经传承了多少年,你就是去理解这个“道”就得花很大精力,还有帝王明白了“道”那国家就一切顺畅了,这比理想国与乌托邦还离谱。
                              太多的人专注于学习与国学,都是无脑学习,没有任何的批判与质疑,事实是就算是我学习任何老师的东西都需要去批判与质疑,否则就成了纯粹的理论派,感觉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但是实际上别人看来都是在拼凑到底说了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这些老祖宗的神神叨叨东西都正确吗?哪些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国学层面很少有这样的批判,甚至还有人建议回归私塾方式教学,我多次遇见这样拿一堆古文和我死无对证的讲,作者到底讲了什么用白话文翻译过来,真的理解到作者意思了吗?真的作者就是正确的吗?


                              IP属地:四川61楼2024-10-07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