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吧 关注:5,068贴子:74,373

回复:【扒皮】汉宣帝黑料蔽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一章 喜谄恶讥,善政之累
宣帝亲政后,由于勤于政事,治国有方,使汉朝的国力呈现出持续恢复与发展的势头。但在他统治期间,也出现了乞灵鬼神、任用宜官外戚、奢侈享乐等诸多弊政,而其推行王霸兼采之政,也与儒家的治国理念相左,因而招致颇多官员的刺讥。由于宣帝自信不足,喜谄恶讥,结果讥刺时政者或被冷落,或被贬谪,甚者如盖宽饶则被逼自杀。当时还有官员利用宣帝的这一弱点来打击自己的政敌,以成其一己之私。所有这些都给汉朝的统治带来了相当消极的影响。——《汉宣帝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4-10-07 06:08
回复
    听说这本书是刘病已粉丝一直吹的现在咱们就来扒皮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24-10-07 22:33
    回复
      一共12章,1到8章都是讲霍光,写了个寂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4-10-07 22:36
      回复
        原来这本书也说了,刘病已逼死刘胥哈哈哈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24-10-07 22:37
        收起回复
          一本书只有9章和10章写了刘病已亲政后,10章和11章都是写了刘病已刻薄寡恩,逼迫谁谁谁自杀等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24-10-07 22:41
          回复
            汉宣帝传也点明了刘病已不懂战略,对着赵充国指手画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4-10-07 22:54
            收起回复
              他统治期间,也出现了乞灵鬼神、任用宜官外戚、奢侈享乐等诸多弊政,而其推行王霸兼采之政,也与儒家的治国理念相左,因而招致颇多官员的刺讥。由于宣帝自信不足,喜谄恶讥,结果讥刺时政者或被冷落,或被贬啊,如盖宽饶则被逼自杀。当时还有官员利用宣帝的这一弱点来打击自己的政敌,以成己之私。所有这些都给汉朝的统治带来了相当消极的影

              👉刺讥朝政
              由于宣帝出身微贱,厕身精英阶层,免不了会自卑,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渴盼得到别人的肯定,不喜他人进谏,指斥自己的过失。当时许多官员揣摩宣帝的心理。对他阿意逢仰,这让宣帝颇为受用,高兴之余,往往对这些官员予以升官晋爵。据《龚遂传》载,渤海太守龚遂治郡有方,在任上被征还朝廷。当其入宫奏事之时,功曹王生建议龚遂说:“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龚遂进宫见到宣帝后,宣帝果然问他治郡的方略,龚遂就按照王生的建议回答宣帝。宣帝很高兴,因拜箕遂为官职亲近的水衡都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24-10-07 22:56
              回复
                汉昭帝时期已经缓解了土地兼并,然而,刘病已这货亲政以后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

                同时,宣帝成够取得卓越成就,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应该说,历史是在严峻的形势下进入昭宣时期的,据《昭帝纪》载,当时,因“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与此同时,动荡的政局下,也蕴含着颇多积极的因素。长期征战固然消耗了汉朝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一活动基本上解除了汉朝的外部威胁,从而为其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武帝时期困扰皇权的土地兼并问题,至昭帝时期也得到极大缓解。就基层社会而言。当时人口的损耗、小农的破产,导致土地大量抛荒,在客观上为恢复小农经济创造了条件。据《盐铁论·未通篇》载,昭帝时文学称:“方今郡国,田野有陇而不垦,城郭有宇而不实”。御史也称:“民不齐出于南亩,以口率被垦田而不足”。就国家而言,经过长期的运作,国家在边地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在内地没收了大批豪富的良田,使其所掌握的耕地数量大增,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皇权调控社会经济秩序的空间。在古代农业社会,耕地是小农得以在社会立足的基本生产资料,历史反复证明,若一个社会存在着丰富的土地资源,而统治者又能因时制法,与民休息,则其走向兴盛是指日可待的。同时,武帝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努力推广的先进的耕作方式,也对后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且,旧豪富因受到强力打压,实力大减,新兴的豪族阶层正处在成长时期,其对皇权及小农阶的消极影响并不突出。
                总之,当时的经济空间还能够容纳下皇权、豪族阶层以及小农阶层的共同成长。因此。对于统治者而言。只要处理得当。是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亦即宣帝能够成就伟业,也是时势使然。
                当然,所谓的治世也是相对的,其实在当时繁荣的表象之下,已经问题重重了。如据《宣帝纪》载,黄龙元年(前49年)二月,宣帝诏称当时“民多贫,盗贼不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24-10-07 22:5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4-10-07 22:59
                  回复
                    逼死刘胥的刘病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4-10-07 23:02
                    回复
                      刘病已让刘贺饱受精神折磨而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24-10-07 23:14
                      收起回复
                        早说了吧,刘贺刘胥都是他弄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24-10-07 23:16
                        收起回复
                          奢侈的刘病已
                          宣帝去世后的次年,也就是初元元年(前48年),据《贡禹传》载,贡禹上奏章,论及当时的奢侈程度,指出过去齐地为天子制作冠戴服饰、冬服、夏服的三服官,每年送到朝廷的服装不过十竹箱,现在齐地三服官用工各数千人,一年花费数亿;蜀郡、广汉郡主造金银器皿,每年费用各五百万;少府所属三工官官费每年耗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也是这样;厩内所养食粟之马又将近万匹:“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筒,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考虑到元帝刚继位,故贡禹所言,实际上说的是宣帝时的事情。
                          针对宣帝的奢侈享乐行为,王吉等纷纷进行劝谏。据《王吉传》载,王吉要求宣帝罢去角抵之戏,减省乐府、尚方用度,以俭治国:“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视天下以俭。”据《郊祀志》载,张敞上疏谏称:“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对于批评,宣帝时有辩解。据《王褒传》载,宣帝打猎、游幸时,常让随侍的文人们撰文以助兴,“议者多以为淫靡不急”。然而宣帝却引《论语》所载孔子语为自己辩解说:“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如女工有绮縠,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可谓巧舌如簧,班固对此予以实录,而不做任何评价,实是甚有深意。有的是不予理睬。据《王吉传》载、对于王吉,“上以其宣迁阔,不甚宠异也。吉遂谢病归琅邪。”有的是被贬官,如宋畴被贬为泗水太傅,甚者如盖宽饶则被逼自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4-10-07 23:1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24-10-07 23:26
                            回复
                              陈直先生根据居延汉简,推断出刘病已时代发生了至少二十四路起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4-10-08 15: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