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共赴边地
听闻边地生变,盖聂立时警觉起来:如果北黎趁着边境异动时打过来,一切会朝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他并非惧怕与异族一战,只是怕和平被可怕的战争取代。
他想,当务之急便是到惨遭劫掠的村子去亲眼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向朝廷汇报。他原本想只身前往,但终于没拗得过端木蓉。他的这位夫人,将道理分析得透彻、明晰,他确实难以辨驳,终被说服。
“侯爷,如果你此行带上我一起呢,将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有利于查明真相。你要知道,人们述说情况时总会倾向于说出更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而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他们不是省略了就是歪曲了。多带人去,可以同时向不同位置和角度的人提问,得到的真相就越接近事实;
“其次,能够表明你的态度和决心。为什么边地会生变?说到底是物资匮乏了,人们为了活下去才去伤害别人,占用别人的资源为自己服务。你想改变这一切,让小小的异动不要放大,就要向那里的百姓表明你不能治乱决不回府的决心。你的态度会让大家看在眼里,对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我跟着来了,说明侯爷你态度是十分坚决的,若治不好乱你会在此安家,与边地百姓一起受寒挨饿,那他们的信心也会更充足;
“最后,别忘了我是做什么的。我是个医者,能治病救人。这次北行途中,如果有谁有了什么伤病,我可以马上诊治。退一万步说,我们的人都身子硬朗不会染病的话,边地百姓他们也会有需要我的时候。那种地方本就缺医少药,我去了不是能帮你填补上稀缺的医药资源,让你正好笼络人心吗?”
这三条理由,每一条都打在盖聂的痛点上,确实叫人坚信,这次的行程非带上端木蓉不可。
“端木姑娘,你的确让人大开眼界,是位相当特别的姑娘。”看着她坐进了马车,马背上的盖聂扭转马头,一边领着马车队向北边行去,一边在心中暗暗敬佩起端木蓉的智慧、谈吐和胆识起来。
他们快马加鞭、星夜赶路,终于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村子。
村长迎接了他们,那些被抢走过粮食的村民很快聚集过来,迫不及待地向安远侯夫妇俩倒起苦水:
“那些人可狠了,一把抢过袋子就跑,根本来不及反应!”
“他们手里还有铲子、锄头之类的家伙,又比我壮,谁敢说不呀!”
“有好几个骑马的北黎人来抢过好几次了,那可是我们家过冬的最后一点希望啊!”你一言我一语的,让整个村子瞬间嘈杂起来。
“等等,大家先听我说!”盖聂已听明白了个大概,也能理解大家好不容易储备的粮食被抢走必定是愤慨难抑的,他说道,“你们大家放心,抢走你们粮食的人我会找出来,让他们归还或是赔偿;如果是北黎来的人,我和手下这批士兵兄弟会驻守在这里,把他们赶回去,让他们不敢再来。有些村民好像被打伤了是吧?别担心,我的夫人她是位大夫,一定能治好大家。请有伤势的人留下,在这里排队接受诊治;其他人一会儿还是先回去吧,天已经越来越冷了。”
听了这番话,人群慢慢散开,回家去的约有一半,留下的伤者也是一半。有伤在身的村民们在士兵和村长的疏导下整齐地排在端木蓉借来的茶棚下,等候诊治。盖聂时不时在几名士兵耳边叮嘱着什么,指挥有度。
北风萧瑟,吹得队伍中的村民纷纷裹紧衣物,冻得直打哆嗦。但盖聂和他手下的士兵们虽也着衣不多,仍面不改色、身不颤抖,如寒冬中一株株青松翠柏般伫立着。只要他们在那儿,就令人心安。
一对回到屋内的村民夫妇用所剩不多的菜叶煮了稀菜粥,除去粥汤,里面的内容物屈指可数。这样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谁也不知道究竟还要过多久。
“希望安远侯夫妇他们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是他们的心中所想,也是全村人的。
听闻边地生变,盖聂立时警觉起来:如果北黎趁着边境异动时打过来,一切会朝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他并非惧怕与异族一战,只是怕和平被可怕的战争取代。
他想,当务之急便是到惨遭劫掠的村子去亲眼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向朝廷汇报。他原本想只身前往,但终于没拗得过端木蓉。他的这位夫人,将道理分析得透彻、明晰,他确实难以辨驳,终被说服。
“侯爷,如果你此行带上我一起呢,将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有利于查明真相。你要知道,人们述说情况时总会倾向于说出更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而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他们不是省略了就是歪曲了。多带人去,可以同时向不同位置和角度的人提问,得到的真相就越接近事实;
“其次,能够表明你的态度和决心。为什么边地会生变?说到底是物资匮乏了,人们为了活下去才去伤害别人,占用别人的资源为自己服务。你想改变这一切,让小小的异动不要放大,就要向那里的百姓表明你不能治乱决不回府的决心。你的态度会让大家看在眼里,对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我跟着来了,说明侯爷你态度是十分坚决的,若治不好乱你会在此安家,与边地百姓一起受寒挨饿,那他们的信心也会更充足;
“最后,别忘了我是做什么的。我是个医者,能治病救人。这次北行途中,如果有谁有了什么伤病,我可以马上诊治。退一万步说,我们的人都身子硬朗不会染病的话,边地百姓他们也会有需要我的时候。那种地方本就缺医少药,我去了不是能帮你填补上稀缺的医药资源,让你正好笼络人心吗?”
这三条理由,每一条都打在盖聂的痛点上,确实叫人坚信,这次的行程非带上端木蓉不可。
“端木姑娘,你的确让人大开眼界,是位相当特别的姑娘。”看着她坐进了马车,马背上的盖聂扭转马头,一边领着马车队向北边行去,一边在心中暗暗敬佩起端木蓉的智慧、谈吐和胆识起来。
他们快马加鞭、星夜赶路,终于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村子。
村长迎接了他们,那些被抢走过粮食的村民很快聚集过来,迫不及待地向安远侯夫妇俩倒起苦水:
“那些人可狠了,一把抢过袋子就跑,根本来不及反应!”
“他们手里还有铲子、锄头之类的家伙,又比我壮,谁敢说不呀!”
“有好几个骑马的北黎人来抢过好几次了,那可是我们家过冬的最后一点希望啊!”你一言我一语的,让整个村子瞬间嘈杂起来。
“等等,大家先听我说!”盖聂已听明白了个大概,也能理解大家好不容易储备的粮食被抢走必定是愤慨难抑的,他说道,“你们大家放心,抢走你们粮食的人我会找出来,让他们归还或是赔偿;如果是北黎来的人,我和手下这批士兵兄弟会驻守在这里,把他们赶回去,让他们不敢再来。有些村民好像被打伤了是吧?别担心,我的夫人她是位大夫,一定能治好大家。请有伤势的人留下,在这里排队接受诊治;其他人一会儿还是先回去吧,天已经越来越冷了。”
听了这番话,人群慢慢散开,回家去的约有一半,留下的伤者也是一半。有伤在身的村民们在士兵和村长的疏导下整齐地排在端木蓉借来的茶棚下,等候诊治。盖聂时不时在几名士兵耳边叮嘱着什么,指挥有度。
北风萧瑟,吹得队伍中的村民纷纷裹紧衣物,冻得直打哆嗦。但盖聂和他手下的士兵们虽也着衣不多,仍面不改色、身不颤抖,如寒冬中一株株青松翠柏般伫立着。只要他们在那儿,就令人心安。
一对回到屋内的村民夫妇用所剩不多的菜叶煮了稀菜粥,除去粥汤,里面的内容物屈指可数。这样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谁也不知道究竟还要过多久。
“希望安远侯夫妇他们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是他们的心中所想,也是全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