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漏在野吧 关注:8贴子:333
  • 3回复贴,共1


IP属地:上海1楼2024-04-05 13:25回复
    【晴空排开云影,天光共呈祥泰,自禁城至先农坛之间,一水得设龙亭、彩旗。概因今岁耕籍并不遣官虚应了事,而是天子亲耕,顺天府的官员忙活了遍,章程是早就送入宸宫的,可如今倒现在仍旧显得丝丝仓促。耒耜在左,驭鞭在右,褪去衮冕之下的庄肃威严,天子的脚与耆老庶民的脚一道共耕五色土中,先圣讲,农桑之事,国之大本,惟此可以图存,惟此可以富强,是以历代君子莫不钦若。如是往来三反复,早有眼见的内侍递上一层汗帕,拂去圣主额间细密的汗。而后王公大臣,三公九卿引牛执鞭。】
    ·
    【不巧的是,我这袋子里头尽是些黄米种子,诗经上所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只在粥米之中见过脱了壳的样子,却真真要稼穑起来,恐怕我不如后头的老农。】
    ·
    昔年我等在两江理桑稻之争,也曾下得农田,只不过江南的多是水田,一脚下去半鞋泥,我与穆彰阿是深一脚浅一脚在地里看,只觉得蚊虫恼人,那些春耕的老者却是起早贪黑去理秽除害,艰辛过逾我等百倍,始知五谷所植不易。
    ·
    【京中的膏粱子弟,从来不务农桑,若是八旗,子承父业,自有皇粮可食,亦或者咸安宫的官学也比旁人三家进士要举官容易些,而那些埋头深耕的百姓,手中的鞭一旦抽打在水牛身上,又何尝不是天命抽着这一群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黎庶呢。】
    ·
    多隆敖近来读什么书?【将话题挑开,一双草鞋一袋黍,他执牛鞭我挽犁,青牛背后便规整出一道深浅适中的沟来。自陈王至闯王,历朝历代都劝课农桑,未图其效。国朝能否?】可切莫小瞧这一鞭这一犁,千年循环往复,岂不在兹?


    IP属地:上海2楼2024-04-05 22:44
    回复
      【若问世间谁最苦,各人的肚中自有各人的苦水要吐,但纵览千年以来诸生民,最劳苦的莫过于庶民百姓——采桑浣纱女,荷锄稼穑翁,刈麦放牛孩,还有机杼浆洗媪,伊等于圣哲之道来观,口不能言先王之法,然何时开垦却比儒生背的四书集注更通透,体不服先王之服,然锦绣彩锻悉出其手。】
      ·
      五柳先生所撰之桃花源,阡陌交错,鸡犬相闻,世人罔不追寻,然此小国寡民之政,非万里版图所能概述之。若国朝之有天下,东至于海,西临朔漠,北抵玄阙,南抚流沙,百万之巨,千里之遥,东日之升而西月未落,北国回雪而春涌江南,问陶君何能心远地自偏?
      ·
      此书我亦有,尚是拖岳察之手,打浙江带来的民刻本,民间论著以此公最为鞭辟入里,不是些什么溜须拍马之言。头篇虽说是些悖逆之言,不过其所述税制之说,倒真真切中时弊。明夷谓之落魄君子,待访亦渴求用策天下,以为圣明之用,可惜他去的早,不然倒想和他于田舍间对问一二,以解心中之惑。
      ·
      【社稷坛中的地见方,来回反复数次,便洒空了半袋种,虽不是疏落有致,总不至于寸苗不生。】
      ·
      历来田亩之策,有唐之租庸调,未果,竟至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沦丧于黄巢之手,两宋以来王荆公所言之两税法,亦未果,方腊、范氏具起义兵,以抗不公。至于元朝那更不消说,几无全法,未稳中国百年,辄为明太祖所逐,而明季以来罢相、用内阁,大封诸藩,具不纳赋,其亡可跷足而待。或有张居正之一条鞭法,不意初有成效,而居正一去,法度亦无,加派更甚,以致于崇祯借贷百官,遗恨千古。
      ·
      天下事无非是田亩之争,算来算去,你我都愿一个民不加赋国用丰饶,遽料千年以来,却都是错错错。【言至恳切处,更道。】守虚,我却有一策,可使万姓乐业,四海晏清。


      IP属地:上海4楼2024-04-07 00:24
      回复
        【我等为天下所奉,食之有五谷,服之有五色,车马有五驹,遍尝五味,物欲已极,夫复何求?然既为天下所供养,辄为所忧所虑亦在于此一粥一饭之间,或论帝王统御万方,贵于百姓,其误亦甚谬,若夫天下百姓所不容,辄邦家不存,帝王亦不存也。】
        ·
        哎,你休要泼我冷水。
        ·
        【我将黍米洒向犁沟,似胸中之策,将结硕果。】张仪落魄之际,其妻不祜,至其入秦,戏楚怀,说三晋,诸国西向而事秦,身兼丞相,若微其力,连横岂非怪谈?
        ·
        【事在人为而已,今者我欲废古今之成法,解民间所疾苦,固然是以螳臂当车,然千载春秋之传,评说焉能无我?笔法的记载当是国朝某年某,肃王韬废苛政,民咸喜。韬则有憾哉?庶几无憾矣。】
        ·
        守虚,若是累积莫害,何若一应废之,让利于民。圣祖年间固有永不加赋,而民间疾苦变更甚微,加派亦多,盐铁酒茶盐,归根结底,仍不出田赋。以致于税赋二字,于民口中,悉称税负。岂不悲哉。


        IP属地:上海6楼2024-04-07 1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