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昭王二十六年蔺、离石

1、《编年记》
秦昭王廿五年(前282年),攻兹氏
秦昭王廿六年(前281年),攻离石
秦昭王廿七年(前280年),攻邓
2、《吕氏春秋·览·审应览》
赵惠王谓公孙龙曰“寡人事偃兵十馀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入秦,而王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
3、《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後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
(纪年...忽略一下马迁的算数能力吧)
4、《史记赵世家》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十八年,秦拔我石城。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厓来相赵。十九年,秦取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5、《史记秦本纪》
二十五年,拔赵二城。与韩王会新城,与魏王会新明邑。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冉复相。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
6、《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7、《史记六国年表》
(赵惠王)十七年,秦拔我两城。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
十九年,秦败我军,斩首三万。
(秦昭王)二十七年,击赵,斩首三万。地动,坏城。
8、《战国策·西周策·苏厉谓周君》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谓白起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今公破家、魏,杀犀武,而北攻赵,取蔺、离石、祁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9、《史记周本纪》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扼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9、《战国策·秦召燕王》
已得宜阳、少曲,致蔺、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
10、《战国策·赵三·平原君请冯忌》
...冯忌对曰:“不可。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今赵非有七克之威也,而燕非有长平之祸也。今七败之祸未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