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九:除疴(六年正月十六、二月十五)
前一日还是阖家团圆的元宵,在复朝的第一天,言官根据你的授意,开始弹劾这些年里世家的丑闻与恶事。一开始他们还有人会反驳几句,但你只是端坐在皇位之上,漠视着他们,像看将死之人一样。渐渐的,他们的声音变小了,没人为他们说话了,而你授意的御史还在继续,随着最后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落下,大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而你终于舍得开口,极为蔑视地、不屑地:诸卿,可有看法?甚至还要点一下一直缄默不语的柳筠:多亏柳爱卿大义灭亲了。大殿一时又要沸腾。而柳筠,顶着那些或仇视或愤恨的目光,只一礼并未说话。
证据确凿,比贺陵那时还要简单,不过草草审了三天,你就一道道旨意发下去,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削官的竟然只占少数。哦,还有一道旨意:柳筠检举有功,死罪可免,迁御史台。而柳家,你留着柳筠欲和他商讨时,外间传来消息:柳夫人自愧负于圣恩,触梁自尽。你可以明显看到柳筠茫然无措的模样,连平静的面容都维持不住,他险些要抓住传话的宫人问个清楚,可最终他什么都没有做,泪不曾流下,他只是哽咽着说:望陛下宽宥家中女眷。
一块顽疾,从前朝开始的顽疾,经过三代帝王的努力,终于被你铲除了。你该高兴,也该欣慰,可这条路走得太艰难,有多少无辜之人的血,又有多少来不及上诉的声音,你愈走下去,愈觉得孤独。
一月已过,事情本该就此结束,染血的长街被洒扫干净,贺陵与世家留下的财产足够你发展这个国家,本应该去御史台任职的柳筠却出了问题。宫人来报,说小柳大人自毁右臂,如今握不成笔、写不了字,又引了旧疾,发了高烧,躺在家中几乎昏迷不醒。凡科举之人,字必然得体,状元郎尤甚。而科举之人,首筛身有残疾者,柳筠此举,更像是不欲为官。
还不等你处理这事,边疆守将又递折子:王女继位,斩杀其兄,吐谷浑内乱,突厥虎视眈眈。内乱、内乱,那你派出的使节呢?深入他国的傅烜呢?你不敢多想,等了许久才收到一封皱巴巴、似乎是拼死送出的信:使臣遭扣,成王殿下正与新王交涉,九死一生。
A傅烜,这回真联系不上了
B齐铮,厉兵秣马准备打仗
C柳筠,还在高烧正在静养
D祝岑,你当他在正常工作
E叶逢,道士盛世从不下山
F贺陵,这里也曾有人存在
*剧情格式为选项+戏
踩点:(正月十六-二月十五)
府邸:柳府,英国公府
城外:军营,皇家围场
工作:兵部,御史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