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吧 关注:170,291贴子:4,079,398
  • 9回复贴,共1

一些定象碎碎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对定象。
经卦所指涉意象近乎无限,但经卦与经卦组合则可提供触机。
乾☰之为圆、为满,若要显现,需要见兑☱,其残、缺之意象迫使乾☰之圆满浮现。
乾☰之为刚、为强,若要显现,则要与坤☷之软、弱进行对比。
震☳之为前、为进,要与巽☴之为后、为退相见。
震☳之为动,要遇坤☷之为静。
对比是其一。
又有相关是为二。
巽☴之为下落,要见坤☷之低、下,下落的结局正是低下之地。
同理,乾☰之高、上,在于见震☳之升,高、上之因在于震升。
震☳之为爆、为发,在于见坤☷为积、为蓄、见艮☶为止、为抑,是因果相关。
兑☱之为聚、为敛,在于见坎☵之为陷。
兑☱之为切、为分,在于见坤☷之为散,分之极为散。
再有相似性是其三。
巽☴之为后、为退,要见坎☵之卦图在后。
震☳之为前、为进,在于离☲之卦图面前。
乾☰之为周转,与坎☵之流动,相似,见之则周转斡旋的属性透出。
见它卦,若非事体明确而不可为。


IP属地:重庆1楼2024-01-21 06:30回复
    不仅经卦与经卦。
    又如坤☷之空、虚,在于见旬空未申;震☳之躁动,在于见酉日相冲;震☳之升发在于见亥日长生、春季、清晨;
    如此组合,则每一经卦,不仅是一组卦的经卦,更是一个四值的卦,亦是一个外应的卦。
    若外应见一物承一物,则坤☷之承载属性透出。
    不仅动应,静应亦可,桌面本无物,适才将一物挪动自一物之前,则卦有艮,则遮挡之属性透出。
    甚至偶然一瞥窗帘,则艮之遮蔽属性透出。
    静应之法,当是取巧,面前皆小物,唯一物大,则取大,反之亦然。
    又有远近,近物大于远物、新物大于旧物。
    皆按相对、相似、相关、相同透出属性。


    IP属地:重庆2楼2024-01-21 06:37
    收起回复
      “应”有层次。
      一物一乾坤。
      桌面是一整体,则桌面可为小乾坤,提供动静以应。
      屋宅是一整体,则屋宅可为中乾坤,提供动静以应。
      天地是一整体,则天地可为大乾坤,自有动静待应。


      IP属地:重庆3楼2024-01-21 06:39
      收起回复
        “应”有内外。
        外应为成卦前后,摄入卦师心神之内。
        内应则为卦师之心智,其实质仍是外应,只不过,是印入主体意识与无意识的过往之应。
        也即,外应为一时之内应,内应为长久之外应。


        IP属地:重庆4楼2024-01-21 06:41
        回复
          除比对之法,尚有属性拼凑之法。
          这个更常用,有人看再更。


          IP属地:重庆5楼2024-01-21 06:46
          回复
            比对的方式,称为“联结定象”,其本质是经卦指涉意象虽多,但意象之间却有亲疏之别,亲者可聚敛、凝缩。所以如果要确定一个经卦的意象,就可以联合另外的经卦(或四值、外应),看两者关联。
            即如前言乾之高与震之升,艮之止与坤之静,巽之落与坤之低……上升则高,停止则静,下落则低。
            这里的联结,指的是卦符所指涉的意象,彼此间的关联(当然,前面主要提及的只是意,一旦到象的部分,则复杂许多)。
            至于属性拼凑的定象方式,则称之为“完形定象”。
            ——谈及属性,就需要先谈论“类象、定象、读象”这三者。
            ①类象,实质是一种切割,或者说片面化。
            切割,比如说八卦对应时节,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分离,从冬夏二分到四季之分,再到八卦的八节之分,其分法出于人类活动的需要,所以进一步还有十二支、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一种先验的、必然的分法,可以宽泛,也可以细致。在赤道附近,以及南北两极,天气、物候并没有中原那么鲜明,很难进行八分法(实际赤道附近确实只分两季,雨季和旱季)。
            至于方所,亦是如此。
            再者,谈片面化,是没有褒贬的。
            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卦符所表征的属性相同、相似,则可以被归于一类——阳爻⚊为大、为高,三画阳爻⚊至大至高,在家庭为父,在学校为师,在社会为(guan),在人伦为翁,又或震☳一阳被二阴压迫最终短暂爆发,所以在天气是雷,在地理是甲坼(微观之雷),在情绪为愤怒,在人事为提拔,为奔跑、跳跃……
            即类象逻辑是:一端的卦符基于阴阳爻的性质在天人地三画爻位的升降,表征出属性,而另一头则是纷繁的事物,若事物的属性和卦符表征的属性相似(像),就可以归于一类。——卦符与事物并没有一个严丝合缝的绝对等号,更像是“约等于”。
            这个过程,是存在片面化的——不过片面化是普遍的、一般的,且有必要的。


            IP属地:重庆12楼2024-01-21 11:40
            回复
              就像人际交往中会存在刻板印象、贴标签的现象,这是源于“身心能量”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深入了解;
              又或者,一辆大车撞来,人脑只需要感知其大小、速度,至于是什么品牌、是谁在开,显然是不那么重要,这都源于能量有限;
              甚至包括文字,实际也是一种节约能源的行为。试举一例,汉字“深”的义项除了水面到水底的高度,还可以指人们对某一领域/技艺的探索足够多,这显然是基于“隐喻”的,或者文字里讲的“引申”——人们不需要针对每一种现象进行文字创造,那是不现实的,只需要找到相似之处,就能直接借用。
              举这三个例,是说明类象也是这样的,存在片面性,但却是合理的。
              古易家将事物(意象)归类于某卦符,其实只采纳了这个事物某个“特征”,这种片面也和前面的例子一样,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措施——我们不需要知道雷有多么多的属性,只需要知道它是一种受到抑制,自内而外的爆发,就可以“扔到”震☳的篓子里,需要时用震☳借代、表征、代表、指涉雷。
              所以回到“属性拼图”这种定象方式来。
              它实际就是“补全”一个事物本质属性以外的其它非本质属性,也即:类象是把事物的属性切分,和卦本质属性一样,就放到一个篓子里,属性拼图就是将篓子里这个本质属性拿出来,再将属性还原/补足,变成具体的事物。
              这其实应该是很多易友们常用的。
              就像冰箱,本质属性是降低温度,是坎☵所表征,但是冰箱又是中空的、可载物的,具有离☲、坤☷所表征的属性。
              就像珠宝美玉,其性质纯粹、价格高昂、数量稀少,这些都是乾☰所表征的属性,但它往往又是具有美观性的,是吸引人注目的,是可装饰的,而这又是离☲所表征的属性。
              属性拼图就是基于事体,抓住某一经卦的本质属性,然后和其它经卦进行组合。
              这种拼凑,有点儿偏向读象,但有必要区分——定象与读象紧密相关,但定象不是读象。绕口一些可以说,定象是“一连串的读象”,读象是“串联定好的象”,即定象是定出某卦是什么,但这个过程需要其它经卦辅助判断,类似读象,而读象就是将定好的象串联起来。两者需要逻辑上区分,但运用时往往分不开。


              IP属地:重庆13楼2024-01-21 12:02
              回复
                但是,属性还原,面临许多难题。
                最直观的难题是:每个经卦具有多种属性,应该怎么确定,并且组合呢?
                这就回到最开始提及的比对定象了(联结定象),但这也只是一种方向。
                再者,真正的难题其实是:现实的事物,属性是无限的。
                一杯咖啡,气味香的、气温热的、味道苦的、褐颜色的……但文艺家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描述”咖啡,化学家亦可以描述其它属性,更甚至,对于其它动物而言,咖啡的属性又是截然不同的——是的,我们可以说“气味香的”“气温热的”“味道苦的”“褐颜色的”是咖啡,但不能反过来(其实就是哲学里的物自体)。
                卦师只能基于事体、经验去拼凑属性,逼近真相,而永远有些极小概率事件,是超出认知之外的,就比如这可能是一种很像咖啡的东西。
                再者,之所以将属性还原命名为完形定象,其实是假借了一个心理学概念。
                ——人们看到一个事物,其实并不会将它分离开去看,比如看到苹果,对它的感知其实是一瞬间的,并不会去拆分它,圆形的、红色的。
                所以完形,实际是一种理论的境界,就是对卦所表征的属性足够熟悉,在内应外应,诸如卦德、卦爻辞、事体等刺激下,无意识中一瞬间完成属性的还原——就像看到桌子,看到离别,看到其它种种事物。


                IP属地:重庆18楼2024-01-21 12:14
                回复
                  只是个人一些碎碎念,当个脑洞做参考也好,看个乐呵也罢。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1-21 12:36
                  回复
                    有人看我的碎碎念,这是件开心的事情。
                    但碎碎念终归是碎的,不成体系,一时间也不知有无必要延续。
                    看客随手点进,可能想看的是具体的东西,但我却认为背后的东西更重要,也就是形而上的,底层逻辑的那些东西。
                    比如术占成立的原因。
                    原书里十应篇提及主互变三应,我深以为意,过往认为卦符是本体,见这三应的说法出现后,我便认为本体实则是卦师。
                    或者说,是卦师的心。
                    卦符、四值、外应、内应,都只是“刺激”,用玄学化的表述,则是“触机”。
                    卦师心有所感,从而“应和”卦主之问,一问一答成一阴阳。
                    最近这段时间,时不时会想,卦师心中玄妙的感应究竟是怎么借助抽象符号,进一步结合事体,来表征真相的?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过去的一个发现,应该许多易友也有感触的。即“类”这个概念:意象之间似乎是可以串联的。
                    直截了当地拿例子来说,离☲的一堆类象之间的联系,日、明、热、电、美、心……
                    少男少女初见,因美而“动心”
                    →美是离☲,心是离☲
                    →然后脸红,红是离☲
                    →然后心跳加快,心脏是离☲
                    →躯体会有种触电的感觉,电是离☲
                    →身体发热,热是离
                    →擦出了爱的火花,火花是离☲
                    →产生了情爱,情爱是离☲
                    →情爱就像花一样是短暂的,花亦是离☲
                    →缔结婚姻是离☲,离婚亦是离☲。
                    象与象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现在来看,这是自然的,毕竟“象来源于意,意来源于卦符阴阳两仪的性质与变动”。
                    最开始,不知道某意象该是哪卦时,就会用这种方式——放空身体,去想人们描述这个事物,会用什么来隐喻和转喻。
                    这是个适合初学的方式,就像是不知“自由”是哪卦,就想想人们会觉得什么东西是自由的。
                    比如鸟,比如风,而这都是巽☴,是的,自由和巽☴更紧密(但其实巽☴并不自由)。
                    这是基于人类认知形式的,人演化而来,天生就有“联系”的能力。
                    血、红色、预警(死亡的前兆),而有联系的,就放到一堆,毕竟它们更“近”。
                    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类比功能,现在被放到了归纳与演绎两大逻辑推理之外,因为类比确实有其致命弊端。
                    转回主题:玄妙的感应究竟是怎么借助抽象符号,进一步结合事体,来表征真相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离坎之道。
                    而这个问题又有个前提,叫作“全域性”,这是个符号学概念,其实就是一物一乾坤。
                    比如,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天地是一个整体,天地的诸多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身体内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一种对应、映射关系。
                    这种全域性在类象里可以窥见,比如前面提及乾☰的高、上的属性。
                    在自然这一域里是天。
                    在家庭这一域里是父。
                    在社会这一域是guan。
                    在人身这一域是头。
                    ——天是自然最高的,父是家庭最高的,头是人身最高的。
                    了解这个全域性后,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玄妙的感应究竟是怎么借助抽象符号,进一步结合事体,来表征真相的?
                    其过程是:
                    个体认知世界,通过五感,尤其是视觉(离☲),将外界的光(离☲)纳入脑内,以神经元(离☲)的方式存储,形成意识(离☲)。
                    是的,视觉、光、神经元、意识是不同“域”的不同形式、不同量级的离☲。
                    (它们具有相似的性质,视觉是觉察器,光和神经元都有速度快、传递信息的属性与能力。)
                    个体在集体中演化的过程,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离☲),集体又构建文明(离☲),文明是符号的(离☲),是实现“以我心与你心共振”的基础。
                    个体之所以能与发生过的事情与未发生的事情相“感”,也是因为离☲。
                    个体窥见未发生的事件,就像相机(离☲)摄入光线(离☲)一样。
                    是的,卦师的心(离☲),如同相机(离☲)捕捉到了未来的“光”。
                    但这个“光”就和真的光一样,是振动的、不明确的,是波动的粒子。
                    ——这就又和世界观联系上了,我并不认可大众心中认可的命定论、宿命论。
                    有了这种认识,再来看“定象”这个大问题,似乎又有新认识。
                    卦符作为离☲,其本身何尝不是“振动”的呢?它可以为这个,也可以为那个。
                    要想使它不再振动,转而坍缩成一个可观测的结果,很考验卦师按下快门的能力。


                    IP属地:重庆28楼2024-01-27 0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