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351贴子:6,279,859

回复:(合集)2024年全球主要天文机构发布的高清宇宙图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GC 3981又称PGC 37496,位于巨爵座的 SAB(s)bc pec型中间旋涡星系,由威廉·赫歇尔于1785年首次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2078km/s,径向速度约为1723km/s,距离地球约6750万光年(14次非红移测量),跨度约为12万光年,是NGC 4038星系群的成员。
图一由VLT望远镜在可见光波段拍摄。图二由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 Víctor M. Blanco 4 米望远镜暗能量相机 (DECam)在可见光波段(471nm、782nm)拍摄,于6月19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58楼2024-06-23 23:55
回复
    这个位于陨石坑星座的无栅栏螺旋星系有一个明亮的中央核心,其中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是一个由炙热的年轻恒星组成的圆盘,以及布满尘埃流和更多年轻恒星的旋臂。它的旋臂呈不规则的外伸形状,这很可能是由于与它的一个星系邻居相遇时受到了引力的影响。NGC 3981 是 NGC 4038 星系群的成员之一,该星系群中还有著名的相互作用天线星系。NGC 4038星系群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一个小组成部分,室女座超星系团是一个巨大的星系集合,我们的银河系就在其中。
    在这幅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OIRLab 计划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Cerro Tololo Inter-American Observatory(CTIO)的 Víctor M. Blanco 4 米望远镜上由 DOE 建造的暗能量相机(DECam)拍摄的图像中,NGC 3981 展开的臂膀似乎直接溶入了宇宙之中。


    IP属地:北京159楼2024-06-23 23:56
    回复
      NGC 5253又称PGC 48334,位于大熊座的Im pec型类麦哲伦不规则矮星系、HⅡ星系、致密蓝矮星系(BCD),由威廉·赫歇尔于1787年首次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681km/s,径向速度约为407km/s,距离地球约1190万光年(55次非红移测量),跨度约为2.7万光年,是Centaurus A/M83星系群的一部分。
      目前已在该星系内发现了两颗超新星:SN 1895B(类型未知)、SN 1972E(Ⅰa型,星等 8.5,是20 世纪观测到的亮度仅次于SN 1987A的超新星)。NGC 5253包含一个质量约为15000M☉的巨型尘埃云,总光度超过十亿L☉,其内部的恒星形成速度是银河系HⅡ区的10倍以上。图一由哈勃ACS(435nm、814nm、673nm)于WFC2(502nm、555nm、656nm)在可见光波段拍摄,图二则是由哈勃ACS的高分辨率通道 (HRC) 在可见光波段(330nm、435nm、550nm、658nm、814nm)拍摄,于6月24日发布。图三是哈勃(HST)在2017年拍摄的照片。




      IP属地:北京160楼2024-06-26 00:38
      回复
        本周的哈勃本周图片的焦点是蓝色致密矮星系NGC 5253,它位于半人马座,距离地球约 1100 万光年。这张新图片结合了哈勃高级巡天照相机(ACS) 使用其广角通道和较旧的广角行星照相机 2 (WFPC2) 拍摄的数据。作为本周图片的额外补充,还有一张使用 ACS 高分辨率通道 (HRC) 数据拍摄的新图片,这是一台仅运行了几年的子仪器,经过优化,可用于详细研究恒星密集的环境。
        为什么天文学家对这个星系如此感兴趣,以至于十年来哈勃望远镜使用了三台仪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原来,它是哈勃望远镜能力必不可少的几个研究领域的焦点。矮星系被认为对于了解恒星和星系随时间的演化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与古老遥远的星系相似。NGC 5253 被称为“星暴星系”和“蓝色致密矮星系”:这些名字意味着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明亮的大质量恒星群。哈勃的这幅图像清楚地显示了这些恒星诞生时所消耗的密集星云,这使得 NGC 5253 成为一个可以同时研究恒星成分、恒星形成和星团的实验室。
        极高的恒星形成率是形成星团的先决条件,但 NGC 5253 却远不止于此:在核心的一小部分区域,恒星形成非常强烈,以至于该星系包含不少于三个“超级星团”(SSC)。SSC 是非常明亮、密集且质量巨大的疏散星团,据信它们会演变成球状星团。球状星团本身为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见解,但它们的起源却知之甚少。因此,天文学家迫切希望利用 HRC 子仪器及其极高的分辨率来追踪这些小型、非常密集的恒星团。
        [图片说明:一个椭圆形的星系,由许多点状恒星组成。它从中心发出柔和的光线,最亮的地方是中心,略带蓝色,边缘逐渐变暗。星系核心周围是红色的气体和尘埃云,大部分在核心周围或后面,但有几缕在它前面,挡住了一些光线。在星系周围可以看到一些遥远的星系和两颗前景恒星。]


        IP属地:北京161楼2024-06-26 00:38
        回复
          这张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展示了星暴星系 NGC 5253,该星系是由哈勃的两台仪器在十年间观测到的。
          底部是该星系的全景图,包括哈勃高级巡天照相机 (ACS) 使用广角通道和较旧的广角行星照相机 2 拍摄的数据。这里可以看到星系中浓密的气体和尘埃云,被明亮炽热的星团照亮,位于众多恒星的中心。您可以在此处查看此图像的更多细节。
          上图是一张更详细的照片,使用 ACS 仪器的高分辨率通道 (HRC) 拍摄。下拉部分显示了 HRC 拍摄的星系区域。这张聚焦图像用于研究星系充满尘埃的核心中的超级星团。请在此处查看完整图像。
          [图片说明:两张矮星系图片的拼接图。底部,可以看到整个星系在深色背景下。白色方框标记了星系核心的某个区域,上图将其与上图连接起来,上图更清晰、更详细地显示了该区域。]


          IP属地:北京162楼2024-06-26 00:39
          回复
            NGC 4449又称PGC 40973、UGC 7592、Caldwell 21,位于猎犬座的IBm型类麦哲伦矮不规则星系、星爆星系,由威廉·赫歇尔于1788年首次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425km/s,径向速度约为207km/s,距离地球约1260万光年(15次非红移测量),跨度约为2万光年,是一个引力孤立的场星系。
            NGC 4449与附近数个低表面亮度矮星系数十亿年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诱发了其内部的星爆现象,也扭曲了该星系的巨型中性氢外壳。NGC 4449中性氢外壳的直径是星系光学直径的14倍,而那些富含暗物质的矮星系也正被NGC 4449潮汐破坏并吸收。图片由北双子天文台拍摄,于6月25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63楼2024-06-27 00:20
            回复
              这幅图像由国际双子座天文台的一半——北双子座望远镜拍摄,呈现出爆炸性的亮粉色和蓝色,形成一道令人惊叹的风景。这幅图像类似于一团宇宙五彩纸屑云,是为了庆祝北双子座 25 周年而发布的。NGC 4449是星暴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这种活动是由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混合引起的,因为它慢慢地吸收了较小的星系邻居。


              IP属地:北京164楼2024-06-27 00:20
              回复
                NGC 4951又称PGC 45246,位于室女座的SAB(rs)cd型中间旋涡星系、Ⅱ型Seyfert星系,由威廉·赫歇尔于1784年首次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1504km/s,径向速度约为1177km/s,距离地球约5130万光年(15次非红移测量),跨度约为6.5万光年,是NGC 4697星系群的成员。
                图片由哈勃WFC3在紫外与可见光波段(275nm、336nm、438nm、555nm、657nm、814nm)拍摄,于7月1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65楼2024-07-01 23:28
                回复
                  本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欧洲航天局 (ESA)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这张图片展示了星系 NGC 4951,这是一个位于室女座的螺旋星系,距离地球 4900 万光年。
                  制作这幅图像所使用的数据是哈勃望远镜在研究附近星系中物质和能量如何传播的项目的一部分时获取的。星系不断经历恒星形成的循环,星系中的气体形成分子云,分子云坍缩形成新恒星,新恒星通过强大的辐射或恒星风驱散它们所形成的分子云,这一过程称为反馈。剩余的气体则留在其他地方形成新的分子云。这种物质和能量移动的循环决定了星系形成恒星的速度以及燃烧气体供应的速度,即星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演化。理解这种演化取决于星系中的星云、恒星和星团:它们的形成时间和过去的行为。哈勃在测量恒星群方面一直表现出色,追踪包括 NGC 4951 在内的星系中的气体和恒星形成也不例外。
                  NGC 4951 也是一个塞弗特星系,这种星系拥有非常明亮和充满活力的核心,被称为活跃星系核。这张图片很好地展示了该星系的能量,以及一些在其中传输物质和能量的动态星系活动:一个闪闪发光的核心,周围环绕着旋转的臂、发光的粉红色恒星形成区域和厚厚的尘埃。
                  [图片说明:一个螺旋星系,呈对角线倾斜。它有厚厚的、云状的螺旋臂环绕着核心。它们充满了标志着新恒星形成的粉红色斑块、年轻的蓝色恒星和阻挡光线的暗色尘埃。星系从其核心发出明亮的光芒。它位于黑暗的背景上,周围有几个遥远的星系和不相关的恒星。]


                  IP属地:北京166楼2024-07-01 23:28
                  回复
                    NGC 3810又称PGC 36243、UGC 6644,位于狮子座的SA(rs)c型旋涡星系、HⅡ星系,由威廉·赫歇尔于1784年首次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1341km/s,径向速度约为992km/s,是NGC 3810星系群的成员,距离地球约5050万光年(18次非红移测量),跨度约为6万光年,星系中心SMBH的质量估计约为2500万M ☉。
                    目前已在该星系内发现了三颗超新星,分别是SN 1997dq(Ⅰb型)、SN 2000ew(Ⅰc型)与SN 2022zut(Ⅰa型)。图一由哈勃WFC3在紫外-可见光-红外波段(275nm、300nm、336nm、555nm、814nm、1.05μm、1.25μm、1.4μm、1.6μm)拍摄,于7月8日发布。图二由哈勃ACS在可见光波段(435nm、555nm、814nm)拍摄,于2010年发布。



                    IP属地:北京167楼2024-07-08 23:40
                    回复
                      测量星系、类星体和星系团等真正遥远物体的距离是天体物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研究早期宇宙时,但这项任务却很困难。只有对于太阳、行星和一些附近的恒星等少数近距离物体,我们才能直接测量它们的距离。除此之外,还需要使用各种间接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是检查 Ia 型超新星,这就是 NASA/ESA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作用所在。
                      这张图片中的星系 NGC 3810 是 2022 年 Ia 型超新星的宿主。2023年初,哈勃望远镜将重点放在这个星系和其他一些星系上,以仔细研究最近的 Ia 型超新星。这种超新星是由白矮星爆炸产生的,它们的亮度都非常一致。这使得它们可以用来测量距离:我们知道 Ia 型超新星应该有多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看起来有多暗来判断它离我们有多远。这种方法的一个不确定性是地球和超新星之间的星系间尘埃会阻挡部分光线。你怎么知道光线的减少有多少是由距离造成的,又有多少是由尘埃造成的?在哈勃望远镜的帮助下,有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法:在几乎被尘埃完全阻挡的紫外线和几乎不受影响地穿过尘埃的红外光下拍摄同一颗 Ia 型超新星的图像。通过仔细观察每个波长的光量,可以校准超新星亮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以考虑尘埃。哈勃望远镜可以用同一台仪器详细观察这两种波长的光。这使得它成为这项实验的完美工具,事实上,制作这张美丽的 NGC 3810 图像所使用的部分数据集中在其 2022 年的超新星上。您可以将其视为星系核正下方的一个光点,也可以在此处的带注释的图像中看到它。
                      测量宇宙距离的方法有很多种;由于 Ia 型超新星非常明亮,因此一旦发现它们,它们就是最有用、最准确的工具之一。还必须使用许多其他方法,要么作为对其他距离测量的独立检查,要么用于测量更近或更远的距离。一种也适用于星系的方法是将它们的旋转速度与亮度进行比较;根据该方法,NGC 3810 距离地球 5000 万光年。
                      [图片说明:近乎正面看到的螺旋星系。巨大的螺旋臂从其中心向外旋转,填满整个场景。它们因内部的恒星而发出淡淡的蓝光,一些蓝色和粉色的小亮斑标志着恒星形成的区域。它们上覆着薄薄的暗红色尘埃丝,阻挡了光线。星系的中心发出明亮的白光。]


                      IP属地:北京168楼2024-07-08 23:40
                      回复
                        这张新的 ESA/韦伯月度图片展示了类星体的引力透镜效应,该类星体被称为 RX J1131-1231,位于距离地球约 60 亿光年的 Crater 星座。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好的透镜类星体之一,因为前景星系将背景类星体的图像涂抹成一个明亮的弧线,并形成了该物体的四个图像。
                        引力透镜现象最早由爱因斯坦预测,它为研究遥远类星体中黑洞附近的区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它就像一架天然望远镜,可以放大这些光源发出的光。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会扭曲其周围的空间,质量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在星系等质量极高的物体周围,经过附近的光线会沿着这个扭曲的空间,似乎会偏离其原始路径,偏离量清晰可见。引力透镜现象的其中一个后果是它可以放大遥远的天文物体,让天文学家可以研究那些原本太暗或太远的物体。
                        测量类星体发射的 X 射线可以指示中心黑洞的旋转速度,这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黑洞如何随时间增长的重要线索。例如,如果黑洞主要通过星系之间的碰撞和合并而增长,它应该在稳定的圆盘中积累物质,而圆盘中新物质的稳定供应应该会导致黑洞快速旋转。另一方面,如果黑洞通过许多小的吸积事件而增长,它会从随机方向积累物质。观测表明,这个特定类星体中的黑洞以超过光速的一半的速度旋转,这表明这个黑洞是通过合并而增长的,而不是从不同方向吸入物质。
                        这张照片是使用韦伯望远镜的 MIRI(中红外仪器)拍摄的,是研究暗物质的观测计划的一部分。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形式,占宇宙质量的绝大部分。韦伯对类星体的观测使天文学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更小的尺度探索暗物质的性质。
                        [图片说明:一张小图片,显示一个星系因引力透镜效应而扭曲成一个暗淡的环。环的顶部有三个非常明亮的点,它们发出衍射尖峰,彼此紧挨着:这些是透镜星系中单个类星体的副本,由引力透镜复制而成。在环的中心,进行透镜效应的椭圆星系看起来像一个小蓝点。背景是黑色和空的。]


                        IP属地:北京170楼2024-07-10 22:56
                        回复
                          NGC 5139又称Caldwell 80、半人马座ω、库楼增一,位于半人马座的球状星团,距离地球约17090光年,直径约为150光年,包含约1000万颗恒星,总质量约为400万M☉,金属丰度[Fe/H]的均值估计为-1.53 ,约有超过120亿年的历史,是已知银河系内最大、本星系群内第二大的球状星团(最大的是M31内的Mayall II)。该星团的视星等为3.9,角直径略大于月球,是夜空中最明亮的球状星团,在良好条件下肉眼可见。
                          NGC 5139中心区域的恒星密度非常大,约为2000 M☉/pc^3,平均每颗恒星间的距离只有0.1光年,且金属丰度表现出巨大的多样性,这意味着该星团内发生了多批次的恒星形成。为了解释该星团的种种特征,研究人员推测它更可能是被银河系捕获的矮星系核心。2008年,基于HST与双子座天文台的观测,研究人员提出了该星团内存在中等质量黑洞(IMBH)的证据,根据黑洞附近恒星的运行速度可以推测出该黑洞的质量约为40000M☉。进一步根据黑洞与其宿主的质量相关性,可以初步推测出其前身矮星系的质量约为1000万M☉。
                          图片由哈勃WFC3(275nm、336nm、438nm、625nm、658nm、814nm)与ACS(625nm、814nm)在可见光与紫外波段拍摄,于7月10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72楼2024-07-12 21:41
                          收起回复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 20 年来拍摄的 500 多张图像,探测到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最内层区域中有七颗快速移动的恒星。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球状星团。这些恒星为存在中等质量黑洞 (IMBH) 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证据。这张图片显示了半人马座欧米茄星系中中等质量黑洞的位置。如果得到证实,这个候选黑洞距离地球 17,700 光年,比距离地球 26,000 光年的银河系中心 430 万太阳质量黑洞更近。除了银河系中心外,这也是已知的唯一一个多颗恒星紧密结合大质量黑洞的例子。[图片说明:该图片包含三个部分。第一张图显示了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密度极高、数量众多的闪亮恒星群。第二张图显示了该星团中心区域的细节,可以近距离观察单个恒星。第三张图显示了该星团中 IMBH 候选者的位置。]


                            IP属地:北京173楼2024-07-12 21:42
                            回复
                              NGC 2936与NGC 2937合称Arp 147,位于长蛇座的相互作用星系对,于1864年由Albert Marth发现,距离地球约3.26亿光年。其中NGC 2936是一个不规则的旋涡星系,而NGC 2937是一个大型椭圆星系,它们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分别约为7397km/s与7124km/s,径向速度分别约为7062km/s与6789km/s,星系尺寸分别为16.6万光年与20.9万光年。由于受到NGC 2937强烈潮汐作用的影响,NGC 2936的外形高度扭曲,由此它又被称作海豚星系。
                              图一图二分别由JWST中红外仪器(MIRI)(7.7μm、10μm、15μm)与近红外相机(NIRCam)(0.9μm、1.5μm、2.0μm、2.77μm、3.56μm、4.44μm)在红外波段拍摄,与7月12日发布。图三由HST的广角行星相机3(WFC3)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拍摄,于2013年发布。图像上部的蓝色物体是前景旋涡星系UGC 5130,它距离地球约2.3亿光年。




                              IP属地:北京174楼2024-07-13 22:55
                              回复